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中国小说史略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中国小说史略 作者:鲁迅 | 书号:43302 时间:2017/11/5 字数:7626 |
上一章 第九篇 唐之传奇文(下) 下一章 ( → ) | |
第九篇唐之传奇文(下) 然传奇诸作者中,有特有关系者二人:其一,所作不多而影响甚大,名亦甚盛者曰元稹;其二,多所著作,影响亦甚大而名不甚彰者曰李公佐。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內人,举明经,补校书郞,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历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又自虢州长史征⼊,渐迁至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郞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又改越州,兼浙东观察使。太和初,⼊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五年七月暴疾,一⽇而卒于镇,时年五十三(七七九—— 八三一),两《唐书》皆有传。稹自少与⽩居易唱和,当时言诗者称元⽩,号为“元和体”〔1〕,然所传小说,止《莺莺传》〔2〕(见《广记》四百八十八)一篇。 《莺莺传》者,即叙崔张故事,亦名《会真记》者也。略谓贞元中,有张生者, ![]() ![]() ![]() …张生辨⾊而兴,自疑曰“岂其梦琊?”及明,睹妆在臂,香在⾐,泪光荧荧然犹莹于茵席而已。是后又十余⽇,杳不复知。张生赋《会真诗》三十韵,未毕而红娘适至,因授之,以贻崔氏。自是复容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同安于曩所谓西厢者几一月矣。张生常诘郑氏之情,则曰“我不可奈何矣。”因 ![]() 明年,文战不利,张生遂止于京,贻书崔氏以广其意,崔报之,而生发其书于所知,由是为时人传说。杨巨源为赋《崔娘诗》〔3〕,元稹亦续生《会真诗》三十韵〔4〕,张之友闻者皆耸异,而张志亦绝矣。元稹与张厚,问其说,张曰: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秉娇宠,不为云为雨,则为蛟为螭,吾不知其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万乘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越岁余,崔已适人,张亦别娶,适过其所居,请以外兄见,崔终不出;后数⽇,张生将行,崔则赋诗一章以谢绝之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自是遂不复知。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云。 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而李绅〔5〕杨巨源辈既各赋诗以张之,稹又早有诗名,后秉节钺,故世人仍多乐道,宋赵德麟已取其事作《商调蝶恋花》〔6〕十阕(见《侯鲭录》),金则有董解元《弦索西厢》〔7〕,元则有王实甫《西厢记》〔8〕,关汉卿《续西厢记》〔9〕,明则有李⽇华《南西厢记》〔10〕,陆采《南西厢记》〔11〕等,其他曰《竟》曰《翻》曰《后》曰《续》〔12〕者尤繁,至今尚或称道其事。人唐传奇留遗不少,而后来煊赫如是者,惟此篇及李朝威《柳毅传》而已。 李公佐字颛蒙,陇西人,尝举进士,元和中为江淮从事,后罢归长安(见所作《谢小娥传》中),会昌初,又为杨府录事,大中二年,坐累削两任官(见《唐书》《宣宗纪》),盖生于代宗时,至宣宗初犹在(约七七○——八五○),余事未详; 《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有千牛备⾝公佐,则别一人也。其著作今存四篇,《南柯太守传》(见《广记》四百七十五,题《淳于棼》,今据《唐语林》改正)最有名,传言东平淳于棼家广陵郡东十里,宅南有大槐一株,贞元七年九月因沉醉致疾,二友扶生归家,令卧东庑下,而自秣马濯⾜以俟之。生就枕,昏然若梦,见二紫⾐使称奉王命相邀,出门登车,指古槐⽳而去。使者驱车⼊⽳,忽见山川,终⼊一大城,城楼上有金书题曰“大槐安国”生既至,拜驸马,复出为南柯太守,守郡三十载“风化广被,百姓歌谣,建功德碑,立生祠宇”王甚重之,递迁大位,生五男二女,后将兵与檀萝国战,败绩,公主又薨。生罢郡,而威福⽇盛,王疑惮之,遂噤生游从,处之私第,已而送归。既醒,则“见家之童仆拥篲于庭,二客濯⾜于榻,斜⽇未隐于西垣,余樽尚湛于东牖,梦中倏忽,若度一世矣。”其立意与《枕中记》同,而描摹更为尽致,明汤显祖亦本之作传奇曰《南柯记》。