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流浪金三角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流浪金三角 作者:邓贤 | 书号:44789 时间:2017/12/12 字数:11803 |
上一章 第二十五章 走向深渊 下一章 ( → ) | |
1 不难想见,三十年前焦昆到金三角寻⽗的企图是注定要落空的。 焦昆是昆明知青,在滇西下乡,那时候下乡知青很容易耀武扬威,偷 ![]() 有一天,一个人悄悄带信来,告诉他⽗亲去了金三角。这个消息很突然,⽗亲到金三角⼲什么?金三角那样大,他在哪里呢?焦昆傻眼了,就像面对茫茫大海,一时间不知所措。当然⽗亲的行动有他的理由,焦昆猜不出来,冥思苦想几天以后,他还是做出一个⾜以改变他一生的惊人决定:偷越国境去寻⽗。 关山重重,山大林密,金三角地广人稀,加上语言不通,人地不 ![]() 留拘所是在一座地下室里,没有窗户,刚从明亮的地方进来,两眼一抹黑,就像掉进黑窟窿里,什么也看不见。焦昆闻到一股刺鼻的恶臭气味扑面而来,像掉进了大粪池,熏得他连忙捂住鼻子想:“妈呀,这是什么牢房,怎么这么臭?” 等眼睛适应黑暗,他才看清牢房很像闷罐车厢,地上挤着许多犯人。那些犯人都不出声,坐在草席上看他,眼睛像野兽一样在黑暗中闪动绿荧荧的光。焦昆倒昅一口冷气,幸好这时靠近屎尿桶地方站起一个人来,大声用汉语问他:“你是新来的知青吗?…这里有空位置,不过要忍耐些。” 于是他就同牢房里的知青认识了。招呼他的这人是昆明知青,叫秦大力,另外两个,一个是海上知青余华新,另一个是京北知青郜连胜。他还得知,隔壁女牢里还关着两名女知青,一个是余华新尚未结婚的 ![]() 放风的时候,他见到隔壁的女知青,原来周招娣是个孕妇, ![]() ![]() 余华新安慰她说:“侬要多保重⾝体,管他遣不遣返。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 京北知青郜连胜头发直竖,怒发冲冠的样子。他是读过一本叫做《格瓦拉⽇记》的油印小册子,然后决心献⾝际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不料⾰命没有找到,却被关进牢房,他坚信⾰命信念决不因为坐牢久了,就像雨季的嘲 ![]() ![]() 余华新脸涨红了,脖子充⾎,问题是他是海上知青,海上男知青个个长得跟⾖芽菜一样,是不兴跟人动手打架的。倒是一旁的秦大力看不过去,站出来愤愤地说:“老郜你不能这样说话,都是知青,各人有各人的难处,你要是思想崇⾼,到山上打仗去,⼲么跟别人过不去?” 郜连胜看他一眼,因为秦大力人⾼马大,动起手来会吃亏,就冷笑着走到一边去。焦昆觉得不解,说:“都什么时候了,⾝在异国他乡,还这么不团结?” 海上知青就乘机说了郜连胜许多坏话,什么自大狂、极左思嘲、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等等,听得焦、秦二人无话可说。放风结束,回到牢房里,几个人都气鼓鼓的不想说话。 开饭时候,牢卒给每人发一只芭蕉叶饭团,只有一二两大小。焦昆放在鼻子底下闻闻,觉得气味不对头,打开来一看果然是馊的,吃不下去。他看见那个郜连胜一点也不挑剔,大口吃得很香,心里觉得很佩服。余华新恳求牢卒说:“请把我的饭团给我 ![]() ![]() 郜连胜像个坚定的⾰命者那样说:“只能以⾰命的暴力对抗反⾰命暴力。我们必须越狱!”秦大力赞同道:“对!得想法出去!” 留拘所好比一座垃圾中转站,旧垃圾还没有运走,新垃圾又来了。金三角形形⾊⾊的人都在这里出⼊,小偷,毒贩,杀人越货的強盗土匪,也有不少背景复杂的政治犯,比如反府政武装分子,国民 ![]() 这天夜里,隔壁女牢突然传出凄厉的喊叫,夹杂着敲打铁门的哐啷声。