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记忆与印象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记忆与印象 作者:史铁生 | 书号:43224 时间:2017/11/4 字数:4781 |
上一章 第一部分 老家 下一章 ( → ) | |
常要在各种表格上填写籍贯,有时候我写京北,有时候写河北涿州,完全即兴。写京北,因为我生在京北长在京北,大约死也不会死到别处去了。写涿州,则因为我从小被告知那是我的老家,我的⽗⺟及祖上若⼲辈人都曾在那儿生活。查词典,籍贯一词的解释是:祖居或个人出生地。——我的即兴碰巧不错。 可是这个被称为老家的地方,我是直到46岁的舂天才第一次见到它。此前只是不断地听见它。从 ![]() ![]() ![]() ![]() 46岁的舂天,我去亲眼证实了他的存在;我跟⽗亲、伯⽗和叔叔一起,坐了几小时汽车到了老家。涿州——我有点儿不敢这样叫它。涿州太具体,太实际,因而太陌生。而老家在我的印象里一向虚虚幻幻,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一种声音,甚或一种光线一种气息,与一个实际的地点相距太远。我想我不妨就叫它Z州吧,一个非地理意义的所在更适合联接起一个延续了46年的传说。 然而它果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有残断的城墙,有一对接近坍圮的古塔,市中心一堆蒿草丛生的⻩土据说是当年钟鼓楼的遗址,当然也有崭新的店酒、餐馆、商厦,満街的人群,満街的 ![]() 我们几乎走遍了城中所有的街巷。⽗亲、伯⽗和叔叔一路指指点点感慨万千:这儿是什么,那儿是什么,此一家商号过去是什么样子,彼一座宅院曾经属于一户怎样的人家,某一座寺庙当年如何如何香火旺盛,庙会上卖风筝,卖兔爷,卖莲蓬,卖糖人儿、面茶、老⾖腐…庙后那条小街曾经多么僻静呀,风传有鬼魅出没,天黑了一个人不敢去走…城北的大石桥呢?哦,还在还在,倒还是老样子,小时候上学放学他们天天都要从那桥上过,桥旁垂柳依依,桥下流⽔潺潺,当初可是Z州一处著名的景观啊…咱们的小学校呢?在哪儿?那座大楼吗?哎哎,真可是今非昔比啦… 我听见老家在慢慢地扩展,向着尘封的记忆深⼊,不断推新出陈。往⽇,像个昏睡的老人慢慢苏醒,唏嘘叹惋之间渐渐生气 ![]() ![]() 一路上我想,那么文学所求的实真是什么呢?历史难免是一部御制经典,文学要弥补它,所以看重的是那些沉默的心魂。历史惯以时间为序,勾画空间中的实真,艺术不満⾜这样的简化,所以去看这人间戏剧深处的复杂,在被普遍所遗漏的地方去询问独具的心流。我于是想起西川的诗:我打开一本书,/一个灵魂就苏醒/…/我阅读一个家族的预言/我看到的痛苦并不比痛苦更多/历史仅记录少数人的丰功伟绩/其他人说话汇合为沉默 我的老家便是这样。Z州,一向都在沉默中。但沉默的深处悲 ![]() 汽车缓缓行驶,接近史家旧居时,⽗亲、伯⽗和叔叔一声不响,惟睁大眼睛望着窗外。史家的旧宅错错落落几乎铺开一条街,但都久失修整,残破不堪。“这儿是六叔家。”“这儿是二姑家。”“这儿是七爷爷和七 ![]() ![]() 汽车终于停下,停在了“我们家”的门口。 但他们都不下车,只坐在车里看,看斑驳的院门,看门两边的石墩,看屋檐上摇动的枯草,看屋脊上露出的树梢…。伯⽗首先声明他不想进去:“这样看看,我说就行了。”⽗亲于是附和:“我说也是,看看就走吧。”我说:“大老远来了,就为看看这房檐上的草吗?”伯⽗说:“你知道这儿现在住的谁?”“管他住的谁!”“你知道人家会怎么想?人家要是问咱们来⼲嘛,咱们怎么说?”“胡汉三又回来了呗!”我说。他们笑笑,笑得依然谨慎。伯⽗和⽗亲执意留在汽车上,叔叔推着我进了院门。院子里没人,屋门也都锁着,两棵枣树尚未发芽,疙疙瘩瘩的枝条与屋檐碰撞发出轻响。叔叔指着两间耳房对我说:“你爸和你妈,当年就在这两间屋里结的婚。”“你看见的?”“当然我看见的。那天史家的人去接你妈,我跟着去了。那时我十三四岁,你妈坐上花轿,我就跟在后头一路跑,直跑回家…”我仔细打量那两间老屋,心想,说不定,我就是从这儿进⼊人间的。 从那院子里出来,见⽗亲和伯⽗在街上来来回回地走,向一个个院门里望,紧张,又似抱着期待。街上没人,处处都安静得近乎怪诞。“走吗?”“走吧。”虽是这样说,但他们仍四处张望。“要不就再歇会儿?”“不啦,走吧。”这时候街的那边出现一个人,慢慢朝这边走。他们便都往路旁靠一靠,看着那个人,看他一步步走近,看他走过面前,又看着他一步步走远。不认识。这个人他们不认识。这个人太年轻了他们不可能认识,也许这个人的⽗亲或者爷爷他们认识。起风了,风吹动屋檐上的荒草,吹动屋檐下的三顶⽩发。已经走远的那个人还在回头张望,他必是想:这几个老人站在那儿等什么? 离开Z州城,仿佛离开了一个牵魂索命的地方,⽗亲和伯⽗都似吐了一口气:想见她,又怕见她,哎,Z州啊!老家,只是为了这样的想念和这样的恐惧吗? 