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癌症楼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癌症楼 作者:索尔仁尼琴 | 书号:39948 时间:2017/9/8 字数:13754 |
上一章 第一部 第11章 桦树癌 下一章 ( → ) | |
不管怎么说,星期六晚上癌症楼病房里的那种看不见的轻松气氛还是能够感觉到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须知,病人在周末并不能解脫自己的疾患,更不能抛开疾患所引起的愁绪。他们无非是摆脫了同医生们的谈话和主要的治疗措施,看来,人⾝上永远保持稚气的那![]() ![]() 跟阿霞闲聊之后,焦姆卡小心翼翼地迈着愈益疼痛的腿,艰难地走上楼梯,进了自己的病房,并且立刻发现病房里从来也没有这么热闹过。 不仅同病房里的人和西布加托夫都在,还有从楼下来的客人,其中有的是 ![]() ![]() ![]() ![]() 说话的是科斯托格洛托夫。他不是坐在 ![]() ![]() ![]() ![]() “这就是那位哲学家笛卡儿。他说过:“可以怀疑一切!” “不过,这并不适用于我们的现实!”鲁萨诺夫举起一个指头提醒他。 “不适用,当然不适用,”科斯托格格托夫对他的异议甚至感到惊讶。“我只是想说,我们不应该像家兔一样听任医生布摆。请看,我读的这本书,”他从窗台上拿起一本打开了的大开本的书。“阿布里科索夫和斯特鲁科夫为⾼等院校合写的教科书《病理解剖学》。这里说,肿瘤的变化过程与中枢神经活动的联系还是研究的薄弱环节。而这种联系却是极其奇特的!甚至开门见山地写道,他找到了要引用的一行,‘虽然很少,但是自行疫命的例子是有的’!这里是怎么写的,你们注意到没有?不是治愈,而是痊愈!嗯?” 整个病房都活跃了起来。仿佛从那本翻开的大书里飞出了“自行痊愈”这只能够触摸得到的彩蝶,每个人都探出前额和面颊,望渴彩蝶发发善心用翅膀来轻抚一下。 “自行痊愈!”科斯托格洛托夫把书放下之后,晃动着十指张开的双手,一条腿仍像吉他似的搁在膝上。“这就是说,肿瘤会突然莫名其妙地向相反的方向收缩!它渐渐缩小,消散,最终完全消失!懂吗?” 大家都默不作声,像听故事似地微微张着嘴。他们无一不希望他的那个肿瘤,那个把整个生活都彻底搅 ![]() 大家都默不作声,等候彩蝶来摸抚自己的脸,只有脸⾊ ![]() ![]() “大概,这需要…良心上⼲净。”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明⽩,他是在参加这场谈话呢,还是自己在谈别的事情。 但是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这一次不仅是聚精会神地,而且是怀着一定的好感在听啃骨者这位邻居发表议论,这时,他不屑一顾地甩了甩手: “这跟良心有什么相⼲?你应感到惭愧,波杜耶夫同志!” 然而科斯托格洛托夫却及时接过话头: “说得好,叶夫列姆!说得好!一切都是可能的,我们连个庇也不知道。比方说,战后我读过一本杂志,那上面有一篇极其有趣的东西…原来,人的脑袋通口处有一道脑⾎屏障,只要那些能够致人死命的物质或细菌无法通过这道屏障进人大脑,人就活着。而这取决于什么呢?…” 那位从进⼊病房就手不释卷研究地质学的青年,此时正坐在靠近科斯托格洛托夫那另一个窗口的 ![]() ![]() “…原来,取决于这道屏障本⾝中钾盐与钠盐的比例。其中的哪一种盐,我不记得了,权且是钠盐吧,如果钠盐占主要地位,那么,什么也不能把人制服,屏障不会被突破,人就死不了。相反,要是钾盐占了上风,屏障便起不了保护作用,人就会死去。而钢和钾的比例又取决于什么呢?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它们的比例取决于人的情绪!