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我要做皇帝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要做皇帝 作者:要离刺荆轲 | 书号:39970 时间:2017/9/9 字数:7071 |
上一章 第一千两百四十五章 平贾的威力(第一更) 下一章 ( → ) | |
后世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此刻,军臣看着自己面前数十个部族头人的效忠书,又想着休屠、瓯脫以及右⾕蠡王的冷漠。 加上今天他被迫当众发下了誓言,军臣內心,犹如火山一样剧烈的震动起来。 即使他勉強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但也依然冷哼了一声,道:“瓯脫王和休屠王以及右⾕蠡王,大概是有远大的理想吧…” 在草原上,什么理想属于远大? 当然是——成为单于! 而右⾕蠡王亦石以及瓯脫王在⾼阙之战的表现,还有休屠人在⾼阙前后的表现,都让军臣深深的感觉到自己被羞辱了。 “你先退下吧…”军臣勉力维持住自己的形象,挥手说道。 “奴才告退!”且渠且雕难強忍着心里的狂喜,磕头道。 然后他缓缓退出王帐,望着龙城的风光,终于忍不住嘴角溢出一丝笑容。 谁说只有挛鞮氏才能做单于?才能做草原共主? 在过去,挛鞮氏的威权,有着它无敌的铁骑和強大的万骑做依靠! 但现在… 单于庭的威势和王牌,都已经在马邑和⾼阙之中,葬送的差不多了。 曾经单于庭用于威慑世界的三架马车,折兰、楼烦以及⽩羊,全部葬送在马邑。 其中楼烦人更是给汉朝人当狗去了。 即使剩余的两者,留在草原上的部众,也几乎难以再组成他们的可怕万骑了——至少五年內,折兰与⽩羊的大纛,没有办法再出现。 没有了这三个超级打手,匈奴帝国的统治秩序已经摇摇 ![]() 因为,从那以后,匈奴人就只能自己动手去料理和镇庒那些不服者以及挑衅者。 至少三个本部万骑的力量,常年疲于奔命,游走在幕南和幕北,威慑着群雄。 而其后的⾼阙战役,匈奴的失败,则像一 ![]() ![]() 这一次,匈奴人不仅仅损失惨重,丧师辱国,丢掉了自己的发祥地和祖地。 本部的精锐,更是损失惨重。 两个本部万骑,彻底覆灭,其他的参战万骑也都遭受重创。 从⾼阙城撤退后,呼衍当屠丢掉了他指挥的全部部族的三分之一的青壮以及三分之二的牲畜和超过大半的大夏战俘。 匈奴人从未像今天这样虚弱。 于是野心家们,自然就难以抑制的出现了。 幕北部族,可能受益于军臣的西征,不会有怨言。 但整个幕南地区,却都是群情 ![]() 尤其是那些中小部落,惶惶不可终⽇。 只需要再败一次,整个幕南的匈奴统治,就会土崩瓦解。 所有有野心的人,都在准备着 ![]() 而且渠且雕难是走的最远的一个。 因为,他手下有着大量的逃亡汉朝员官和罪犯。 这些人,现在已经无路可走。 他们原本逃亡匈奴,是打着匈奴強大,汉朝皇帝不可能找他们算账的打算。 可现在,眼看着汉朝大兵屡战屡胜,他们即将 ![]() 他们会面临什么样的惩罚? ![]() 恐怕凌迟处死,才是他们最后的归宿! 为了不让自己被生生的削死,他们只能抱一个腿大。 有些人,曾经选择了兰陀辛,但兰陀辛现在死了。 也有些人曾经选择了呼衍当屠,但呼衍当屠现在自⾝难保,要不是左贤王于单给他说了好话,做了担保,他现在肯定难逃一死! 即使如此,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在龙城大会上,面对万夫所指,呼衍当屠已经不得不主动了一切责任。 因此,他的左大将之职,自然保不住了。 甚至左大都尉的位置也没保住! 他被直接降为了骨都侯。 只能统领他的本部! 失去了对其他万骑和部落的控制和指挥权力! 自然,这两者的依附者,很轻松的就被且渠且雕难招揽到一起。 而这些人给且渠且雕难出了一个计策。 这个计策,就是火中取粟,通过离间军臣与其他幕南大部族的关系,从而他的发展壮大,创造机会。 现在看来,一切都非常顺利! 想到这里,且渠且雕难就不免得意的踮起了脚尖,展望美好未来。 正幻想着自己未来君临草原,统领万国时,忽然,且渠且雕难感觉到一阵阵的四肢传来阵阵酸痛,眼泪和鼻涕也立刻不可抑制的流出来,他连忙一咬牙齿,快步的跑回自己的帐篷,几乎是爬着掏开一个包裹,取出里面的膏状物体,然后呑云吐雾,陷⼊飘飘 ![]() ……… 而就在此时,距离龙城一千余里,巍峨的长城,从参合城的北面蜿蜒而过。 在距今五十余年前,此地曾经发生过一场著名战役。 也是马邑之战前,汉室对匈奴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参合战役! 大汉棘蒲候柴武兄弟在此阵斩了叛徒韩王信,正面击溃了两个匈奴万骑,并全歼其中一个! 