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有人骗你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有人骗你 作者:王跃文 | 书号:42195 时间:2017/9/28 字数:10744 |
上一章 第一章 下一章 ( → ) | |
胡思![]() 我原先厕⾝的所在,成天碍眼的是报纸和公文。公文我只看标题,就可知其大概了。很多人终生不看公文,照样活得自在,我大略知道些,也就罢了。拿来报纸,我通常是从后面看起,往前翻到没意思的地方,就搁下了。望着眼前晃来晃去的各⾊面孔,我时常生出时间错觉,似乎明天就是周末。有时我上午还知道是星期一,到了下午就以为是星期五了。⽇子如此漫长,我望渴周末。上帝的一个星期开天辟地,我的一个一个星期无所事事。我原来的宿舍也是在那深宅大院里,每挨到⻩昏,我会去院外游逛。院外是喧嚣的市声,可偏是这里比那院內更清静。 我就这样混混沌沌过着⽇子。每天⻩昏,我都穿行在街头陌生的人群中。依然是某个⻩昏,我依然踽踽在红尘里。我猛然抬头往西,想看看夕 ![]() 可是有谁又能轻易逃得过无聊的⽇子呢?似乎是种宿命。这种宿命犹如天穹,⾼⾼在上,覆盖众生。我一时没法逃脫,还得看上去规规矩矩,写些无聊的文字。我是个急 ![]() ![]() 既然什么都明⽩了,眼前的一切就滑稽起来。看多了滑稽的事,遇上再不可思议的事,都云淡风清了。周围的气氛让有些人弄得再怎么庄严或一本正经,我却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便又时常生出一种新的错觉,这是种空间错觉。我总恍惚中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关在一个大巨的玻璃罩里,而我总是在玻璃罩外面逡巡,冷眼看着里面的热闹。我照样天天在那个大院里走来走去,也天天碰见别人在那里来来往往,他们也天天同我握手寒喧。可我老觉得他们同我隔着层厚厚的玻璃。玻璃有着极強的隔音效果,望着他们汲汲仕途,一路呼啸,我会突然失聪,听不到任何声音。玻璃罩里面上演的就是好玩的哑剧了。 我的那间办公室很 ![]() 我就这样成天胡思 ![]() 幽默的代价王跃文 我从小就知道⽗亲因言获罪,被打成右派。却不清楚他到底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有天闲扯,⽗亲偶尔说起这事,我竟有些哭笑不得。当年我⽗亲只有二十三岁,在家乡的县里任区委记书。县委记书也只有三十多岁,记书夫人是县妇联主任。都是年轻人,平时彼此很随便,有说有笑的。那位记书夫人虽说⾝份尊贵,却是个⿇子。有回我⽗亲开玩笑,在她莆扇上题了首打油诗:妹妹一篇好文章,密密⿇⿇不成行。有朝一⽇藌蜂过,错认他乡是故乡。没想到我⽗亲年轻时竟如此幽默顽⽪,不过这玩笑也太过头了。他不知道在阿Q面前连月亮都不能说的。但也仅仅是玩笑,那时候区委记书同县委记书或夫人开开玩笑也没什么稀奇。可是,我⽗亲做梦也想不到,这个玩笑⽇后竟会为他带来弥天大祸。 1957年,县委记书和他的夫人都想起这首打油诗了。伟大领袖⽑主席教导我们说, ![]() ![]() ![]() ![]() ![]() ![]() ![]() 我有段时间也混迹官场, ![]() 不过,也未必尽然。同下级打成一片的员官也是有的。有些员官同他赏识的下级或企业家就混得跟朋友似的。总有那么些人,天天围着员官转,点头哈 ![]() ![]() 我的⽗亲老了,不知这世上的戏演到哪一出了。却知道嘱咐我一句:别 ![]() 常识 ![]() 终于逃离官场,可以过一种自由自在的读书写作生活了。尽管自由是有限度的,自在还需自寻心境。有道是“英雄到老皆皈佛,宿将还山不论兵”幸好我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宿将,只是在官场 ![]() ![]() 记得刚踏进官场,对一个名词的感觉特别深刻,那就是:印象。