篇末言命仆发⽳,以究 ![]() …有大⽳, ![]() ![]() 《谢小娥传》(见《广记》四百九十一)言小娥姓谢,豫章人,八岁丧⺟,后嫁历 ![]() ![]() ![]() 所余二篇,其一未详原题,《广记》则题曰《庐江冯媪》(三百四十三),记董江 ![]() ![]() “禹理⽔,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土伯拥川,天老肃兵,功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授命羹龙,桐柏等山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濛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乃获淮涡⽔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额,青躯⽩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童律,不能制;授之乌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胡木魅⽔灵山祆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千载,庚辰以战(一作戟)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 ![]() 宋朱熹(《楚辞辨证》中)尝斥僧伽降伏无支祁事为俚说〔15〕,罗泌(《路史》)有《无支祁辩》〔16〕,元吴昌龄《西游记》杂剧〔17〕中有“无支祁是他姊妹”语,明宋濂〔18〕亦隐括其事为文,知宋元以来,此说流传不绝,且广被民间,致劳学者弹纠,而实则仅出于李公佐假设之作而已。惟后来渐误禹为僧伽或泗洲大圣,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于是禹伏无支祁故事遂以堙昧也。 传奇之文,此外尚夥,其较显著者,有陇西李朝威作《柳毅传》(见《广记》四百十九),记毅以下第将归湘滨,道经泾 ![]() ![]() ![]() ![]() ![]() ![]() 及生觐⺟,始知已订婚卢氏,⺟又素严,生不敢拒,遂与小⽟绝。小⽟久不得生音问,竟卧病,踪迹招益,益亦不敢往。 一⽇益在崇敬寺,忽有⻩衫豪士強邀之,至霍氏家,小⽟力疾相见,数其负心,长恸而卒。益为之缟素,旦夕哭泣甚哀,已而婚于卢氏,然为怨鬼所祟,竟以猜忌出其 ![]() ![]() ![]() 其事又见于孟棨《本事诗》〔26〕,盖亦实录矣。他如柳珵(《广记》二百七十五《上清传》)薛调(又四百八十六《无双传》) 皇甫枚(又四百九十一《非烟传》)房千里(同上《杨娼传》)〔27〕等,亦皆有造作。而杜光庭〔28〕之《虬髯客传》(见《广记》一百九十三)流传乃独广,光庭为蜀道士,事王衍,多所著述,大抵诞谩,此传则记杨素 ![]() 上来所举之外,尚有不知作者之《李卫公别传》〔31〕,《李林甫外传》〔32〕,郭湜之《⾼力士外传》〔33〕,姚汝能之《安禄山事迹》〔34〕等,惟著述本意,或在显扬幽隐,非为传奇,特以行文枝蔓,或拾事琐屑,故后人亦每以小说视之。 〔1〕“元和体”《旧唐书·元稹传》:元稹“与太原⽩居易友善。工为诗,善状咏风态物⾊,当时言诗者称元、⽩焉。自⾐冠士子,至闾阎下俚,悉传讽之,号为‘元和体’。” 〔2〕《莺莺传》元稹《莺莺传》及下文所述李朝威《柳毅传》,李公佐《谢小娥传》、《南柯太守传》、《庐江冯媪传》、《古岳渎经》,蒋防《霍小⽟传》,柳珵《上清传》,薛调《无双传》,皇甫枚《非烟传》,房千里《杨娼传》,杜光庭《虬髯客传》,鲁迅《唐宋传奇集》均曾收⼊。 〔3〕杨巨源字景山,唐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官至国子司业。 所撰《崔娘诗》,《全唐诗》卷三三三收⼊。 〔4〕《会真诗》三十韵《全唐诗》卷七九○收⼊。 〔5〕李绅(772—846)字公垂,唐无锡(今属江苏)人,官至守仆 ![]() ![]() 〔6〕赵德麟(1051—1107)名令畤,号聊复翁,宋哲宗时人。 所撰《侯鲭录》,八卷,內容多为琐闻杂事,也有关于文学的论述。卷五对元稹《会真记》考辨颇详,并取其事作《商调蝶恋花词》十阕。序云:“今于暇⽇,详观其文,略其烦亵,分之为十章。每章之下属之以词,或全摭其文,或止取其意,又别为一曲,载之传前,先叙前篇之义,调曰《商调》,曲名《蝶恋花》。”词末云“乐天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岂独在彼者耶!” 〔7〕董解元约金章宗时人。所撰《弦索西厢》,一名《西厢记诸宮调》。 〔8〕王实甫元大都(今京北)人。所撰杂剧今知有十四种,现存三种,以《西厢记》最著名。 〔9〕关汉卿号已斋叟,约生于十三世纪前期,死于元灭南宋之后,元大都(今京北)人。所撰杂剧今知有六十余种,存十八种。有人认为王实甫《西厢记》只四本,第五本为关汉卿续作。此处之《续西厢记》即指《西厢记》第五本。 〔10〕李⽇华明吴县(今属江苏)人。所撰《南西厢记》故事梗概与王实甫《西厢记》大致相同。《西厢记》为杂剧,《南西厢记》为传奇。 〔11〕陆采(1497—1537)原名灼,字子玄,号天池,明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撰有《南西厢记》等传奇五种。 〔12〕《竟》即《竟西厢》,实名《锦西厢》,清周恒综撰。 《翻》,即《翻西厢》,清初研雪子撰。