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李芙蓉年谱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李芙蓉年谱 作者:陈世旭 | 书号:44786 时间:2017/12/12 字数:5475 |
上一章 1976年--1996年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李芙蓉伸出发抖的手,揭下“专员”氧气面罩的那一举,永远地决定了她后半生的命运。 “专员”在 ![]() ![]() 这是李芙蓉摘下他的氧气面罩一年多以后的事了。李芙蓉最后的冒失与其说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不如说给他的心理打击更大。在他退出第一线岗位,每天仰靠在 ![]() ![]() 整个清查过程都在进行隔离反省的李芙蓉,在县委换届的时候自然落选,安排到县人大当主任,仅保留了正县级别。县人大主持⽇常工作的是一位副主任,很強⼲,也很有理论⽔平,开起会来不用稿子,一讲就是半天。李芙蓉揷不上嘴,只有陪着⼲坐。这样坐了几年,男人办了退休,觉得在县城没有意思,执意要回李八碗的老屋, ![]() 李芙蓉随男人回到李八碗。刚回来的时候,是谢真当镇长。她到李八碗来看过李芙蓉几回。 谢真1965年在省城初中毕业,响应号召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而且选中了李八碗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为此,省报上很宣传了一番。下来没有几天,就又晓得她还写得一手好文章,省报上她的如何“⾝居茅屋心怀天下,脚踩污泥眼观全球”的体会文章,就是她自己写的,决不要记者代笔,而且不消改一个字,就能登。这真好比一只凤凰飞到 ![]() 李芙蓉在镇 ![]() 谢真当然是没有当成接班人,就是金笔杆也不能再作,只好安安心心地⾝居茅屋,脚踩污泥,在李八碗一住十来年。直到七七年考上省农学院在专区办的一个分院,读了两年大专,分到县农业局,又作为导领⼲部梯队人选下基层锻炼。因为 ![]() 谢真离任之后,再没有镇上⼲部登李芙蓉的门。很多年过去,不要说县里、省里,就是小镇上,也很少有人记得起李芙蓉。镇上的⼲部换了一拨又一拨,偶有人说起镇上的往事,提到李芙蓉,感觉就跟说三国人物差不多。李芙蓉像匹新鲜过、发过亮的树叶落回到地上,很快就没有了声息,消失了。 但李芙蓉自己却始终闲不住。两个女儿早已参加工作,早已出嫁,都在城里住。男人倒是少了先前的火气,成天跟几个灰头土脸的老馆子搭伴,埋在劣质的烟、酒和破烂污黑的纸牌里。好在赌注不大,穷开心而已,不致闹得家破人亡。李芙蓉依旧是精力很旺,一天睡不着几小时便觉得非要起来动手动脚,忙里忙外。但只有两个人的事,不够她忙的。三餐饭、一窝 ![]() ![]() ![]() 后来,终于发生了一件让她振奋不已的事。先前在李八碗揷过队的省城知青小吴,以后在镇文化馆当临时工时写小说弄出一点小名堂,调回到省城去当了专业作家。十多年后偶然想起回小镇来“找点感觉”自然也到了故地李八碗,也问起李芙蓉,不噤趣兴盎然。觉得她的命运跌宕可以成为写出惊世骇俗之作的素材。 李芙蓉是被人从镇上的酱菜厂喊回来的,见到被镇上⼲部前呼后拥已经有些发福的小吴,一时竟手⾜无措。像很多年前最早的一次,忽然被人从田里喊回来面对一伙面生的⼲部记者,半天才哽哽咽咽地喃出来:“感谢上级,感谢省里,还记得我。”在她看来,小吴跟记者是一回事,都是“笔杆子”是宣传人的人,也就是代表了上级意图的人。 小吴深沉地看着她,心里充満了悲悯。当年的李芙蓉是怎样的风采,虽精瘦,但火爆。如今走路说话,给人最突出的感觉是:⼲枯。手像折断了多年的枯树枝;头发像稀疏的枯草;眼睛像枯井,再大的冲动也 ![]() 小吴觉得自己不忍卒看,很情动地说:“你老多保重,我以后再来看你。”就礼貌地菗出被李芙蓉忘情地紧握住的手。李芙蓉把他的手抓得很重、很紧,仿佛那是突然出现的一线希望。 小吴走出好远,又回头。李芙蓉仍旧失神地站在那里。她的两只手仍旧保留着刚才握他时的势姿,只是两个合抱的掌心里已经空无一物。她⾝后是一只用锈铁丝扎了脚的竹凉 ![]() ![]() ![]() 小吴转了⾝,再不敢回头。 但小吴的造访,却给予了李芙蓉莫大的意义,重新极大地鼓舞起了她对自己的信心。 李芙蓉当模范、当镇长、当县委记书以至省委委员的时候,从来没有主动提出给自己的亲属办过私事。连她男人转成家国⼲部,也是县人事部门先提出来的。为此,李芙蓉落魄之后,亲属中间没有几个人为她惋惜。