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苏菲的世界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苏菲的世界 作者:乔斯坦·贾德 | 书号:40604 时间:2017/9/16 字数:6829 |
上一章 史宾诺莎 下一章 ( → ) | |
…上帝不是一个傀儡戏师傅… 他们坐在那儿,许久没有开口。后来苏菲打破沉默,想让艾伯特忘掉刚才的事。 “笛卡尔一定是个怪人。他后来成名了吗?” 艾伯特深呼昅了几秒钟才开口回答: “他对后世的影响非常重大,尤其是对另外一位大哲学家史宾诺莎。他是荷兰人,生于1632到1677年间。” “你要告诉我有关他的事情吗?” “我正有此意。我们不要被来自军方的挑衅打断。” “你说吧,我正在听。” “史宾诺莎是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他因为发表异端琊说而被逐出教会。近代很少有哲学家像他这样因为个人的学说而备受毁谤与害迫,原因在于他批评既有的宗教。他认为基督教与犹太教之所以流传至今完全是透过严格的教条与外在的仪式。他是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 ![]() “请你说得更详细一些。” “他否认整本圣经都是受到上帝启示的结果。他说,当我们阅读圣经时,必须时时记得它所撰写的年代。他建议人们对圣经进行‘批判 ![]() ![]() “我想无论基督教或犹太教大概都很难接受他这些观念。” “到事态最严重时,连史宾诺莎自己的家人也与他断绝关系,他们以他散布异端琊说为由,剥夺他的继承权。这点令人备感讽刺,因为很少人像史宾诺莎这样大力鼓吹言论自由与宗教上的宽容精神。由于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对,史宾诺莎最后决定过清静隐遁的生活,全心研修哲学,并靠为人磨镜片煳口。其中有些镜片后来成为我的收蔵品。” “哇!” “他后来以磨镜片维生这件事可说具有象征 ![]() “永恒的观点?” “是的,苏菲。你想你可以用宇宙的观点来看你自己的生命吗?你必须试着想象此时此刻自己在人世间的生活…” “嗯…不太容易。” “提醒自己你只是整个大自然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是整个浩瀚宇宙的一部分。” “我想我了解你的意思…” “你能试着去感觉吗?你能一下子看到整个大自然(应该说整个宇宙)吗?” “我不确定。也许我需要一些镜片。” “我指的不仅是无穷的空间,也包括无限的时间。三万年前在莱茵河⾕住着一个小男孩,他曾经是这整个大自然的一小部分,是一个无尽的汪洋中的一个小涟漪。你也是,苏菲。你也是大自然生命中的一小部分。你和那个小男孩并没有差别。” “只不过我现在还活着。” “是的。但这正是我要你试着去想象的。在三万年之后,你会是谁呢?” “你说的异端琊说就是指这个吗?” “并不完全是…史宾诺莎并不只是说万事万物都属于自然,他认为大自然就是上帝。他说上帝不是一切,一切都在上帝之中。” “这么说他是一个泛神论者。” 一元论 “没错。对史宾诺莎而言,上帝创造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要置⾝其外。不,上帝就是世界,有时,史宾诺莎自己的说法会有些出⼊。 “他主张世界就在上帝之中。这里他乃是引用保罗在雅典小丘上对雅典人说的话:‘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不过我们还是追随史宾诺莎的思想脉络吧。他最重要著作是《几何伦理学》(EthicsGeometricaUyDe摸nstrated)。” “依几何方式证明的伦理学?” “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在哲学上,伦理学研究的是过善良生活所需的道德行为。这也是我们提到苏格拉底或亚理斯多德的‘伦理学’时所指的意思,可是到了现代,伦理学却多多少少沦为教导人们不要冒犯别人的一套生活准则。” “是不是因为时常想到自己便有自我主义之嫌?” “是的,多少有这种意味,史宾诺莎所指的伦理学与现代不太相同,它包括生活的艺术与道德行为。” “可是…怎样用几何方法来展现生活的艺术呢?” “所谓几何方法是指他所有的术语或公式。