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我要做皇帝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要做皇帝 作者:要离刺荆轲 | 书号:39970 时间:2017/9/9 字数:5835 |
上一章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合纵(3) 下一章 ( → ) | |
邯郸的二月,微微有些寒冷。 朱文站在邯郸城头,眺望这飞廉之土(注1)。 朱文出生于明门。 他的⽗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平原君朱建。 朱建生时,曾经做过英布的谋主,力主不要反叛汉室。 后来英布覆灭,朱建来到长安,在吕后时期,曾经显赫一时。 因为,他的谋主变成了辟 ![]() 当年,朱建之⺟去世,辟 ![]() 朱建受此大恩,于是知恩图报,在申食其被惠帝逮住小辫子要处死的,连吕后都不敢出手援救(注3)。 结果是朱建出手,出钱买通和说通了惠帝的宠臣闳籍孺,这才让申食其死里逃生。 从此之后,申食其就将朱建引为心腹,几乎事事听从。 但,可惜,此后风云突变。 吕后驾崩后,原本如⽇中天的吕氏外戚一夕覆灭,诸侯大臣共 ![]() 秋后算账的时间来了。 哪怕是申食其听从朱建之谋,闭门不出,谨小慎微,但也依旧难逃淮南厉王的一锤之击! 而作为淮南厉王的长兄,太宗皇帝在淮南厉王锤杀申食其后,非但没有追究他的罪过,反而为他擦庇股,下令官吏逮捕所有辟 ![]() 在逮捕的官吏上门之前,朱建就选择杀自,以避免祸及家人。 而朱文,是朱建晚年所生的儿子。 今年才四十岁,正是一个学者最鼎盛和精力最強盛的时期。 “吾闻长安天子 ![]() 那人微微一笑,抚着髯须说道:“朱子急躁了?” 朱文却是垂头一笑,他如何不急? 自古以来,天子就是万物之主宰,万事之仲裁者。 而如今,无论是他所在荀子学派,还是对方的⾕梁学派,其实,都非官方的经传。 以至于,历次考举,涉及到的荀子学派和⾕梁的题目,都少之又少。 甚至有时候 ![]() 这就是话语权缺失带来的弊端。 而如今天子要召开石渠阁会议,与诸子家百共商国事。 只要不傻的人,基本都可以判定——这次,肯定会涉及诸子家百都共同关心和相互争论的许多问题。 譬如说义利之争。 譬如说, ![]() ![]() 甚至于,谁才是正统,谁是旁系,谁又是异端琊说这样关系着学派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 谁敢不重视?谁又不忐忑? 本来,朱文和他的荀子学派,是看不上⾕梁派的。 觉得⾕梁太过娘娘腔。 然而,现在公羊派如⽇中天,几乎主宰了儒门的沉浮。 倘若大家不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強大的公羊派,恐怕这次石渠阁,会得出许多大家都不想看到的结论。 而对荀子学派来说,最担忧的莫过于天子亲自裁定人 ![]() 这就太可怕了! 因为,人 ![]() 这个被否定,荀子学派恐怕就算不消亡,也要衰弱数十年! 而当今天子是肯定有能力也有权力做到这样的事情的。 因为,他是天下公认的圣王,是三王之后又一个自证天命的至尊。 同时,他还掌握着考举这样的大杀器。 在这样的局面下,天子说某某学派是异端,那就一定会被天下人视为异端! 就像去岁的狄山一案,牵连甚广。 ⾕梁受到沉重打击,仅仅三月之內,就流失了数百弟子门徒。 要不是这位及时反应过来,与狄山切割,恐怕⾕梁派现在已经一蹶不振。 而⾕梁的衰落,给了荀子学派大好的机会,让荀子学派在这燕赵大地,一下子就兴盛起来。 甚至还第一次进⼊邯郸城,在邯郸开了一个学苑,收了百余弟子。 不过,也不仅仅一个荀子学派从此事之中收益。 除了荀子学派外,燕赵本土的韩诗派,也迅速崛起和壮大。 韩诗派,不是韩国的诗经流派。 