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胡思乱想的日子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胡思乱想的日子 作者:王跃文 | 书号:42194 时间:2017/9/28 字数:14499 |
上一章 第四章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1、油发辣子葱姜蒜 葱姜蒜世人都是识得的,油发辣子却是敝乡独有的风味。⼲红辣子,切成小段,伴以素油,文火焙炒。眼见得辣子香脆了,倒⼊擂钵捣碎。擂钵需是土陶的,擂棰得用硬木的。陈年老擂钵擂出的油发辣子,口感更好。做油发辣子很有讲究,须焙炒得法,脆而不焦。擂时得使暗劲,捣得越碎越好。上好的油发辣子,多淋些素油,黏稠红亮,见着馋人。敝乡口味重,不论小炒凉拌,少不了放油发辣子。逢年过节,十几个碗碟上桌,満堂红光。单放辣子还不够,葱姜蒜也是少不得的。 敝乡好吃狗⾁,我做的小炒狗⾁,很得朋友赞许。这朋友应是南方人,不是湖南蛮子,也离不得云贵川鄂。我炒菜没跟过师傅,全凭自己悟 ![]() ![]() ![]() ![]() ![]() ![]() 我别样得意之作是炒⽔鸭,手法大抵同上,只是不放椒叶或橘叶,生蒜籽却断不可少。倘若拿⻩⾖炒⽔鸭,这道菜就更绝了。先将⻩⾖炒得酥脆噴香备用,待鸭子火候刚好,混⼊拌匀,稍稍一焖,加上油发辣子葱姜蒜,即可盛盘。我在京北吃全聚德烤鸭,总喜 ![]() 因为口味重,敝乡⽗老吃饭,少有不大汗淋漓的。乡村文化有些凝滞,大家遇着同样场景,都会说同样的话,代代如此。比方下了太 ![]() 夫人虽是湘人,却自小生长粤桂,口味清淡。她老是笑话我,说我炒菜的绝招就是油发辣子葱姜蒜,但凡辛辣刺 ![]() 2、几个实真故事 北方农民想象⽑主席的⽇常生活是这样的:⽑主席天天坐在安天门城楼上晒太 ![]() 我自小长在乡下,耳闻目睹很多好玩的故事。都是实真的,都有国中特⾊。稍加梳理,忍俊不噤;静而思之,大义存焉。 土改时,驻村工作队都是北方人。北方话南方人听不明⽩,很多话又是从没听说过的官话,故而误会多多。敝乡称北方⼲部讲的话为解放话,而这解放话又被引伸为空话、大话、套话。这都是后话。单说土改时,有回开会,工作队长 ![]() ![]() ![]() ![]() 抗美援朝,国中 民人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志愿军,老百姓大多以为是支援军。顾名思义,去支援朝鲜民人嘛。耝通文字的,理解力自然強些,就说“志愿”与“支援”是同义词。有人还作了考证:⽑主席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里面“的”字,就是“得”的意思。他老人家学问好,就喜 ![]() ![]() ![]() 老百姓的政治觉悟越来越⾼。有年,县里一位⼲部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下放我村劳动改造。老百姓 ![]() ![]() ![]() ![]() ![]() 有些年月,老是忆苦思甜。生产队晚上开会,人未到齐,大家就一遍一遍唱“天上布満星,月亮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受苦人把冤伸”拿现在的话说,这歌很是煽情,有人真的就唱得眼泪汪汪。