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苏东坡传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 书号:42350 时间:2017/10/5 字数:7422 |
上一章 第二十八章 終了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哲宗在元符三年正月去世,享年二十四歲,留在⾝后的是一代死亡、頹喪、疲憊的文臣學者。他⽗親神宗有子十四人,他只有一子,乃"劉美人"所生,亦在幼年夭折。他弟弟繼位,是為徽宗。徽宗⾝后遺有兒子三十一人、幾幅名畫、一個混亂的國家。他兄長所開始的,徽宗給做了結束。他還是任用那些人,遵行那些政策。王安石的國有資本主義,現在和神宗當政時期相提並論,和"祖制"的神聖不可犯侵一詞,使人敬而生畏。在豐裕國庫的方法,在與北方民族兵戎相見兩事上,徽宗也步王安石的后塵。集中財富于國庫、于皇家,也許這個政策是為帝王者無法割愛的吧。但是實行此一政策的皇帝,必須付出其代價。在徽宗,那代價是丟棄王位,國都淪陷,是在俘虜中死于敵方。徽宗能畫美麗的花鳥,![]() ![]() 徽宗登基之時,國家之組織已爛,國家之元氣已衰。有品有才有德之人,乃文明社會產生之瑰寶,要假以長久之時⽇方能生長成 ![]() 不過,蘇東坡是暫時有好運來臨。因為在元符三年(-一00)前半年,朝廷要由神宗之后,新皇太后攝政。那年四月,所有元佑老臣一律赦罪,雖然她在七月還政于其子,直到次年正月她去世之前,她卻始終保有強大的力量保護元佑諸臣。在她在世之⽇,遭放逐的儒臣,都蒙赦罪,或予升遷,或至少得到完全的行動自由。神宗的這位皇后,就像她的婆婆一樣,天 ![]() ![]() ![]() 在五月,那個時代的閑雲野鶴式的人物吳復古,又出現了,把蘇東坡遇赦的喜信告訴他,並告訴他要調到雷州半島西邊的一縣去。這消息不久就由秦觀的來信證實,秦觀是謫居雷州,剛剛接到特赦令。 由現在起,蘇東坡又要飄泊無定了。他渡海到了雷州以后,剛到了一個月,他接到命令要他去住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為了到永州,徒然改變路線,還在到永州的半途中,他終于接到可以隨意到處居住的命令。他若一開始就得到可以自由定居的命令,兄弟二人很容易便在廣州會面而結伴北歸。蘇子由接到命令調往湖南洞庭湖邊的一個地區。因為那時,蘇東坡只是奉令移居到海南島的對面,離廣東還很遠,子由已經立即攜眷北歸,那時以前,他的家眷一直住在惠州東坡的房子裏。等子由到了漢口附近,正往目的地去的途中,他又升了官,恢復了行動自由。因為在穎州他有田產,別的孩子也住在那兒,他就回到穎州去了。 蘇東坡和弟弟子由不一樣,他費時好久才離開了海南島。他是等搭福建一隻大船過海,但是空等了些⽇子,只好和吳復古、兒子過、他的大狗"烏嘴"一齊渡海。這一群人一齊到雷州去探望秦觀,然后吳復古自己離去,飄然不見。蘇東坡和吳復古二人此生⾜跡遍中國,所不同者,蘇東坡是受別人的命令所驅使,而吳復古則完全聽由己意,不受命于他人。回想起來,蘇東坡一定很願和吳復古易地而處。那樣,他會更快樂,更自由。 蘇東坡如今啟程北上,我們無須細表。在每一個他所經的城市,都受人招待,受人歡 ![]() 十月,他到了廣州,又重新和兒孫等團聚。二子蘇造已經自北方到此來探望⽗親。蘇東坡在詩文中說自覺生活如夢。 在廣州為他設宴者極為繁多。在他居海南之第二年,當時謠傳他已死亡。在一次宴席上,一個朋友向他開玩笑說:"我當時真以為你死了。" 蘇東坡說:"不錯,我死了,並且還到了陰曹地府。在陰間路上遇見了章停,決心又還了陽。" 這一大家人,有少婦有嬰兒,一齊乘船往南雄。還不曾走很遠,吳復古及一群和尚追上了他們,和這位大詩人在船上盤桓了幾天。忽然吳復古生了病,不久死去,就那麼簡單省事。臨死時,蘇東坡問有什麼囑託。他微笑一下,閉上了眼。 在離開廣東之前,他接到可以自由居住的消息。在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0-一)正月,蘇東坡穿越大疫嶺,在山北贛縣停留了七十天。