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飘在大唐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飘在大唐 作者:飞刀飘飘 | 书号:48852 时间:2019/10/8 字数:6164 |
上一章 第67章 让我们一起来灌水 下一章 ( → ) | |
“天下诗社”成立了,天下诗社的成立虽然没有多少人参加,但前前后后的各种传闻,立时轰动了整个长安的各大学府。 人们纷纷议论着天下诗社各种奇奇怪怪的社规。比如: “凡参加诗社之人,不论⾝份,只要写一篇诗便可⼊社”; “规定每人每月 ![]() “每月至少会组织一次郊游,一起昑诗作对,实际上是诗会”; “每月会出一本《天下诗集》,将大家写的诗刊登出来”; “诗集还有‘灌⽔版’”; … 而参加过天下诗社成立大会的士子们,对天下诗社各种场面的描绘更加津津有味。比如: 长安公子的演讲,说道:“天下诗社乃是天下人的诗社,无论贫富贵 ![]() 蜀王原来是个如此礼贤下士之人,不仅风度翩翩,而且宽厚仁和,对大家一视同仁…相比之下,纪王与越王要差了许多。 除了这些,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蜀王府的“馒头”那可是绝无仅有的美味,世上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美食…据说是一个叫尉迟洪道的少年发明的,那少年耝壮豪气,威风凛凛,偏偏却喜 ![]() “你没去,,很遗憾,没吃到‘馒头’,呵呵,活该!” “长安公子长什么样?可是天下第一的风流潇洒人物,没见到吧,呵呵…”“富公子被选为诗刊主编,什么叫诗刊主编?哈,你不懂了吧,就是评比诗文好不好的主要编辑。在下不才,也是编辑之一…” “什么是灌⽔版?就是将⽔灌进去…” “呵,骗你呢。灌⽔版的意思是只要你写的诗,无论多烂都可以在这儿发表…” “让我们一起来灌⽔吧!这是我们‘天下诗社’的口号!” … 人们纷纷以自己是天下诗社的成员而自豪。而杨悦那句“让我们一起来灌⽔吧!”成了经典,每一个诗社成员在说完诗社的事儿后,一定会以此句话作为结束语。学着杨悦当时演讲的样子,攥紧右拳向前挥出。 关于天下诗社各种传闻満天飞舞,迅速传遍了京城,并且很快便飞出京城,传播到各地… 连两仪殿內为辽东战事被吵得焦头烂额的李世民也听说了。将蜀王叫了去仔细问话。 “天下诗社是怎么会事儿?” “就是一个类似于‘竹林七贤’的诗社,为写诗聚在一起结成的社。” “写诗,你们的诗社有诗人?谁最著名?” 李愔头摇道:“没有。都是年轻人!没有一个成名诗人!” “那叫什么诗社?”李世民笑起来“真是胡闹。当年竹林七贤,可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皇!”李愔见李世民否定诗社,微微被 ![]() ![]() “哦?”李世民看了看自己这个儿子,情 ![]() ![]() 见李世民不再讽刺诗社,李愔暗暗放下心来。跟着李世民笑了起来:“⽗皇曾说过,当年到雁门关勤王,第一次打仗没想到便一战成名,更加想不到自己原来如此会打仗,立下赫赫战功…我们‘天下诗社’,虽然没有名人,但一定会写出更多的名人,超越眼下的名人…” “好!有这个信心就好。年轻人就应该有这种气势。”看到儿子如此有信心,李世民不由点了点头,想了想道“‘天下诗社’?你们的诗社叫天下诗社?好大的口气…” “天下诗社之意,是天下所有人都可以参加的诗社,无论男女老幼、贫 ![]() “无论男女老幼?你们的诗社,女人也可以参加?” “可以。” “那到是天下奇闻。哪家娘子参加了?”李世民哑然失笑。没想到天下诗社如此胡闹。想到有人隐晦的提醒他,天下诗社便象是当时的“文学馆”不由摇了头摇。心道:天下诗社怎能与自己当年的“文学馆十八学士”相比。连女人都可以参加,那里是什么精英聚会, ![]() “这个…现在还没有。”李愔想起杨悦,不由微笑起来,天下诗社的创始人就是女人,怎么可能限止女人参加? “你们怎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 “奇怪么?呵,是有点奇怪。”李愔心想,不过没有说出来。杨悦的想法与理论向来古里古怪,让人摸不着头脑。想了想说道:“做诗面前人人平等。才能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有诗才,就可以加⼊我们天下诗社。” “才能面前人人平等。”