这个名字,是来源其创始人,太宗时的《诗经》博士,如今天下知名的名宿,大名鼎鼎的韩子,韩婴! 韩婴在学术成就上的造诣,甚至堪称当世儒门第一人。 他是孟子和荀子思想和学术的集大成者。 他第一个创造 ![]() 从这一点上,无论是今天的胡毋生和董仲舒的舂秋注我与我注舂秋,都是偷师于韩婴。 除此之外,他和他的韩诗派,还是如今燕赵地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大学派。 邯郸城里的邯郸学苑,既是他的道场。 邯郸学苑之中,有门徒一千五百人,其中甚至不乏列侯外戚弟子。 传说,甚至丞相周亚夫有一个庶子,也⼊读在此! 在整个汉家北方,除了公羊派,就是韩诗派目前威势最大,门徒最多,同时掌握的话语权最大。 当今天子甚至曾经四次遣使来到邯郸,给韩子祝寿。 甚至,当今天子还曾经亲自派遣自己的亲信心腹,也就是虎贲卫都尉奉车都尉剧孟,来到邯郸,为韩子送上象征弟子拜师礼的大雁和束宥。 其礼遇之隆,甚至在整个儒家內部都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传说之中,当今天子案头,有三本书,永远不会变化。 第一本是《洪范》这是当今天子每⽇必定要看一遍的书籍。 第二本是《尚书》,这是当今天子休闲时爱看的书籍。 而第三本,就是韩婴所著的《诗经集解》在坊间被称为《韩诗讲义》。 据说,天子对此书,甚为喜爱,曾经言道:“仲尼之后,能传诗书者,子夏也,子夏亡,孟子也,孟子亡,荀子也,荀子之后,韩子也!” 其推崇之⾼,让人瞠目结⾆。 若非韩婴老先生近年来腿脚不便,恐怕早已经被安车驷马,请到长安,出任太学山长了。 即使如此,韩子的弟子贲生也因此成为了太学讲师,是目前太学中最年轻,资历最浅的一位——年仅三十五岁! 朱文代表的荀子学派与对方所代表的⾕梁学派来此,也是为了拜访这位学术大家。 道理呢,也很简单。 如今,天下诸子家百,各有所长。 而儒家力量最強,人数最多。 但,长期以来,先是鲁儒后是公羊,主宰着儒门的大事。 其他学派,都被这两者庒服。 然而,时代变了。 没有人想再这样被人代表自己,被人主宰和决定自己的学派的前途和未来。 大家都想成为显学。 至少,也要成为被朝廷认可,被天子赞誉的学派。 而公羊势力却太过于強大。 无论是荀子学派还是⾕梁派,都不⾜以与公羊对抗。 自然,大家就只能強強联合,共抗強敌。 一如当年战国之时,面对強秦,东方六国合纵抗秦一般。 而韩婴和他的韩诗派,就是当年的齐楚。 得不到韩诗派的加⼊和帮忙,合纵联盟就会缺乏声势和⾜够大的威慑力,就很容易散伙。 为了让韩婴同意联合,朱文甚至在来之前,已经说服了整个荀子学派的巨头,同意了暂时搁浅荀子学派与韩诗派的纷争——主要是人 ![]() 想到这里,朱文就抬头道:“明公至此,想必与某的来意是相同的,不如…” 朱文闪烁着神⾊,道:“先生与我先论了一论义利之分?” 荀子学派,就是现在儒家內部的天字第一号大噴子。 他们继承了荀子的个 ![]() 对儒门內部的其他派系,一个都看不上眼。 ⾕梁?伪君子,娘炮! 公羊?愤青! 鲁儒?迂腐之辈,不⾜与谋! 楚诗?暮气沉沉,难以为事! 思孟?孟子的话本来就是错的,你们还信?是不是脑子有病? 重民?満⾝铜臭味,三百里开外都能闻到了,就问你们羞不羞? 他们唯一看得上眼的,大约也就是韩诗派。 但奈何韩婴早就宣布,他已经摒弃了人 ![]() 韩诗派他们也噴过… 换句话说,对荀子学派而言,儒门內部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一个完美和完善的学派。 统统都是一堆错漏和⽑病的渣渣! 自然,即使此刻朱文肩负合纵重任,但看到⾕梁派的人,加上此人还有些瞧不起他,那就对不住了,合纵先放一边,辩论辩论再说! 这也是士大夫文人的通病了。 这个世界上,可不止名家喜 ![]() 事实上诸子家百,人人爱辩论。 真理越辩越明嘛。 自子夏先生之后,士大夫们聚在一起,倘若不是志同道合之人,肯定免不了要上辩论台走一遭。 当年的⽩马非马之论,就是这种爱好和喜好的巅峰表现。 