而且据说最最要紧的是第一印象。好心的同事告诉我,谁谁本来很有才⼲,就因为某某偶然事件,在导领那里落了个不好的第一印象,他就背时倒运;谁谁就因为年轻时的一件小事,在导领那里印象坏了,一辈子就再也没有出头之⽇,直到退休都还是个普通⼲部。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我可以看见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是一副落魄不堪的样子。刚参加工作时,我还很有些抱负,总想有所建树,便处处谨慎,事事小心,惟恐导领对我的印象不好。慢慢地,我好生困惑,发现这印象之说真没道理:那些所谓导领,嘴上那么堂而皇之,而知人用人怎么就可以凭他的个人印象呢?原来官帽子就是他们口袋里的光洋,想赏给谁就赏给谁,就看你是否让他看着顺眼! 老百姓说得 ![]() 还有就是组织,也让我大惑不解。组织好像一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某某导领要重用你,说是组织需要;某某导领要修理你,也说是组织需要;某某导领想把你凉起来,同样说是组织需要。你若不想任人宰割,准备摆在桌面上去申诉或控辩,他们会说你不服从组织意见,或说你对抗组织;而你私下发发牢 ![]() 所谓尊重导领,我也是颇为质疑的。我没见过哪个文件或法律上规定下级必须尊重上级,而这却似乎是官场铁律。我虽然迂腐,却并不是凡事都去翻书的人。只是耳闻目睹了很多所谓导领,并不值得尊重的。就像眼镜不等于知识,秃顶不等于智慧,修养差不等于 ![]() 凡此种种,在彼官场,都是常识,人人都自觉而小心地遵循着,我却总生疑惑,拒不认同。这种德行,在官场还呆得下去?还是早早逃离的好。 发明一种文本王跃文 文坛一直时髦着文本探索或创新。我是最没有创意的写作者,总羞于同各路⾼人谈及文本问题。有心者介绍进来的一些西方流行文本,我也懒得研究。也不是狂妄自大,只是觉得那些洋玩意儿怪怪的,不对我的脾胃。 可我今天忽发奇想,以为自己也可以发明一种很可爱的文本。我是阅报得到的启示。我目前侧⾝的所在,最大的好处就是报刊多,总有上百种吧。信息量自是极大,政治、经济、科学等等乃至各种奇闻轶事,都可尽收眼底。像我作小说的,总是苦于肠枯脑⼲,现在又不太提倡深⼊生活了,而自己天天所处的生活又不太方便写,总免不了有些自作多情的先生或女士对号⼊座。但写小说的人最大的⽑病就是手庠,不写不行,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报刊上猎取素材。什么卖官买官、行贿受贿、杀人越货、坑蒙拐骗,等等等等,天天都见诸报端。不妨就取这活生生的世间百态,接花移木,稍加敷衍,就是绝好的小说了。 有人肯定早哂然笑之了,觉得我这招术并不新鲜。有典可考,斯汤达的《红与黑》就是因为一桩凶杀案的报道 ![]() ![]() 采用这种文本写小说,好处多多。对号⼊座者只好哑口无言了,知道小说的原型不是他自己。哪怕他同小说的原型再怎么英雄略同,也不好说什么了。其实这也不失为一项善举,可以让有些读小说心神不安的人放心落意睡个好觉,免得影响了⾰命工作。他们一旦知道某篇小说中的人物不是写他自己,就襟怀坦 ![]() ![]() 这种文本的创作,还可给有些看了小说免不了犯傻的体面人启蒙些文学常识,让他们知道写小说原来就是 ![]() ![]() ![]() ![]() 我原以为只有自己看报总是从后面看起,后来发现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原来更多的读者都爱看些实真的新闻报道,类似焦点访谈风格的。此类报道,多半不会上头版头条的。那么,我自己若是试用这种文本写小说,也许不会摘录头条新闻,多是选择未版文章。写出的小说,可能又不会太全面地反映生活。其实没有人会同我讲道理,真要理论一番,我也有话说。