大队支部记书正好是我们生产队的,我们队的政治活动自然丰富多彩些,群众觉悟当然也⾼些。支部记书有个女儿,喜 ![]() 言必称语录,亦有好玩的故事。一⽇生产队分⾕,某户分得很少,同队长吵了起来。队长说,⽑主席教导我们说,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那人回道,⽑主席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我家不能没有饭吃。队长说,⽑主席说,要克服懒汉懦夫思想。按工分计算,你家只有那多⾕。那人说,⽑主席讲,你要吃饭,我也要吃饭。队长说,⽑主席讲,你愉懒,就饿死你。争来争去,两人吵架的话全成了⽑主席语录。又有某⽇,大队护林员抓了个偷砍树木的,要处罚他。两人争执起来。正好公社记书来了,严厉喝道:⽑主席说的,不准 ![]() ![]() ![]() 批林批孔期间,有个经典段子,家喻户晓:*披着*的大⾐,带着一群臭老婆,偷了⽑主席三只 ![]() ![]() ![]() 正是批林批孔那几年,公社组织全体共产 ![]() ![]() ![]() ![]() ![]() ![]() ![]() ![]() ![]() ![]() ![]() ![]() ![]() 同样是批林批孔那几年,广播和报纸上经常见到两句话:四体不勤,五⾕不分。这两句话是专说孔子的,他老人家只知道读死书,不参加劳动。有回生产队分⾕子,一懒汉工分少,分的⾕子自然就少。他找队长论理,说:⽑主席说了,吃饭是第一件大事。你不给我口粮,就是反对⽑主席。队长说:⽑主席说了,要克服懦夫懒汉思想。你四体不勤,我就五⾕不分!队长按照这个理由,就是不多分⾕子给那个懒汉。 我能记住的年代最近的此类故事,是关于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生产队长去公社开了一天会议,当晚就召集全体社员传达。事情重大,过不得夜。队长脸⾊铁青,说起话来嘴⽪子不停地颤。可见他气坏了:社员同志们,那个*,掀起了右倾翻案风,胡说什么金不如锡。这不是把我贫下中农当个卵在弄吗?金子和锡哪个值钱,未必我们都不知道了吗?他硬要混淆是非,颠倒黑⽩,把⽇头讲成月亮,把⻩牛讲成驴子,说金不如锡。社员同志们,我们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我不知当时有没有人清楚“金不如锡”其实是“今不如昔”反正会场气氛严肃,没人吭声。 多年没在乡下待了,不知有新的故事诞生吗?这些年城里倒是不断有新段子问世,荤素兼备,雅俗皆具。这些段子尽管很具原创 ![]() 3、想念一所房子 我是否过早地暮气了,总想回老家去。不敢说归隐。未曾有显,隐从何来?何况,潇洒或自命潇洒的人都说大隐隐于市,而我偏想回到故乡。那是一方平常不过的山⽔,一望无际的稻稼、橘园、甘蔗、油菜花,低低的山峦,浅浅的河⽔。 自出乡关二十年,便同故乡⽇渐隔膜起来。我涂抹过不少文字,居然没有写到乡村。乡村留给我的,只有顽固的乡音。偶尔回到故乡,同乡亲们打招呼,竭力用最纯正的方言。村里人便直夸我没有忘本,不像谁谁谁,回到乡下来,讲一口京腔,酸不溜秋。其实我內心的窘迫,乡亲们是没法知晓的。 可是,中年渐近,故乡的风物人事没来由地直 ![]() 今年四月,我悄然回乡。