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中国文脉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中国文脉 作者:余秋雨 | 书号:43249 时间:2017/11/4 字数:14858 |
上一章 第十二章 魏晋绝响 下一章 ( → ) | |
一 这是一个真正的 ![]() 出现过一批名副其实的铁⾎英雄,播扬过一种烈烈扬扬的生命意志,普及过“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政治逻辑,即便是再冷僻的陋巷荒陌,也因震慑、崇拜、窥测、奋兴而变得炯炯有神。 突然,英雄们相继谢世了。英雄和英雄之间龙争虎斗了大半辈子,他们的年龄大致相仿,因此也总是在差不多的时间离开人间。像骤然挣脫了条条绷紧的绳索,历史一下子变得轻松,却又剧烈摇晃起来。 英雄们留下的 ![]() ![]() 当初的英雄们也会玩弄这一切,但玩弄仅止于玩弄,他们的争斗主题仍然是响亮而富于人格魅力的。当英雄们逝去之后,手段 ![]() ![]() ![]() 魏晋,就是这样一个无序和黑暗的“后英雄时期” 这中间,最可怜的是那些或多或少有点政治热情的文人名士了,他们最容易被英雄人格所昅引,何况这些英雄以及他们的家族中有一些人本⾝就是文采斐然的大知识分子,在周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文人集团。等到政治斗争一 ![]()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在魏晋 ![]() 相比之下,当初被秦始皇所坑的儒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个体人格形象还比较模糊,而到了魏晋时期被杀的知识分子,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不一样了。他们早已是真正的名人,姓氏、事迹、品格、声誉,都随着他们的鲜⾎,渗⼊华中大地,渗⼊文明史册。文化的惨痛,莫过于此;历史的恐怖,莫过于此。 何晏,玄学的创始人、哲学家、诗人、谋士,被杀; 张华,政治家、诗人、《博物志》的作者,被杀; 潘岳,与陆机齐名的诗人,国中古代最著名的美男子,被杀; 谢灵运,国中古代山⽔诗的鼻祖,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名句活在人们口边,被杀; 范晔,写成了皇皇史学巨著《后汉书》的杰出历史学家,被杀; … 这个名单可以开得很长,置他们于死地的罪名很多,而能够解救他们、为他们辩护的人却一个也找不到。对他们的死,大家都十分漠然,也许有几天会成为谈资,但浓重的杀气庒在四周,谁也不敢多谈,待到时过境迁,新的纷 ![]() 真正无法平静的,是⾎泊边上那些侥幸存活的名士。吓坏了一批,吓得庸俗了、胆怯了、圆滑了、变节了、噤口了,这是自然的,人很脆弱,从肢体结构到神经系统都是这样,不能深责;但毕竟还有一些人从惊吓中回过神来,重新思考哲学、历史以及生命的存在方式,于是,一种独特的人生风范,便从黑暗、混 ![]() 二 当年曹 ![]() ![]() ![]() 我们只知道,阮籍喜 ![]() ![]() 一天,他就这样信马由缰地来到了河南荥 ![]() ![]() ![]() 他这声叹息,不知怎么被传到了世间。也许那天出行因路途遥远,他破例带了个同行者?或是他自己在何处记录了这个感叹?反正这声叹息成了今后千余年许多既有英雄梦又有寂寞感的历史人物的共同心声。