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三舂争及初舂景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舂争及初舂景 作者:高阳 | 书号:39782 时间:2017/9/8 字数:6346 |
上一章 第三十二章 下一章 ( → ) | |
首先被惊醒的是杏香,掀开帐门问道:“谁啊?” “是我!”是翠宝的声音:“震二爷派人回来通知,要芹二爷赶快到仲四爷那儿,有京里来得来大人,等着要看他。” 他的话还没完,杏香已将曹雪芹推醒,说一声:“赶快起来吧!震二爷派人接你来了。”接着披⾐下 ![]() “你一定听错了。”杏香接口“一定是京里来的大人。” “翠宝姐说得不错,是京里来得来大人,不要紧,他不过想看看我,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原来真有个京里来得来大人,”翠宝问说:“倒是谁呀?” “是我爷爷一辈儿的,我就管他叫来爷爷。”曹雪芹想想又奇怪“这么个下雪天,他上了年纪的人,到通州来⼲什么?” “当然是有要紧事。你就快请吧!”翠宝因为曹雪芹叫了她一声“翠宝姐”心里一⾼兴,决定将替曹震预备的一小锅银耳、红枣、薏米、莲子粥,送给曹雪芹享用;当下向杏香说道:“空心肚子出门可不好,预备别的吃食也来不及了,我那儿五更 ![]() “哪,那不是提震二爷预备的吗?” “傻丫头!”翠宝推了她一把“回头不会再炖吗?” “对了,我倒没有想到。”杏香⾼⾼兴兴得去了。 “芹二爷!”翠宝问到:“杏香昨晚跟你谈了些什么?” “那可多了,我跟她聊了一宵,到天亮才睡。” 看看时间不多,翠宝单刀直⼊地问:“谈到她跟我的事没有?” “喔,我到正要问你。”曹雪芹说:“震二爷是不是打算把你安置在易州?” “易州?”翠宝摇头摇“我没有听他说过,我连这个地名都是头一回听说。” “那么,他是预备把你安置在什么地方呢?” “说暂时还是在通州,也许得挪窝儿。”翠宝紧接着又问:“芹二爷,你到底怎么样?” 这话很难回答,曹雪芹故意虚晃一抢得问:“什么到底怎么样?” “你别装蒜,自然是指杏香。” “我不是说过了吗,我很喜 ![]() “光喜 ![]() “这,”曹雪芹无法搪塞,只有说老实话了“你看我能有什么办法?这件事,我得问震二哥。” 翠宝不做声;很用心得想了一下说:“好吧!你的意思我知道了,我跟震二爷来商量,不过商量定了,你可有别另生意见。”听她说得如此有把握,俨然是另一个“震二 ![]() ![]() “翠宝姐,你也别心急;凡事慢慢儿来!事缓则圆,急也无用。” 翠宝似乎听出来一丝言外之意, ![]() 曹雪芹反问一句:“你心里急得是什么?” 翠宝是急于求得一个归宿。此时将曹雪芹的话体味了一下,立即悟出言外之意,接着便是心头一凉,看来自己的打算,恐不免一厢情愿。不过这一年多来 ![]() 于是她说:“芹二爷,我也不瞒你;既然震二爷不讨厌我,我怎么能不识抬举?像府上这样的人家,三 ![]() 曹雪芹急忙避了开去,一面拱手,一面说道:“言重、言重!只怕我效不上劳。” “一定能帮得上忙。”翠宝记有信心的“一定的!” 曹雪芹还想有所辩⽩,但已没有机会了;因为门外已有杏香大声在喊:“打帘子!” 翠宝去掀棉门帘,只见杏香手端托盘,除了莲子粥以外,还有餐具;那一小锅莲子粥,煨得到了火候,十分香甜,曹雪芹 ![]() 来保是在內务府的一个“庄头”家歇脚。此人姓文、行三,顶着內务府一个工匠的名义,却管这一处有一百多公顷良田的“皇庄”家道富饶,盖了一座极整齐的住宅。来保跟曹頫都管他叫“文老三”曹震却用官称,叫他“文司务”曹雪芹跟他见过,当然亦是如此称呼。到了文家,来保证有曹頫、曹震陪着喝酒。文老三却只在廊下伺候,一见曹雪芹,亲自打帘子通报:“芹二爷来了。” “来爷爷!”曹雪芹进门便磕头,接着是替曹頫请安,起⾝站在曹震下手。 “雪芹,我替你找了一匹好马。来,先坐下来,等我慢慢儿告诉你。” 文老三一叫人在下手添设了杯筷,曹雪芹先敬了来保的酒,然后又敬曹頫,口中已在发问:“来爷爷是今之伯乐,马能中您老的法眼,必是良驹。可不知道在哪儿?” “在粮台上,我已经替你留下来了。”曹震接口说道:“你先陪来爷爷好好儿喝几杯再说。” 曹雪芹答应着,站起⾝来走到来保⾝边,替他斟満了酒;来保不待他劝,自己⼲了一杯,等曹雪芹斟第二杯时,他说“难得的还是匹⽩马,一 ![]() “这不是纯驷吗?应该供养在天厩的。” “可惜破了相,耳朵上让别的马咬了个缺口,破了相,不能在宮里喂了。不然也轮不到你。” “是!”曹雪芹很⾼兴得说:“像这种下雪天,骑一匹⽩马,那才有意思,谢谢来爷爷。”说这,他放下酒壶又请了个安。 “你倒先别谢我,我告诉你,这匹马虽好,可是有脾气。你得亲自喂;跟马有了感情,保管你得力。”来保又重复一句:“你得亲自喂!你听清楚了没有?” “来爷爷的意思是,你如果不能亲自喂,趁早说。”曹震在一旁提示:“免得蹋糟了一匹好马。” “喂!”曹雪芹毫不考虑地说:“我喂。” “好!”来保说“你坐下来,我叫你一点儿诀窍。” 于是来保谈了好些马经;他很健谈,加以谈的是亲⾝的经验,益显的真切动听,连曹頫、曹震都听得出神了。这顿酒喝到未末申初,方式结束;曹震向曹雪芹作了一个暗示,让他先行辞去。然后在文老三为来保预备的宿处—一座精致而隐秘的小院落中,还有正事密谈。 原来来保是奉旨赶往苏州,去问江苏巡抚⾼其倬——这正是曹雪芹不愿跟杏香说的一段內幕:泰宁山的万年吉地,在修地宮时出了⽑病,但却不一定是⾼其倬看走了眼。 原来雍正对⾼其倬用的心思很深,一方面想重用他,一方面又不大放心,要掌握着黜徙进退,自由处置的便利;所以命他以两江总督兼署云贵总督,希望他能成为鄂尔泰第二之意,可说期许甚⾼。但⾼其倬的才具怎能与鄂尔泰相比, ![]() 到了雍正十一年二月,⾼其倬奉旨回任。江南地方比云贵舒服得多,又得与家人团聚,自是一大喜讯;奉旨以后办 ![]() 当⾼其倬奉旨署理云贵总督时,两江总督本派漕运总督魏廷珍署理;此人直隶景州人,康熙五十二年的探花,为人耿直。当文觉国师 ![]() 这赵宏恩字芸书,汉军镶红旗人;出⾝是一名岁贡。此人小有才,恰恰易于伺候小人;他知道,他人对文觉此行不甚关心不要紧,他不能不关心,因为南岳衡山,就在他治下。因而事先仔仔细细打听过,文觉此行到底是来⼲什么? 打听到一个对佛门渊源颇有研究的人,才知道五岳之中,文觉独朝南岳的目的何在?就表面来说,是雍正皇帝要在大內宏开“法会”选天下有学行的僧徒,亲加考验,特命文觉南来物⾊;其实呢,是文觉要过一过“⾐锦还乡”的瘾。 原来佛教自达摩东来,创立禅宗以后,下分五派;至宋末元初,只“临济”、“曹洞”两宗独盛,临济声势尤在曹洞之上,而此宗的发祥地在南岳。到的明朝,两宗并衰。而⼊清以后,由于八旗王公以及各类新贵的提倡,两派复又大盛,依旧是临济更胜曹洞。 顺、康年间,有两个力能呼风唤雨的大和尚,一个是杭州灵隐寺的弘礼,号具德;一个即是苏州灵岩寺的弘储,号继起。弘礼门下造就了两个名人,一个是为雍正皇帝许为正人君子的左都御史沈近思;一个是花卉翎⽑名家恽南田。弘储门下则多前明逃禅的遗民志士,如吴江县知县熊开元,便皈依在弘储座下,法号正志;还有一个超揆,是弘储最小的弟子,据说是“东林儿孤” 明朝末年,东林 ![]() ![]() ![]() 超揆俗家姓文,但名一个果字。提起苏州文家,名气响便江南;文征明、文彭⽗子以后,出了个状元文震孟,是东林巨头。文震孟的胞弟震亨,便是超揆—文果之⽗,顺治二年绝食而死,得年六十一岁。 “中丞”赵宏恩所求教的那个人问说:“请问,超揆如果今年还在世,应该是多少岁?”赵宏恩被提醒了“就算他是遗腹子好了。”他曲着手指说“顺治二年一岁,十八年十七岁;康熙六十一年就是八十八岁了,今年雍正十一年,好家伙,明年不就是百岁大庆了。” “正是这话喽。