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人在欧洲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人在欧洲 作者:龙应台 | 书号:42958 时间:2017/10/28 字数:3289 |
上一章 打架 下一章 ( → ) | |
从定陵一出来就听到他们愤怒的声音。 卖饮料的小摊旁,两个穿短 ![]() 男人的声音越来越 ![]() ![]() ![]() 当小贩突然弯⾝去拔他的板凳时,看热闹的人都吓了一跳。小贩黑虎着脸,两手⾼举板凳,做出马上要砸下来的架式。 没有板凳的男人吃吃地说:"你打人哪!你打人哪——"边说边退,一步一步退,眼睛盯着板凳,小贩一步一步 ![]() 看热闹的人似乎得到一分意外的惊喜,没想到那小贩说⼲就⼲哪;他们的脸上带着看夜午恐怖影片的又是害怕又是 ![]() 我笑了。 安安的爸爸一旁瞪我:"人家打架,你觉得好笑?"他走开了。 一直紧紧握着我手的安安松开了手,说:"妈妈,不好笑!"他追爸爸去了。 他们误解了我的笑。他们怎么知道,定陵这一幕人生戏剧将我毫无心理准备地带回到三十年前的湾台,像经过一个飘忽的梦的隧道,回到了我记忆角落里的童年。 不知道有多少年没见过街头的打架了——欧洲的七年?没见过。国美的八年?没见过。湾台? 有的,在五六十年代,在我还是个 ![]() ![]() ![]() ![]() "前面…前面有人打架…" "哪里?哪里?"听到的人急急地问,放下手边的活——一把斩鸭头的刀、一支修理单车的起子、一笼待洗的菜——脚步杂沓地赶上前去。 前面早就密密实实围了一堵人,小孩只能从人腿的间隙钻进去。打架的两个人,嘿,是黑鼻和一个不认识的人,扭成一团,不是像电影里那样拳脚生风,只是我抓你头发你咬我庇股闹不清地扯来扯去。但是黑鼻的鼻子上流着⾎。 然后有人喊:"大人来了!" 众人让开一条路,察警大摇大摆地走进来,打架的人也松一口气。 到定陵去看万历的墓,没想到却看见了一场打架。当小贩举起板凳时,恍惚之间自己又是那个 ![]() ![]() 几天之后,在朝 ![]() "一个月见两次?"长住京北的湾台人说,"不算多。前几天我看见两个人从公车里开始打,一直打到车下去,打得头破⾎流…" 于是我说,五六十年代的湾台也是这样的。这个率直的朋友睁大了眼睛很认真地回道: "湾台人才不会这样。湾台人跟陆大人个 ![]() ![]() 他的认真倒教我吃了一惊:是因为他比我年轻了十岁,不太认识过去的湾台,还是两个族群之间真有本质上的不同?不错,在90年代的湾台,和西欧国美一样,很难见到打架的街景,可是,这究竟是族群 ![]() 人类学者李亦园先生曾经对我做过一个比喻:国中文化好比一个工具箱;京北人打开箱子所需要的东西,和移民海外的湾台人、马来西亚人、新加坡人所需要的东西,由于地理历史环境的不同,会相当不一样;但是尽管拿出来应付生活的工具不一样,工具箱可还是那一个。 90年代的京北人与他们那个工具箱的运作关系,和今天的台北人与湾台的工具箱有着相当大的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不同的气质和个 ![]() ![]() 你甚至不需要去了解形成这个城市的种种什么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你只要经验过世界上其他形形⾊⾊的城市,然后从云头往京北纵⾝一跃,在市井中溜达几回,和卖菜的、理发的、踩三轮车的、开"面的"的、上班的聊几句,你就会感觉到那份抑郁,像黑庒庒的云头,沉重得似乎就要垮下来,却又老不下雨。于是每个人都在等待,沉重地等待,等待。 京北人大概有一种打开工具箱却遍寻不着所需工具的苦恼,或者说,他不必打开箱子其实就知道箱子里头没有他望渴需要的工具,所以挫折,所以庒抑,所以焦虑地等待。 90年代的湾台人显得比较轻松,因为他与他工具箱之间的关系没那么紧张。他对箱子里的东西不见得完全満意,但是他可以随时打开箱子换几样零件,不⾼兴时对着箱子踢上几脚也赔不上⾝家 ![]() 如果说这就是群体个 ![]() 两个骑单车的人相撞,车撞坏了。两个人是不是要吵架呢? 不一定。 如果单车只是车主所拥有的财产中极微小的一部分,譬如说,单车之外他还有两辆汽车、三辆越野自行车等等,那么他们有可能只是挥挥手:哎,没关系。 如果两辆车都有险保,也就是说,修车或买车的费用都由险保公司负担,那么车主也可能只是 ![]() 相反的,如果失去了单车有如骆驼祥子丢了他的车,生计马上陷⼊困难——你能不吵吗? 三十年前,湾台人买了个坏的货品,他得回到店里去吵架,因为店主不肯收回成品而顾客又承受不起损失,吵架,甚至于打架,成为避免不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经过消费者运动十几年的努力,在1994年1月,"国会"正式通过"消费者保护法",保障了业主和消费者的公平权益。有了法章的调节,他不必吵架,他不必打架。 可是,从吵架到不吵架,从打架到不打架,湾台人(驮着他特有的工具箱)走了多少艰难的岁月? 社会累积了相当的财富,同时又以相当公平的规则来保护个人的权益,这个社会就减低了吵架打架的必要。在我眼中这是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湾台的不同,也正巧是今天京北和台北的差异;这个差异,与其说是"民族 ![]() 那么,是不是三十年后的京北街头就看不见脸红脖子耝拿板凳的人了呢?我不知道,很可能,那得看京北人怎么处理他和他背上驮着的工具箱之间的关系吧!不过,我只是个过路的人,很可能看走了眼。 |
上一章 人在欧洲 下一章 ( → ) |
人在欧洲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人在欧洲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人在欧洲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龙应台是人在欧洲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