直到二十世纪,寂寞的鲁迅还引用过,⽑泽东读鲁迅书时发现了,也写进了一封更有寂寞感的家书中。鲁迅凭记忆引用,记错了两个字,⽑泽东也跟着错。 遇到的问题是,阮籍的这声叹息,究竟指向着谁? 可能是指刘邦。刘邦在楚汉相争中胜利了,原因是他的对手项羽并非真英雄。在一个没有真英雄的时代,只能让区区小子成名。 也可能是同时指刘邦、项羽。因为他叹息的是“成名”而不是“得胜”刘、项无论胜负都成名了,在他看来,他们都不值得成名,都不是英雄。 甚至还可能是反过来,他承认刘邦、项羽都是英雄,但他们早已远去,剩下眼前这些小人徒享虚名,面对着刘、项遗迹,他悲叹着现世的寥落。好像苏东坡就是这样理解的,曾有一个朋友问他:阮籍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其中“竖子”是指刘邦吗?苏东坡回答说:“非也,伤时无刘、项也。竖子指魏晋人耳。” 既然完全相反的理解也能说得通,那么我们也只能用比较超拔的态度来对待这句话了。茫茫九州大地,到处都是为争做英雄而留下的斑斑疮痍,但究竟有哪几个时代出现了真正的英雄呢?既然没有英雄,世间又为什么如此热闹?也许,正因为没有英雄,世间才如此热闹的吧? 我相信,广武山之行使阮籍更厌烦尘嚣了。在国中古代,凭吊古迹是文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在历史和地理的 ![]() ![]() ![]() 这也算一种歌昑方式吧,阮籍以前也从别人嘴里听到过,好像称之为“啸”啸不承担切实的內容,不遵循既定的格式,只随心所 ![]() ![]() 对阮籍来说,更重要的一座山是苏门山。苏门山在河南辉县,当时有一位有名的隐士孙登隐居其间,苏门山因孙登而著名,而孙登也常被人称为“苏门先生”阮籍上山之后,蹲在孙登面前,询问他一系列重大的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但孙登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一声不吭,甚至连眼珠也不转一转。 阮籍傻傻地看着泥塑木雕般的孙登,突然领悟到自己的重大问题是多么没有意思,那就快速斩断吧——能与眼前这位大师 ![]() ![]() 阮籍下山了,有点⾼兴又有点茫然。刚走到半山 ![]() 他从孙登⾝上知道了什么叫做“大人”他在文章中说“大人”是一种与造物同体、与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的存在,相比之下,天下那些束⾝修行、⾜履绳墨的君子是多么可笑。天地在不断变化,君子们究竟能固守住什么礼法呢?说穿了,躬行礼法而又自以为是的君子,就像寄生在 ![]() ![]() ![]() ![]() 文章辛辣到如此地步,我们就可知道他自己要如何处世行事了。 三 平心而论,阮籍本人一生的政治遭遇并不险恶,因此,他的奇特举止也不能算是直截的政治反抗。直截的政治反抗再英勇、再 ![]() 政治斗争的残酷 ![]() 人们都会说他怪异,但在他眼里,明明生就了一个大活人却像虱子一样活着,才叫真正的怪异,做了虱子还扬扬自得地冷眼瞧人,那是怪异中的怪异。 首先让人感到怪异的,大概是他对官场的态度。对于历代国中人来说,垂涎官场、躲避官场、整治官场、对抗官场,这些都能理解,而阮籍给予官场的却是一种游戏般的洒脫,这就使大家感到十分陌生了。 阮籍躲过官职任命,但躲得并不彻底。有时心⾎来嘲,也做做官。正巧遇到权政更迭期,他一躲不仅保全了生命,而且被人看做是一种政治远见,其实是误会了他。例如曹慡要他做官,他说⾝体不好,隐居在乡间,一年后曹慡倒台,牵连很多名士,他安然无恙;但胜利的司马昭想与他联姻,每次到他家说亲他都醉着,整整两个月都是如此,联姻的想法也就告吹。 