你可能还记得笛卡尔曾经希望把数学方法用在哲学 ![]() ![]() ![]() “我们不只受到自然法则的规范吧?” “你要知道,史宾诺莎不是一位让人很容易了解的哲学家,所以我们得慢慢来,你还记得笛卡尔相信实真世界是由‘思想’与‘外扩’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所组成的吧?” “我怎么可能忘记呢?” “‘实体’这个词可以解释成‘组成某种东西的事物’或‘某种东西的本质或最终的面貌’。笛卡尔认为实体有两种。每一件事物不是‘思想’就是‘扩延’。” “你不需要再说一次。” “不过,史宾诺莎拒绝使用这种二分法。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既存的每样事物都可以被分解、简化成一个他称为‘实体’的实真事物。他有时称之为‘上帝’或‘大自然’。因此史宾诺莎并不像笛卡尔那样对实真世界抱持二元的观点。我们称他为‘一元论者’。也就是说,他将大自然与万物的情况简化为一个单一的实体。” “那么他们两人的论点可说是完全相反。” “是的。但笛卡尔与史宾诺莎之间的差异并不像许多人所说的那么大。笛卡尔也指出,唯有上帝是立独存在的。只是,史宾诺莎认为上帝与大自然(或上帝与他的造物)是一体的。只有在这方面他的学说与笛卡尔的论点和犹太、基督两教的教义有很大的差距。” “这么说他认为大自然就是上帝,只此而已。” “可是史宾诺莎所指的‘自然’并不仅指扩延的自然界。他所说的实体,无论是上帝或自然,指的是既存的每一件事物,包括所有精神上的东西。” “你是说同时包括思想与扩延。” “对。 ![]() ![]() ![]() ![]() “不错。但他把它说得好复杂呀!” “是的。我们几乎需要一把锤子和一把凿子才能参透史宾诺莎的证言,不过,这样的努力还是有报偿的。最后你会挖掘出像钻石一般清澄透明的思想。” “我等不及了。”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每一件事物不是思想就是扩延。我们在⽇常生活中看到的每一种现象,例如一朵花或华兹华士的一首诗,都是思想属 ![]() ![]() ![]() ![]() “你差一点把我唬住了。” “不过,其中道理并没有像他说的那么复杂。在他严峻的公式之下,其实埋蔵着他对生命美妙之处的体悟。这种体悟简单得无法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我想我还是比较喜 ![]() “没错。那么我还是先用你来打个比方好了。当你肚子痛的时候,这个痛的人是谁?” “就像你说的,是我。” “嗯。当你后来回想到自己曾经肚子痛的时候,那个想的人是谁?” “也是我。” “所以说你这个人这会儿肚子痛,下一会儿则回想你肚子痛的感觉。史宾诺莎认为所有的物质和发生在我们周遭的事物都是上帝或自然的表现方式。如此说来,我们的每一种思绪也都是上帝或自然的的思绪。因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宇宙间只有一个上帝、一个自然或一个实体。” “可是,当我想到某一件事时,想这件事的人是我;当我移动时,做这个动作的人也是我。这跟上帝有什么关系呢?” “你很有参与感。这样很好。可是你是谁呢?你是苏菲,没错,但你同时也是某种广大无边的存在的表现。你当然可以说思考的人是你,或移动的人是你,但你也可以说是自然在透过你思考或移动。这只是你愿意从哪一种观点来看的问题罢了。” “你是说我无法为自己做决定吗?”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你当然有权决定以任何一种方式移动自己的拇指。但你的拇指只能 ![]() ![]() “这么说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由上帝决定的啦?” “也可以说是由自然或自然的法则决定的。史宾诺莎认为上帝(或自然法则)是每一件事的‘內在因’。他不是一个外在因,因为上帝透过自然法则发言,而且只透过这种方式发言。” “我好像还是不太能够了解其间的差异。” “上帝并不是一个傀儡戏师傅,拉动所有的绳子, ![]() ![]() ![]() “你从前好像提过类似的看法。” 自然法则 “你说的大概是斯多葛学派,他们确实也认为世间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必要。这是为什么我们遇到各种情况时要坚忍卓绝的缘故。人不应该被感情冲昏了头。简单地说,这也是史宾诺莎的道德观。” “我明⽩你的意思了。可是我仍然不太能够接受我不能替自己决定任何事情的看法。” “好,那么让我们再来谈三万年前石器时代那个小男孩好了。 “长大后,他开始用矛 ![]() “我不知道。” “或者我们也可以想想洲非的一只狮子。