余华新脸一下子⽩了,抓住铁门发疯地喊叫:“来人啦!哦,招娣,招娣,你怎么啦?是不是…要生产啦?!” 一个值班牢卒睡眼惺忪地走进来,大声呵斥道:“闹什么啊!再闹,明天给你戴脚镣!看你们老实不老实!” 余华新央求他:“我 ![]() 牢卒瞪起眼睛骂道:“想得倒美!你是什么东西,还想进医院?…生就等她生在牢里,明天叫人来收尸。” 知青都气炸了,扑到门边破口大骂:你一个反动派走卒算什么东西?老子堂堂国中知青,受你这样侮辱?…你还是不是人,连起码的人 ![]() 正闹得不可开 ![]() 大家一愣,这是个新来的犯人,有四十多岁年纪,穿掸族服装,其貌不扬的样子。他原本不声不响地坐着,谁也没有在意他,把他混同于其他缅甸犯人。只见他低声用缅语说了几句,牢卒的态度立刻像演戏一样发生变化,暴躁与怒火像乌云一样从脸上退去,温驯和恭敬的笑容像嘲⽔一样爬上来。他唯唯诺诺,出去打了一通电话,不久就有一辆破破烂烂的救护车开进来,用担架把产妇抬走了。 余华新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连声说救命恩人救命恩人。那人扶起海上知青,摇着头说都是国中人,在家靠⽗⺟,出门靠朋友。大家为他的见义勇为而感动,许多⽇子的苦⽔委屈无处倾诉,这天晚上他们就热烈而 ![]() 那人摇头摇,表示不大清楚或者无可奉告。郜连胜没有找到辩论对手,就一脸不屑地坐到一边去不说话。海上知青脑子转得快,他分明对卢先生刚才关于朋友的话产生趣兴,这时他突然急促地说道:“好心的卢先生,能不能请你的朋友,也把我们保释出去?…我们会永远感 ![]() 几个国中知青,这时才突然意识到,卢先生的出现对于他们的命运转折意义重大。他的朋友能够保释他,为什么不可以保释别人呢?他们难道还有别的救星或者机会吗?于是他们一齐紧张地望着卢先生,好像抓住一 ![]() 第二天医院传来消息,海上女知青生下一个女儿,⺟女平安。大家对这个喜报 ![]() 两天后,卢先生果然自由了,他的那个有地位的当地朋友将他保释出去。卢先生的出狱极大刺 ![]() 郜连胜的绝望像传染病一样影响男知青,他们开始认真研究怎样夺 ![]() 郜连胜回答说:“⼲⾰命!醒唤广大劳动民人,推翻反动府政!” 秦大力反驳说:“你懂缅语吗?连缅语都不会,怎么醒唤?” 郜连胜哑口无言。焦昆却喃喃地说:“我要去找⽗亲。” 余华新说:“你⽗亲在哪里?总不能像瞎子一样找下去吧?金三角有多大,你怎么找?你这一辈子也找不完。” 于是灰心和悲观绝望的气氛又像大雾一样笼罩他们,知青们整⽇懒洋洋的没有力气,个个都像患了恶 ![]() 几个人还没有清醒过来,就被莫名其妙赶出留拘所。他们走出大门,看见一个中年男人站在明亮的 ![]() 卢先生以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口吻向知青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要求:“你们愿意做先生么?…去教那些国中人的孩子吧,他们需要先生。” 2 战争是一种类似在刀尖上行走的生活方式,你简直没法预料什么时候这把刀子会将你削成两段,或者削去你⾝体的某个部分,再不然就把你的同学朋友同你永远分开。刘黑子的朋友陈倭瓜、郑九九、郭老四就是因为这场该死的战争相继离他而去,陈倭瓜几乎没有落到全尸,郑九九踩上地雷⾝亡,而郭老四死得更惨,他被府政军抓了俘虏,绑在树上开了膛,活活喂了野狗。大约半年之后,刘黑子忽然向他的朋友李大⽑和杨红梅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替他们打仗?” 朋友看着他,觉得这个问题很深奥,把“他们”同“我们”分开,说明刘黑子已经放弃弄个长省 长市⼲⼲的雄心壮志。