有一次阮籍漫不经心地对司马昭说:“我曾经到东平(今属山东)游玩过,很喜 ![]() ![]() 后人说,阮籍一生正儿八经地上班,也就是这十余天。 唐代诗人李⽩对阮籍做官的这种潇洒劲头钦佩万分,曾写诗道: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 剖竹十余⽇,一朝风化清。 只花十余天,便留下一个官衙敞达、政通人和的东平在⾝后,而这对阮籍来说,只是玩了一下而已。玩得如此漂亮,让无数老于宦海而毫无作为的官僚们立刻显得狼狈。 他还想用这种迅捷⾼效的办法来整治其他许多地方的行政机构吗?在人们的这种疑问中,他突然提出愿意担任军职,并明确要担任北军的步兵校尉。但是,他要求担任这一职务的唯一原因是步兵校尉兵营的厨师特别善于酿酒,而且打听到还有三百斛酒存在仓库里。到任后,除了喝酒,阮籍一件事也没有管过。在国中古代,员官贪杯的多得很,贪杯误事的也多得很,但像阮籍这样堂而皇之纯粹是为仓库里的那几斛酒来做官的,实在绝无仅有。把金印作为敲门砖随手一敲,敲开的却是一个芳香浓郁的酒窖,所谓“魏晋风度”也就从这里飘散出来了。 除了对待官场的态度外,阮籍更让人感到怪异的,是他对于礼教的轻慢。 众所周知,礼教对于男女间接触的防范极严,叔嫂间不能对话,朋友的女眷不能见面,邻里的女子不能直视,如此等等的规矩,成文和不成文地积累了一大套。国中男子,一度几乎成了最厌恶女 ![]() ![]() 特别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是:一位兵家女孩,极有才华又非常美丽,不幸还没有出嫁就死了。阮籍 ![]() ![]() 礼教的又一个強项是“孝”孝的名目和方式叠 ![]() ![]() 那天他正好和别人在下围棋,死讯传来,下棋的对方要停止,阮籍却铁青着脸不肯歇手,非要决个输赢。下完棋,他在别人惊恐万状的目光中要过酒杯,饮酒两斗,然后才放声大哭,哭的时候,口吐大量鲜⾎。几天后⺟亲下葬,他又吃⾁喝酒,然后才与⺟亲遗体告别,此时他早已因悲伤过度而急剧消瘦,见了⺟亲遗体又放声痛哭,吐⾎数升,几乎死去。 他完全不拘礼法,在⺟丧之⽇喝酒吃⾁,但他对于⺟亲死亡的悲痛之深,又有哪个孝子比得上呢?这真是千古一理了:许多叛逆者往往比卫道者更忠于层层外部规范背后的內核。阮籍冲破“孝”的礼法来真正行孝,与他的其他作为一样,只想活得实真和自在。 他的这种做法,有极广泛的社会启迪作用。何况魏晋时期因长年战 ![]() 魏晋时期的一大好处,是生态和心态的多元。礼教还在流行,而阮籍的行为又被允许,于是人世间也就显得十分宽阔。记得阮籍守丧期间,有一天朋友裴楷前去吊唁,在阮籍⺟亲的灵堂里哭拜,而阮籍却披散着头发坐着,既不起立也不哭拜,只是两眼发直,表情木然。裴楷吊唁出来后,立即有人对他说:“按照礼法,吊唁时主人先哭拜,客人才跟着哭拜。这次我看阮籍 ![]() 既然阮籍如此⼲脆地扯断了一 ![]() ![]() ![]() ![]() ![]() ![]() 人家吊唁他⺟亲他也⽩眼相向!这件事很不合情理,嵇喜和随员都有点不悦,回家一说,被嵇喜的弟弟听到了。这位弟弟听了不觉一惊,支颐一想,猛然憬悟,急速地备了酒、挟着琴来到灵堂。酒和琴,与吊唁灵堂多么矛盾,但阮籍却站起⾝来, ![]() ![]() 这位青年叫嵇康,比阮籍小十三岁,今后他们将成为终⾝的朋友,而后代一切版本的国中文化史则把他们俩的名字永远地排列在一起,怎么也拆不开。 四 嵇康是曹 ![]() 嵇康堪称国中文化史上第一等的可爱人物,他虽与阮籍并称于世,而且又比阮籍年少,但就整体人格论之,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要比阮籍⾼出许多,尽管他一生一直钦佩着阮籍。