李世民听着这话,更加大笑,好古怪的想法。“不过,的确有许多女子很有才。在古代就有许多,比如蔡文姬她的‘胡笳十八拍’令人拍案叫绝…” 李世民想了一下,又问道:“听说有一句‘让我们一起来灌⽔吧’,是你们诗社的口号?什么是灌⽔?” 李愔再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杨悦这句话原本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却成了大家最喜 ![]() “灌⽔就是写出的诗不一定是经典的好诗,但只要你写出来,再烂我们也会在诗刊上刊登。专门开辟了一个‘灌⽔版’,就是为了放这些诗。目的是万一编辑们将好诗漏过,还可以从这个版面让大家得知…” “果然是个好想法。” 李愔看李世民对诗社越来越感趣兴,又说道:“诗社的初衷其实还有一点。现在许多生徒为了选举科试,不得不投卷到名流门下,请名流吹捧。久而久之,难免其中之弊。诗社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现象,生徒们不仅不会附⾝权贵名流,还可以因为写诗得到一份‘润笔’之资。那些穷困的士子便不愁没有一展才华的平台。而且诗人的气节也可以得以保持,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李世民重复着李愔的话,抬头仔细打量自己的儿子,突然发现儿子竟然有这样的头脑,十分诧异。在他心里,这个儿子只会吃喝玩乐,每⽇不惹事儿生点非已是⾼抬。前几天还有御史弹劾他夜间打架…此时看到儿子微微有点倔強而英俊的脸庞,不由心中一动,这个儿子还真有点象自己。 想了一下,眼中盯着面前的辽东版图,突然转口说道:“你觉得辽东是战还是不战?” “当然是战!” “哦?”李世民不置可否,看着儿子说道“说说你的理由。” “第一,盖苏文残暴 ![]() 前面那些理由,李世民心中有同样想法,当然还有更多的理由,是李愔没有想到的。但是李愔最后这一个理由却让李世民微微吃惊,没想到儿子还会说出这种话来,不由愕然:“将我大唐文明传递给全世界?”好大的口气。什么时候这个儿子有了这种雄心壮志?李世民不由再一次认真打量李愔,満意地点了点头。 … 直到殿前內侍报,卫公李靖晋见。李世民才挥了挥手,让李愔退下。 见李愔快走出殿时,又迟疑地叫住他,说道:“卫公来是要谈辽东的事儿,你站在一旁听听吧。” 李愔听了,心中狂喜,这还是⽗皇第一次如此重视自己… 当下李愔恭敬的立在门前,等待卫公进来。待李靖走进殿內,李愔向李靖先行了一礼。李靖没想到李愔会在,不由诧异地看了看他。 李世民微微一笑:“蜀王来此本是有其它事儿问他,你当他不存在即可…” 李靖微微点头,知道今⽇所谈极为机密,李世民如此说是告诉他不必忌讳李愔,只管畅所 ![]() 见李靖走进两仪殿,面上虽无表情,眼中却掩不住一丝喜⾊,李世民笑道:“为辽东事儿,正要问卫公意见。” 李靖一缕⽩须,呵呵笑道:“一个字。” “打!”两人异口同声,相视大笑。 这件事儿在朝堂上已议论多次,有主张战的,有主张不战的。大唐武将向来闻战而喜,主战的是李世勣等一众兵部员官。主张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和平为主的自然是文官,包括谏议大夫禇遂良,中书令杨师道等人。房玄龄保持中立,认为打也可不打也可,皆有利弊。 文官指责武将闻战而喜,不过是想要立功邀赏,执民脂民膏于不顾。武将则指责文官只是一味保守,不知居安思危,岂不知打跨敌人便是保证自⾝定安,⾼丽暴厉,向来有占新罗、平百济,统一辽东之心,若真让它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国,则对我中原将是一大威胁,决不可坐视不管,纵虎为患。 李世民看了一眼立在一旁的李愔,向李靖问道:“说说理由。” 李靖笑了笑,眼睛也飘了一眼李愔,说道:“打的理由只有一个,打得过。” 李世民点头大笑,说道:“当年神尧皇帝,为了平定天下而不得不与突厥称兄弟,便是一样的道理。贞观四年,卫公灭突厥,大震神尧皇帝生平之志,才解天下人之误会。” “打得过”!好简单的理由。李愔心头砰然大跳,豁然开朗,挑起一场战争唯一的理由——“打得过”!战争无论正义与非正义,最先权衡的应是双方的力量。打得过才打,才是最冷静而明智的选择。打不过也要打,不是挑起战争的理由,而是应对战争的理由。 李愔想到刚才自己所说的原因,相对于此未免太小儿科。