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病隙碎笔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病隙碎笔 作者:史铁生 | 书号:43226 时间:2017/11/4 字数:5863 |
上一章 第十八节 下一章 ( → ) | |
九 但法律不是強制吗?不过,此強制与彼強制有些不同。其一:法律是事先商定的规则,由不得谁见机行事,任意修改。比如⾜球,并非是由裁判说了算,而是由规则说了算,是为法治,故黑哨也逃不脫制裁。其二:法律是由大家商定的,不是由什么人来強制大家商定的,所以大家才自愿受其制约。又比如⾜球,一切规则都是为了保持⾜球的魅力,以赢得人们广泛的喜爱,倘只取决于权势的好恶,看台上寥寥然只坐着几门谁家的亲戚,那⾜球也就完了。 任何规则,都要有众人的理解与拥护才行,否则不过一纸空文。再比如⾜球,单是裁判和球员知其规则还不行,球 ![]() ![]() ![]() 十 法律不担保均贫富,正如规则不担保比赛结果。要是有谁担保了比赛结果,没问题你把他告上法庭。可要是有人担保了均贫富呢?人们却犹豫,甚至可能拥护他。就算发此誓愿者确无他图,可历史上有谁真正做到过均贫富吗?真正做到,同时又不损害人的自由,可能吗?就比如,有谁能让大家自由奔跑,又保证大家跑得一样快吗?有谁能把这山⾼⾕深⽇烈风寒的行星改造得“环球同此凉热”吗? 骂一骂富人这很容易,甚至也不都是毫无理由,社会的不公既在,经常也就需要一些敏锐甚至挑剔的眼睛。不过另有一种可能:这愤怒其实比前述的尴尬还不如。尴尬是因为能够反躬自问,而比如说喊着“开‘奔驰’的出去”的(听说最近上演着一出话剧,剧终时,剧中人便⾼亢地向观众这样喊),大约从未反观自己,否则他不难看出还有比他更贫穷的人,那么他出不出去呢?都出去了,只剩一个最穷的人,戏还怎么演呢? 十一 尴尬是一种可贵的能力。因为,反躬自问是一切爱愿和思想的初萌。要是你忽然发现你处在了尴尬的地位,这不值得惊慌,也最好不要逃避,莫如由着它⽇⽇夜夜惊扰你的良知,质问你的信仰, ![]() 比如说,法律,正就是爱愿于尴尬之后的一项思想成果。而且肯定,法律的每一次完善,都是爱愿几经尴尬之后的别开生面。斥骂的畅快,往好里说是童言无忌,但若 ![]() 十二 但是“朱门酒⾁臭,路有冻死骨”这事可怎么说?谁敢说这样的事已经没有?那么法律,对这样的结果也是听之任之吗?规则不是不担保结果吗? 但这不是结果呀,这正是法律或规则的起因。“朱门酒⾁臭”先放一放再说“路有冻死骨”则是在要求着法律的出面与完善。人有生的权利,有种种与生俱来的平等的权利,此乃天之赋予,即神命,是法律的 ![]() ![]() ![]() 十三 可要是这么说,是不是就有点儿可笑?法律既定,一有“冻死骨”你就说这不是结果,这是法律的开始之地,是法律需要完善的时候,那法律还有什么权威?它岂不又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非也,这不是任人打扮,这是神命难违。法律也不是绝对权威,绝对的权威是神命:人有生的权利!倘这儿出了差错,错的一定是人,惟去检点和完善人订的规则,切不可怀疑那绝对的命令。 可要是一个游手好闲之徒穷得活不下去了呢?也得⽩⽩送给他⾐食住所吗?是的,也得!穷,但不能让他穷到活不下去,这正是担保平等但不担保平均,担保权利但不担保结果呀。情愿如此潦倒而生的人,也是背弃了神约,背弃了爱愿(他只顾自己),但神不背弃任何人,爱愿依然照顾着他,随时为他备下一个平等的起点。 十四 幸而情愿这样潦倒而生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更多的时候,是听得见神的要求的。爱愿,不能是等待神迹的宠溺,要紧的一条是对神命的爱戴,以人的尊严,以人的勤劳和勇气,以其向善向美的追求,供奉神约,浴沐神恩。 从报纸上读到一篇文章,说是这世界上的某地,其监狱有如宾馆,狱中的食物稍不新鲜囚犯们也要议抗,文章作者(以及我这读者)于是不解:那么惩罚何以体现?我们被告知:此地的人都是看重自由的,剥夺自由已是最严厉的惩罚。又被告知:不可 ![]() 十五 法律或规则既为人订,就别指望它一定没有问题。无法无天的地方已经很少,但穷到活不下去的却大有人在。比如有病没钱治的。比如老了没人养的。比如,设若资本至尊无敌,那连本钱都凑不⾜的人可怎么起步?比如我,一定要跟刘易斯站在一条起跑线上,不(贝+青)等着做“冻死骨”才怪。所以有了残奥会。残奥会什么意思?那是说:爱愿⾼于规则,神命⾼于人订。换言之:规则是要跟随爱愿的,人订是要仰仗神命的。但残奥会也要有规则,其规则仍不担保结果,这再次表明:神命并不宠爱平均,只关爱平等。残奥会的圣火并不由次神点燃,故其一样是始于平等,终于平等。电视上有个定期的智力比赛,这节目曾为残疾人开过一期专场,参赛者有肢残人,有聋哑人,有盲人,并无弱智者,可这一期的赛题不仅明显的容易,而且有更多的求助于他人的机会,结果是全部参赛者都得了満分。我的感受是:次神出面了。