懂吗?这就是说,如果精神 ![]() 地质学家带着平静的欣赏的表情听着,像一个聪明的大生学,大致能料到黑板上下一行将会写些什么。他表示赞同: “乐观主义理生学。这个思路很好。” 似乎浪费了时间,说完他就又埋头看书了。 对这一点,连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也没有任何反对意思。啃骨者的讨论完全符合科学。 “我是不会感到奇怪的,”科斯托格洛托夫继续发挥“如果再过那么100年,我们的机体在问心无愧时会分离出一种雄盐来,而在问心有愧时则分离不出来。细胞会不会形成肿瘤或肿瘤能不能消退,也就取决于这种锅盐。” 叶夫列姆声音嘶哑地叹气说: “我毁了好多娘儿们。生了孩子又把她们抛弃了…她们流了很多眼泪…我的肿瘤消不了。” “这有什么联系?!”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克制不住了。“这是极端的宗教 ![]() “您为什么跟道德上的自我修养那么过不去呢?”科斯托格洛托夫顶撞他。“为什么谈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会引起您发这么大的脾气?这个问题会刺痛谁呢?只会刺痛那些道德上的败类!” ‘您…不要忘乎所以!”只见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的眼镜及其边框倏地一闪,这一时刻他把脑袋 ![]() “可为什么我不能呢?”科斯托格洛托夫一对乌黑的大眼睛直盯着鲁萨诺夫。 “算了,算了!”其他病员纷纷劝解。 “喂,同志,”坐在焦姆卡 ![]() 但无论是鲁萨诺夫还是科斯托格洛托夫,都互不相让。他们累不相识,但都剑拔弩张似地望着对方。 “既然您想发表意见,那就应该具有起码的常识!’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有板有限地吐着每一个字,教训自己的对手。“关于列夫-托尔斯泰之流的道德上的自我修养观点,列宁曾写过文章,一劳永逸地批判过!斯大林同志也写过文章!还有⾼尔基。” “对不起!”科斯托格洛托夫強忍着怒火向对方伸出一只手回敬道。“世上任何人对任何事所下的结论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因为,那样一米,生活也就会停止不前了。一代一代的后人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无言以对。他那敏感的⽩耳朵的外缘开始涨红,面颊上有的地方也泛起了圆圆的红斑。 (现在需要的不是反驳,不是参与星期六的这场争论,而是要查一查此人是谁,从哪儿来的,有什么背景,以及他的那些极其荒谬的观点对于他所担任的职务是否有害。) “我并不是说,”科斯托格洛托夫匆匆说道“在社会科学方面我有什么学问,这我很少研究。但我凭自己的头脑这样理解,列宁之所以批评列夫-托尔斯泰的道德修养经,是由于那时这种主张会使社会偏离反对暴政的斗争,偏离即将成 ![]() 此时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的两只耳朵已全部涨红了。这已经是对府政机构的直接攻击(诚然,他没听清是对哪个具体机构),而且当着偶然聚在一起的听众,这就使局面更为严重,必须适可而止地结束这场争论,待以后有了机会首先审查一下科斯托格洛托夫这个人。因此,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暂时不把问题提到原则⾼度,仅如波杜耶夫那边说: “让他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好了。那会更有益处。” 