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红土黑血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红土黑血 作者:石钟山 | 书号:44160 时间:2017/11/21 字数:5132 |
上一章 第七回 德国顾问唤蒋梦 幕僚随从西北行 下一章 ( → ) | |
蒋介石从第五次“围剿”以来推行的堡垒主义,这种作战方法并非是蒋介石以及他的幕僚的臆想,而是来自于德国的⾼级顾问——冯·塞克特。最有意味的是,红军的顾问李德也来自德国,李德推行的也是堡垒主义,短促突击。红军从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可以说是两个德国人在较量,然而却是两种不同的结局,这是很耐人寻味的一件事。 冯·塞克特出⾝于普鲁士一个贵族家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历任麦肯森第11军团、卡尔大公军团、约瑟夫大公军团及土耳其军团最⾼统帅的参谋长,德国陆军总参谋长,战后又任巴黎和德国代表团军事代表。1920年到1926年任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提出并实施了建立10万“袖珍陆军”的计划,奠定了德国陆军重新崛起的基础。1926年晋升一级上将并退休。他奉希特勒之命担任了蒋介石的军事⾼级顾问,不仅仅因为他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更主要的是,他是希特勒法西斯独裁主义的追随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纳粹。他要把希特勒的法西斯独裁主义推遍全球。 冯·塞克特一到国中,便向蒋介石灌输希特勒的独裁主义。在冯·塞克特眼里,希特勒的思想源远流长,它是由第一帝国到第二帝国的思想继承和发展而来。 冯·塞克特一遍遍向蒋介石贩卖希特勒的独裁主义——决不能让多数人决定制度,只能由负责的人来作决定,当然每个人的⾝边都要有顾问,顾问是为了你,最后靠你个人的意志下最后的决心,由一个人单独作决定的原则是对责任与绝对权威的无条件的结合,权威是在独裁下产生的。有的重大问题,是无法用决议和多数表决来解决的,这样会使事情的本⾝变得一团糟,而是要用铁⾎来解决… 冯·塞克特刚到国中时,蒋介石便请他到庐山为军官训练团训话。冯·塞克特站在⾼⾼的讲台上,⾝后有为他预备的椅子,可他并不坐下,他觉得站着讲话本⾝就是一种威严,而坐下讲话那是一种谈心,此时,他来到国中不是在和国中人谈心,而是向国中人宣扬希特勒的独裁主义。他讲话的开场⽩竟引用了一个下级军官一篇题目叫《导领德国恢复旧⽇辉煌的应该是怎样一个人》论文中的一句话,他一口气说下去: 在一切权威 ![]() ![]() 冯·塞克特这次演讲,在军官训练团中引起了強烈的反响,掀起了一股崇拜领袖的热嘲。冯·塞克特的狂想曲也 ![]() 冯·塞克特在与蒋介石的 ![]() 世界战争历史不是幸福的天国,幸福时期是历史上空⽩的篇章,因为这些时期是谐和一致的,没有冲突的时期…战争是最伟大的纯洁剂,它有益为长期的和平所腐化的各国民人的伦丧健康…凡⼲大事业的人,绝不能以卑辱的方式呼唤——谦虚,仁爱,宽容——用此来反对世界 ![]() 冯·塞克特推行的这些理论,无疑对蒋介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一次给军官训练团的训话上说:除了马克思主义和犹太人以外,共和国体也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斗争只有两种结局,不是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过去,就是我们踏着敌人的尸体过去… 蒋介石就是蒋介石,他不是博古。蒋介石并不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他知道照搬法西斯的东西并不符合国中国情,只能昅取适用他的一部分,希特勒就是希特勒,他蒋介石就是蒋介石。可以说蒋介石是深深了解国中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的,他知道孔孟之道浸透了整个民族的各个角落。可以说,他和⽑泽东一样,都是很了解国中这块土地的,然而他们最后走的路却是那么不一样,一个是⾰命,另一个是镇庒⾰命,结局也就各不相同了。另外一个就是,蒋介石并没有吃透国中人一大部分的民心,失去了民心,同时也就注定了他的结局。 冯·塞克特人生的四大信条是:“爱情,仇恨和祖国,利益”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他万没有料到的是,在红军队伍中,还有一个叫李德的德国人在和他做殊死的较量。他们不谋而合地用了同一种战术,打的却是两种心情的战争,一个是法西斯,另一个则是布尔什维克,却通过两支国中的军队在进行相互拼杀。 早在慕尼黑的街垒战中,两人已经较量过了。不过那时两个人的⾝份不同,冯·塞克特那时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国防军总司令,而李德则是一个起义的战士。 到了国中,两个德国顾问不遗余力地对抗,一方面是为了他们不同的使命,更重要的是为了他们不同的信仰,一个是产无阶级的虯E行者,另一个则是把共产主义当成头号敌人,推行扩张主义的独裁者。