一大家人在那裏等船,但是好多孩子生病,六個僕人死于瘟疫。在停留的那些⽇子,只要不忙著題字,他就給病人看病,給市鎮上的人配藥。有些朋友常和他在一起,一同計畫去遊山玩⽔。他的行動總是有人探聽出來,他們一到目的地,就看到一大堆縷絹和紙,請他在上面題詩。他欣然應允,因為他喜歡寫。等天⾊漸晚,他要急忙回家時,人只好求他寫幾個大字。所有去求他墨寶的人,都稱心滿意而歸。 五月一⽇,他到了金陵,他已經寫信給至 ![]() 但是,那年正月,皇太后不幸逝世,現在正是五月。一切情形顯示政策又要全復舊觀。蘇東坡判斷恐怕又要有⿇煩出現,所以不願住得近在京輜。他給子由寫了一封長信,把他們不能聚首歸咎于天命。他說:"吾其如天何!"情況既然如此,他自然只好定居在常州。家庭定安之后,他再讓邁去任新職,他和另外兩個兒子則在太湖地區的農莊上居住。 這時,蘇東坡在儀真等待孩子們前來相接,他就住在船上。那年夏季突然來臨,而且非常之熱。他覺得自己從熱帶回來,為什麼反覺得在中國中部會如此之熱。太陽照在岸邊的⽔上,濕氣自河面上升,他覺得十分難過。在六月初三,他得了大概是阿米巴 ![]() 可是,他的消化系統確是出了⽑病,他夜裏不能睡。大畫家米芾來看他多次。他⾝體較好時,二人甚至一同去做東園之遊。他在儀真給米芾寫的九封信把他的病描寫得很明⽩。有一次,他這樣寫:"昨夜通旦不 ![]() ![]() 六月十一⽇,他向米芾告別,十二⽇過江往靖江去。在這個地區,他特別受人歡 ![]() 他堂妹的墳墓就在靖江,她兒子柳閡現在城內。六月十二⽇,甚至他⾝體疲弱之下,他仍然和三個兒子、一侄子,去到堂妹及其丈夫墓前祭祖。他第二次為亡者寫祭文。可能是為堂妹寫了一篇,另為堂妹夫寫了一篇,不過從內容上看不太清楚,不敢確信。第一篇《祭柳仲遠文》,先提到的是他 ![]() 我厄于南,天降罪戾。方之古人,百死有溢。天不我亡,亡其朋戚。如柳氏妹,夫婦連壁,雲何兩逝,不愁遺一。我歸自南,宿草再易。哭墮其目,泉壤用尺。閩也有立,氣貫金石。我窮且老,似舅何益… 第二天,客人去看他,發現他側⾝面壁而臥,硬咽菗搐,竟至不能起 ![]() 在當地的文人不能見到蘇東坡的,其中有章停的長子章援。因為蘇東坡病重,謝絕見許多客人。章停一年以前也貶到雷州半島去了,兒子正在前去探望他⽗親的途中。當年蘇東坡為主考官時,他曾親自以第一名取了章援。所以章援,按一般習慣上說,應當算是蘇東坡的門生。那是大概九年以前的事。章授知道他⽗親對蘇東坡的所做所為,也知道蘇東坡這種人物隨時有再度當權的可能,所以他給蘇東坡寫了一封長七百字的信。這封信當然很難措詞。他說出不敢登門拜訪的理由,並且很坦⽩的說是因為他⽗親的緣故,他曾躊躇再三。他很委婉的提到蘇東坡若有輔佐君王之時,一言之微,⾜以決定別人的命運。章授深怕蘇東坡會以他⽗親當年施之蘇東坡者,再施之于他⽗親。他盼望能見蘇東坡一面,或者得他一言,以知其態度。 章援若是以為蘇東坡會向他⽗親尋仇,他就大謬不然了。蘇東坡在遇赦北歸的路上,就聽到章停被放逐的消息。有一個人叫黃實,與蘇章兩家都有親戚關係。他是章淳的女婿,同時又是蘇子由第三個兒子的岳⽗。蘇東坡聽到章停被貶滴的消息,他寫信對黃實說:"子厚得雷,為之驚歎彌⽇。海康地雖遠,無甚瘴。舍弟居之一年,甚安穩。望以此開譬大夫人也。"他給章援的回信如下: 某與丞相定 ![]() ![]() 聖法蘭濟,也是生在那同一世紀的偉大人道主義者,他若看了這封信,一定會頻頻點頭讚歎。這一封信,連同他以前給朱壽昌反對殺嬰惡俗的那一封信,還有他元佑七年(一0九二)給皇太后上書求寬免貧民欠債的那一封信,可以算做蘇東坡寫的三大人道精神的文獻。 在六月十五,他沿運河繼續自靖江北歸常州家園。他萬劫歸來的消息引起了轟動,沿路在運河兩岸,老百姓表示發乎真誠的歡 ![]() ![]() 航程很短,不久到了常州,住進東門附近好友錢世雄給他租的一棟房子。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向皇帝上表請求允許完全退隱林下。宋朝官員的退休制度是,朝廷將退休的官員任命為寺院的管理人,處于一種半退休狀態。蘇東坡現在被任命為故鄉四川省一個寺院的管理人,管理廟產。