雨没⽇没夜地下,我大多独坐在老宅窗下。 ![]() 老⽗亲带我去看他的橘园。三亩多地,围墙圈着,几十棵橘树森森然。 我说,爹,我想过几年回家盖几间房子。 爹说,这橘园给你留着吧。 我是个容易遇事成痴的人,说想盖房子,那房子就在脑子里挥之不去了。先想盖两层的,后来觉得不如盖平房;本来想好了盖砖木结构,结果又感觉纯木屋更有味道;最后想,还是盖砖混平房,再用木头里外装修,看上去还是木屋子。屋子四周得有宽宽的檐廊,可以徜徉,可以闲坐。木材就用本地杉松原木,窗户需是木格子。反正不要洋楼样式,就盖那种乡下随处可见的汉屋。 原本有条古老官道穿村而过,路上尽铺着⽔亮⽔亮的青石板。小时候,一俟夏天,我就 ![]() ![]() 我嘱咐弟弟,要是哪天拆这亭子,你就替我把这些旧砖同条石全部买下来。 弟弟笑笑,说这些东西没人要的,我找人拉回去就是了。 我想用这些砖石砌成围墙,我想在这围墙內的小木屋里喝茶,看旧书,想四散天涯的朋友。围墙上应爬満金银花,那是我家乡常见的物种。金银花原来有个很雅的名字,忍冬花。忍冬二字很有意趣。冬是需要忍的。世间万事,很多都需要忍。不忍,又能怎样呢?我想,忍其实是我们苟活于世的理由。周作人引用别人的一句诗说,忍过事堪喜。此言信矣! 我的乡间小屋,就叫做忍冬居吧。在家乡小住的那些⽇子,我像琢磨小说,虚构着自己的乡居梦。听说夏⽇的田野又有⽩鹭栖落了,我很是⾼兴。⽩鹭翔集是我儿时常见的风景,后来竟然不复有了。这些年,⽩鹭又回来了。待我退居乡村,⽩鹭必定在田野里等着我的。舂⽇还有啾啾翻飞的燕子,就像自家养的 ![]() ![]() 4、溆⽔⼊梦 老家村子的西边是汤汤而逝的溆⽔河,沿河有一弯柔软的沙滩。小时候,我总在隆冬的火塘边盼望夏天,为的就是那河,那沙滩。 小孩子的夏天比大人们来得早。暮舂时节,我总瞒着大人,同小朋友们偷偷跑去河边,脫得精光,哆哆嗦嗦,嘻嘻哈哈,推推搡搡,钻到⽔里去。小男孩都是不服输的,一个个冻得牙 ![]() ![]() 可是我们也不敢马上回家去。我们这些小顽⽪,一个个眼睛红红的,嘴 ![]() 我们只好赖在沙滩上玩,磨时间。最爱玩的是垒鸟窝。将脚掌伸进沙里去,往脚背上垒沙,用力拍紧,然后轻轻菗出脚掌来。一个鸟窝就垒好了。说是到了夜里,就会有沙鸟钻进这窝里来,明天一早,里面就是満満一窝沙鸟蛋! 我们从来就没有见到过沙鸟蛋,可我们每次从河里爬上来,仍会蹲在沙滩上垒鸟窝。今年夏天这样,明年夏天我们还会这样。 油菜花开了,站在沙滩上回头一望,无边无际的金⻩。夏天这才慢慢来了。我们在河里疯过了,垒鸟窝也垒得没趣兴了,就穿过漫无边际的油菜田回家去。我们这些小男子汉个头儿不及油菜⾼,立马就⻩花満头了。 我们还会顺手采些油菜花回去,想捉了蜂儿酿藌。 村里到处是土墙,土墙上面有密密⿇⿇的蜂洞。小鬼们耳朵紧贴着墙,听得里面有嗡嗡声,就用小木 ![]() 我们谁也没见这些蜂儿酿出一滴藌来,可是一到夏天,我们又会玩捉蜂酿藌的老把戏。 夜也是夏天的好。乡村的夏夜,萤火虫漫天飞舞。我总以为天上的星星掉下来了就是萤火虫,地上的萤火虫飞到天上去了就是星星。因为星星和萤火虫都眨眼睛。我喜 ![]() 多年以后,一个夏⽇的⻩昏,我带着孩子在远离家乡的一条河边散步。孩子突然脫掉鞋子,跑去玩沙子。只见他把脚掌伸进沙里去,往脚背上垒沙,用力拍紧,然后慢慢菗出脚掌来。我问,你这是⼲什么?孩子说,垒鸟窝,到了晚上,会有鸟儿飞进去下蛋!