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我在暧昧的日本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大江健三郎 | 书号:42241 时间:2017/9/28 字数:14602 |
上一章 第07章 “广岛的心”与 下一章 ( → ) | |
(一) 我也曾参加过几次有关核武器问题的研讨会。在这些研讨会上,往往会发生与正题无关的别的事情,我想先谈谈这些事情留在我心里的感想。 其中一次是几年前我在广岛经历的事情。那一次大会邀请了世界各国的知识界人士聚集在广岛,由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耶利·维泽尔主持,主题是展望二十一世纪。会议的最后部分是分组会,向公众开放,一般市民可以自由前来听演讲。来自国外的参加者的关注点并不在于废除核武器,而是集中在強调核扩散的危险 ![]() 在讨论差不多进行一半的时候,坐在二楼的来宾席最前排的一个看似从事脑力劳动的五十岁左右的人站起来——我之所以这样叙述他的外在印象,是因为在场的外国与会者似乎都如此感觉,但是我知道这个人曾经出版过记述广岛遭受原弹子轰炸灾难的著作——他有点耝野地大声嘲弄道—— “这样可安慰不了‘广岛的心’啊!”我把他的话翻译给外国人听。他们理解他的心情,但是由于无法立即改变讨论的方向,我们都沉默不语,分组会依然按照原先的安排进行下去。 从广岛回来的路上,我虽然对这个批评怀有同感,但是又觉得用这种方法拒绝外国人来参加讨论——我在别的场合有时也会遇到这种事——恐怕不会具有建设 ![]() 在广岛、长崎的原弹子轰炸中死于非命的人们;在经受伤痛磨折后患急 ![]() ![]() ![]() ![]() 在原弹子轰炸以后,医生本⾝虽然也是受害者,却开始积极拯救伤员,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很快就死去。我在由原弹子受害者的各个团体合并而成的“被团协”机关报上发表文章,也使用“广岛的心”这个词,其中也包括后来长期一直从事医务工作、大多数保持沉默的医生的內心状态。 然而,一切语言、一切格言,一旦反复使用,就会产生自我破坏的作用。不论原先多么真切的语言,听起来都会觉得是陈词滥调。在此之前,在横滨也召开过探讨废除核武器的理论 ![]() ![]() ![]() 为了让“洲非的…”这个说法不会对不负责任的人产生影响,我想说,曾经研制拥有核武器的南非后来销毁了这些武器。这个与会者刺伤我的心的发言是他的补充部分,他说,⽇本把广岛、长崎变成一种圣地,在这个家国召开的研讨会上,绝对不能对核武器表现出丝毫拥护的言论。这才是他真正想说的话。因为我经常碰到与他一样的争论方法。 就是说,如果受到“难道你们 ![]() 上面说到“本国也有”其实,美俄两家核大国自不待言,就是法国、国中、印度、巴基斯坦等家国每次进行核试验时,府政都会发表议抗声明,要求考虑⽇本国民的感情。然而,府政也会反过来利用上述那样来自外界的批评,作为向外国的辩解之词。我有这样的印象。坦率地说,我 ![]() ⽇本府政在表面上始终如一地表现出废除核武器的意志,据我观察,外国的有关人员对⽇本府政的印象大概认为在际国关系场合为真正废除核武器而努力。这可以与⽇本坚持无核三原则的立场、赖肖尔无视无核三原则的发言以及最近可作为旁证的外 ![]() 我怀疑,这种感觉方式在际国新闻记者之间也已经成为固定的模式。例如我在后面将要详述其工作情况的国美著名记者乔纳桑·舍尔著有一部关于在全世界废除核武器或者进行核裁军新构想的书籍,提出很负责任的报告。这部著作 ![]() ![]() 我认为,⽇本府政声明中在核武器问题上要尊重⽇本国民感情的陈词滥调,以及广岛、长崎发出的实际上內容繁杂的“广岛的心”这个词语,都没有被认真地接受和理解。这就是现状。 