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我要做皇帝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要做皇帝 作者:要离刺荆轲 | 书号:39970 时间:2017/9/9 字数:6963 |
上一章 第九百一十九章 从此朕既国家!(1) 下一章 ( → ) | |
刘彻驱车,带着文武百官,在军队的簇拥下,来到了太庙之外。 太庙与未央宮的距离本来就不远。 在事实上,整个汉室历史的前中期,先帝的宗庙,都是陈列于未央宮和长乐宮的宮墙之下。 这是为了方便皇帝能时刻前往祖宗的宗庙之中,与先祖 ![]() 譬如,汉记书载,宣帝即位初期,就常常前往昭帝的孝昭庙,经常整夜整夜待在孝昭庙之中,长跪昭帝⾐冠前。 这个举措的效果非常明显。 不止使得霍氏不敢对其动手。 而且拉拢了包括张安世在內的许多昭帝遗臣。 霍光死后,霍氏的子孙们甚至曾经打算和计划趁宣帝夜宿孝昭庙时发动兵变,挟持宣帝,再行废立。 但此事被宣帝所洞悉,兵变失败,霍氏被诛杀⼲净。 从那以后,汉家才确定了‘夜不⼊庙’,只能‘待明而⼊’的制度。 宣帝依靠着死了的昭帝,才稳固了自己权利,拉拢了大臣和贵族。 但搞笑的是,宣帝一死,他的儿子元帝,就把昭帝⾐冠出巡的必经之路肥牛亭赐给了大臣张禹做陵墓,从此昭帝⾐冠只能绕道。 从这就可以看出来,老刘家的皇帝们呢。 对于祖宗其实不是那么尊重的。 就像刘彻现在所走的这条御道。 它是惠帝修建的,为了方便自己出⼊未央宮,前往长乐宮请安。 但问题是,这条道路横亘在刘邦的⾼庙⾐冠出巡必经之路。 为了自己方便,老爹的⾐冠出巡之路都能抢。 这要放在礼法制度严苛的宗周时期,惠帝能被天下人的唾沫淹死。 但在汉室,天子最大,天子没有错误(人主无过举)。 所以,为了维护惠帝的光辉和伟大,就只能⿇烦刘邦的⾐冠挪窝了。 于是,就有了原庙制度。 将刘邦的⾐冠送到了渭北的长陵,在当地给刘邦再起一座神庙,供奉其⾐冠。 顺便一提,想出这个主意和弄出这个制度的人叫叔孙通。 再纯正不过的儒家巨头,哪怕是后世的司马光再怎么扼腕叹息,也不得不承认其儒家先驱的地位。 至于太史公司马迁,更是认为叔孙通是‘儒宗’。 认为没有叔孙通,儒家的传承,早就要断绝! 乘着驷车,走在这条道路上,刘彻也不由得叹息了一声:“吾之叔孙生何在?” 曾经,他确实不齿和不屑过叔孙通的私德和为人。 但当了皇帝后,尤其是坐了四年天下后。 刘彻的观念早已经改变了。 这个世界, ![]() 周公尚且有恐惧流言⽇。 何况其他人? 尤其是儒家这样的学派,假如出现个所谓的圣人,那极有可能会发生灾难。 无论什么思想和学派,甚至于宗教、 ![]() 原教旨主义者,都是人类之敌。 死抱着几百年前的老古董,不愿睁眼看世界,与时俱进,顺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需要的人或者学派。 不是会害死他自己,就必定会害死相信他的家国和民族! 反倒是叔孙通这样能随机应变,与时俱进, ![]() 所谓大直若诎,道固委蛇。 总之,在国中,不能给统治者跪下来唱服征,不能顺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的学派、思想和宗教,肯定会被统治者的刀 ![]() 这样想着的时候,刘彻的驷车,抵达了太庙门外。 此刻的太庙附近,已经被军队围的⽔怈不通。 两三千个火把,照的整个世界如同⽩昼。 “恭 ![]() 刘彻的车驾抵达,立刻引起了军队的山呼海啸。 这 ![]() “长城城发生了什么?”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从 ![]() 若不是汉室有着严格的闾里制度。 所有的居民区,一到天黑就会落闸,严噤出⼊。 不然的话,八卦 ![]() 而这也是刘礼和刘富的子孙们选择在平明之前,夜闯太庙,进行哭庙的原因。 假如是大⽩天,姑且不说能不能进得去。 就算进去了,下场也是恒定的——掉脑袋。 没有比刘氏更清楚自己家族做派的人了。 当年,⾼祖皇帝能对项羽说:请分我一碗,更能毫无顾忌的将自己的 ![]() 子孙后代,哪怕不如祖宗。 也绝对不会受任何人的要挟。 而选择在平明之前,进⼊太庙,则将风险降到了最低,也给了天子和自己都留了后路。 只要事情能够得到解决,天亮以后,朝廷完全可以发布诸如天子夜谒太庙这样的新闻来堵天下人的嘴巴。 最多,最多,民间的八卦 ![]() 此刻,听到了天子车驾到来的动静。 太庙正厅之內的十几位元王子孙,立刻就按照计划,匍匐在地上,用尽全⾝的力气,放声痛哭。 太庙的庙堂上,烛光绰绰,供奉在太庙正中的⾼座之上,用着木架支撑的太上皇⾐冠空空如也,宽大的袖袍,舞动的九旒,无风自动。 仿佛那位驾崩数十年的刘氏先祖的灵魂,正从九泉归来,冥冥垂视着自己的子孙后代。 庙堂內外,数十位手持长戟和斧钺的甲士,如临大敌一般,将武器对准了庙堂正中的元王子嗣们。 这些都是保卫太庙的武士。 基本都是贵族士大夫的后代。 汉家制度,封君以上及两千石,都需要奉献子侄给祖宗的宗庙值守一到两年,以此完成自己的人臣义务。 而他们今夜无疑已经失职了。 按照制度,只砍他们的脑袋,已经是皇恩浩 ![]() 几个庙祝官和庙祀官,脸⾊苍⽩,浑⾝发软的看着这一切。 尽管他们恨不得马上下令,命令庙堂卫士,将这些贼子杀光。 但他们不能。 祖宗宗庙,神圣而严肃。 别说是⾎渐庙堂,便是⼊庙之前,没有浴沐斋戒,宁心静神,祛除內外污秽。 也是对祖宗神明的大不敬。 庙堂溅⾎,更是对列祖列宗的亵渎。 会让祖先的灵魂发怒,并拒绝接受⾎食和香火。 特别是在汉室,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所有在场或者不在场的太庙工作人员和其家族,全部都要掉脑袋。 ……… “刘道!” “刘登!” “刘固!” 刘彻走下撵车后,就对着太庙內喊话:“朕已至此!” “尔等若还有半分人臣之心,孝子之意,还念半分元王之德…”刘彻正义凛然的说道:“就立刻给朕滚出太庙,休要惊扰太上皇!” “太庙一草一木,若有半分损伤,尔等都是获罪于天,将使元王、夷王之德,一朝丧尽!” 刘彻的话,清清楚楚的传到了太庙之內。 片刻后,就有三位⾝着素服,全⾝带孝的贵族男子,一步一跪,来到太庙门口。 数千把武器,立刻对准了这三人。 明晃晃的刀 ![]() 只要稍有异动,立刻就能将他们砍成⾁泥。 当然,这样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太庙前后,都是不能见⾎的。 见⾎则等于亵渎祖宗神灵! 哪怕是当年诸侯大臣共诛吕氏,面对一些逃进⾼庙和惠帝的诸吕 ![]() ![]() 没有人,甚至连皇帝也承担不起宗庙溅⾎的后果。 当然,这只限于稳 ![]() 在 ![]() 譬如同样在诛除诸吕时,当南北两军各为其主 ![]() “孽臣不孝子道、登、固,顿首百拜,请见天子!”三人都镇定的拜道。 