我很是吃惊:我可从来没有教他这么玩过啊!他一直生活在城里,只怕也没有玩这游戏的伙伴儿。 我也脫了鞋,陪孩子一块儿垒鸟窝。我垒得很投⼊,就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我不打算告诉孩子这仅仅只是游戏,爸爸玩过,爷爷玩过,爷爷的爷爷也玩过,就是从来没有见过鸟蛋。 5、亲情四章(1) 爸爸 小时候,我很害怕爸爸。爸爸脸⾊很黑,眉⽑很浓,眼睛里似乎总是充着⾎,又不太说话。我本来在外面蹦蹦跳跳,只要回到家里,立即缩头缩脑,大气也不敢出了。我用不着多看,马上就知道爸爸坐在哪里。因为全家老小的目光和神情,都让我感觉到有股冷气正从某个地方吹过来。我怯生生地回头望去,爸爸果然就坐在那里,低头菗烟。爸爸谁也不看,目光一片茫然。家里偶尔来了客,爸爸脸上会有些笑容。我知道那是做给客人看的。我见来了客人,不免有些放肆。爸爸会避着客人横我一眼。我顿时浑⾝发⽑,知道爸爸那眼神是在骂我人来疯。尽管这样,我还是很盼着家里能够来客。可普通农家一年四季哪有那么多客来?⽇子就这么昏天黑地地过着。 那时我们家最害怕开会,但那年月的会实在太多。若是斗争大会,爸爸就得上台低头认罪,弄不好还会被吊被打。若是社员大会,爸爸没有资格参加,就得独自守在家里。爸爸好像宁愿站在台上去被人批斗,也不愿一个人关在家里菗闷烟。不知有多少个深夜,我随妈妈开完群众大会回来。都会发现爸爸的屋子里満是烟雾,他的脚边总是一堆尖尖的烟庇股。爸爸菗的是现卷的喇叭筒烟。 爸爸被批斗,从来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不论碰上什么政治运动,先拿我爸爸开刀。爸爸他本来同村里所有人一样,都是盘泥巴的农民,凭什么就出去当了⼲部?当了⼲部偏偏又成了右派分子,被揪了回来。这就该斗争他。爸爸是每次政治会餐的头道菜。抓⾰命得先斗争我爸爸,促生产也得先斗争我爸爸。什么舂耕动员大会、“双抢”动员大会、⽔利冬修动员大会,都得揪几个人往台上站站,说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而我爸爸每次都跑不过去。 抓了⾰命,偏偏又促不了生产。那时候,队里的庄稼怎么也长不好,⽔稻亩产只有两三百斤。爸爸聪明,又勤快,我家自留地里的辣椒、茄子、⾖角,都比别人家的结得多。这却给爸爸惹来了⿇烦,有人说他⼲资本主义起劲,⼲社会主义没劲。好吧,又上台挨批斗。 别人奈不何的是爸爸的才智。当时全生产队找不出一个会算账的人。没办法,只好让我爸爸当了会计。可是当会计是个轻松活,人又显得贵气,有人硬是不舒服。于是爸爸当会计那些年,不知被人查了多少次账。从来没有查出我爸爸有任何贪污问题,可是按照他们的逻辑,右派分子肯定很坏,没有经济问题是不可能的,所以过不了多久又会来查账。既然查账,我爸爸就得陪着,用不着下田⼲活。有回他们猛然间发现,社员们正在田里流汗,而我爸爸却待在家里打算盘。他们似乎觉得上了当,又不想查下去了。只是他们怎么也不相信,一个右派分子会那么⼲净。 记不得从哪年开始,爸爸成了养蜂人,放养着大队的几十箱藌蜂。养蜂要技术,大队没有别的人⼲得了。不然,这种美差轮不到爸爸头上。有人眼红爸爸,想抢了他的差事,无奈他们拿蜇人的藌蜂没办法。其实爸爸也从来没养过蜂,可他一学就会,别人只好心里恨恨的。 放蜂得赶花期,爸爸一年总有好几个月在四川、贵州那边转,像个游牧人。