然而,科斯托格洛托夫没有重视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所把握的分寸,继续在没有思想准备的听众面前宣扬自己的一套: “为什么要妨碍别人思考呢?归 ![]() ![]() “我请求您!我请求您!’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这时已不是在履行公民义务,而是按人之常情提醒他。“不要谈论死亡!我们连提也不要再提了!” “对我没什么好求的!”科斯托格洛托夫连连摆动铲子似的大手。“要是在这儿不谈论死亡,那到什么地方去谈呢?‘啊,我们将永远活在世上!” “这么说,您打算怎么样呢?”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提⾼了声音。“老是谈论死亡,老是想到死亡不成!用这种方式去使钾盐占优势吗?” ‘“不必老是谈,”科斯托格洛托夫稍稍冷静了些,自知陷⼊了矛盾。“不必老是谈,但哪怕偶尔谈谈。这会有好处。否则,想想看,我们一辈子都对人強调:‘你是集体的一员!你是集体的一员!’但这只是在他活着的时候。死亡来临的时刻,我们就把他放出集体。成员他倒是成员,可死他不得不自己去死。肿瘤也是只生在他一个人⾝上,而不是生在集体⾝上。就拿您来说吧!”他很耝鲁地伸出指头指向鲁萨诺夫。“好,您说说,世上您现在最怕的是什么?是死!您最不愿谈论的又是什么?还是关于死!这怎么解释呢?” 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不再听下去,他失去了同他们继续争论的趣兴。刚才他没有注意,一不小心让肿瘤牵动了脖子和头部,疼得他完全熄灭了开导这些糊涂蛋、澄清其妄言的兴致。说到底,他进这所医院纯属偶然,在病情处于这样的关键时刻,他不应该同这些人待在一起。而主要的,同时也是可怕的一点是,昨天打过针以后,肿瘤一点也没收缩或软化。想到这里,他心都凉了。啃骨者倒是可以兴致 ![]() ![]() 焦姆卡的客人,那个发音困难的大⾝量的男子,捂着疼痛的喉咙,几次想揷话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打断这场不愉快的争论。他想提醒他们,此刻他们所有的人统统是历史的客体,而不是主体,但他那嘶哑的声音谁也听不见,而要说得响些他又无能为力,只好把两个指头按在喉头上,以减轻疼痛并帮助发声。⾆头和咽喉部位的疾患,说话能力的丧失,不知为什么尤其使人感到难受,而整个面部就成了反映这种难受之感的镜子。刚才他直摆两只大手,试图阻止争吵的双方,而此刻他已走到病 ![]() “同志们!同志们!”他声音嘶哑地说,别人也为他的喉咙感到难受。‘不要再提这种丧气的事情!我们岂不已经被自己的病磨折得够沮丧的了!喂,您这位同志!”他从通道里走过去,几乎像祈求似地伸出一只手(另一只手放在喉头上),面对着⾼⾼坐在窗台上的、头发蓬 ![]() “讲吧,奥列格,讲⽩烨菇蘑!你开头讲什么来看?”西市加托夫问道。 就连⽪肤呈古铜⾊的倪老头也艰难地转动着⾆头,吐字不清地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他的⾆头一部分已在先前的治疗过程中脫落了,其余的部分此时依然肿 ![]() 别的人也要求他讲。 科斯托格洛托夫产生了一种无以名状的轻松感。多少年来他在自由人面前一直习惯于默不作声,手搭在背后,脑袋低着,这使他像先天 ![]() ![]() 他尤其不习惯在许多人面前发表讲话,正像不习惯出席各种各样的会议和参加群众集会一样。此刻却要他成为演说家,科斯托格洛托夫感到难以想像,仿佛置⾝于可笑的梦中似的。然而,正像溜冰一样,起跑之后就很难停住,只能任其飞也似地滑下去,他正是如此,顺着自己未曾料到。但看来必然会痊愈的良好趋势,继续顺⽔推舟。 “朋友们!这是一件罕见的事情。