事到如今,对他们来说,没有其他好想的了,只有一条路——见到天子,陈述自己的冤屈和委屈。 这样,天子但凡要脸面,就不会下死手,甚至为了脸面,还要安抚他们。 “将这些孽子给朕带过来…”刘彻挥手下令,但视线却已经移向了东方的长乐宮方向。 这出戏,唱到这里,已经快到收尾了。 但还缺最后一个程序——既让元王的子孙来喊冤。 他们喊冤,刘彻当然不会听,也不会同意。 但是,这却能施加強大的庒力给与东宮。 如此,就可以确保,无论如何,无论东宮愿意或者不愿意,从此以后,不再⼲政! 东宮不再⼲政后,馆陶就成为了无 ![]() 刘彻虽然依旧不敢对丈⺟娘怎么怎么样。 但是,却可以削其威权,收其特权,箍其双⾜。 这是刘彻必然要做的事情。 不然,他这边励精图治,馆陶和诸窦外戚,拼命挖墙脚,损家国以肥自己。 这让刘彻怎么刷新吏治? 怎么告诉文武百官,大家都要奉公守法,廉洁利民? 这不是搞笑吗? 在实质上来说,刘彻所针对的,其实就是以馆陶为首的宮廷外戚贵族游说集团。 这些家伙,十几年来作恶多端,屡屡揷手和⼲涉家国大政和员官任免。 刘彻忍他们忍到现在,已然是忍无可忍! 片刻后,刘道、刘登和刘固三兄弟就被带到了刘彻面前。 这三兄弟,刘彻都认识。 刘道是刘礼的长子,刘登是刘富的世子,刘固则是仲子。 从前与刘彻关系还行,曾经随行游猎上林苑。 但此刻,这三位过去的宗室手⾜,如同狗彘一般,无力的匍匐在刘彻面前。 “陛下…”刘道三兄弟一见到刘彻,立刻就跪下来,顿首在地上:“孽臣不孝子道等罪孽深重,无颜再见陛下,只是事关祖宗香火承祀,罪臣等不得已,唯有出此下策?” “祖宗宗庙,天下之重,社稷之要,尔等无论是何缘由,擅闯宗庙,惊扰神明,都是不容于天下…”刘彻淡淡的说道:“尔等知道了吗?” “臣等知之…”刘道脫下冠帽,匍匐而拜:“惊扰太上皇之灵,臣等罪在不赦,不死不⾜以谢天下!” 在决定来之前,他们就已经知道了,自己会是个什么下场。 毋庸置疑,不会有人能容忍惊扰祖宗神灵的人。 祖宗神明受惊,天子也要脫帽谢罪,还要具太牢,以告罪于列祖列宗。 主辱臣死,令天子陷⼊此种境地的人,无论是谁,无论地位⾼低,都是死字。 但在汉室,在如今。 对很多士大夫贵族而言,个人生死,不⾜一提。 家族和宗族的香火传续,才是最重要的。 它重于生命和荣辱。 倘若家族香火宗庙在某一代人手里断绝。 那此人与他的子孙死后,都要以发覆面,以示不敢见列祖列宗于九泉之意。 甚至,还不能立陵墓墓碑,不能⼊祀宗庙,与先祖们一起接受子孙供奉。 于此时的士大夫贵族来说,这是比死亡更残酷,比荣辱更重要的事情。 当年,留候张不疑与其门大夫合谋杀害楚国內史,论法当死,最终被太宗皇帝批准赎死,但剥夺一切爵位,废为城旦,留候侯国就此断绝。 这是太宗皇帝仁慈吗? 恰恰相反,这是最大的羞辱和最严苛的刑罚。 张不疑死后,其尸首以竹席一卷,随便挖了个坑就埋了。 其冢上无封土,其陵墓无陪葬,其发须覆面。 这样的人,哪怕死后到了九泉之下,也将是孤魂野鬼。 没有人知道他,不会有人祭祀他。 他的祖先和他的后代,将他抛弃。 在宗祀的神主牌上,永远不会看到他的名字。 比起这样的下场,死亡,真的一点都不可怕,甚至相当仁慈。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瓒候萧何家族。 当初,萧何的孙子萧同坐法废国。 但是,因为太宗皇帝准许从萧何的诸子中选择一人继嗣,改封为筑 ![]() 所以,萧同的神主牌,得以被引⼊萧家宗庙,甚至,最终还捞到了一个谥号。 等到了萧何的第四代时,又出了问题。 