我长大以后才知道,让爸爸养蜂,是妈妈的主意。爸爸尽量少待在家里,可以躲掉许多风雨。我那时还小,哪能体谅大人们的苦难,每次爸爸要出远门了,我反而格外⾼兴,心想用不着天天看他的黑脸了。 爸爸不在家的⽇子,妈妈总是把他挂在嘴边。吃饭了,妈妈端上碗,总忍不住会说,你爸爸这会儿吃饭了吗?下雨了,妈妈会望着天,自言自语道,你爸爸那里晴天还是雨天?那时妈妈最喜 ![]() 我上⾼中时,有天一位同学悄悄告诉我,说是右派分子马上要*了。因为他的外祖⽗也是右派分子,而他姨⽗在京北工作,早先一步听到了消息。我当时在学校寄宿,连忙偷偷写了封信,托低年级的同学带回家去。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给爸爸写信,好像说了些苦⽇子总算熬到头了之类的话。 5、亲情四章(2) 周末我回家,远远地就见爸爸依门而立,望着我微笑。等我走到爸爸⾝边,他也没对我多说,只是摸着我的头顶,満面笑容。 从那以后,爸爸给我的印象不再是那张黑脸。爸爸很快恢复了工作。可是,爸爸很快就老了。毕竟他⽩⽩地耗费了二十一年的生命啊! 不久前,一位朋友见了我爸爸,很是惊讶,说他老人家那双耳朵,大得出奇,就象如来佛,平生只在南岳见过。爸爸听说自己有佛缘,慡朗大笑起来。 妈妈 我记不得那是什么季节,炎热还是寒冷。其实那年月,今天同昨天一样,明天同今天一样,过一天同过一年没什么区别。那天,妈妈扛了一条⾼⾼的长凳,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去大队部开会。大队部就是王家宗祠,有戏台、看台和天井。妈妈把凳子摆在天井最前面,我们娘儿几个并排坐着,很显眼。一会儿,二十几个男男女女,低着头,被人吆喝着,从祠堂外面进来,站在我们面前。我一眼就看见了我的爸爸,头埋得很低,双手笔直地垂着。我怯生生地望望妈妈,却见妈妈并不看爸爸,似乎漠然地昂着头,望着戏台。戏台是大会的主席台,好些人在上面来来回回跑,忙得不可开 ![]() 戏台上面的人来回跑得差不多了,就见几个人在台后的凳子上坐了下来。整个祠堂立即鸦雀无声。突然,有人走到台前,厉声叫道:把右派分子带上台来!只见台下两个男子冲向我爸爸,抓住我爸爸的双手,往后劲使一扭。我爸爸的头被庒得更低了, ![]() ![]() 过会儿,妈妈提着个竹篓子回来了,径直上了戏台。全场人目瞪口呆,不知我妈妈要⼲什么。妈妈往爸爸⾝边一站,指着爸爸厉声斥道:右派分子你听着!⽑主席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你饭也不肯吃,想自绝于民人?你先老老实实吃了饭,再来老老实实认罪!妈妈说着,就揭开竹篓,端了一碗饭出来。 谁敢违背⽑主席指示?马上有人上来替爸爸松了绑。于是台上台下几百号人眼睁睁望着我爸爸吃饭。我猜想这种场面,哪里也看不到,尽管当时的国中何等荒唐。台上有人不⾼兴,但也无可奈何。妈妈明明听见有人在一旁叽哩咕噜,却有意⾼声喊道:你慢点吃,别噎死了!碗底还埋着两个荷包蛋哩! 爸爸吃完了饭,嘴巴一揩,双手往后一背,任人绑了。批斗会继续开始。 我们长大以后,听妈妈说起,才知道那是爸爸第一次上台挨批斗。头天晚上,爸爸通宵没睡。爸爸是个倔汉子,受不了这种气,只想一死了之。妈妈劝爸爸,你只大胆往台上站,我带着你的儿女们就坐在台下,看哪个敢吃了你不! 那些苦难的⽇子,如今都成了妈妈的笑谈。