是一个前来复查的病人讲给我听的,当时我还正在等这里的 ![]() “相反,每天还得花4个卢布,用在买邮票上,”焦姆卡揷了一句。 “是啊。一天花掉4个卢布,一个月就是120卢布!这不是他的义务,也不是他的职责,这只不过是他情愿做的好事罢了。要么,这该怎么说呢?”科斯托格洛托夫转向鲁萨诺夫。“是人道精神,对吗?” 但是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正在读报纸上一篇预算报告的末尾,装做没有听见。 “他没有任何部下,既没有助手,也没有秘书。这一切都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做的。为此他也没得到什么荣誉!要知道,对我们病人来说,医生好比摆渡人:用着的时候才找他,过后也就被忘了。他把人家的病治好,人家反倒把他的信扔掉。他在信的末尾抱怨说,有些病人不再跟他通信了,殊不知通信会对他们有好处。他们不把服用的剂量和效果写信告诉他。他还请求我,让我按时给他写回信!我们可真应该向他深深地鞠躬!” “不过,你还是顺着次序讲,奥列格!”西布加托夫请求说,面带着希望的淡淡微笑。 他是多么望渴把病治好啊(尽管那长年累月磨折人的治疗,显然已没有治愈的可能)!多么希望有朝一⽇会突然彻底治好!希望背上的创口愈合, ![]() 他们大家多么望渴了解这样一位神医,了解此地医生所不知道的那种药啊!他们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反正每一个人的內心深处都相信,某个地方隐居着这样一位神医,或者这样一位草药郞中,或者这样一个巫婆,只要得知哪儿能弄到此药,他们就能够得救。 是啊,他们的生命不可能已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不可能! 无论我们在⾝体強壮、幸福顺遂的时候会怎样嘲笑奇迹,可是一旦生活把我们 ![]() 与所有聚精会神贪婪倾听他演讲的听众的心情相融合,科斯托格洛托夫开始讲得有声有⾊了,此刻他相信自己的话甚至超过他默默读过的那封信。 “如果要从头讲的话,沙拉夫,事情是这样的。关于马斯连尼科夫医生,先前的那个病人告诉我,他原是莫斯科近郊亚历山德罗夫县的一个本地的老医生。按照从前的一般惯例,他在同一家医院里当了几十年的医生。他注意到一点:尽管医学书刊上关于癌的论述愈来愈多,可是他所接触的农民病人当中却没有人生癌。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小的时候谁不害怕妖魔鬼怪?——一碰那穿不透但却能神秘启合的墙壁就会吓得发抖,仿佛什么人的一个肩膀或者什么人是一条腿大马上就会挤出来。即使在我们的智慧可以揭示奥秘的今天,⽇常生活中已没有妖魔鬼怪的容⾝之地,却也说不定会有神怪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说:我在这儿!不要忘记!) “…于是他开始研究,于是他开始研究,”科斯托格洛托夫兴致 ![]() ![]() “那不是鳞⽪牛肝菌么?”波杜耶夫打断了他的话。最近他已感到绝望,终⽇不声不响,甘愿认命,此刻这种普通的、不难弄到的物药甚至给他带来了一线光明。 在场的都是南方人,不要说鳞⽪牛肝菌,即使烨树本⾝有些人也从未见过,所以更加不能想像科斯托格洛托夫所说的是什么东西。 “不,叶夫列姆,不是鳞⽪牛肝菌。总的来说这甚至不是烨树蘑,而是烨树癌。如果你记得的话,在一些老烨树上有这种…样子十分难看的增生物——一层脊状的东西,外表呈黑⾊,里面是深褐⾊的。” “那么,是多孔菌?”叶夫列姆继续追问。“从前人们用除石打火时拿它们作引子?” “也许是。就这样,谢尔盖-尼基季奇-马斯连尼科夫突然想到: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庄稼人会不会就是在不知不觉中用这种恰加抑制了癌症?” “就是说,起到了预防作用?”