當時有一種 ![]() 回到常州之后,他的病還是纏綿不愈。一直沒有胃口,一個月光景,始終倒在 ![]() 蘇東坡說:"我得由南方迢迢萬里,生還中土,十分⾼興。心裏難過的是,歸來之后,始終沒看見子由。在雷州海邊分手后,就一直沒得再見一面。" 過了一會兒,他又說:"我在海外,完成了《論語》、《尚書》、《易經》三書的注解,我想以此三本書託付你。把稿本妥為收蔵,不要讓人看到。三十年之后,會很受人重視。" 然后想打開箱子,但是找不到鎖匙。錢世雄安慰他說,他的病會好,一時不用急。在那一個月裏,錢世雄常去探望。蘇東坡最初與最后的喜悅,都是在寫作上。他把在南方所寫的詩文拿給錢世雄看時,兩目炯炯有神,似乎忘了一切。有幾天,他還能寫些小文劄記題跋等,其中一篇是《桂酒頌》,他把這一篇送給錢世雄,知道他的好友會細心珍蔵的。 七月十五,他的病況惡化。夜裏發⾼燒,第二天早晨牙 ![]() 七月十八,蘇東坡把三個兒子叫到 ![]() ![]() ![]() 七月二十五⽇,康復已然絕望,他在杭州期間的老友之一維琳方丈,前來探望,一直陪伴著他。雖然蘇東坡不能坐起來,他願讓方丈在他屋裏,以便說話。二十六⽇,他寫了最后一首詩。方丈一直和他談論今生與來生,勸他念幾首謁語。蘇東坡笑了笑,他曾讀過⾼僧傳,知道他們都已死了。 他說:"鳩摩羅什呢?他也死了,是不是?"鳩摩羅什為印度⾼僧,在漢末來中國,獨力將印度佛經三百卷左右譯成中文。一般人相信他是奠定大乘佛法的⾼僧,中國和⽇本的佛法即屬于此一派。鳩摩羅什行將去世之時,有幾個由天竺同來的僧友,正在替他念梵文咒語。縱然這樣念,但是鳩摩羅什病況轉惡,不久死去。蘇東坡在二十四史中的《后秦書》中,讀過他的傳,還依然記得。 七月二十八⽇,他迅速衰弱下去,呼昅已覺氣短。 ![]() 蘇東坡輕聲說:"西天也許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錢世雄這時站在一旁,對蘇東坡說:"現在,你最好還是要做如是想。"蘇東坡最后的話是:"勉強想就錯了。"這是他的道教道理。解脫之道在于自然,在不知善而善。 兒子邁走上前去請示遺教,但是一言未發,蘇東坡便去了。享年六十四歲。半月之前,他曾寫給維琳方丈說:"嶺南萬里不能死,而歸宿田野,遂有不起之憂,豈非命也夫!然生死亦細故爾,無只道者。" 由一般世俗的看法衡量,蘇東坡畢生坎坷多好。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問伯夷叔齊二大先賢,他二人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弟子問孔夫子,"這些大賢人臨死之時,有無怨恨?"孔夫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蘇東坡今生的浩然之氣用盡。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人品,與生面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正如蘇東坡在嘲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複為人。此理之常,無⾜怪者。" 在讀《蘇東坡傳》時,我們一直在追隨觀察一個具有偉大思想,偉大心靈的偉人生活,這種思想與心靈,不過在這個人間世上偶然呈形,曇花一現而已。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
上一章 苏东坡传 下一章 ( 没有了 ) |
苏东坡传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苏东坡传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苏东坡传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林语堂是苏东坡传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