我曾经多次想过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想来想去终于明⽩:对于自己反对什么追求什么,嵇康比阮籍更明确、更透彻,因此他的生命乐章也就更清晰、更响亮了。 他的人生主张让当时的人听了惊心动魄:“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他完全不理会种种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彻底厌恶官场仕途,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使他心醉神 ![]() ![]() ![]() 一个稀世的大学者、大艺术家,竟然在一座大城市的附近打铁!没有人要他打,只是自愿;也没有实利目的,只是觉得有意思。与那些远离人寰、瘦骨嶙峋的隐士们相比,与那些皓首穷经、弱不噤风的书生们相比,嵇康实在健康得让人羡慕。 嵇康长得非常帅气,这一点与阮籍堪称伯仲。魏晋时期的士人为什么都长得那么 ![]() 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立独。其醉也,傀俄若⽟山之将崩。 现在,这棵岩岩孤松、这座巍巍⽟山正在打铁。強劲的肌⾁,悦愉的吆喝,炉火熊熊,锤声铿锵。难道,这个打铁佬就是千秋相传的《声无哀乐论》、《太师箴》、《难自然好学论》、《管蔡论》、《明胆论》、《释私论》、《养生论》和许多美妙诗歌的作者?这铁,打得真好! 嵇康打铁不想让很多人知道,更不愿意别人来参观。他的好朋友、文学家向秀知道他的脾气,悄悄地来到他⾝边,也不说什么,只是埋头帮他打铁。说起来向秀也是了不得的人物,文章写得好,精通《庄子》,但他更愿意做一个最忠实的朋友,赶到铁匠铺来当下手,安然自若。向秀还曾到山 ![]() 嵇康与向秀在一起打铁的时候,不喜 ![]() 正这么叮叮当当地打铁呢,忽然看到一支华贵的车队从洛 ![]() ![]() 钟会把拜访的排场搞得这么大,可能是出于对嵇康的尊敬,也可能是为了向嵇康显示点什么。但嵇康一看却非常抵拒。这种突如其来的喧闹,严重地犯侵了他努力营造的安适境界。他扫了一眼钟会,连招呼也不打,便与向秀一起埋头打铁了。他抡锤,向秀拉风箱,旁若无人。 这一下可把钟会推到了尴尬的境地:出发前他向宾从们夸过海口,现在宾从们都疑惑地把目光投向他。他只能悻悻地注视着嵇康和向秀,看他们不紧不慢地⼲活。看了很久,嵇康仍然没有与之 ![]() 刚走了几步,嵇康却开口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一惊,立即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问句和答句都简洁而巧妙,但钟会心中实在不是味道。鞭声数响,庞大的车队回洛 ![]() 嵇康连头也没有抬,只有向秀怔怔地看了一会儿车队后面扬天的尘土,眼光中泛起一丝担忧。 五 对嵇康来说,真正能从心灵深处⼲扰他的,是朋友。友情之外的造访,他可以低头不语,挥之即去,但对于朋友就不一样了,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心理隔阂,也会使他焦灼和痛苦。因此,友情有多深,⼲扰也有多深。 这种事情,不幸就在他和好朋友山涛之间发生了。 