年轻的地质学家点了点头问道。今天整个晚上他都没法看书了,不过听一听这种谈话倒也值得。 “可是,光猜想还是不够的,懂吗?这一切都还必须经过检验。还必须对喝与不喝这种自制土茶的人进行多年的观察才行。还得让⾝上已经出现了肿瘤的人去喝这种上茶,这就要承担不用其他手段给人治疗的责任。并且需要摸准煮到什么温度、用多少剂量才为合适:煮得滚沸好还是不滚好;每天喝几杯;会不会有后遗症;对哪种肿瘤治疗效果好些,对哪种差些。对所有这一切的研究,耗去了…” “那么现在呢?现在呢?”西布加托夫急切地问。 而焦姆卡想道:莫非对腿也有帮助?说不定能保住腿? “现在么?瞧,他写来了回信。信里告诉我,该怎么治疗。” “他的地址您也有吗?”那个发声艰难的病人,迫不及待地问,他的一只手依然捂着嘶哑的喉咙,另一只手已从茄克口袋里摸出笔记本和钢笔。“信上连怎么个服法也写着吗?对喉头肿瘤起不起作用,他没写吗?” 不管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是多么想保持自己的尊严并以彻底的蔑视来对他的这位邻居实行报复,可是他却不能不听听这个故事。对提 ![]() ![]() “可这种疗法是不是已经得到正式承认?有没有获得哪一级的批准?” 科斯托格洛托夫从窗台上居⾼临下地冷冷一笑。 “关于哪一级批准没批准,我可是不知道。信么,”他扬了扬用绿墨⽔写得密密⿇⿇的一小张有点发⻩的纸“信写得是很具体的:怎样捣碎,怎样溶解。不过我想,要是这种疗法已被上级批准,那么护士该会发给我们这种汤药喝的。楼梯上该会放着一只桶。也用不着往亚历山德罗夫那里写信了。” “亚历山德罗夫,”发声困难的病人已经记下来了。“是哪个邮区的?什么街道?”他问得很快。 艾哈迈占也听得很有趣兴,在听的过程中还轻声为穆尔萨利莫夫和叶 ![]() “既然这种菌子是好东西,医生们为什么不采用呢?为什么没被收进药典?” “这是一条漫长的路,艾哈迈占。有些人不相信;有些人不愿重新学习,所以千方百计地阻挠;还有一些人为了推行自己的一套方法而设置障碍。因而我们也就无从选择。” 科斯托格洛托夫回答了鲁萨诺夫,回答了艾哈迈占,但却没有回答发声困难的那个病人——没把地址给他。这——他做得很自然,仿佛没听见,没来得及,而实际上是不愿意告诉他。这个发声困难的病人有点不大知趣,尽管看起来令人敬重,⾝材和脑袋像个行银行长,甚至可以说像南美洲的一个小国的总理。再就是,奥列格不忍心叫马斯连尼科夫这个忠厚的长者牺牲过多的睡眠时间去给陌生人写信,毫无疑问,发声困难的病人会向他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又不能不可怜这条丧失了正常人声音的哑嗓子(我们发声正常却不知爱护)。还有一层,科斯托格洛托夫可说是一个生病专家了,作为一个病人对自己的疾患做了精心的研究,就连病理解剖学也读过了,各种问题都设法从汉加尔特和东佐娃那里得到了解释,现在又从马斯连尼科夫那里收到了回信。为什么竟要他这样一个多年被剥夺一切权利的人来教这些自由人如何躲闪倾庒下来的巨石?在他 ![]() 这一切并不是经过了深思 ![]() “那么,服法他写了吗?”地质学家问。纸和铅笔本来就放在他面前,他看书时总是这样。 “怎么个服法,我可以念给你们听,请拿铅笔准备写吧,”科斯托格洛托夫宣布说。 病房里顿时忙 ![]() 大家一行行地记着,有的写得快,有的跟不上便要求重念一遍,就这样,病房里的气氛变得特别融洽和和睦。他们之间有时说话态度是那么不够友好,但有什么隔阂呢?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死亡。既然死亡跟所有的活人作对,那么世上还有什么能使他们分开的呢? 焦姆卡记完之后,用他那与年龄不相称的耝嗓门慢慢呑呑地说: “不过…倒哪儿去弄烨树蘑呢?这里又没有…” 大家都叹了口气。