什么仁义道德,其实都是虚的,只能作为出战的借口。这个道理显然⽗皇与卫公不说自明,之所以说出来不过是在教导自己。 李愔心中凛然,刚才被⽗皇夸奖的志得意満一下飞到了爪哇国,态度更加恭敬起来。 李世民看了看李愔,満意地点点头,向卫公说道:“如今我大唐兵精将猛,四海皆平,唯剩辽东,我要趁着年岁还不算老,解决掉这个难题。” 李靖点头笑道:“圣上英明。” 李世民微微一笑,转口问道:“卫公以为若战,我们眼下要作的准备是什么?” 听到李世民如此问,李愔立时收回心神,忙附耳细听。 “辽东不比突厥,吐⾕浑。突厥等地不过游牧之族,以骑兵善战为主。只要我大唐兵马够強,⾜以一战。⾼丽一向以我华中为师,深受中原影响,善于守城。尤其是自贞观五年,圣上派长孙师将到⾼丽毁‘京观’,收敛前隋战亡尸骨以来,⾼丽便慌慌不可终⽇,担心圣上征讨,一直在作战事防备。自扶余至大海间修建‘千里长城’以为防线,城坚地险。因而辽东之战必然有许多攻艰战,应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不易仓促而行。” 李世民连连点头:“吾当年平定中原,对于坚城之利深有感触。当年河东之战,与屈突通在潼关相持一月有余,神尧皇帝几 ![]() 李靖眼中露出笑意:“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半葱,不逢屈突通。屈氏兄弟铁嘴钢牙的确不易对付。潼关向为长安东门户城坚难攻。” 这句话乃是当年长安城流行的谚语,李世民听了哈哈大笑,想起当年屈突通决不投降,后来却又成了大唐二十四功臣之一,如回到当年的金戈铁马中,一时出神。 “卫公以为要攻辽东,如何进攻为好。” “⽔陆并进。” “当年,隋帝也曾用此法。” “隋帝征辽失败,但也不能说这个战策不对。” “炀帝的文才武略,都是好的,朕常自思,如若比武功兵法,朕或许能比。但如若比文才,朕决对不是对手。若论聪明识人,炀帝皆是无人能及的人物,为何会落到全民皆反的地步?” “圣上所言不错。圣上与隋帝皆是天纵奇才,只是隋帝 ![]() ![]() ![]() ![]() “卫公谬赞了。”李世民大笑,知道李靖一向不爱拍马庇,今⽇说这些出来,自然是由于自己引他说出,二来主要还是说给李愔来听。见李愔神态恭敬,仔细受教,心中大慰。 “隋之所失,即我之所鉴。”李世民低头沉昑片刻说道:“前隋四次征辽,虽然失败。但⽔陆并进的战略实为可取。只是这样一来要准备战船,只怕这场仗要放到明年再打了。” 李靖点头道:“辽东苦寒,作战时机只合在四月至十月间。今已二月,仓促之间不能备齐。要战至少也要到明年开舂了。” 李愔想起杨悦说的“今年不战明年必战”嘴角不由微露笑意。 李世民略有点诧异的看了一眼李愔,想了想又问道:“卫公以为,薛延陀会不会伺机而动。” 李靖显然已经深思 ![]() 李世民点头道:“朕真后悔当年听从魏征之言,没有趁胜追击,一举将它歼灭,以至于留下今⽇之患。” 沉昑片刻,自语道“派执失思力领兵驻防当无忧。” “圣上英明。”李靖笑看李愔,说道“准备作战,圣上却又故意示以不战。” 李世民微笑点头:“因而朝中还在议论不休。” 李愔心中暗自叹服。知道⽗皇与卫公李靖今⽇谈话,多处是特意说给自己,教导自己如何处理战事。心中感慨,的确长了不少见识。 李世民看了看李靖,突然问道:“卫公今年七十又三了吧。” 李靖怎么会不解其意,忙伏首言道:“臣虽年迈,尚且能饭。愿为圣上效⽝马之劳。” 李世民关切的看了一眼李靖的脚,叹道:“卫公⾜疾还是如故?” “无防。臣向来只有闲出病来,一打仗便什么病都没有了。好男儿征战四方,当驰骋疆场。怎可老死家中,令人垂怜!” 李世民击掌大笑:“闻战而狂,果不其然。大丈夫当平定四方,岂可安逸于家中。” 李愔听了二人对话,不由⾎气上勇,大喝一声“好”:“⽗皇,儿臣请往疆场效力。” 李世民満意地拍了拍李愔的肩头,笑道:“战也要到明年再战,到时再说不迟。” … (求推荐、求收蔵、谢谢大家多多支持啊!) ; |
上一章 飘在大唐 下一章 ( → ) |
飘在大唐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飘在大唐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飘在大唐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飞刀飘飘是飘在大唐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