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幻之盛唐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幻之盛唐 作者:猫疲 | 书号:44987 时间:2017/12/18 字数:5919 |
上一章 第八百一十八章 归路难 下一章 ( → ) | |
第八百一十八章归路难 ⽇上三竿时分。 东都洛⽔之滨,眼界和风光最好的群冠楼,已经是客満大半,其中不乏⾝家尊贵的简服之辈。 这种饮茶,看文抄,赏街景,听小曲,消磨上大半天时光的生活风尚,也随着天子逐粮之举,被从西京长安带到了这里。 随着茶器蒸腾起的⽔气,弥漫在时鲜瓜果⼲脯小碟之间 各⾊用硬边装订好文抄,铺陈在案几上,堆叠出新旧油墨的香味,算是店家特供的福利,这段时间。 得到官方和背后授意的各种文抄,几乎长椟累篇的报道,那位开府大人班师回朝的行程每一个细节,然后事无巨细的将其在道途上的见闻和感想,连载在各自的刊首頁。 当然侧重有所不同,有的是格外突出某人在域外,如何的骄奢 ![]() 但是⾝在体制內的真正有心人,还是能看出不少卯端的,比如正在品茗为名,聚首在这里的京学首座王维,以及他的从弟——⻩门侍郞兼秘书少监王缙。 因为这位大兄一直行走于上层,在这些事端纷扰中的立场比较超脫,所以王缙所代表某只的中间派,还是忍不住问事于他。 “别看那些人危言耸听,” 王唯慢呑呑的道 “这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就算是功⾼震主之说,也要看当今是个什么样的主上” “今上优怀念旧,又 ![]() ![]() “更何况,尝有自比光武之资而言…” “加食采邑多少都无所谓,只要不封王,哪怕封一个大国国公。也丝毫不为过。追赠三代,加荫诸子,从来不是问题。” “若要酬功,只要三孤三少中。拿出一个来。就⾜以封堵天下之口了。” “诸公为其忧虑惊恐的是。关于政事堂的格局,才刻意悚言其事” “前些年左右两枢密先后去位,都是再三挽留。恩加特厚的…” “如果要这位卸任內枢密的职事,起码要在政事堂中,给予一个居前的位置,作为补偿和过渡,不然不⾜以体现天子恩遇功臣之道啊。” “宰臣之班,下位之后可是要依例避位数载,有人觉得自己熬不到那个时候,也是正常,这位的年纪…” “可这些功劳未免有些尴尬啊,內靖国难,外平边患,可他把极远的一个大国,给打没了,这该怎么算呢…” 王缙皱了皱眉头。 “功劳就是功劳,宏扬国威,不问远近的,当年陈汤、延寿,也不过斯如此” “除了那位计相最不用担心外,其他人多少要思虑再三了…” “现在鼓噪的,不过是那些相公们的,跳出来探风试⽔…” 不过说到三孤三少,哪怕心志淡泊如王维,或是知礼明信如王缙之流,也是忍不住露出某种神往之⾊啊。 这可是三孤三少啊,还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年轻不过的。 所谓三公三老,演变至今的三孤三少——师保傅,乃是自古以来,品级和理论上⾝为人臣之极的最⾼点,要知道作为一般情况下,作为仕途终点的宰相,一般都是正从三品,也就是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缘由。 其中按照尊崇次序,又分为三六九等等,像传统意义上的太师、太傅、太保、等三孤大老,本朝以来是只闻其名从未授人的;而次一等的少师、少保、少傅,以及再次一等的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东宮三老,也是用来格外恩加追赠死人。 除了个别开国元勋,生前极少有人能够获得此殊荣。 因此,许多人终其一生死前,所能够追求的最⾼荣耀和勋位,也就是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所谓东宮三少的层次,尽管如此,本朝以来能够有资格,在生前获得这个尊号的人,依旧是屈指可数的翎⽑凤角。 于是后来的天子为了优抚臣下和元勋宿老,又发明了检校官制度,即检校太傅到检校太子少傅,检校太子少师等六等职名,检校者,也就是你资格不够,暂时享受类似待遇的意思。 其中郭子仪已经跨过传统意义上,检校三孤三少的序列,位列太子少保,随后李光弼以伤病请退后,也得到了太子少师加衔。 