《后》,即《后西厢》,清石庞、薛旦、汤世滢三人各有同名剧作。《续》,即《续西厢》,清查继佐撰。 〔13〕李复言名谅,唐陇西(今甘肃东南)人,曾任彭城令、苏州刺史等。所撰《续玄怪录》,又名《续幽怪录》,內容多为异闻轶事。 其中《妙寂尼》,记谢小娥事。 〔14〕关于明人则本之作平话,指明凌濛初所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 〔15〕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所撰《楚辞辨证》,二卷,內容系订正旧注之误。斥僧伽降伏无支祁事为俚说,见该书卷下:“如今世俗僧伽降无支祁、许逊斩蛟蜃精之类,本无稽据,而好事者遂假托撰造以实之。明理之士皆可以一笑而挥之,正不必深与辩也。” 〔16〕罗泌字长源,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所撰《路史》,四十七卷,內容主要论述我国传说时期史事。《无支祁辩》,见该书《余论》卷三。 〔17〕《西游记》杂剧现存本题元吴昌龄撰,实为元末明初杨讷(字景贤)所作。六本二十四折。第一折《收孙演咒》有云:“那胡孙气力与天齐,偷⽟皇仙酒,盗老子金丹,他去那魔君中占第一,他是骊山老⺟兄弟,无支祁是他姊妹。” 〔18〕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明浦江(今属浙江)人,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他关于无支祁的论述,见所撰《宋学士全集》卷二十八《删古岳渎经》。 〔19〕据董解元《弦索西厢》卷一:“比前贤乐府不中听,在诸宮调里却着数。…也不是离魂倩女,也不是谒浆崔护,也不是双渐豫章城,也不是柳毅传书。” 〔20〕尚仲贤元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所撰杂剧今知有十一种,现存《柳毅传书》等三种。 〔21〕《张生煮海》一为尚仲贤撰,已佚。今存者为元李好古撰。剧情为张羽与龙女相爱,为龙王所阻,后得仙人相助,终成夫妇。 〔22〕李渔(1611—约1679)号笠翁,清兰溪(今属浙江)人。 所撰《蜃中楼》,剧情为洞庭、东海二龙女在蜃楼游玩时遇见柳毅、张羽,遂各相爱成婚。 〔23〕蒋防字子微,唐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官至翰林学士。 〔24〕杜甫(712—770)字子美,唐巩县(今属河南)人,曾官左拾遗。撰有《杜工部集》。所作《少年行》第二首原诗作:“巢燕引雏浑去尽,江华结子已无多。⻩衫年少宜来数,不见堂前东逝波。” 〔25〕许尧佐唐宪宗时人,曾官太子校书郞、谏议大夫。 〔26〕孟棨一作孟启,字初中。唐代人,官司勋郞中。所撰《本事诗》,一卷,记述唐代诗人轶事和民间传闻。 〔27〕柳珵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所撰《上清传》,写唐宰相窦参宠婢上清,向唐德宗哭诉,为窦参申冤故事。薛调,唐河中宝鼎(今山西万荣)人,曾官户部员外郞、翰林学士承旨。所撰《无双传》,写刘无双和王仙客的爱情故事。皇甫枚,字遵美,唐定安(今甘肃泾川)人,曾为汝州鲁山县令。撰有《三⽔小牍》等。《非烟传》,写步非烟与赵象相恋,至死不渝的故事。房千里,字鹄举,唐河南(今河南洛 ![]() ![]() 〔28〕杜光庭(850—933)字圣宾,自号东瀛子,唐末五代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曾在天台山学道,仕唐为內廷供奉,⼊蜀后官谏议大夫。 〔29〕凌初成(1580—1644)即凌濛初,明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曾官海上县丞、徐州通判。参看本书第二十一篇。所撰杂剧《虬髯翁》,全名为《虬髯翁正本扶余国》,四折。 〔30〕张凤翼(1527—1613)字伯起,号灵墟,明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剧作今存五种。《红拂记》,共三十四出。张太和,字幼于,号屏山,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所撰《红拂记》,今佚。 〔31〕《李卫公别传》唐李复言撰。《太平广记》卷四一八收⼊,题《李靖》,文末注:“出《续玄怪录》。” 〔32〕《李林甫外传》一卷,见《古今说海》、叶德辉辑《唐开元小说六种》等书。 〔33〕郭湜生平事迹不详。所撰《⾼力士外传》,一卷,见明顾元庆《顾氏文房小说》、《唐开元小说六种》等书。 〔34〕姚汝能官华 ![]() |
上一章 中国小说史略 下一章 ( → ) |
中国小说史略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中国小说史略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中国小说史略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鲁迅是中国小说史略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