次神是人扮的,向爱之心虽在,却又糊涂到家,把平等听成了平均。 十六 很久了,我就想说说尿毒症病人“透析”的事儿。三年前我双肾失灵,不得不以⾎ ![]() ![]() ![]() ![]() ![]() 十七 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幸而经历到一半时得到了救援,因而我知道剩下的一半是什么。我活过来了,但是有不得不去走那另一半的人呀。我闭上眼睛不去看他们,但你没法也闭上心哪。我见过一个借钱给儿子透析的⺟亲,她站在透析室门外,空望着对面的墙壁,大夫跟她说什么她好像都已经听不懂了。我听说过一对曾经有点儿钱的⽗⺟,一天一天卖尽了家产,还是不能救活他们未満成年的孩子,看见和听见,这多么简单,但那后面,是怎样由希望和焦虑终于积累成的绝望啊! 我听有位护士说过:“看着那些没钱透析的人,觉得真不如庒 ![]() 如果你再走进另一些病 ![]() ![]() ![]() 十八 出了什么事?比如说,⾼科技在飞速发展,随之,要想使一个⾝患绝症的人仅仅保持住呼昅和心跳,将越来越不是一件难事了,但它的代价是越来越多的资金投⼊。一方面,新的医疗手段和设备肯定是昂贵的,其发展的无止境意味着资金投⼊的无止境。另一方面,人最终都要面对死亡,如果人的生存权利平等,如果仅仅保持住心跳和呼昅也算生存,那么这种⾼科技、⾼资金的投⼊就更是无止境。两个无止境加起来,就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有限的社会财富,将越来越多地用于延长⾝患绝症者的痛苦,而对其他患者的治疗投⼊就难免捉襟见肘了。 绝没有反对科学发展的意思。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必然或者已经提出一些哲学问题了。医学已不再只是一门救死扶伤的技术,而是也要像文学和哲学那样问一下生命的意义了,问一下什么是生?什么是死?生的意义如何?以及“安乐死”是否正当? 十九 在不久前的《实话实说》节目中,听到一位法律专家陈述他反对“安乐死”的理由,他说得零 ![]() ![]() 当然,应不应该,并不等于能不能够。见报纸上有文章说,从国中目前的条件看“安乐死”还不能够很快实行。这我同意,但这又不等于说,我们不应该从现在就开始探讨它的正当 ![]() ![]() 二十 我住过很多回医院,见过很多⾝患绝症的人,见过他们对平安归去的祈盼,见过因祈盼不得回应而给他们带来的磨折,理生的和精神的磨折,分分秒秒不得间歇。我真是想不通这到底是为了什么?似乎只是为了一种貌似人道的习俗。这样的时候,你既看不到人的尊严,也看不到人的爱愿,当然也就看不出任何一点人道;那好像只是一次刑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被病魔百般戏弄,失尽了尊严和自由,而另一些他的同类呢,要么冷漠地视而不见,要么爱莫能助,惟暗自祈祷自己的归程万勿这般忍残。这简直是对所有人的一次侮辱,其辱不在死,人人都是要死的;其辱在于,历来自尊的人类在死亡面前竟是如此地慌张和无所作为。刑罚所以比死更可怕,就在于人眼睁睁地丧失了把握命运的能力。我想,创造刑罚的人一定是深谙这一点的。可我们为什么要让那必来的“归去”成为刑罚呢?为什么不能让它成为人生之旅的光明磊落的结束,坦然而且心怀敬意地送走我们所爱的人呢? 当有人(以及每一个人都可能)受此酷刑的磨折与侮辱之时,法律和法律之上的爱愿,只摆出几项改变它必然要遇到的困难,就可以溜之大吉并且心安理得了吗? 二十一 那位法律专家反对“安乐死”的另一个理由是:“人没有死的权利。”但是为什么呢?他未提供有力的说明。他除了说得有些蛮横,还说得有些含糊:“死是自然而然的事。”但自然而然的事就一定正当吗?真若这样,要你法律专家⼲吗?不过,这一回的问题好像真的不太简单。 人没有死的权利——第一,这话可以翻译成:个人没有死的权利,比如文⾰中,一个终于受不住摧残与屈辱的人,要是杀自了,必落一个“自绝于民人自绝于 ![]() 二十二 人没有死的权利——第二,此言也可作如下想:生的权利既为天赋,人便无权取消它,死既为天命之必然,故只可顺其自然。话说到这儿,真像似有些道理了。 但是未必,且不论生死之界定尚属悬案,只说:真这样顺其自然,医学又是⼲什么用的?医学,不是在抗拒死亡吗?倘若顺其自然,那么不仅医学,一切学、一切人的作为就都要取消。那样的话可真是顺其自然了——人将跑成一群漫山遍野地寻食、 ![]() |
上一章 病隙碎笔 下一章 ( → ) |
病隙碎笔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病隙碎笔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病隙碎笔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史铁生是病隙碎笔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