那一代的筑 ![]() 于是,筑 ![]() 但不要紧,先帝在吴楚之 ![]()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萧何子嗣支脉之间击鼓传花,相互比赛作死的事情,估计还要发生无数次。 但,只要皇位上坐的还是刘邦的子嗣,天子还姓刘。 他们家的富贵,就可以保证。 然而,这个世界终归只有一个萧何,能被⾼皇帝赞誉为‘功劳第一’的兴汉名臣。 显然,他们这些元王支脉的地位,拍马也不及萧何。 对刘道等人来说,想要死后不落到张不疑那样的悲惨下场,以至于连宗祀都不能⼊祀。 那就只能用他们的⾎来给子孙后代,铺平道路了。 甚至,他们觉得,自己的死是值得的。 而假如有人连死都不怕了,那这个世界大抵也就没有什么能让他们恐惧的事情了。 “伏唯陛下圣裁:罪臣等皆元王子嗣,先帝在⽇,曾亲口御封,吾等之⽗⼊祀楚国,以奉元王宗庙!”刘道恭⾝一拜说道:“奈何先帝早崩,陛下承天应命,即位大宝,以楚赵之事尽委于东宮…然东宮老朽,不能视事,犹豫不决,今⽇属臣⽗,明⽇爱红候…” “住嘴!”刘彻冷然打断他们的诉说:“太皇太后,也是你们能议论的吗?” “太皇太后,躬太宗之德,佐先帝之命,用之于朕,⺟仪天下,威容昭曜,天下皆感其德而服其义,昔者夏开之莘后,文王之姜后,不过如此!” “尔等居然胆敢妄议太皇太后?”刘彻一脸悲愤的说道:“朕能饶你们,天下也不能饶你们!” 这是必然要做的脸面功夫和表面之事。 从古至今,刘彻从来没有看到过,有那个明智的统治者,会将自己內部的矛盾和利害,公开的宣扬给天下看。 只有那些****和笨蛋蠢货,才会以为公开了矛盾,自己就能占据主动。 殊不知,矛盾的公开,必然导致 ![]() 任何东西,在没公开前,哪怕彼此已经疏通⽔火,有我无他了,但也还可以遮掩,可以隐蔵,可以缓冲。 一旦公开,就等于告诉自己和对手:来吧,我们决一死战吧,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这岂非是****? 尤其是东宮和未央宮之间的关系,敏感而脆弱。 这就是刘彻为什么一直要忍着窦氏和馆陶挖墙脚,而装作大度的模样。 实在是他知道。 对皇帝而言,不能只顾一时慡。 慡完之后,还要考虑怎么收拾烂摊子。 东宮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窦氏外戚和馆陶的问题,却是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噤绝的。 公开矛盾无助于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更糟糕。 史书之上,可不乏有着流⾎漂橹,陈尸宮廷的悲剧。 “朕命令尔等,以及诸元王子嗣,即刻⾁袒出太庙,谢罪于朕前!”刘彻厉声说道:“如此,念在元王夷王之德,朕或许还会从轻发落,不然,获罪于天,无可祷也!”(未完待续。) |
上一章 我要做皇帝 下一章 ( → ) |
我要做皇帝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我要做皇帝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我要做皇帝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要离刺荆轲是我要做皇帝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