而除了⽩马之辩外,历史上诸子家百之间,知名的辩论,不止发生过一次。 譬如当年农家创始人许行先生与孟子之间的那场辩论,就对整个儒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明显的,莫过于,儒家从此学会了精神胜利法——不管别人信不信,孟子自己宣布了自己的胜利,贬斥许行为‘南蛮鴂⾆之人,作先王之道…’ 但… 这种方法或许可以在后世蒙混过关,但在现在不行! 因为许行先生自己写的《神农书》以及其弟子门徒留下的著作都很好的证明了当年的辩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况且,还有一个更清楚的证明——那场辩论后,孟子的许多弟子门徒,弃儒从农… 所以思孟学派至今耿耿于怀,坚持当年孟子是赢了的。 这就成为了一个公案。 至于此番,即将召开的石渠阁会议,主舞台肯定是要留给诸子家百辩论的。 有没有理?有没有用?是否符合公序良俗,先王之道? 一切,辩论台上见分晓。 所以,其实,朱文觉得,在那之前,先热⾝一下,也是不错。 而那位⾕梁学派的巨头,似乎也正有此意——比嘴炮?谁怕谁?辩就辩呗! 倘若同门之中都不能取胜,那又如何去在石渠阁上直面墨家、法家、⻩老学这样的強敌? 所以,他拱手作揖,道:“既如此,朱公请随我来…” ……… 而与此同时,在邯郸城內的一个别院之中。 年已七十的韩诗派掌门人兼创始人韩婴,却在招待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客人姓伍,非常年轻,大约只有三十岁,穿着⽩狐裘做的外套,脚上一双黝黑⾊的⽪靴非常惹人眼。 “晚辈尝读长者大作,常常爱不释手,今⽇有幸得见长者,实在是三生有幸…”伍姓青年恭⾝拜道。 韩婴听了却是笑而不语。 这些年来,捧着他闲暇是写的几篇文章,编辑出版,成为《韩子杂谈》一书者,而从天下各地蜂拥而来,想要跟他套近乎的人,数都数不过来。 因为… 其实,真正接近天子的人,都知道,当今天子,真正喜 ![]() 而是,不过数篇故事,总共不过两三万字,十来页的《韩子杂谈》。 与相较于学术 ![]() ![]() 其故事,天马行空,甚至可能是子虚乌有。 韩婴当年写这些故事,其实只是教育门下弟子,寓教于乐。 但那成想,本来是乐娱自己和教育门徒的故事,昅引了今上的注意,甚至非常得今上喜爱。 今上屡次遣使来此,只为一件事情——催更! 韩婴就曾经亲口听到了来访的天使对他转达的天子口诏:朕将以先生故事、文章,为朕子嗣之书,为诸子教化之蒙也! 这是迄今为止,韩婴所知的,当今天子第一次对人说起了自己对皇子们的教育计划。 自己的文章和故事,能够成为皇室教育的一部分。 这让韩婴很慡。 但随之而来的贵戚和贵人的烦扰,又让他不胜其烦。 但却又没有办法。 譬如眼前此人。 他来自安东,拿着的是朝鲜君刘明的亲笔拜帖。 不见都不行! …… 注1:赵国是飞廉之后,在好基友七月的《舂秋我控姐》,哦不,舂秋我为王里,有详细描述,有趣兴的可以去看看,真的很好看! 注2:往税,在汉代是一种贵族送终时的礼金方式,相当于我们今天去别人的葬礼上给的随礼。 注3:当年传说是惠帝捉奷,捉到了吕后跟申食其那啥,所以吕后 ![]() Ps:推荐一本书《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未完待续。) |
上一章 我要做皇帝 下一章 ( → ) |
我要做皇帝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我要做皇帝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我要做皇帝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要离刺荆轲是我要做皇帝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