山涛也是一个很大气的名士,当时就有人称赞他的品格“如璞⽟浑金”他与阮籍、嵇康不同的是,有名士观念却不 ![]() 嵇康知道此事后,立即写了一封绝 ![]() ![]() ![]() 这是一封很长的信,其中有些话说得有点伤心—— 听说您想让我去接替您的官职,这事虽没办成,从中却可知道您很不了解我。也许您这个厨师不好意思一个人屠宰下去了,拉一个祭师做垫背吧… 阮籍比我淳厚贤良,从不多嘴多⾆,也还有礼法之士恨他;我这个人比不上他,惯于傲慢懒散,不懂人情物理,又喜 ![]() 我的⺟亲和哥哥刚死,心中凄切,女儿才十三岁,儿子才八岁,尚未成人,又体弱多病,想到这一些,真不知该说什么。现在我只想住在简陋的旧屋里教养孩子,常与亲友们叙叙离情、说说往事,浊酒一杯,弹琴一曲,也就够了。不是我故作清⾼,而是实在没有能力当官,就像我们不能把贞洁的美名加在阉人⾝上一样。您如果想与我共登仕途,一起 ![]() ![]() 我说这些,是使您了解我,也与您诀别。 这封信很快在朝野传开,朝廷知道了嵇康的不合作态度,而山涛,満腔好意却换来一个断然绝 ![]() ![]() 嵇康还写过另外一封绝 ![]() ![]() ![]() 吕巽这么做,无疑是⾐冠禽兽,但他却是原告!“不孝”在当时是一个很重的罪名,哥哥控告弟弟“不孝”很能显现自己的道德形象,朝廷也乐于借以重申孝道;相反,作为被告的吕安虽被冤屈却难以自辩,一个文人怎么能把哥哥霸占自己 ![]() ![]() 面对最大的无聇和无赖,受害者往往一筹莫展。因为制造无聇和无赖的人早已把受害者不愿启齿的羞聇心、社会公众容易理解和 ![]() ![]() ![]() ![]() 这次的绝 ![]() ![]() “朋友”这是一个多么怪异的称呼,嵇康实在被它搞晕了。他太看重朋友,因此不得不一次次绝 ![]() ![]() ![]() 尽管他非常愤怒,他所做的事情却很小——在一封私信里为一个蒙冤的朋友说两句话,同时识破一个假朋友,如此而已。但仅仅为此,他被捕了。 理由很简单:他是“不孝者的同 ![]() 从这个无可理喻的案件,我明⽩了在国中一个冤案的构建为什么那么容易,而构建起来的冤案又怎么会那么快速地扩大株连面。上上下下并不太关心事件的真相,而热衷于一个最通俗、最便于传播又最能 ![]() ![]() ![]() 现在,轮到为嵇康判罪了。 一个“不孝者的同 ![]() 统治者司马昭在宮廷中犹豫。我们记得,阮籍在⺟丧期间喝酒吃⾁也曾被人控告为不孝,司马昭內心对于孝不孝的罪名并不太在意。他比较在意的倒是嵇康写给山涛的那封绝 ![]() 就在这时,司马昭所宠信的一个年轻人求见,他就是钟会。他深知司马昭的心思,便悄声进言: 嵇康,卧龙也,千万不能让他起来。您现在统治天下已经没有什么担忧的了,我只想提醒您稍稍提防嵇康这样傲世的名士。您知道他为什么给他的好朋友山涛写那样一封绝 ![]() ![]() ![]() ![]() 我特地把钟会的这番话大段地译出来,望读者能仔细一读。他避开了孝不孝的问题,几乎每一句话都打在司马昭的心坎上。在道义人格上,他是小人;在诽谤技巧上,他是大师。 钟会一走,司马昭便下令:判处嵇康、吕安死刑,立即执行。 六 这是国中文化史上最黑暗的⽇子之一,居然还有太 ![]() 嵇康⾝戴木枷,被一群兵丁从大狱押到刑场。 刑场在洛 ![]() 他想起,他也曾像阮籍一样,上山找过孙登大师,并且跟随大师不短的时间。大师平⽇几乎不讲话,直到嵇康临别,才深深一叹:“你 ![]() 他又想起,早年曾在洛⽔之西游学,有一天夜宿华 ![]() 嵇康想到这里,満耳満脑都是《广陵散》的旋律。他遵照那个神秘来客的叮嘱,没有向任何人传授过。一个叫袁孝尼的人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嵇康会演奏这个曲子,多次请求传授,他也没有答应。刑场已经不远,难道,这个曲子就永久地断绝了?