在这些离开俄罗斯很久(有的是自愿离开的)或者从来也没到过那里的人面前,掠过了这个植物容易生长、气候温和、没有酷热太 ![]() ![]() 然而,去俄罗斯的路对他来说是噤止通行的。 而其他有可能到那里去的人,却没有学会这样一种人生哲学:为了一个主要目标,不惜牺牲一切,不惜把一切都置诸脑后。他们所看到的都是不成其为障碍的障碍:为了寻找这样的物药,怎样才能弄到证明或者请假?怎样打破生活常规,同家人告别?到哪儿去筹集一笔钱?作这样一次远行该如何穿戴,随⾝带些什么?到哪一站下车,之后又该到哪儿去打听需要了解的一切? 科斯托格洛托夫还轻轻拍着那封信说道: “他在这里提到,有些所谓的采购员,简直是精明能⼲的人,他们收集恰加,晒⼲后寄给委托代购的主顾。不过价钱很贵——l公斤要15卢布,而一个月需用6公斤。” “他们有什么权利这样做?!”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愤怒了,他摆出的一副威严上司的面孔,会使任何一个采购员吓软了腿。“用毫无代价的取自大自然的东西去发横财,他们还有什么良心?” “别瞎亮亮(嚷嚷)片叶夫列姆向他嘘了一声(他把字音歪曲得特别难听——既不像是故意的,又不像是口齿不清)。“你以为近在眼前,伸手就能拿到吗?这得背着口袋、拿着斧头満树林里走啊。冬天的时候,还得脚踩滑雪板呢。” “但是1公斤总不该要15卢布呀,这些该死的投机分子!”鲁萨诺夫怎么也不肯让步,他的脸上又出现了一些红斑。 这是一个带 ![]() ![]() ![]() ![]() ![]() ![]() ![]() “那好吧!”卅夫列姆也火了。“别瞎亮亮,你自己坐车到那儿去组织收购好了。用家国的名义也好,用合作社的名义也好,随你的便。在这儿你嫌15个卢布的价钱太贵,那就别订。” 鲁萨诺夫明⽩,要害就在这里。他痛恨投机商人,可是现在,如果这种新药还要经过医学科学院的批准,还要等中部俄罗斯各州的合作社去组织连续的采购供应,那么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的肿瘤是等不及的。 发声困难的新病人,像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社的记者,拿着笔记本几乎爬到了科斯托格洛托夫的 ![]() “有没有采购员的地址?…信上没写那些采购员的地址吗?” 就连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也准备好了,要把地址记下来。 但是,不知为什么科斯托格洛托夫没有回答。不管信中有没有这样一个地址,反正他没回答,而只是从窗台上下来,伸手到 ![]() 焦姆卡把药方蔵进 ![]() ![]() ⽩烨树有助于治病,但并不是对谁都起作用。 鲁萨诺夫可说是有点不好意思:跟啃骨者发生了冲突(3天来已不是第一次发生冲突)之后,现在又对他谈的事情如此明显地感趣兴,而且还跟他要地址。也许是为了讨好啃骨者,也许不是,反正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并非存心,而是无意中提到使他们连结在一起的共同命运,态度颇为真诚: “是啊!世上还有什么能比…(癌吗?但他生的不是癌)这些…肿瘤…比癌更糟的呢?” 但是,科斯托格洛托夫的心,一点也不为这个年龄比他大。地位比他⾼、经验比他⾜的人的信任所动。他用的靴筒上晾⼲了的深褐⾊包脚布将脚包起来,一面把皱折处胡 ![]() “比癌更糟的吗?⿇风!” 这两个可怕的字以其排炮似的強烈声音在房间里响彻开来。 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皱了皱眉头,平和地说: “这话怎么说呢?何以见得更糟?⿇风的病变过程倒是比较慢的。” 科斯托格洛托夫以 ![]() “糟就糟在人还活着就被从世界上清除。硬使他们跟亲人分离,关进围着铁丝网的地方去。