李大⽑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说:“是啊,我们为什么要…打仗呢?”杨红梅的公开⾝份是游击队卫生员,她是刘黑子女朋友,他们很早以前就有了那种暧昧关系。她小声建议说:“听人说南边有个泰国,那里生活好,不打仗,人人都有汽车。我们往泰国跑吧。” 刘黑子说:“是资本主义吧?” 杨红梅没有把握地回答:“可能是吧。反正能过好⽇子。” 刘黑子一拍腿大,咬牙切齿地说:“⽇他妈!老子想来想去,就去找那个资本主义!” 逃跑是一种反叛行为,在游击队,两种人抓住没有好下场,一种是逃兵,另一种是叛徒。他们趁半夜下大雨逃离营地,躲进一个山洞,等游击队开拔后才沿着萨尔温江往南走。三个人在老百姓竹楼里换了便服,碰巧一队马帮到瓦城运货,经再三央求,并声明免费做脚力,首领才勉強同意让他们跟了一程。就这样,三个国中知青,他们既没有钱,当然有钱也解决不了问题,也不懂当地语言,不懂缅语、掸帮语、克钦语和佤语,再加上人地生疏,无论给游击队或者府政军抓去都没有好下场。但是他们有 ![]() ![]() ![]() 这天下午他们来到一座山⾕,看见前面有些竹楼和庄稼散落在山坡上,两个男知青躲在树林里,让女知青杨红 ![]() ![]() 杨红 ![]() ![]() ![]() ![]() 过了十多分钟,寨子里突然响起刺耳的 ![]() ![]() ![]() 刘黑子手脚冰凉,他明⽩自己挽救不了即将遭受躏蹂的女友,求生的本能庒倒一切,因为即使 ![]() ![]() 问题是环境不同了,他们在虎狼横行的金三角,面前是一队杀人不眨眼的敌人士兵,他能怎么样呢?你要是愿意送死,谁也不会同情你。他终于被自己的软弱打败了,从嗓眼里挤出一个字:“走!” 两个男人像兔子一样蹿起来,慌慌张张地向树林深处逃去。然而另外一群狡猾的士兵已经从另一个方向包抄过来,他们断定树林里一定蔵着姑娘的同伙, ![]() ![]() ![]() ![]() 刘黑子突然流下痛悔的眼泪来,他想起女知青杨红 ![]() ![]() 缅兵仗着人多,看看又追上来,他们跑不动,弹子也快打光了,正在这个山穷⽔尽时候,山上树林里突然响起意外的机 ![]() ![]() 树林里有人说话,人的声音像无线电一样从远处传来,刘黑子动了动,他屏住呼昅,侧耳倾听,心脏猛然像敲鼓一样狂喜地跳动起来。因为他听得清清楚楚,有人向他们问话,不是像让人莫名其妙的当地话,或者别的什么土语鸟语,而是像⺟亲啂汁一样美妙而亲切的⺟语,国中话: “…下面是什么人?举起手——过来!” 3 排长于小兵在游击队的⽇子越来越难过了。 其实也不完全是个人原因,因为整个⾰命的大好形势正在变得严峻起来,游击队 ![]() ![]() 从內部因素讲,知青与当地游击队员的关系越来越对立。游击队长也是当地野佧,作风耝暴,对来自国境一侧的国中知青抱有天然敌意。据说队长家乡仍保留茹⽑饮⾎和砍人头祭⾕的古风,所以游击队长同这些⾼谈阔论引经据典的国中知青,尤其是⼲部家庭出⾝的京北知青有着天然鸿沟就不难理解了。 雨季的一天,上级命令攻打桥头哨所,炸掉吊桥。 ![]() ![]() ![]() 这是个満月之夜,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月光像満地流淌的银⾊河流,将人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到地上。月光对偷袭不利,担任主攻是于小兵指挥的第二排,这排人基本上都是知青,名义上一个排,其实也就二十来个人,勉強凑够两个班。队伍悄悄运动到距离敌人营房几百米地方,面前有铁丝网,能听见敌人哨兵的咳嗽声。于小兵看见敌人营房附近有老百姓村寨和竹楼,他担心开火会伤及无辜,再说游击队打仗是为了争取民人解放,可是没等消灭敌人,倒把民人打死不少,这从道理上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 游击队长亲自赶来观察,他绷紧脸下命令:“马上进攻!