剩下能够留给那位年轻过分的开府,大概也就一个太子少傅,也算是破天荒的将,历史上从未凑全过的东宮三少,同时并一朝列了,要知道这种超品的资序,一贯是宁缺毋滥的。 而年不过四旬的太子少傅,这也是古往今来破天荒的事情了… 六盘山侧瓦亭峡,泾⽔河畔的萧关,这所“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的关中四塞之一的西塞,已经被墙 ![]() 六盘上传信的烽燧和信号塔,已经传换过了一遍又一遍的消息。但是我停了下来,丝毫没有表现出继续⼊关的打算,因为我要在这里等待某些消息和结果。 相对我走之前,国中龙武军的势力格局,已经有了颇大的变化,所谓三个半大山头中 代表半个山头的严武,所负责的青唐都护府,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因为苦寒偏远,所以绝少会有人打他位置的主意。 官拜河西节度副使⾼适,因为从征在外,一直没有实际就任过。但是因为战后重建和再置府兵的⼲系,在当地安揷了不少人员事和势力, 比如兰州刺史韦应物,河西按察刘长卿,姑臧茶马判官元结,都是这些年相继续任的。并且通过西征的战事,从河西当地将门和商贾背景的豪族世家,裹挟了了一大批利益同盟。 陇右节度使卫伯⽟在任已经四年,因为治理军政,安平地方颇有建树。就地辍升。又多了个陇右都督头衔,但是回到中枢的可能 ![]() 然后是地方上的一些跨度较大的人事变迁,大约在两年前。 安东派遣军双雄之一的安东守捉使薛嵩。內迁新置不久的北原道。为三受降城经略观察使,算是继续看守龙武军费了大力气,深⼊草原建起来的沿河营屯防线体系。 留在当地的靖难军使罗先。则除受平辽、熊津镇守使,兼安东留后,单独负责其渤海故地的开拓经营诸事。 三年前,我门下五大长史之一的魏方晋终于熬够了资历,借着西域告捷的东风,从西北军中转任西南路,受三川转运使,掌管剑南并山南西道⽔路发运财赋事宜,也等于是变相接过了,继续维持龙武军剑南地方利益职能和产业体系的担子。 而就在前年,作为龙武军四边经营体系之一的,南平府副都督席应元,做了九年的边臣之后,终于如愿以偿的得到进⼊朝廷中枢的机会,以兵部左侍郞、枢密院知事,管领西南经抚司诸事宜,算是给在我出走后,枢密院对西南路管辖权的纷争,画上一个休止符。 作为双从保障,原衙前将,我的老亲军押衙程十力,在我走之前,就出外为南平都督府弄栋守捉,现已是云南郡防御使,也等于是变相就近监督当地军队控制的各种金银铜矿治和钱监出产。 这样,无论是谁主政剑南这个大道,想要刻意削弱,或是将龙武军在中枢和地方的利益链隔断,在上下两厢作用发力治下,几乎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原本 ![]() ![]() 相比之下,京中的变化更大。 原本驻留襄 ![]() 除了內务厅和分领攻战的五方经抚司外,其他我一手创立敌斥、驿务、训做、营务、军府、兵科、粮料、奏事诸房的遗留影响和人员,也不可能被完全替换掉。 毕竟,当初作为被刻意培养成术有专精的技术官吏,在⽇常运作中的属于少了就玩不转的专业群体,不是那么好下手的。 虽然不用指望他们能够事事俯首帖耳,但只要是在我需要的时候,总是不会缺乏给我通风报信的內部来源。 此外,作为调整和 ![]() 再加上我走之前,以小丫头名义推举的,幕下十六卿友之一的皇甫曾,出任军器少监,多少确保了我留下来的那套东西,基本还在萧规曹随式的继续沿袭着。 就算有外力介⼊试图进行大幅改变,也有⾜够的⼲涉手段和名分来维持现状,并将事端在程序和制度上拖住,直到我回来再做处置。 再加上 五大长史另一位的郑元和,也以历任资历圆満而在关內布政使任上,破格拜⼊省台,授官尚书左丞,距离拜除宰辅之列,似乎只有一步之遥,算是我门下人物中,在仕途上走的最远的一位了。 作为我在朝堂中的代言人和地下势力负责人之一,上开府右长史崔光远仍旧是知刑部侍郞衔,不过因为我的出外,而晋级官拜通政司右使。 ⾝兼雍国、瀛洲两家內府长史,负责⽇常官面往来和民间组织的温哲。在我临走之前。就以內府官的⾝份,额外官拜秘书监,直学士,虽然只是个领俸的清贵闲差,算是了了他一桩心愿。 五大长史之首,上开府左长史的薛景仙,仍旧是没有什么官⾝,但是他也是我留在长安各种势力的总负责人。 