记得当年有句话很流行,就是说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不知这话今天还算数吗?倘若算数,那么百分之九十九之外的百分之一,为数也不会太小。因为我国公务员太多了。如此说来,一本小说多写了几个形象不是很⾼大的员官,又有什么关系呢?而这百分之一,可是成千上万啊! 读书人都知道,虚构是小说创作的灵魂。所以即便是一边摘报,一边编小说,也切记别忘了虚构。报纸披露的贪污败腐案件往往大得吓人,就像我们在⾝边看到的有些人模人样的员官实际上坏得吓人,但是,写小说却大可不必弄得那么吓人。凡事留有余地好些。我们只把实真的事件当模特儿,然后加⼊些艺术成分,弄得含蓄些。好的小说是座冰山,深厚的部分潜在⽔中。这也是现实策略的考虑,不至于让人指责小说写得太过了,恰恰相反,同实真原型比较,小说委婉多了,柔和多了,甚至坏人也比原型好多了。如今总有人替坏人鸣不平,倒也稀罕。 这种文本的小说还有一条好处,就是可以多赚稿费。本来一部二十万字的小说,⾜⾜可以扩充到五十多万字。字数多了,定价就⾼了,码洋自然上去了。这是行业机密,本来不该说的。 电脑的幽默王跃文 我早已习惯了电脑写作。字词、词组或常用短句都可以飞快地连着敲出来。久而久之,用笔反而不顺手了。可电脑有时也跟我开开玩笑,叫我哭笑不得。 我想联着打“从容”这个词,显示出的竟是“偷窃”我疑心自己敲错了,可反复多次,仍是“偷窃”后来软件升了级,显示出的就是两个词了,一是“从容”二是“偷窃”不管怎么说“从容”和“偷窃”成了孪生兄弟。我不噤想起早几年办公室被盗的事。那天我一早打开办公室,发现里面一片藉狼,立即明⽩昨夜有不速之客光顾了。我马上保护现场,打电话警报。过一会儿,安公局的人来了,他们看到这场面,就说是惯偷⼲的。你看,这烟灰一整节一整节掉在地板上、桌子上,说明这贼⼲得很“从容”一边叼着烟,一边撬着锁,说不定还哼着小曲哩!的确,如今“偷窃”是越来越“从容”了,小盗“从容”地登堂⼊室,大盗“从容”地攫取民人⾎汗。纵使是新版软件“从容”不也排在“偷窃”前面吗? 我想打“⽑病”显示出的竟是“赞美”风马牛不相昅。可细细一想,这中间似乎又有某种耐人寻味的联系。有“⽑病”的人受“赞美”的事儿并不鲜见,而真正没“⽑病”的人却往往得不到“赞美”甚至还会吃亏。我想设计编码程序的人并没有想这么多,可偏偏无意间提示了生活的某些规律。是不是冥冥之中真有某种 ![]() 我每次打“资本”都打出个“酱”字。我想“资本”是最常见的词,应该可以连打的,可电脑偏偏总联想出个“酱”我不由得想起柏杨先生把国中称作酱缸的比喻。这是很伤国中人面子,却又很贴切的讽刺。再想想这“资本”真是个好东西,但确实也有“酱缸”的味道。不少同“资本”打 ![]() 有时候我想打的词虽然错了,却错得有道理。比方我打“含量”显示的却是“会计师”“含量”也许要请“会计师”来计算。又比喻我打“生存”显示的是“自下而上”软件升级后,也是同时显示两个词,一是“自下而上”二是“生存”这也有道理,人们求“生存”的过程,总是“自下而上”的。所谓人往⾼处走,⽔往低处流。可有些人“自下而上”的历程却是一个巴结讨好、吹嘘拍马、见风使舵…总之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历程。 连着打“告状”屏幕上出现两个词:一是“街头”二是“告状”“街头”居然还排在“告状”前面。无意之间,电脑又破译出了国中的某种传统。照理说,告状,古时候是上衙门,新社会是上法院。可是国中的“告状”自古以来就同“街头”有缘。旧时若逢贪官污吏当政,衙门八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老百姓背了冤屈,喊天不应,叫地不灵,只好等着上面来了青天大老爷,上街呼号,跪道拦轿。如今时代不同了,跪道拦轿肯定行不通。员官们的轿车开得飞快,小心轧死你!如果是更大的员官出行,警车呼啸,察警喝道,你哪怕拼着老命想往车上撞都轮不上。那么,上法院呢?老百姓心底又不踏实。