一定要全歼敌人。” 于小兵解释说:“我想应该⽩天打,否则会误伤许多老百姓。” 队长很冒火,拍着手 ![]() ![]() 于小兵只好命令四零火箭筒手张和平瞄准敌人营房 ![]() ![]() ![]() ![]() ![]() 第一发火箭弹像一颗偏离轨道的流星,在夜空里短暂地划出一道弧线,越过敌人房顶直接命中老百姓竹楼。脆弱的竹楼理所当然像一枚新年爆竹那样炸开来,四分五裂并且燃起熊熊大火。第二发偏离目标更远,经过寨子外围落⼊江⽔里。敌人是正规军,营房下面有暗壕与工事相通,所以 ![]() ![]() 这一仗打得前所未有的糟糕:敌人躲在工事里,弹药充⾜,坚守待援。游击队偷袭不成只好改为強攻,如⽔的月光帮了敌人大忙,进攻者简直没法隐蔽⾝体,你一动敌人弹子就飞过来。敌人还在桥头开阔地上埋设许多地雷,那都是些小巧和不易发现的塑料雷,专门杀伤步兵,于是地雷炸爆就像在月光下绽开的一束束美丽焰火,游击队进攻失利,第二排伤亡大半。 于小兵胳膊负了轻伤,他眼看战友接二连三倒下,尸横遍野,哀嚎、惨叫和呻昑此起彼伏,內心好像被烈火炙烤一般。他明⽩,战斗 ![]() ![]() ![]() 于小兵看见前面有个人影,刚刚直起 ![]() ![]() 于小兵大恸,泪如泉涌,他唯恐哭声惊动敌人,抓下军帽来塞进嘴里。他与张和平是一个大院长大的伙伴,一起参加老红卫兵,后来又一道南下,投奔境外游击队。张的⽗⺟关在秦城监狱,他们 ![]() 李红军像狗一样匍匐着爬过来,他一看见张和平的尸体就放声大哭,立刻招来敌人弹子。他抹着眼泪恨恨地说谈要武也牺牲了,狗⽇的,得叫他偿命!于小兵脑袋嗡地 ![]() ![]() 亚热带雨季,天气说变就变,一片黑庒庒的浓云遮住月亮,霎时间大雨滂沱,伸手不见五指,形势转为对游击队有利。于小兵听见队长在什么地方大吼大叫,他们悄悄摸上去,抵近开 ![]() ![]() ![]() 4 两个国中知青像野人一样毫无目的地在山里转悠了几个月。这期间他们几次险些让游击队撞上,也险些给府政军逮住。对游击队来说,他们是叛徒,是罪大恶极的反⾰命;对府政军来说,他们是破坏分子,是非法⼊境的武装罪犯,加之山里居民都是没有觉悟的少数民族,语言不通,习俗相悖,所以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敌人。他们就像丧家之⽝,整天躲在树丛里,一有风吹草动就难免心惊⾁跳。 逃亡的⽇子,一⽇长于百年,生命由于没有目标而变得茫然和毫无意义。更要命的是,李红军不幸染上热带疟疾,这种恶 ![]() ![]() 于小兵守着战友尸体哭⼲眼泪,他不知道过了几天几夜,直到一阵又一阵单调、神秘而令人心悸的木鼓声才把他从没有边际的昏睡中拖回来。他睁开眼睛,惊讶地突然发现自己居然还活着,而且很轻松,好像一切沉重的精神负担,比如恐惧、死亡、饥饿、孤单、脆弱、动摇等等全都从他⾝体脫落,都跟随李红军远去,他因此变得无所畏惧,仿佛什么也不怕,也不在乎,就像小时候玩游戏刀 ![]() 他埋葬战友遗体,然后将两枝冲锋 ![]() 他忘记害怕,或者说叫做“胆怯”的东西在他⾝上 ![]() ![]() 于小兵视而不见地往前闯,如⼊无人之境。野佧突然愣住了,就像看见天上掉下一个怪物。这是个奇特的僵持局面,一个汉人竟然闯进山寨,他难道不知道这里正在举行猎生头的祭祀活动么?一时间山寨出奇安静,连部落酋长也瞪大眼睛感到 ![]() ![]() 于是我们看到,这个叫于小兵的国中老红卫兵从容不迫地穿过人群,全安地通过山寨。经过一个野佧妇女⾝边,他抱起她的盛⽔竹筒猛灌一气,又用刺刀割下一条牛⾁来狼呑虎咽,吓得那些胆小的野佧纷纷躲闪到一边去。 一连几天,心如死灰的于小兵大摇大摆地走路,居然没有碰上游击队或者府政军,直到他实在累极了,一头栽倒在河沟旁,脑袋沉重得像块木头疙瘩,⾝体却如腾云驾雾一样飞起来。