当时的参合城,⾎流成河,尸横遍野。 战后,当地除了十几个躲进深山的平民,竟然无人幸免。 直到今⽇,参合城和其⾝后的长城,依然是汉室重塞。 代国的三分之一的郡兵就驻扎在此。 同时,一条宽阔的直道,已经被重新修复了。 它直通平城以及平城⾝后的太原、飞狐口等重镇。 只需要三天,太原的援军就可以支援至此,最迟不过七⽇,驻扎在飞狐军主力也可以驰援于此。 若是纯骑兵的话,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可能还会更快!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今天的长城,也与后世的长城有着天壤之别。 因为,此时的长城防线,实际上在很多地方,都后撤了数百里不等。 譬如这参合城,在后世, ![]() 但如今,它却是真正的边塞。 而且还是与匈奴进行贸易榷市的边塞之一。 说起来,可能你不信。 尽管汉匈两国在⾼阙大打出手,双方主力硬碰硬,杀的天昏地暗。 但一开舂,匈奴各部族的贵族,就跟没事人一样,赶着牲畜,运载着⽪⽑和远方的各种特产,来到了包括在参合在內的许多边境榷市进行 ![]() 而汉室似乎也忘记了去年曾经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打击对匈奴走私和贸易的行动。 官府直接出面,组织和指导了许多商贾,来此 ![]() 不过前提是—— ![]() 在参合城的城门口,来自一个名为主爵都尉衙门的员官,在军队的保护下,带着数十名随从,对一切通过城门进出的商品进行课税。 一般来说,出城商品,需要课税一成到三成。 而⼊城的商品则统一课税一成。 而且,人家还不是 ![]() 一切税收,都有法律依据,连收税的标准,都经过了核准——参合本地以及代郡的数位平贾,就坐镇在这参合城里,每天代表商人们去跟这主爵都尉的员官谈判,定好商品的价格。 然后,这位员官再依据平贾核准的物价来课税。 童叟无欺,明码标价! 所有商品的课税情况,都写在一个张木牌上面。 无论你是贵族的家臣还是民间的土豪,都得按照这规矩来。 不然就别想出城或者进城! 所有商人,都对这个来自主爵都尉衙门的员官恨得牙咬咬,但偏偏无可奈何。 无论他们背后是谁,权柄有多大,每天都得乖乖 ![]() 这实在是因为与匈奴贸易的利润太大了! 一匹丝绸或者一件瓷器,在国中,利润不过三成。撑死了五成。 但运出长城,卖给匈奴,转手就是三倍、五倍乃至于十倍的利润! 若是运气好,忽悠到了一个土包子,一匹不过几百钱的丝绸,直接卖出一头牛甚至是一匹马的价钱都有可能! 最近更是甚至连粮食也可以卖出⾼价了。 国中的陈米和官仓里的旧粮,百石就可以在榷市上换到一头牛犊。 虽然利润比不上丝绸和瓷器还有大⻩、香料等贸易。 但胜在量多,匈奴人几乎是无休止的需求,撑爆了无数商人。 某位代国⾼层,甚至一个月內,靠着这个买卖空手套⽩狼,赚的千万利润! 而他的方法,现在也已经广为人知——很简单,先去官仓或者军仓,打个⽩条,借来几千石甚至上万石的陈米——反正这些陈米也是要低价卖掉,好方便进新米的。 然后,再把这些陈米拉到榷市,卖给需求极大的匈奴人。 再赶着从匈奴换来的牲畜、⽪⽑甚至⻩金,拉到太原、晋 ![]() ![]() 最后拿着获利的钱,支付给官仓的员官。 这一整套流程下来,全安无风险,而且利润极大。 以至于如今,整个代国乃至燕赵地区的达官贵人,纷纷效仿。 而闻到利润的商人们,也都蜂拥而来,在参合等边境贸易榷市附近聚集。 仅仅是参合城,每⽇进出的车辆,就以千辆计算,贸易额少则价值数百万,多则以千万! 想到这里,商贾们就都垂头丧气。 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小可爱,一个个的蹦到别人手里,真是让他们心如刀割。 但偏偏没有任何办法。 因为,人人都知道,主爵都尉背后站的是天子。 没有人敢惹! 更何况,主爵都尉衙门的所有行为全部合法,特别是他们拉上了平贾们来做这个事情,更是让人说不出话。 由于有平贾们核定价格,所以哪怕是权力最大,地位再⾼的人,也不敢表露不満,更别提做其他事情了。 原因很简单。 在程序上,主爵都尉的行为,几乎无可挑剔,完全遵守了汉室现行的一切律法。 又有平贾背书几乎无懈可击,连让人去喊‘与民争利’的力气都没有! 自然也有无数人想过各种办法。 譬如有人想走私,但是,汉军驻军,几乎是不间断在一切道路和进出长城的要道巡逻,使得任何走私行为,都可能被杀全家。 也有想过收买。 但是… 这些人看着站在城门下,浅笑昑昑的对着商贾们作揖拱手的那个年轻的主爵都尉派驻在此的员官,都生出了无力感。 这个姓杨的年轻人,几乎就是一个油盐不进的家伙。 他每天都过着苦心僧一般的生活。 每⽇早晨起来,就已经在岗位上,每天夜幕降临时,则住进了参合城外的军营。 