都怪谁编了顺口溜:法官帽子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老百姓最终还是相信府政,于是就总往府政门口去喊冤。哪级府政的门口不成天堵着访上的民众?只怪府政没搬到深山老林里去,总扼守“街头”要津,那里便总是老百姓“告状”的场所。 这样的幽默我碰上很多了。最叫人啼笑皆非的是我打“呼声”眼前出现的竟是“吃亏”;我打“依法”冒出来的却是“贪污”结果“群众呼声”就成了“群众吃亏”“依法行政”就成了“贪污行政”“群众吃亏”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同时那些有勇气反映“群众呼声”的人往往也会“吃亏”我认识的一些有良知的作家、记者或其他知识分子,他们的境遇多半不太好,总在“吃亏”就因为他们表达了“群众呼声”而有些天天喊着“依法行政”的人其实是在“贪污行政”很多蝇营狗苟的事也多打着法律的旗号,所以“依法”和“贪污”有时的确也让人弄不清谁是谁,云里雾里的。 瞎想与胡说王跃文 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至今忘不了。说那猴子、兔子和狐狸原本是朋友。可狐狸狡猾,猴子和兔子总是吃亏。有回,猴子同兔子商量,想捉弄狐狸。猴子同兔子悄悄议论,世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它俩知道狐狸正躲在一边偷听,便故作神秘。猴子说,马庇股上的⾁是天下美味,有幸吃到,不枉世上走一遭。兔子问,马庇股上的⾁,如何吃得着?猴子说,这就得想办法了。山下草原上,有匹大⽩马,正躺在那里觉睡。待我偷偷儿跑去,把自己的尾巴同马尾巴 ![]() ![]() ![]() ![]() ![]() 这故事蕴含的其实正是老百姓的认识论:他们就是这样凭着想象解释世界万物。很长一个时期,我正是照着这种逻辑胡 ![]() 比方疯狗是怎么回事,我自有一番糊涂想法。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县府政专设了狂⽝病防治导领小组,下设办公室,成立了家⽝捕杀队。三个机构的正式名称都很长,如果简称狂防导领小组、狂⽝办和狂⽝队,听着都不顺耳;约定俗成,老百姓都知道县里新成立了打狗办。一时间,打狗办的人手持五尺长 ![]() ![]() 我当时傻想,狗本是忠诚的象征,古时为臣者说自己乃圣前走狗,是种荣耀。直到近世,走狗才渐渐沦为贬义词。词义虽然贬了,但有些人走狗照做,洋洋得意。往往在那种很体面的场合,总有些很体面的人,自以为很体面的谈资,就是吹嘘他同某某⾼官如何如何铁杆。他们所说的铁杆,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某某员官,把某件最隐私的事密托给他,让他去摆平了。 狗作为人类的仆从,忠心耿耿了几千年,怎么说疯就疯呢?听说天才与疯子,只隔着一层纸;捅破这层纸,天才就成了疯子。凡⾼每疯一次,就有一波创作⾼嘲。据说这位天才画家流传下来的艺术杰作,都是一次一次发疯的结果。我当年不闻有疯牛,只知有疯狗。狗是我知道的最聪明的动物。由人推及狗,我相信凡是疯了的狗,都是天才的狗。当狗聪明得像人,就疯了;不再忠诚于人,而要咬人。有些做上司的宁愿任用庸人和蠢才,忌讳重用聪明人,是否就是担心有朝一⽇被咬呢? 我的好钻牛角尖,中学时代就有前科。有回我同政治老师说,通过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我相信天上肯定有神仙。老师大为惊诧,说一个是唯物主义,一个是唯心主义;一个是无神论,一个是有神论。你怎么回事?我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由低级到⾼级,由量变到质变。生命起源,最初是无机物,再发展为有机物;又从低等生命,进化到⾼等生命;具体到人,经过若⼲年进化,先有了类人猿,再由类人猿进化为人类。那么,人类最后要进化成什么物种呢?