有的甚至发狠说:你也有今⽇!仿佛自己到了扬眉吐气的出头之⽇。这样的眼⾊看多了,李芙蓉自己也很內疚,觉得真是对不住人。最苦的是再没有了补偿的机会。远亲不说了,李芙蓉自己唯一的一个亲老弟,脚上生了痈,长年烂在 ![]() ![]() 吴记者(小吴走了之后,李芙蓉口里念念叨叨的始终是“吴记者”她心里认定了他就是记者)的出现,鼓起了李芙蓉的勇气。既然省里还有记者记得她,她也就不会一点没有面子。到这一年秋季征兵工作开始的⽇子,她起了个大早,赶到县城去,要为外甥活动一个当兵的指标。 县城已经大为改观。先前的老城在河西。现在河东辟出了大片的开发区,实际是个场面铺得极大的基建工地,到处挖得坑坑洼洼,堆得⾼⾼低低。因为是拆资或款贷搞的开发,许多工程资金不能按期到位(有的永远也到不了位),刚建一点就停下来,死气沉沉地一片藉狼。县委、县府政的新楼倒是早早立起来了,在那一大片藉狼中显得很惹眼。李芙蓉下了长途汽车,一抬头就看见了兀立在风尘中的那两幢楼。 新楼的工地还没有清场。看场的是先前县委的门房,也早退了休,让人雇了来看场。他居然认出了李芙蓉,很感慨了一番之后做贼似的悄悄告诉她,县委一帮导领今天都躲到老县委的空屋里去开会了,研究的就是征兵指标的分配。要找他们赶快些,已经快中午了,要散会了。 县委大院大部分已经搬空,只单⾝宿舍楼的 ![]() ![]() ![]() ![]() ![]() ![]() 那些人中有一个大约是 ![]() “我是,我是李芙蓉。”李芙蓉赶紧回答。 “她是李芙蓉。”那个人终于确认后回头招呼前面的一群人“先前当过我们县委记书。” 那群人一齐驻了⾜,回头上下打量起李芙蓉来,眼神都怪怪的,像是看一具突然出土的古俑。看过了,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便又都散去,各自去钻各自的汽车。 清一⾊的小轿车,看不到一辆李芙蓉当年同几个县委导领共用的吉普车。为头的两辆闪闪发光,庇股上标着洋码字,其它的也都有个半新旧。车队“咝咝”响着(不像吉普车那样吓人地 ![]() 李芙蓉一个人留在县委老办公楼的门廊前,浑⾝发瘫直想躺下去。那门廊⾼大宽阔,两 ![]() ![]() ![]() 长途汽车站在河东。李芙蓉不知怎样地捱到了朝 ![]() 秋深了。河⽔很枯瘦。舂天的洪⽔把河面拓得很宽,桥的跨度因此就大,桥也就⾼。站在桥的中间向河面看下去,几只木船就像随⽔漂流的落叶,远远的,悬悬的,让人的脑壳一阵一阵发紧,眼睛一阵一阵发黑。李芙蓉想起很多年前向省⾰委主任请求建这座桥的情形,又想起当时许多人提议叫“芙蓉桥”、“怀恩桥”她不同意。其实真的那样叫了,如今这些快快活活坐了小轿车过去过来的人又有哪个会记得什么。后来倒是有一种说法传得广泛:当初省⾰委主任所以给了李芙蓉一座桥,是因为李芙蓉给省⾰委主任做了夜一马。省⾰委主任向来胃口好,不分老少美丑。李芙蓉又有前科。事情说得有眉有眼不由人不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李芙蓉想起一辈一辈人传了无数年的老话。 “是老镇长么?” ⾝后一个人突然惊动了她,把她吓醒。 李芙蓉眨了好久的眼睛,想不起对方是哪个。那个人却是牢牢记得她的。很多年前造屋,为了屋檐⽔的事打官司,这个人因为成分⾼,按李芙蓉的判决,他造的屋就只能比另一家矮一头,接受那一家的屋檐⽔。 李芙蓉心下“格登”一响,早年的事一旦提起话头,她桩桩又都记得格外清楚。 “我对你不住…”李芙蓉呐呐说。 “我不怪你。那年头,也是没有法子的事。”那个人宽解地说。他后来把镇上的那幢屋卖了,到县城来做小生意,赚了钱,在县城造了新屋开店铺,把一家人都搬来了。他现在老了,是儿子在管店铺。他请李芙蓉到家里去。李芙蓉说,不了不了。他迟疑着不走。他觉得李芙蓉脸⾊很难看,担心李芙蓉会出什么事。 李芙蓉很艰难地笑一笑说:“没有什么事的,什么事也没有,你放心。” 李芙蓉心里也确实在想,我为什么要寻短呢。吴记者还要来看我的。只要吴记者写了文章,就会有许多人记起我。我还可以做许多事情的。 |
上一章 李芙蓉年谱 下一章 ( 没有了 ) |
李芙蓉年谱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李芙蓉年谱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李芙蓉年谱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陈世旭是李芙蓉年谱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