妈妈说,我为什么要专门搬一张⾼凳子坐在前面?除了让你爸爸看见我们,还要让两种人看见。有人关心我们,担心我今天不知躲到哪里哭去了。我要让这些好心人放心,我在这里坐着,没事!也有人眼亮了,我就想让他们知道,我没那么容易就垮了。妈妈还说,你爸爸那碗底哪里埋着两个荷包蛋我是有意气气他们的,那年月 ![]() 5、亲情四章(3) 我们村地主富农倒是不少,右派分子只有我爸爸一个,就显得特稀罕似的,于是只要开群众大会,爸爸必然得上台挨斗。后来妈妈再也没有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一道去参加批斗会,她自己却每次都坐在最显眼的地方,望着我爸爸。等批斗会一完,妈妈就上台扶着爸爸回家。边走还边说,快跟我回去吃餐 ![]() 往⽇的辛酸,现在妈妈说起来总是充満了幽默。有回大队开会,统一开餐。有一席早就坐下几个人了,见我妈妈去了,他们连忙起⾝走开,说是不同右派家属一起吃。我妈妈哈哈大笑起来,说今天我真有福气,一个人吃一席。说完端起碗就开吃。那些人见我妈妈反而捡了便宜,又不甘心,马上跑了回来,气鼓鼓地吃了起来。妈妈慢条斯理地吃完饭,然后又说,我今天本来可以一个人吃一席的!那些人气得脸⾊发青,我妈妈却没事似的,一抹嘴巴,走了。 还有一次,大队安排贫下中农弟子学雷锋,黑五类弟子摘油桐籽。妈妈就找到县里驻队工作组的⼲部问我们兄弟姐妹算什么弟子。⼲部说是算黑五类弟子。妈妈便同那⼲部论理,说我子女爸爸是右派,妈妈可是贫下中农呀?他们在共产 ![]() ![]() 这样的⽇子,妈妈撑过了二十二个舂秋。人一辈子能有几个二十二年? ![]() ![]() 小时候, ![]() ![]() ![]() ![]() ![]() ![]() ![]() ![]() ![]() 我一直很怀念 ![]() ![]() ![]() ![]() ![]() ![]() 如今我谋生在外,很少回老家去。一旦回去,妈妈说得最多的便是 ![]() ![]() ![]() ![]() ![]() ![]() ![]() ![]() 爷爷 ![]() ![]() ![]() ![]() ![]() ![]() ![]() ![]() ![]() ![]() 5、亲情四章(4) 又是一个集⽇,爷爷早挑着货担上武冈去了, ![]() ![]() ![]() ![]() ![]() ![]() ![]() ![]() ![]() ![]() 还算老天有眼,正好有户殷实人家要请人纺鞋底绳, ![]() ![]() ![]() ![]() 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的妈妈也早就做了 ![]() ![]() ![]() ![]() ![]() ![]() ![]() ![]() ![]() ![]() 爷爷 爷爷这辈子,不知总在思考什么经天纬地的大事。除非做事,他总是蜷在堂屋的长凳上菗旱烟。旱烟袋老长老长,戳在地上。爷爷不太说话,他有些结巴,嘴里就⼲脆衔着烟袋。他的眼睛总是望着某个地方出神。呛人的旱烟袅袅娜娜。爷爷到死都是这个样子,在浪漫的读书人看去,像位深邃的哲人。若是夏天,⻩昏将近,爷爷早早地就在屋前的场院里烧上一堆浓烟,熏蚊子。天一断黑,吃了晚饭,爷爷就蹲在烟堆旁,旱烟袋伸进暗红的火灰里,一袋接一袋地菗烟。小孩子们嬉闹也罢,大人们拉家常也罢,都不管他的事。