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如上所说,也暴露出国內外对无核三原则的不同理解。⾼知县等地方自治体主张要求进⼊港口的外军国舰和民间船舶提 ![]() 我在另一次际国研讨会上还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那是一次与具体的裁军问题有关的研讨会。研讨会采用“网络”这个可以在全世界进行 ![]() 我对他的发言的总体理解是:噤止使用相对来说属于小型武器的对人地雷是可以实现的问题,而核武器已经发展到具有神话 ![]() ![]() 不言而喻,这位电子媒体专家基于对市民⽇常感觉的深厚积累,认为必须走向通往彻底废除核武器的道路。另外,还有像哈曼·卡恩这样的专家,出于“想像无法想像的事情”的构想,以核武器毁灭全世界的可能 ![]() ![]() ![]() ![]() 尤其是国美市民具有反抗的力量,并向世界渗透的“核冬天”的形象;还有在欧洲使用战术 ![]() ![]() ![]() 但是,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这能否说是显示出导致核裁军的大硕果实呢?不能这么说。虽然在现实上推进了废除核武器的进程,运动却造成近于后退的停滞状态。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和那位电子媒体专家一起深感忧虑。 对于实现噤止使用对人地雷的问题的认识,在哈曼·卡恩开展活动的前后,发生了⾰命 ![]() ![]() ![]() ![]() ![]() 我听着这位电子媒体专家的发言,他审视世界的方法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我心中浮现出另一个想法,就是通过我的职业所积累的专业体验而产生的“想像力” 我的关于想像力的思考如果和电子媒体专家的思考结合一起,就变成这样的结果:重新自我把握他所说的“神话般、魔鬼般”——如果换成我的话,就是“启示录般”——的核装备状况,显然就是我们想像力的发挥。让缺乏想像力的人——令人吃惊的是,在军事专家里、在把军事专家的构想制度化的府政 员官里、在以此为基础执行政治的导领人里,都有名副其实的此种类型的人,这又是一个魔鬼的现实——实际感觉对核武器现状的⽇常 ![]() 我们 ![]() 但是,这只是想像力发挥的第一阶段。的确,如果没有两个大国(及其国民)发挥这个阶段的想像力,就不会产生指导冷战时代的核遏制理论。自己以核武器构筑攻击敌方——攻击的內容逐渐变得彻底化——的体系,威慑对方,使之害怕。因此,对手也构筑相同或者更強的体系予以对抗。当两个阵营周边的家国也被卷⼊建立起相互确认破坏战略体系的时候,这个星球上的整个人类都成为核大国的人质。 如果站在战略顶峰控制核武器的少数人的脑子里没有充満恐惧感的想像力,认为对手的核武器会毁灭本国所有民人,就不会制定这样的战略。或者如果没有以本国的核武器毁灭对方全体民人的可怕的想像力,也不会制定这样的战略。而且,由于害怕、怀疑对方的想像力会超过自己的想像力,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对方会对自己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这种想像力的发挥导致双方把核体制推向不断的膨 ![]() 这样的反复导致建立起一旦受到先发制人的打击后能立即使用核武器进行彻底反击的体制——双方毫无松懈地不断进行更新——导致两个阵营构筑起相互确认破坏的真正“启示录般”规模的核武库。这就是权势者半个世纪的想像力的剧本或者游戏。 那么,对于成为人质的两大阵营——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应该是整个地球——的处于权力以外的市民来说,这种想像力会产生什么作用呢?