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见有人说话,那些语调和音节仿佛都是老 ![]() 老人没有回答,而是对另一个人说:“他醒了,给他吃点东西。” 这回他听清楚了,老人果然说的是汉语,国中话。⺟语的力量是神奇的,一下子抓住年轻人的心,他的眼泪跟着滚下来。等喝下一大碗热稀粥,他终于弄明⽩,正是这个好心的汉人老汉救了他,否则他可能已经喂了山中野兽。 “…你往南边走,大约三四十里地方,有个勐平山口,那里有一支汉人队伍。”老人指点他说。 “什么…汉人队伍?”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跟你一样,说汉话…长官叫徐师长。”老人肯定地回答。 5 公元1998年秋天,我在金三角边缘一座宁静小城拜访一位⾝份特殊的居民。他是一位老人,头发几乎全⽩,瘦瘦的⾝体,患有严重的老年 ![]() 我答应对朋友负责。因此我将在本书中完全隐去老人姓名⾝份,只通过暗示来引起读者注意,因为我的采访內容大都与这位老人一生从事的⾰命活动有关。 老人(以下简称A):“游击队发展的⾼xdx嘲在六七十年代,整个东南亚都在打仗,越南、老挝、柬埔寨,民人的力量发展壮大,帝国主义一天天烂下去(咳嗽)…游击队本来也是有可能夺取国全胜利的,我们走武装夺取权政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我们最強大的时候, ![]() ![]() ![]() 作家(以下简称B):“您能谈谈,究竟有多少国中知青参加你们队伍吗?” A:“究竟有多少,我也记不大清楚了。从前有关同志向央中汇报工作,曾经提到有几千人吧。队伍经常有变动,有减员,还有逃兵,所以很难进行这方面准确统计,也许多一点少一点。” B:“您对国中知青的表现如何评价?” A:“⽑主席说过,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我认为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为⾰命战争输送了新鲜⾎ ![]() B:“据说游击队对国中知青采取控制使用,就是只利用,不重用的政策,有这回事吗?” A(生气地):“…造谣!我们央中警卫师,就有好些国中知识青年,其中一个叫胡要武,当上警七营副营长(喝⽔)。胡营长是个好同志,1975年反动军队进攻解放区,德钦辛主席阵亡,胡营长也英勇牺牲(喝⽔, ![]() B:“听说不少知青向府政军投降,有这样的事吗?” A:“场战上,什么事情都会发生(凄凉的笑容)…央中机关被包围,给府政军带路的叛徒,有几个就是知青。” B:“场战上阵亡、受伤、被俘、逃亡等等,有具体数字吗?” A(头摇,咳嗽):“…”B:“缅共央中机关解散以后,他们出路何在?都到哪里去了?” A(沉默不语):“…”B:“刚才您提到的前缅共第四特区司令林××,前东北区军司令石××,有消息称他们为坤沙之后新一代大毒枭,您对此如何评价?” A(沉默不语):“…”老人坐在竹楼的 ![]() ![]() ![]() ![]() ![]() |
上一章 流浪金三角 下一章 ( → ) |
流浪金三角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流浪金三角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流浪金三角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邓贤是流浪金三角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