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诗经原文及翻译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诗经原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 书号:39935 时间:2017/9/8 字数:3562 |
上一章 秦风·无衣 下一章 ( → ) | |
岂曰无⾐?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袍:长⾐。行军者⽇以当⾐,夜以当被。就是今之披风,或名斗篷。“同袍”是友爱之辞。 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 于:语助词,犹“曰”或“聿” 兴师:出兵。秦国常和西戎 ![]() 同仇:共同对敌。 戈、矛:都是长柄的兵器,戈平头而旁有枝,矛头尖锐。 仇:《吴越舂秋》引作“讐”“讐”与“仇”同义。与子同仇:等于说你的讐敌就是我的讐敌。 泽:同“襗”內⾐,指今之汗衫 戟:兵器名。古戟形似戈,具横直两锋。 作:起。 裳:下⾐,此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翻译 怎能说没有⾐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汗⾐。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赏析 1。的背景:西周幽王为⽝戎所杀,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并受王命攻打⽝戎。王先谦先生解释本诗时说:“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 《秦风·无⾐》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民人抗击西戎⼊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略侵的战争中,秦国民人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満爱国主义 ![]() 2。具体把握: 全诗共三章,章与章句式对应;诗句大同而小异,在重章复唱中诗意递进。一边歌唱,一边行军,一往无前。 第一章,统一思想。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无⾐”这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 第二章,统一行动。“与子同泽”“修我矛戟”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到征战中。 第三章,一起上场战。“与子偕行” ![]() 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场战的⾼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的內心世界。 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这是一首慷慨 ![]() 这首诗是军中的歌谣,反映了秦国兵士团结友爱、共御強敌的精神。全诗分为三章,采用兵士相语的口吻。在 ![]() ![]() ![]() 3。 主体与主旨:《无⾐》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民人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的思想感情,实真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満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4。注意:诵读这首诗,要注意全诗慷慨雄壮的基调。 这首诗充満了 ![]() 里明明是美,却被说成刺。按其內容,当是一首爱国主义的战歌。据今人考证,周幽王十一年(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內讧,导致戎族⼊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 ![]() ![]()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大巨的鼓舞力量。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前506年),吴军国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夜不绝声,勺饮不⼊口,七⽇,秦哀公为之赋《无⾐》,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噤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 ![]() ![]() ![]() ![]() ![]()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 ![]() ![]() |
上一章 诗经原文及翻译 下一章 ( → ) |
诗经原文及翻译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诗经原文及翻译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诗经原文及翻译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佚名是诗经原文及翻译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