中丞,你想,如今还会有个九十九岁的老和尚来朝南岳吗?” 这个“老和尚”就是文觉,他自称是继起“关山门”收的弟子超揆,以前一直如此冒充,现在要改口也改不过来了,只好将错就错充到底。但一路上随处都有通人,有的算一算年龄不对,私地下付之一笑,不大理他;有的故意请教他俗家的年龄;凡此都是文觉大为困窘,赵宏恩决定不让这种事发生。 赵宏恩心想,要巴结文觉,首许识得忌讳,在事的员官,不妨预先告诫;请来陪“国师”的在籍绅士,却不便以官府势力相加,湖南人是有名的“骡子脾气”越是叫他要识趣,他偏不识趣。不过湖南人最重桑梓之情,不妨从这方面下手来试一试。 于是他备下盛宴,将省城到衡州府,预计能够跟文觉见面的士绅都请了来。觥筹 ![]() 发言的很多,內容也很广泛,但一直认为湖南人最大的痛苦是,徭役特重。因为湖南是中原通西南的孔道,所以只要在西南用兵,湖南便是毕经的冲途,当年平“三藩之 ![]() ![]() ![]() ![]() 赵宏恩听完了所有的意见,当即以极诚恳的态度表示,他⾝为地方长官,对民间的隐痛,早已深切地感受到了;湖南徭役太重,他奏报过不止一次;可是皇帝不能因为某一省督抚的请求,破格准许。此例一开,是问对他省又如何? “国师这一次来,我当然要把本省的苦楚,跟他详详细细谈一谈,请他代达天听。不过,”赵宏恩加重了语气说:“把我们的话,转奏给皇上是一回事,肯不肯替我们湖南人说好话又是一回事。湖南有什么请求,事关通案,碍难照准,皇上也有皇上的苦衷。如果旁边另外有人帮我们湖南人说话,皇上自己降至加恩湖南,恩出自上,不算湖南人的请求,他省无可援例,这情形就达不相同了。” 一席话说的举座动容,赵宏恩却不在作声了;让士绅们自己私下去谈论,终于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怎么样要把文觉拉到湖南这一边来,帮湖南人说好话。 然则是如何一个拉拢法呢?问到这一层,赵宏恩才向几个领头的大绅士私下嘱咐,要讨得文觉的 ![]() ![]() ![]() 至于文觉之对赵宏恩大为満意,自不在话下;回京之后,如何减轻湖南的徭役,倒没有说多少,对赵宏恩却盛赞不已,说他是第一等的吏才。 这话也是文觉参透了雍正的心事而说的。雍正继位以后,孜孜求治,各省吏治皆有起⾊,唯独南北两直隶,疲软如故,引为一大恨事,这年已将善于捕盗的浙江总督李卫调为直隶总督,而整顿两江难以冀望于有“好好先生”之称得⾼其倬,因而决定派赵宏恩署理两江总督,⾼其倬则以“总督衔管理江苏巡抚事务”实权虽减,名义如旧,是顾全他的面子的一种做法。 可是⾼其倬还是大感委屈。这也难怪,无论出⾝、资格,都比赵宏恩⾼出多多,学问更不必谈。最难堪的是他还封过爵。只是官场只论官位,不管怎么说,巡抚总比总督低一等,在任何场合,都不能不屈居赵宏恩之下。为此,⾼其倬便想尽办法不跟赵宏恩见面;而赵宏恩小人得志,当然怀恨在心,暗箭中伤之事,不一而⾜。渐渐的,弄成个势如⽔火的局面了。 満怀牢 ![]() ![]() ![]() 这年草长莺飞的季节,苏州巡抚衙门后堂,飞来一双⽩燕,⾼其倬诗兴又发,决定写一首七律,而下笔便有牢 ![]() ![]() ⾼其倬倒是听了夫人之劝;而赵宏恩却仍旧放不过他,常在密奏中谈⾼其倬的短处。又恰逢泰陵地宮渗⽔,这一下,看来要大祸临头了。 |
上一章 三舂争及初舂景 下一章 ( → ) |
三舂争及初舂景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三舂争及初舂景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三舂争及初舂景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高阳是三舂争及初舂景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