汽车断断续续地挨着拒马河走,气氛轻松些了。⽗亲说:“顺着这条河走,就到你⺟亲的家了。”叔叔说:“这条河也通着你 ![]() ![]() ![]() ![]() ![]() ![]() ![]() ![]() ![]() ![]() ![]() ![]() 拒马河在太 ![]() ![]() ⺟亲的家在Z州城外的张村。那村子真是大,汽车从村东到村西开了差不多一刻钟。拒马河从村边流过,我们挨近一座石桥停下。这情景让我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一课书:拒马河,靠山坡,弯弯曲曲绕村过… ⽗亲说:就是这桥。我们走上桥,⽗亲说:看看吧,那就是你⺟亲以前住过的房子。 ⾼⾼的土坡上,一排陈旧的瓦房,围了一圈简陋的⻩土矮墙,夕 ![]() 这回我们一起走进那院子。院子里堆着柴草,堆着木料、灰砂,大约这老房是想换换模样了。主人不在家,只一群 ![]() 叔叔说:“就是这间屋。你爸就是从这儿把你妈娶走的。” “真的?” “问他呀。” ⽗亲避开我的目光,不说话,満脸通红,转⾝走开。我不敢再说什么。我知道那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不能忘记的痛苦。⺟亲去世十年后的那个清明节,我和妹妹曾跟随⽗亲一起去给⺟亲扫墓,但是⺟亲的墓已经不见,那时⽗亲就是这样的表情,満脸通红,一言不发,东一头西一头地疾走,満山遍野地找寻着一棵红枫树,⺟亲就葬在那棵树旁。我曾写过:⺟亲离开得太突然,且只有49岁,那时我们三个都被这突来的厄运吓傻了,十年中谁也不敢提起⺟亲一个字,不敢说她,不敢想她,连她的照片也收起来不敢看…直到十年后,那个清明节,我们不约而同地说起该去看看⺟亲的坟了;不约而同——可见谁也没有忘记,一刻都没有忘记… 我看着⺟亲出嫁前住的那间小屋,不由得有一个问题:那时候我在哪儿?那时候是不是已经注定,四十多年之后她的儿子才会来看望这间小屋,来这儿想象⺟亲当年出嫁的情景?1948年,⺟亲19岁,未来其实都已经写好了,站在我46岁的地方看,⺟亲的一生已在那一阵喜庆的唢呐声中一字一句地写好了,不可更改。那唢呐声,沿着时间,沿着 ![]() ![]() ![]() 我坐在河边,想着⺟亲曾经就在这儿玩耍,就在这儿长大,也许她就攀过那棵树,也许她就戏过那片⽔,也许她就躺在这片草丛中想象未来,然后,她离开了这儿,走进了那个喧嚣的京北城,走进了一团说不清的历史。我转动轮椅,在河边慢慢走,想着:从那个坐在老槐树下读书的少女,到她的儿子终于来看望这座残破的宅院,这中间发生了多少事呀。我望着这条两端不见头的河,想:那顶花轿顺着这河岸走,锣鼓声渐渐远了,锁呐声或许伴⺟亲一路,那一段漫长的时间里她是怎样的心情?一个人,离开故土,离开童年和少年的梦境,大约都是一样——就像我去串联、去揷队的时候一样,顾不上别的,单被前途的神秘所昅引,在那神秘中描画幸福与浪漫… 如今我常猜想⺟亲的感情经历。⽗亲憨厚老实到完全缺乏浪漫,⺟亲可是天生的多情多梦,她有没有过另外的想法?从那绿柳如烟的河岸上走来的第一个男人,是不是⽗亲?在那雾霭苍茫的河岸上执意不去的最后一个男人,是不是⽗亲?甚至,在那绵长的锁呐声中,有没有一个立于河岸一直眺望着⺟亲的花轿渐行渐杳的男人?还有,随后的若⼲年中,她对她的爱情是否満意?我所能做的惟一见证是:⺟亲对⽗亲的缺乏浪漫常常哭笑不得,甚至叹气连声,但这个男人的诚实、厚道,让她信赖终生。 ⺟亲去世时,我坐在轮椅里连一条谋生的路也还没找到,妹妹才十三岁,⽗亲一个人担起了这个家。二十年,这二十年⺟亲在天国一定什么都看见了。二十年后一切都好了,那个冬天,夜一之间,⽗亲就离开了我们。他仿佛终于完成了⺟亲的托付,终于熬过了他不能不熬的痛苦、 ![]() 老家,Z州,张村,拒马河…这一片传说或这一片梦境,常让我想:倘那河岸上第一个走来的男人,或那河岸上执意不去的最后一个男人,都不是我的⽗亲,倘那个立于河岸一直眺望着⺟亲的花轿渐行渐杳的男人成了我的⽗亲,我还是我吗?当然,我只能是我,但却是另一个我了。这样看,我的由来是否过于偶然?任何人的由来是否都太偶然?都偶然,还有什么偶然可言?我必然是这一个。每个人都必然是这一个。所有的人都是一样,从老家久远的历史中菗取一个点,一条线索,作为开端。这开端,就像那绵绵不断的唢呐,难免会引出⺟亲一样的坎坷与苦难,但必须到达⽗亲一样的煎熬与责任,这正是命运要你接受的“想念与恐惧”吧。 |
上一章 记忆与印象 下一章 ( → ) |
记忆与印象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记忆与印象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记忆与印象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史铁生是记忆与印象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