总而言之, 除了韦韬一系有所加強外,龙武系在军队中的势力和影响。可以说在某种內因和外力作用下。从朝廷中枢渐渐淡出,转而散之地方,不过这多少也为两学出⾝的生员,提供了不少机会和位置。 经过历年来的大幅收缩和菗调之后。龙武军在中军南北衙的影响力。现在主要集中在左龙武军和右金吾卫这两只老牌番号中。大抵相当于太上南幸成都中期的⽔准。 其他从属北军序列的右龙武军,左神策军、左神武军;十六卫序列的左金吾卫、左武卫、右骁卫等监制中,还掌握有相当的员额和军职。但是不是轮驻外州,就是随我长征在外。 如今剩下驻京的本部,大都是是各种理由,补充进来的河北、河东籍将士,存留下来老龙武军出⾝背景的,十不及一二。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今圣上和那群宰相们总算可以安心酣睡了把。 但是听说我回来之后,东西两京之中,还是连锁反应式的发生了一些 ![]() ![]() 比如市井之中,暴力事件突然频发起来,当街被砍杀的受害者,就多达数十人,伤者数以百计,京兆府、大理寺和御史台决狱的效率一下子,被增加了十几倍,一些累决不断的案件,也突然有了结论,一大批犯人或被开释,或是市决,或是⼲脆暴死狱中。 然后城西景光门外转运的深⽔潭,以及附近的大小塘泊,开始向鱼群一样的冒出一茬茬的不明浮尸。 又比如两金吾卫的街使,一⽇內一口气抓了数百人,然后又效率奇⾼的发配到,崤山的劳作营去。 不过我想要的內容,却迟迟没有结果。 这时,一个来自遥远⾼原之地的消息,却抢先了一步,沿着青海以西,翻越⾚岭天险的信号传递线路,抵达了我这里。 “吐蕃余孽,再生变 ![]() 主要是得益于,这些年吐蕃故地上的各族势力,随着形式的变化,对大唐的依附 ![]() 道理也很简单,所谓由俭⼊奢易,由奢⼊俭难,这些吐蕃治下的旧族,习惯了来自大唐的文化、先进生产生活方式的输出之后,就很难再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回到原本茹⽑饮⾎,游牧不定的旧⽇传统中去。 但是⾼原本地又是以苦寒贫瘠著称,除了部分金属矿蔵外,相对河西、陇右之类的低地来说,可以说是物产极端匮乏的地区,因此他们⽇常所需的生产生活用品,从农具、容器到茶盐酒⽔,绝大多数都得靠外来输⼊。 因此,包括上下苏毗,羊同的象雄国,山外诸国,西羌众的西山八国,乃至卫茹、叶茹的大小旧吐蕃贵族割据势力,之类的边缘实力,都不可避免的仰仗青唐都护府的鼻息,才能得到本族所需各种产品的配额和授权。 如果是苏毗、吐⾕浑旧部,这样坚定追随过大唐的亲藩势力,还可以在参与青海——羌塘大道的贸易活动分一杯羹,然后做二道贩子,再去剥削那些盘踞两茹故地的大小割据势力。 所以青唐都护府,很容易就得到了来自⾼原深处的消息,盘踞在叶茹南部,雅砻故地的前吐蕃赞普及其孤臣旧部,控制下的两域之属,刚刚发生了內 ![]() 主要是因为失国之后,被赶到蛮荒的雅砻故地,才得以苟延残 ![]() 但因为有与来自 ![]() 结果⾝为王领总管的昂巴若⽗子因此野心毕露,轻而易举的聚集心腹,将浑浑噩噩的年轻赞普,活活溺死在酒瓮里,并以守护不力为由,处死砍杀赞普⾝边臣属护卫奴仆数百人, 做下弑主之事后,假传王令,召集麾下贵族前来会商后事,一边派人来青唐大都护府请臣。 却是因为,虽然斩杀了赞普的亲从近属,但是出⾝泥婆罗公主的⾚大妃,已经在混 ![]() 但不管这么样,这也意味着另一件事情,这位没有留下直系后裔的赞普⾝亡,就如同那些在历史上被亲近大臣以下克上的祖先一般,走出雅砻后传承十一系的悉补野王族,就此断绝。 吐蕃人的历史,就像是走了一个范围很大的圆弧之后,又重新在雅砻故地回到了原点。(…) |
上一章 幻之盛唐 下一章 ( → ) |
幻之盛唐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幻之盛唐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幻之盛唐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猫疲是幻之盛唐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