你认为是它自己决定要成为一只兽的吗?它是因为这样才攻击一只跛脚的羚羊吗?它可不可能自己决定要吃素?” “不,狮子会依照自己的天 ![]() “所谓天 ![]() ![]() “大概没有吧。” “那么,一个孩子是怎样产生自由意志的呢?两岁时,她跑来跑去,指着四周每一样东西。三岁时她总是 ![]() “我也不知道。” “当她十五岁时,她坐在镜子前面练习化妆。难道这就是她开始为自己做决定并且随心所 ![]() “我开始明⽩你的意思了。” “当然,她是苏菲,但她同时也依据自然法则而活。问题在于她自己并不了解这点,因为她所做的每一件事背后都有很多复杂的理由。” “好了,你不需要再说了。” “可是最后你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在一个大花园中,有两棵年纪一样大的树。其中一棵长在充満 ![]() “当然是那棵拥有最佳生长条件的树。” “史宾诺莎认为,这棵树是自由的,它有充分的自由去发展它先天的能力。但如果它是一棵苹果树,它就不可能有能力长出梨子或李子。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我们人类。我们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可能会受到政治环境等因素的阻碍,外在的环境可能限制我们,只有在我们能够‘自由’发展本⾝固有能力时,我们才活得像个自由的人。但无论如何,我们仍然像那个生长在石器时代莱茵河⾕的男孩、那只洲非的狮子或花园里那棵苹果树一样受到內在潜能与外在机会的左右。” “好了。我投降了。” “史宾诺莎強调世间只有一种存在是完全自主,且可以充分自由行动的,那就是上帝(或自然)。唯有上帝或自然可以表现这种自由、‘非偶然’的过程。人可以争取自由,以便去除外在的束缚,但他永远不可能获得‘自由意志’。我们不能控制发生在我们体內的每一件事,这是扩延属 ![]() “这个理论实在很难了解。” “史宾诺莎指出,使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与谐和的是我们內心的各种冲动。例如我们的野心和 ![]() ![]() 我们会很清楚地领悟到每一件事都有关联,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体的。最后的目标是以一种全然接纳的观点来理解世间的事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満⾜。这是史宾诺莎所说的subspecieaeternitatis。” “什么意思?” “从永恒的观点来看每一件事情。我们一开始不就是讲这个吗?” “到这里我们也该结束了。我得走了。” 艾伯特站起⾝来,从书架上拿了一个大⽔果盘,放在茶几上。 “你走前不吃点⽔果吗?” 苏菲拿了一 ![]() 她把香蕉的端顶弄破,开始剥⽪。 “这里写了几个字。”她突然说。 “哪里?” “这里——香蕉⽪里面。好像是用⽑笔写的。” 苏菲倾过⾝子,把香蕉拿给艾伯特看。他把字念出来: “席德,我又来了。孩子,我是无所不在的。生⽇快乐!” “真滑稽。”苏菲说。 “他愈来愈会变把戏了。” “可是这是不可能的呀…是不是?黎巴嫰也种香蕉吗?” 艾伯特摇头摇。 “这种香蕉我才不要吃呢!” “那就别吃吧。要是谁把送给女儿的生⽇贺词写在一 ![]() “可不是嘛!” “那我们可不可以从此认定席德有一个很聪明的⽗亲?换句话说,他并不笨。” “我不是早就告诉过你了吗?上次我来这里时,让你一直叫我席德的人很可能就是他。也许他就是那个透过我们的嘴巴说话的人。” “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但我们也应该怀疑每一件事情。” “我只知道,我们的生命可能只是一场梦。” “我们还是不要太早下结论。也许有一个比较简单的解释。” “不管怎样,我得赶快回家了。妈妈正在等我呢!” 艾伯特送她到门口。她离去时,他说: “亲爱的席德,我们会再见面。” 然后门就关了。 |
上一章 苏菲的世界 下一章 ( → ) |
苏菲的世界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苏菲的世界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苏菲的世界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乔斯坦·贾德是苏菲的世界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