您以为这比得了肿瘤病好受吗?” 同这个耝鲁无礼的人离得如此之近,毫无遮蔽地处在他那燃烧着 ![]() “我是想说,所有这些可诅咒的疾病…” 任何一个有教养的人这时都会明⽩,应该迈出一步 ![]() ![]()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要是不生病,就不会知道什么是寿数。” 他从长衫口袋里掏出了卷成4指厚的一条带五角星搭扣的军人⽪带,用它束在掩上了⾐襟的长衫外面,只是留神没把肿瘤部位勒得太紧。接着,一边 ![]() 发声困难的那个病号在病 ![]() “那么,请您说说,喉头肿瘤大约有百分之几是癌?” “34%,”科斯托格洛托夫对他微微一笑,从他⾝旁走过去。 门外台阶上一个人也没有。 奥列格幸福地昅了一口静止的 ![]() 外面一点风也没有,也不算很冷。借着一扇窗户透出的灯光,看得见附近的一个⽔洼,⽔面发黑,没有结冰。算来只是2月5⽇,可已经是舂天了,似乎还不习惯。空气里悬浮着算不上雾的薄雹,薄得掩不住远处路灯和窗户的光亮,只是使它变得柔和些,不那么強烈而已。 奥列格左边有4棵金字塔式的⽩杨,像4个兄弟紧挨着,耸然向上,比楼顶还⾼。另一边只有孤零零的一棵,但技权伸展得无拘无束,跟那4棵一般⾼。它后面就是密密层层的其他一些树木,公园从那里延伸开去。 13号楼门前是没有遮拦的石头平台,它的几级台阶通向一条夹在灌木树篱中间的慢坡沥青路。现在树木都没有叶子,但紧密地挨在一起,显得很有生气。 奥列格是出来散步的,他想沿着林荫小径走一走,随着每一步的迈出,随着每一次腿骨的舒展,感受一下作为一个九死一生的人走路稳健、有其好腿之喜悦。但是从平台上看到的景⾊使他停住了脚步,于是他就在这里把烟菗完。 对面几栋楼稀疏的路灯和窗户的光线十分柔和。小径上几乎已没有人走动。当后面附近一条铁路上没有隆隆驶过火车的时候,这里就会传来均匀的温偏流⽔声——一条湍急的山洞之⽔在那边楼房后的悬崖下面奔流、飞溅。 再往前,过了悬崖,过了山涧,是市区的一个公园。不知是从那个公园(尽管天气很冷)还是从俱乐部开着的窗户里传来管乐队演奏舞曲的乐声。今天是星期六,所以有人在跳舞…某某人同某某人跳着 ![]() 奥列格由于讲了那么多话,而且别人都洗耳恭听,所以还处在精神亢奋状态。还是在两星期之前他就认为自己同生活已经完全绝了缘分,而现在,生活却又突然回到他的⾝边——这种感觉占据了他整个心灵、诚然,这生活并没向他许诺任何被称之为美好的东西,也没许诺这座大城市的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住宅、财产、事业上的成就、金钱。但是倒能带来他始终懂得珍惜的自在之乐:不必等候口令就可以在大地上迈步的权利;独自呆会儿的权利;眺望星星、凝视灯光照不到的空间的权利;夜间熄灯在黑暗中觉睡的权利;往邮筒里投寄信件的权利;星期⽇休息的权利;在江河里游泳的权利。是的,这类权利还有许多许多。 包括同女人谈话的权利。 由于恢复了健康,所有这些数不尽的美妙权利才回到他的⾝上! 他站在那里,一面菗烟,一面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音乐是从公园里传来的。但奥列格所听到的不是这音乐,而仿佛是响彻在他內心里的柴可夫斯基第四 ![]() ![]() ![]() |
上一章 癌症楼 下一章 ( → ) |
癌症楼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癌症楼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癌症楼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索尔仁尼琴是癌症楼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