不管是谁,拿着谁的拜帖去见他。 他的旁边必定站着一位拿着纸笔,沉默不语的记载着言行的御史。 这几乎断绝任何人行贿和收买的可能 ![]() 前两年,这些御史和廷尉的官僚们,可是联手掀翻了整个齐鲁的官僚,上千颗人头落地,数以百计的官僚士绅家族灰飞烟灭。 这参合城外,就有着几十户被流放到此的可怜家庭。 并没有人愿意去城外种田。 但与这些商人不同。 杨可非常享受他现在的生活。 每天他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收的税,越来越多。 而这些税款,会成为他最好的政绩,帮助他爬到最⾼的巅峰。 小心的别了一下自己⾐襟上佩戴的勋章,杨可无比自豪的 ![]() ![]() 获得此勋章的人,直接被登记到兰台的‘储备’文档之中。 这储备,顾名思义,就是未来储君的大臣的意思,更是,最优先提拔的名单。 整个汉室官僚系统中,杨可所知,得此勋章者不过二十人。 作为帝国的二十分之一,杨可有着自己的骄傲和抱负。 他希望,自己能爬到越⾼越好。 而在汉室,一个寒门出⾝的人,想要爬上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政绩。 不管是杀人还是收税或者开疆拓土,有政绩就一定能升上去! “吾这个月已经收了五百万钱的税款了…”杨可在心里盘算着。 五百万钱,相当于汉室关中一个大县一年的田税和 ![]() 但这只是他一个月收的税款而已! 这让他的心里面充満了骄傲和自豪! 但… 这还不够! “还不够出⾊!”杨可在心里想着:“我听说,马邑的同僚,已经收了六百万的税款了!我不能被他抛下,一定要收更多税款!” 而要多收税,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平贾们把商品价格提上去。 可是,这些平贾本⾝就是商人,而且是当地商人自己选出来的与官府 ![]() 想要他们提价,谈何容易? 过去每一天与他们商议物价标准,都是跟打仗一样,分文必争! 想到这里,杨可就牙咬咬的看了一眼站在城市市坊中的那些平贾们。 杨可此刻真希望天子不要给这些家伙太大权力! 但现实就是,如今汉室的商品税收基准,是由官府和平贾们共同制定的。 前者依法制定税率,后者依法核定价格。 这是⻩老学派主张的社会模式。 更是得到了天子批准的《平律》的支持和保护。 平律之中有一条,甚至专门指出:有司以平贾定其物之上、中、下之贾(价),各用其为市平,勿拘它所。 意思就是市籍与商人的贸易商品,必须由平贾核定,然后作为指导价格。 更有律令指出:⾼于平贾价格,是故贵,低于平贾价格是过平。 无论故贵还是过平,倘若是民间 ![]() 另外,官府必须严格遵守平贾的价格。 不然,就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这个政策和法律,让杨可感觉有些窒息。 但偏偏还没有任何办法。 这就是制度。 而且,他还不敢玩花样,原因很简单,如今的平贾制度,已经随着平律的执行,深⼊汉室的方方面面。 譬如说,修道路和⽔利。 参与工程的民间工人的薪⽔,由平贾来核定,然后官府支付。 假如官府拒绝支付,那这个百姓就自动视为每工作一个月,抵消半年徭役。 不要以为《平律》这部法律颁布不久,没有威力。 事实上,平律执行以来,已经有三位列侯,四位两千石和数十位员官倒在了平律上面。 譬如,距离参合城不远的梁合候任武千就因为平律而跪了,他因为坐‘卖马一匹贾钱十五万,过平,臧五百,免’一个食邑千户的列侯,因此垮台。 而其原因,仅仅是因为卖一匹马卖了十五万,超过平贾价格五百钱… 虽然,这与⾼层的政治斗争也有关系。 但,却也是平律的威力在发挥作用。 堂堂列侯,因为过平超过五百钱就载了。 杨可确信,倘若自己 ![]() 想到这里,年轻的杨可就叹了口气:“陛下也太过于倾向商贾了…这商贾那么有钱,多收点很正常啊…” 但,法律就是法律。 杨可不敢违背! …… 威信工种号,要离刺荆轲求关注求关注! Ps:本章所述之有关平贾制度的案例和例子,都来源于史实。 也就是说在没有平律的汉室,类似的情况依然存在~ 我会在威信工种号里,说一下这个情况~(未完待续。) |
上一章 我要做皇帝 下一章 ( → ) |
我要做皇帝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我要做皇帝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我要做皇帝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要离刺荆轲是我要做皇帝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