只有羽化成仙了。老师口讷半晌,说,今天的人类比古代人类智力发达,这就是进化。我说,今天的人未必就比古人聪明,不然为什么很多前人的发明创造我们弄不明⽩是怎么回事呢?埃及金字塔,有人就提出假想,说是外星球⾼智能生命建造的。哪怕我们承认现代人比古代人聪明,也只是量变呀,最后得发生质变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的所谓质变,就是进化成比人类更⾼级的生命,不是神仙还能是什么?老师没法接下话去,恨恨地望着我。我顽⽪道,老师,你可以批评我对辩证唯物主义作庸俗的理解。老师接过我自己提供的炮弹,体面地下了台阶,说,你还算有自知之明。 我现在仍然在想,这世上真有某种哲学能够彻底解释世界吗?我有了质疑,便没了科学头脑,只有満脑子荒诞的幻想。九天之外,没有神仙,肯定也有比人类聪明若⼲的⾼等生命。姑且称之为天人。自以为万物灵长的人,不过是天人们用来作实验的物种而已,好比人类实验室里养的那些小⽩鼠。原来,天人关于自己进化的早期资料缺失,就拿人来做实验。两千五百多年前,天人给一个名叫孔子的东方人赋予特殊智慧,想看看非凡的人是如何影响人类的。过了很多年,一个叫朱熹的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算是勘破了天机。这是后话。孔子诞生后的五百多年里,天人发现东方出现了神奇变化。那些⻩⽪黑眼的东方人智慧、文明,创造了很多奇迹。而西方那些⽩⽪蓝眼的人,还在茹⽑饮⾎。于是,天人又给一个名叫耶稣的西方人赋予特殊智慧。耶稣承担的试验项目不同于孔子,他的使命是设计一种叫做宗教的游戏。基督教便庄严诞生。此前天人曾设法让释迦牟尼创立过佛教,也许因为负责这个实验项目的天人渎职,没有达到満意的研究目的;后来天人又让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用不同的教义试验不同的人种。这些不去详说。单说基督教,这可是天人的得意之作。他们发现此教流布之地,人们慈爱、忠诚、勤奋。西方很快赶上东方,并超过了东方。这时,天人学术界发生了争论:引起人类东西方不同变化的因素,到底是宗教同世俗的区别,还是人种的不同?各种观点相持不下,天人最⾼当局只得提出新的方案:找一位和耶稣同种族的犹太人,赋予他特殊智慧,让他创造一种无神论的哲学,且看验效如何。天人发现不管圣洁的宗教或世俗的哲学,都会生成许多变种,犹如病毒的变异。于是,人类历史上最忍残、最广泛、最持久的流⾎事件发生了。就连愚蠢的人类自己都已察觉,人类最新的灾难,就是两个犹太人的对立。天人得出的结论是:种族、肤⾊、语言、地理位置、气候等等都不是影响人类生存状态的决定因素,理念才是最重要的,无论这种理念表现为哲学、宗教、世俗学说或者谎言和巫术。天人终于后悔了,大声疾呼:够了,够了,该死的理念!不要再让人类玩什么理念了,叫他们好好活着吧。 越来越多的疾病降临人世。人类连感冒病毒都还没有彻底弄清楚,艾兹病汹涌而来;艾兹病尚未被服征,又不知从哪里钻出了萨斯病毒。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显得低能、脆弱和无助。我们竟然是那样狂妄自大,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人类发疯似的自我膨 ![]() 萨斯病毒肆 ![]() |
上一章 有人骗你 下一章 ( → ) |
有人骗你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有人骗你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有人骗你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王跃文是有人骗你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