他只是不停地菗烟。闷头闷脑地像在想什么大事。 其实爷爷一辈子只做过三桩事:种田、种西瓜、当小贩。爷爷的西瓜种在离村子三里以外的河滩上。那河滩没主的,谁家愿意种,就去开垦一片。爸爸说起过小时候帮爷爷守西瓜的事。爷爷在河中间的沙洲上开了一片地,爷爷和爸爸每次都得涉过浅浅的河⽔,才能去瓜地里。爸爸说那时的西瓜很大很大,一个⾜有二三十斤。爸爸嘴馋了想偷吃,一个又吃不完,只有⼲着急。我说那么好的西瓜,是不是很钱赚?爸爸说,哪里钱赚?亩产也不⾼,又不好卖,挑着两个西瓜四邻八乡的转上一天都卖不完。田里只种稻子,那时候禾栽得稀,田里还养鱼。要吃鱼了,拿个竹罩子去罩,一罩一个。猪吃叫,鱼吃跳啊。爸爸说得我都神往起来,可他马上又说,田少了,产量又低,爷爷还得在农闲的时候跑武冈,做些小本生意。那生意做得苦啊,来去都得走两百多里山路,还挑着百把斤担子。有回路上遇上強盗,把货担抢了,还里里外外搜⾝。爷爷有块光洋,幸好事先 ![]() ![]() ![]() ![]() ![]() ![]() 爷爷闷着头菗烟,他能想些什么大事呢?他也许在想西瓜怎么不好卖呢?怎么就不能多置几亩田呢?能做些什么更钱赚的生意呢?遭強盗抢劫的事他兴许只是偶尔想起,他在那条路上跑过无数回,毕竟只碰过一回強盗。可就是这些问题爷爷也许到死也想不明⽩。这其实是关于他这一生命运的大问题,爷爷注定是想不清楚的。 也许爷爷这辈子什么大事都没想过。他只是一声不响地劳作。饿了就得吃饭,要吃就得做事。哪样事情该做,也都是不需要思考的,手和脚就是他的脑袋。有年冬天,爷爷从地里做事回来,见一个乞丐 ![]() ![]() ![]() ![]() ![]() ![]() ![]() ![]() ![]() ![]() ![]() 终于,爷爷⾝体渐渐虚弱了。先是腿弯儿发酸,后来脚发肿。于是一病不起,撒手西去了。他老人家只活了六十三岁。妈妈说,爷爷是累死的,穷死的。爷爷去世的时候,是否已穿上一条新 ![]() 爷爷去得早,那会儿我还没有来到这个世上。爷爷在我脑子里的那些模糊印象,都是我 ![]() 爷爷就安葬在我家屋子对门的太平垴。上山的路很陡,顶上却平得像跑马场。満山千奇百怪的枞树,夜半风起,林涛凄厉,很吓人的。风清月朗的秋夜,山里的杜鹃叫得人们鼻腔儿忍不住发酸。那是我们王家祖祖辈辈的坟场。有年清明,爸爸带着全家老小上山扫墓。我们在枞树林里钻了好久,才找到爷爷的坟。坟不大,只是一个扁平的土堆,也没有墓碑。爸爸是凭着坟前的一块石头认准的。我顿时眼睛有些发涩。这就是我爷爷啊!他老人家也算过了一辈子!我甚至怀疑爸爸是否真的认准了爷爷的坟墓,说不定我们祭奠的只是一堆没了后人的荒冢。 爆竹劈劈啪啪地响起来,我想爷爷是听不见这喧闹声的,他再也不会闷着头想什么大事情。老人家已经安安静静四十多个舂秋了。 |
上一章 胡思乱想的日子 下一章 ( 没有了 ) |
胡思乱想的日子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胡思乱想的日子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胡思乱想的日子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王跃文是胡思乱想的日子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