——想到这里,他微微有点慌神。 突然,嵇康听到前面有喧闹声,而且闹声越来越响。原来,有三千名太生学正拥挤在刑场边上请愿,要求朝廷赦免嵇康,让嵇康担任太学的导师。显然,太生学们想以这样一个请愿向朝廷提示嵇康的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但这些年轻人不知道,他们这种聚集三千人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政治威示,司马昭怎么会让步呢? 嵇康望了望黑庒庒的年轻学子,有点感动。孤傲了一辈子的他,因仅有的几个朋友而死的他,把诚恳的目光投向四周。一个员官冲过人群,来到刑场⾼台上宣布:朝廷旨意,维持原判! 刑场上一片山呼海啸。 大家的目光都注视着已经押上⾼台的嵇康。 ⾝材伟岸的嵇康抬起头来,眯着眼睛看了看太 ![]() 琴很快取来了,在刑场⾼台上安放妥当,嵇康坐在琴前,对三千名太生学和围观的民众说:“请让我弹一遍《广陵散》。过去袁孝尼多次要学,都被我拒绝。《广陵散》于今绝矣!” 刑场上一片寂静,神秘的琴声铺天盖地。 弹毕,嵇康从容赴死。 这是公元二六二年夏天,嵇康三十九岁。 七 有几件后事必须 ![]() 嵇康被司马昭杀害的第二年,阮籍被迫写了一篇劝司马昭进封晋公的《劝进箴》,语意进退含糊。几个月后阮籍去世,终年五十三岁。 帮着嵇康一起打铁的向秀,在嵇康被杀后心存畏惧,接受司马氏的召唤而做官。在赴京城洛 ![]() ![]() 山涛在嵇康被杀害后又活了二十年,大概是当时名士中寿命最长的一位了。嵇康虽然给他写了著名的绝 ![]() 阮籍和嵇康的后代,完全不像他们的⽗亲。阮籍的儿子阮浑,是一个极本分的员官,平生竟然没有一次醉酒的记录。被山涛推荐而做官的嵇绍,成了一个为皇帝忠诚保驾的驯臣。有一次晋惠帝兵败被困,文武百官纷纷逃散,唯有嵇绍⾐冠端正地以自己的⾝躯保护了皇帝,死得忠心耿耿。 … 八 还有一件后事。 那曲《广陵散》被嵇康临终弹奏之后,渺不可寻。但后来据说在隋朝的宮廷中发现了曲谱,到唐朝又流落民间,宋⾼宗时代又收⼊宮廷,由明代朱元璋的儿子朱权编⼊《神奇秘谱》。近人 ![]() 不管怎么说,我不会去聆听今人演奏的《广陵散》。在我心中,《广陵散》到嵇康手上就结束了,就像阮籍和孙登在山⾕里的玄妙长啸,都是遥远的绝响,我们追不回来了。 然而,为什么这个时代、这批人物、这些绝响,老是让我们割舍不下?我想,这些在生命的边界线上艰难跋涉的人物,似乎为整部国中文化史做了某种悲剧 ![]() 在嵇康、阮籍去世之后的百年间,书法家王羲之、画家顾恺之、诗人陶渊明相继出现;二百年后,文论家刘勰、钟嵘也相继诞生;如果把视野拓宽一点,这期间,化学家葛洪、天文学家兼数学家祖冲之、地理学家郦道元等大科学家也一一涌现。这些人在各自的领域几乎都称得上是开天辟地的巨匠。魏晋名士们的焦灼挣扎,开拓了国中知识分子自在而又自为的一方心灵秘土,文明的成果就是从这方心灵秘土中蓬 ![]() 有过他们,是国中文化的幸运;失落他们,是国中文化的遗憾。 我想,时至今⽇,我们勉強能对他们说的亲近话只有一句当代 ![]() |
上一章 中国文脉 下一章 ( → ) |
中国文脉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中国文脉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中国文脉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余秋雨是中国文脉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