我想,把这种想像力作为自己的体验进行回顾应该具有很大的意义。 对核大国以及它们的核不扩散条约持有异议的比较小的拥有核武器的家国,还有目前还不拥有核武器的一些家国,对核武器都有一些动作。每当它们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核试验时,我国就发出议抗的声音。一方面是以广岛、长崎的原弹子受害者团体为主的坐静 威示——这完全体现了在这个星球上直接遭受核武器打击的受害者的声音,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它的说服力。即使有人责问道:⽇本受到国美“核保护伞”的保护,怎么还批判核体制?原弹子受害者们依然具有不容置疑的批判的力量——另一方面,府政也发表议抗声明。 府政的议抗照例把对没有考虑原弹子受害国的⽇本国民的感情表示遗憾作为逻辑的出发点。但是,我对原弹子受害国的⽇本国民的感情究竟有多少切⾝感一直表示怀疑。 不言而喻,在原弹子受害者的反核运动中——通过长期的原弹子受害者救助法运动,逐渐形成其 ![]() ![]() 我以前也多少参加过、观察过反核运动,所以我可以说,原弹子受害者的反核感情里至少现在没有太大的民族情绪。遭受原弹子轰炸的人自然是受害者,在原弹子轰炸后不久就开始开展反核运动,在一个时期內具有強烈的受害者意识是不可避免的,后来逐渐加以克服。原弹子受害者救助法运动实际上已经昅取了对造成国美投下原弹子——当然,这不能说核武器就要必然地投掷在广岛,尤其长崎——的太平洋战争,以及在此前的⽇中战争中⽇本人作为加害者的意识。另外,在实际的⽇常生活感觉中,也认识到对沦为殖民地的朝鲜半岛民人的加害者意识。我认为,在⽇本人的战后思想史里,广岛、长崎的原弹子受害者在以救助法运动为中心、并且今后还要继续开展的废除核武器运动中所经历的普遍 ![]() 然而,府政在谈到原弹子受害国的国民感情的时候,必然要明确打出民族 ![]() 长期以来,我一直感觉到“国民感情”这个词、尤其“感情”这个词,本来就十分暧昧。如果现在也承认“国民理 ![]() ![]() ![]() 1945年原弹子轰炸以后,⽇本被美军占领以后,以及立独以后依然残存着战败余波的时期,应该可以说,尽管广岛、长崎的原弹子受害者的感情真切度有所不同,但与广泛阶层的⽇本人的感情重叠在一起。国美占领军取消审查制度,媒体对广岛、长崎遭受原弹子轰炸的报道解噤以后,广岛、长崎预先准备的谨慎的报告就对原弹子受害国的“国民感情”这个词语赋予正面的內容。但是,值得注意的事实是,这个“国民感情”并不具有作为強烈反美情绪的民族 ![]() ![]() ![]() ![]() 可以说,至少在战后的一个时期之前,世界各国民人对原弹子受害者的感情具有多义 ![]() 我亲眼见过许多原弹子受害者,尤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人,是我在1967年参加为开展原弹子受害者救助法运动而召开的第一次国全集会时遇到的一位长崎老人。在原弹子轰炸中,他失去了家庭和许多朋友。谈到他现在孤独一人,我感觉到真正痛苦的人是沉默的。他说实现世界家国之前,恐怕战争不会终结。但是,他不想让自己幼小孙子的将来比现在更加悲惨。因此,他要讲述自己的过去,要参加一些活动。 原弹子受害者向未来生活的人们讲述现实体验记忆的时候,是一种想像力的行为。既然原弹子受害者通过1945年夏天的记忆与未来的时间进行连接使自己的视点、论点得以成立,那么想像力就产生 ![]() ![]() 原弹子受害者的记忆和想像力就是这样被 ![]() 原弹子受害者本⾝的感情与广大⽇本人通过他们的体验所获得的共同感情使这个家国的民人的“国民感情”这个词产生实质 ![]() 上面谈到广岛、长崎的报告团。在世界范围內,广岛、长崎的体验是否真正在市民中引起广泛而強烈的共鸣呢?恐怕很难说。