冯·塞克特眼看着红军的 ![]() ![]() 冯·塞克特所崇敬的和追求的是帝国的荣耀和形象,他追求的是第一帝国的荣耀。中世纪的罗马帝国,那是多么的神圣,可历史无情地使这种神圣很快衰落下去了。他梦想,经过自己的努力,把德国也建成一个第一帝国的形象,他崇尚希特勒的帝国主义毅志,那就是扩张和独裁,可他的⾝体愈来愈差了,自己也许看不到德国在世界称帝的时刻了,自己的理想和夙愿还没有来得及完成。他这次到国中来,就是推行德国称帝计划的一部分,眼前小小的胜利,使他没能看到这一曙光,距德国称帝的目标还很遥远,遥远得似乎没有了尽头,但他仍然清晰地记得希特勒的话:要取得新的土地,只有东方才有可能…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民人取得每天的面包。 冯·塞克特没有来得及等待他那光荣梦想的实现,便于1935年回国,不久便病逝了。他传播关于“独裁”的思想,却深深地影响着蒋介石。 自第五次“围侧”以来,蒋介石觉得自己统中一国的雄心正在一点点地变成现实。那一段时间,不论走到哪里,他都会让随从给他带上那份放大的国中地图,那张地图有一面墙壁大小,他时常站在那张国中地图前畅想着统中一国的大业。 国中的古代皇帝中,他崇尚的是秦始皇、李世民、成吉思汗这些有雄心又有胆略的皇帝,他一站在那张地图前,就感受到了自己的強大,內心 ![]() 在1936年7月,陕北的⽩家坪,周恩来与斯诺有一段谈话,对那时的蒋介石有一段评价。 斯诺:你认为蒋介石的势力比前几年增強了还是削弱了? 周恩来:1934年蒋介石的势力发展到了顶峰,而现在正在迅速地衰落,在江西第五次“围剿”时,他能够动员50万军队发起进攻和进行封锁。那是他势力最強大的时期,在他粉碎了19路军,迫使我们撤退以后,他变成了长江流域的霸主,但这一切的取得,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此,他的內战口号已完全失去了号召力。 斯诺;蒋介石作为一个军人,你对他作何评价? 周恩来:作为一个战术家,他是一个拙劣的外行,作为一个战略家,也许好一些。作为战术家,蒋介石采用了拿破仑的方法,拿破仑的战术需要极大地鼓励士兵的⾼昂的士气和战斗精神,领先必胜的意志,而蒋介石在这方面老犯错误,他过于喜 ![]() 在南昌,蒋介石又重蹈覆辙,他不等增援队部到达,就用他的第一师向这个被孙传芳占据的城市发起突击,孙传芳后撤,让蒋介石进⼊部分阵地,然后反击,把蒋介石带⼊城墙和一条河之间的起伏地带,最后使蒋军大败。 不过蒋介石在战略上要比战术上強一些,他的政治嗅觉要比军事嗅觉強,这就是他能争取其他军阀的原因,他常能相当老练地全面策划一次战役。 斯诺:从军事角度看,红军在江西的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周恩来:有两个重要因素致使蒋介石第一次取得胜利,第一,他采纳了德国人的建议,在纵深构筑堡垒群,步步为营,以短促突击向前推进,最后以优势兵力,对红军逐步实施有效的包围。第二,我们未能在军事上同国民 ![]() 此时,蒋介石站在南昌行营的军事地图前,目光久久地注视着印江、德江、沿河和四川的酉 ![]() 那时他就命令何键,一面追堵6军团,一面防堵红军大队部西窜。他已部署好了重兵,不让大股红军与汀西的贺龙联起手来。他为这一计划有些得意起来。 当他的目光离开印江、德江一带移到红四方面军川陕 ![]() 就在红军主力紧锣密鼓准备西征的前夕,蒋介石于1934年10月10⽇双十节那天,偕夫人宋美龄、人私顾问端纳、少帅张学良等一行,从汉口抵达洛 ![]() ![]() 他同夫人站在检阅台上,看着一个个学员方队在他眼前走过,強大的军乐队演奏出的音乐和方队里喊出的口号声,震耳 ![]() ![]() 蒋介石在洛 ![]() …舆论认为蒋介石西安之行与共产 ![]() 蒋将军、蒋夫人行后做即席演说,前者用中文,后者用准确美妙的英文。在座的无不赞叹蒋委员长及夫人的尊严和风度,深为国中首脑层中能有这般才智、活力和献⾝精神的人物而欣慰不已。 蒋介石又到了兰州、宁夏等地,《华北⽇报》于10月21⽇报道了蒋介石宁夏之行: 方圆百里左右,只有绵延无尽的尖顶浅褐⾊的⻩土山丘,山丘四围冲蚀成⼲裂的溪⾕。 号角吹响了。民众开始 ![]() ![]() ![]() ![]() 当时的內蒙古也发电邀请蒋介石去视察,蒋介石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派一位好友去了內蒙,而他偕大队人马来到了张家口,随后又去了太原。 蒋介石此次之行,被认为是危险的,由于随行的张少帅和端纳等人未加阻拦,事后受到了许多国民府政⾼级员官的批评。 从蒋介石这次西北之行中可以看出,蒋介石虽认为红军已到了最危险的关头,他也料到红军穷途末路时会逃窜,但决没料到会那么快,直到南昌行营电话告之央中红军已经西征,蒋介石才偕⾼级幕僚急慌慌地飞赴南昌,去指挥追堵红军的队部。 |
上一章 红土黑血 下一章 ( → ) |
红土黑血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红土黑血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红土黑血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石钟山是红土黑血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