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诗经原文及翻译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诗经原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 书号:39935 时间:2017/9/8 字数:1861 |
上一章 潜 下一章 ( → ) | |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注释 ⑴猗与:赞美之词。漆沮:两条河流名,均在今陕西省。 ⑵潜:通“槮(sēn)”放在⽔中供鱼栖止的柴堆。 ⑶鳣(zhān):大鲤鱼。鲔(wěi):鲟鱼。 ⑷鲦(tiáo):⽩条鱼。鲿(cháng):⻩颊鱼。鰋(yǎn):鲇鱼。 ⑸介:助。景:大。 译文 漆⽔和沮⽔景⾊秀美,蕴蔵着富饶的渔业资源。 鳣鱼鲔鱼不计其数,鲦鲿鰋鲤也群出波间。 捕来鲜鱼恭敬奉祀,祈求祖先赐福绵延。 鉴赏 漆、沮二⽔是周王朝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印记。据《史记·周本纪》载,公刘“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矣。周道之兴自此始。”周颂中的作品很少提及具体地名,而提及具体地名即与祭祀对象有关,如《天作》言“天作⾼山”⾼山即岐山,是大王(即古公亶⽗)率民迁居之所,《集传》认为“此祭大王之诗”(大王亦曾渡漆、沮,但在公刘之后,所以以岐山为标志)。与《潜》不同的是,《天作》点明了“大王荒之”《潜》诗中没有写出公刘,但公刘是周道由之而兴的关键人物,他在漆沮的经历当是周人 ![]() 《潜》是专用鱼类为供品的祭祀诗,照《⽑诗序》的说法,《潜》所写的祭祀按时间分有两种,供奉鱼的品种亦不同:“季冬荐鱼,舂献鲔也。”关于鱼的品种,孔疏的解释是:“冬则众鱼皆可荐,故总称鱼;舂唯献鲔而已,故特言鲔。”从字面看似乎可通,但经不起仔细推敲。比如“总称鱼”的鱼是否包括鲔,就字面即颇难断定。其实“舂献鲔”是因为鲔在舂夏间从海溯河而上产卵,其时方可捕得,冬天无法以“鲔”为荐“总称鱼”的鱼自然不能包括了。 从鱼的数量之多(“潜有多鱼”)、品种之繁(“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及人们对鱼类品种的 ![]() ![]() ![]() “以(鱼)享以(鱼)祀,以介景福”是饮⽔思源、祈求福佑的祭祀行动。如果将鱼换成其他的祭品,祭祀的意蕴就会大受损害,而诗作一气呵成的效果也便丧失无遗。在这首诗中,鱼实在是必然穿贯到底的。最后_一句虽然没有写出鱼,但鱼依然存在.因为“鱼”与“余”谐音,《潜》诗所写的祭祀季冬一次,隔年之舂又一次,均用鱼,这使读者有理由推断:时至今⽇仍然广泛流传的“年年有鱼(余)”年画,民间除夕席上对鱼不动筷而让它完整地留进新年的习俗,和《潜》所描写的祭祀是一脉相承的。《潜》应当被视为民俗史上一条重要资料,它的末句所祈之福就是“余” 《潜》篇幅简短,却罗列了六种鱼名;漆、沮二⽔具体写出,却让祭祀对象公刘隐名;写王室的祭祀活动,却也与民间风俗息息相关。这些,都显示了作者调动艺术手法的匠心,使本来在《诗经》里相对枯燥的颂诗中的一首能够进⼊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趣味盎然的作品行列。 |
上一章 诗经原文及翻译 下一章 ( → ) |
诗经原文及翻译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诗经原文及翻译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诗经原文及翻译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佚名是诗经原文及翻译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