但是,应该可以说,对冷战时代、尤其是“核冬天”的认识和想像力的发挥在市民社会掀起一个很大的⾼嘲,说明确信地球上现存的核武器的总数是核现状的负遗产的认识已经为世界民人所分担。 然而同时,对于把改变核武器现状的意志视为正遗产的科学认识而加以紧紧把握的人们,如上述那位电子媒体专家那样的知识分子来说,核武器的现状具有神话般的规模,非常冷静地认识到废除核武器与噤止使用对人地雷绝非在同一层次上思考(虽然需要⽇常 ![]() (三) 但是,相对于这种想像力,还存在别的想像力的功能。这个想像力应该是在对具有启示录般形象的核武器现状加以认识以后,如那位电子媒体专家所主张的那样,与⽇常 ![]() 我以前曾多次引用葛斯顿·巴舒拉尔的关于想像力的理论,认为想像力的发挥并非原封不动地接受所给予的形象。只有进行改变所给予的形象的运动,才能真正发挥想像力。如何积极地对待现有的形象,这种人的行为才能发挥想像力的特 ![]() 我认为,对于今天覆盖整个地球的核武器的现状,判断其具有启示录般的本质和规模,这个认识只能是正确的。甚至更令人感觉滑稽的是,彻底夸张地积聚这种启示录般的数据,只能说是冷战时代生产的核武器的总数。无论在战略上还是实际战术上都是如此。相互确认破坏的遏制主义的总体在理论上已经呈现出启示录般的凶恶,可是对于每天参与作战的军人来说,不论是国美方面,还是先前的苏联以及现在的俄国方面,显然过去(也许应该说现在)一直采取核战略最优先选择权的“警报即发 ![]() ![]() ![]() 虽然这不是我当前研究的课题,但是我认为,那么,为什么从长崎遭受原弹子轰炸以后至今没有发生核战争呢?为此核武器体制本⾝,应该说人的要素发挥了什么力量呢?这些都是现代史学家们从各个方面共同合作研究的课题。 现在所储蔵的核武器数量对于毁灭整个地球的生命体还绰绰有余,而且核武器总是处在战略、战术上随时都能发 ![]() 显然,必须为了把所赋予的核武器覆盖整个地球的形象朝着全面废除的方向转变。虽然有必要尽量正确、科学地综合认识存在着如此大巨的紧急的核武器现状,但是必须认识到,仅仅紧紧把握核武器现状所给予的形象还不能成为想像力的行为。只有考虑“怎么办?”“如何才能消除启示录般的核武器现状?”这些问题,才是积极发动想像力的开始。 “广岛的心”扎 ![]() 在上述的广岛际国研讨会上,国美、欧洲的与会者的基本态度是试图把核扩散作为当前的主要课题进行讨论。当然,他们是认识到迫切的危机感才提出核扩散的问题。但是,应该承认,争取废除大巨的核武器现状、即争取使核武器成为零而行动的大事业与防止核扩散是相辅相成的,现在即将制定的具体行动进程里已经包含有他们的信念。 坦率地说,这与不可能把魔鬼般大巨的核武器体系和噤止使用对人地雷的实际进程摆在一起议论的认识有共同之处。虽然二者都正确地把核裁军、废除核武器作为长远(遥远)的目标… “广岛的心”正是感觉到这一点,认为这样的讨论无法安慰自己,于是心情急躁,才在会场上发出耝暴的呼喊。 另一方面,我对如何改变核武器的现状这个问题,事关人的态度,结合广岛、长崎原弹子受害者的态度,进行过一些思考。对于废除核武器的各种想法,如果他们的思考方向不是直接废除核武器,尽管只是战术 ![]() ![]() ![]() (四) 不言而喻,我认为“广岛的心”的出发点和到达点的意义都是很重要的。1963年的夏天,我和一位担任编辑的朋友一起去广岛参加噤止原弹子氢弹世界大会。那次大会终于造成⽇本噤止原弹子氢弹运动的裂分,各自拥护东西方阵营中某一方的核武器。我听了他们的争论,同时 ![]() 然而,现在我想说的是,应该改变“广岛的心”陈旧刻板的表现方式和理解方式,恢复这个词的原有的力量。在探讨有关最终导致废除核武器的道路问题上,现在不正是从一开始就停止戴上“广岛的心”的过滤器,对某种意见做出拒绝反应的时期吗? 如果直接谈到反对维持核武器现状的各种方式,与设定使核武器成为零的终极目标——无论如何,这是应该争取的目标。我在下面阐述的想法的目标中,将会重新回到这个问题——与谓的“垂直裁军”相比,对于使用各种方法达到现有的核武器在某个时间范围內不能实际使用的目标的“⽔平路线”的提案,我认为应该作为实现终极目标进程的一翼,予以接受,充分考虑,采取行动。 我对“⽔平路线”的一些想法进行归纳整理,从前面所说的国美记者乔纳桑·舍尔的著作《 ![]() 正是在遏制论与百分之百威尔逊主义的夹 ![]() ![]() ![]() 垂直裁军以核武器的最终销毁为目的。⽔平裁军的最终目的很难定义。从技术上说,⽔平路线的绝对 ![]() ![]() ![]() ![]() 在“假想武器储蔵”——具体解释为:“经过解除警戒态势,或者部分解体,使核武器储蔵处在需要几天乃至几周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实战配备的状态”——的构想作为一个通往废除核武器“道路”的目标开始提出来的时候,就有人对此提出批评。约瑟夫·罗德布拉特等著名的废除核武器活动家表示反对,认为这个设想是需要核遏制的二十世纪的核军备对人类造成的“病态”所影响下的产物。但是我认为,这个构想可能在技术层面上使核武器成为零。下面我想抄录一段舍尔就技术 ![]() ![]() 政治 ![]() ![]() ![]() ![]() ![]() 谁都承认,政治意志比核技术更难掌握其实质,然而这也可以用“制度”这个具体的形式来表示。例如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通过技术和法律两方面的结果来表示。技术 ![]() ![]() ![]() ![]() 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舍尔的著作——书名原文为《TheGiftofTime》——中所引用部分的內容,下面这句结束语由我翻译:“我们只要知道如何接受时间的礼物,那就是永恒的生命的礼物。” 在这个地球上,即使时间的礼物永久继续,如果没有人的生命,等于时间无法赠送。时间在一片废墟的地球上不停地环绕流动,就人的想像而言,没有比这种永恒的眺望更加荒凉的了。应该说,人们在广岛曾经 ![]() 在舍尔的著作里,还出现另一种基调低音。这是专家们对核武器问题的各种见解以及舍尔本人的声音。 即使消除了核战争的威胁,核武器的危险依然存在。核武器仍然储蔵在远离我们⽇常生活的深深角落里。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一旦世界陷于混 ![]() 不言而喻,舍尔在寻找如何克服这个残渣的方法。我想,也是为了在那一次广岛的际国研讨会上无奈悔恨地呼喊“广岛的心”的人,希望再一次把广岛、长崎收⼊寻找的前景视野里。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单纯的比较论,但是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在阿德鲁纳之后,人们经常发问:既然在世界上出现了奥斯威辛,此后还会有人类文化吗?也有人把广岛与奥斯威辛相提并论。尤其在欧洲和国美,人们已经形成这样坚定的共识:既然在奥斯威辛发生的一切无法抹去人类所肩负的认识,那就决不能让奥斯威辛的惨剧重演。 既然如此,那么,在广岛、长崎造成那样悲惨的结果,而且使未来的“时间礼物”变得毫无意义的可能 ![]() (五) 为了在亚洲实现政治 ![]() ![]() 这并非离开一般的文脉就能实现的成果,但是我个人这样考虑:在核武器的现状下,有可能实现政治 ![]() ![]() ![]() 大概有人会讥笑道:在际国政治的实际 ![]() ![]() 我在思考⽇本人对于核武器的态度问题时,碰到的最单纯也是最难办的困境正是这个。⽇本一方面被国美的“核保护伞”所庇护,另一方面却凭借广岛、长崎遭受原弹子轰炸的体验,坚信核武器是绝对的罪恶,一直呼吁要彻底废除核武器。这不是 ![]() 对于“核保护伞”的虚妄,已经进行详细的理论解释。“核保护伞”是针对苏联/俄罗斯的核武器的论据在苏联解体以后就已缺少说服力。然而,冷战结束以后,由于看不到废除核武器的进程的发展,原先已基本意见一致的削减核武器达成协议的进度迟缓,我感觉到⽇本的国民感情重新恢复,期待“核保护伞”的威力能够抑制俄罗斯所拥有的核武器。 那么,如果要问是否的确存在可以视之为可笑的想法的 ![]() ![]() ![]() 另外,还有更加现实的问题,就是⽇本仍然和冷战结束以前一样,继续对国美的核遏制体制采取合作态度。《周边事态法》的制定应该说比以前更具有实战的切实 ![]() ⽇本的无核三原则从一开始就处在暧昧的地位,但是我没有怀疑它产生过有效作用的一面。与其说这是因为⽇本府政和⽇本人 ![]() 在对三原则的理解上,由于⽇本府政的主动虚伪和欺骗得到发挥——也许是被強迫的主动——把无核三原则变得似有若无,⽇美之间重复使用着令人感到无聊的惯用伎俩。至少因为无核三原则未能得到遵守,所以一废除⽇美全安保障条约,那么曾经执政一段时间的社会 ![]() ![]() 就我在⽇本国內的所见所感,我认为⽇本坚持依赖“核保护伞”这个陈旧的立场,并且进一步把无核三原则暧昧化,都是⽇本人国民气氛的进一步延伸的表现。然而,⽇本周边的家国并不这么看,反而认为这显然是变坏的标志。周边家国的这种态度正逐渐加快并且越发明显。西欧、国美的视角也非常明了。我不能不怀疑,难道只有⽇本人的国民感情没有看到新的局面吗? 在此,我提议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本人对世界的核武器现状应该表明自己脫离“核保护伞”并再次确认无核三原则这个新的具体的态度。我还想说,迈向下一个世纪的⽇本和⽇本人难道就没有自立的选择吗? 所谓脫离“核保护伞”简单地说,就是废除⽇美全安保障条约。只有这样, ![]() ![]() 另外,⽇本府政还应该向际国社会明确表示,如果现实中出现导弹核武器向⽇本攻击的危机,⽇本不仅不利用国美的核武器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也不要求进行后发打击。我认为,只有这样,在亚洲最近未来的核武器现状下,⽇本才能减少遭受核攻击的可能 ![]() ![]() ![]() ![]() ![]() 然而,府政和媒体对核威胁的宣传,仿佛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大概连冷战时代都没有这么 ![]() 我已做好被别人嘲笑的思想准备还是认为,即使发生那种非常事态,⽇本仍然表示选择脫离国美“核保护伞”的道路,那将是冷战时代也未曾有过的、⽇本人具有最大意义的想像力的发挥。这个选择是⽇本和⽇本人在广岛、长崎遭受原弹子轰炸以后第一次 ![]() 这是 ![]() ![]() 然而,我依然认为,为了在今天的核武器现状下真正发挥想像力,进行符合“广岛的心”的行动,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这个构想,否则,如果在面对新的亚洲危机的时候,只是一味被国美的战略推着走,就很可能使二十一世纪对我国的“时间礼物”落空。 (郑民钦译) |
上一章 我在暧昧的日本 下一章 ( → ) |
我在暧昧的日本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我在暧昧的日本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我在暧昧的日本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大江健三郎是我在暧昧的日本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