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清末四公子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末四公子 作者:高阳 | 书号:39780 时间:2017/9/8 字数:4246 |
上一章 谭嗣同(2) 下一章 ( → ) | |
谭嗣同一生得力于⺟教,他在《先妣徐夫人逸事状》中说: 先夫人 ![]() ![]() ![]() 光禄公起家寒,先夫人佐以勤慎作苦, ![]() ![]() ![]() ![]() 以下有一段,谭嗣同自叙 ![]() 方嗣同七岁时,先夫人契伯兄南归就婚,置嗣同京师,戒令毋思念。嗣同坚守是言,拜送车前,目泪盈眶,強抑不令出,人问终不言,然实內念致疾,⽇羸瘠。逾年,先夫人返,垂察情状,又坚不自承。先夫人顾左右笑曰:“此子倔強能自立,吾死无虑矣!”嗣同初不辨语之轻重,乌知其后之果然耶?哀哉!… 嗣同的坚毅,自幼即表现得很深刻。但如无坚毅的⺟亲,以倔強为可喜,务为姑息,则此坚毅即难以培养成为一种可贵的 ![]() ![]() 嗣同五岁启蒙,十岁起从同乡欧 ![]() ![]() ![]() ![]() ![]() 光绪四年,谭继洵由户部郞中外放甘肃巩秦阶道。嗣同随⽗到任,以后便往来于西北、湖南之间。光绪九年,嗣同十九岁结婚,所娶的是“肃门六子”之一的李篁仙之女。戊戌四月初三,嗣同赴京时,有首《留别內子》的诗: 婆娑世界善贤劫,净土生生此缔缘。 十五年来同学道,养亲抚侄赖君贤。 诗后极以数语: 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喜无悲,听其自然。惟必须节俭,免得人说嫌话耳。 有人以为这一诗一跋,有如遗嘱,真成语谶。嗣同曾从杨仁山学佛,其夫人亦知佛法,故有“十五年来同学道”之语。跋中劝 ![]() 光绪甲午之役,对国中知识分子的刺 ![]() 夏曾佑,字穗卿,号别士,又号碎佛,杭州人,光绪十六年庚寅的会元,点翰林,夏元瑜兄的尊人。夏别士极渊博,五十以后,弃书不观,谓天下无可读之书,无可谈之人,牢 ![]() 夏别士亦为诗人,中年所作,诡怪无比,如: 云龙冉冉帝之旁,洪⽔茫茫下土方,板板上元有元子,亭亭我主号文王。 晚年则归于淡雅简练,如《己亥与章枚叔夜饮即送其之天津》两律: 我居北海君南海,浩 ![]() 拔剑⾼歌望友生,強施枉策助长征。经神孤寄刘荀外,此法兼持老墨衡。四海何年归倦羽,一⾝自爱尽平生。箜唱遍西风恶,延伫孤云一怆情。 夏别士论诗,以为“清三百年绝句,当推二王。壬秋第一,贻上第二。贻上无我,王翁有我。”以王壬秋、王渔洋并论,其说甚奇亦甚新。夏别士为文论学,不肯轻蹈前人窠臼,于此可见。 文廷式,字芸阁,号道希,江西萍乡人。此人一生的遭遇,极富戏剧 ![]() ![]() ![]() ![]() 文廷式工于韶语、骈文、诗、词,无不清丽秀雅,调尤丽,而体貌魁伟。王壬秋说梁鼎芬为“大盗之貌”文廷式实亦类似。被逐后抑郁无聊,以终。 沈曾植,字子培,号乙,又号寐叟。他是光绪六年丙辰科的三甲进士。这一科的会试,由翁同主持,得人甚盛:王懿荣、梁鼎芬、于式枚、李慈铭、徐琪、安维峻、郭曾,还有杨崇伊,都在这一榜,但论人品学问,都不及沈曾植。 沈曾植⼊仕后,先在刑部当司官,外放后官至安徽藩司,清亡不仕。当时在海上的遗老,瞿鸿科名、官位都最⾼,自是领袖。瞿殁后,公认沈曾植冠冕群伦。王国维对沈极为推崇,左舜生说他是有清三百年学术史上的殿军。于书无所不读“综览家百,旁及二氏”虽无专门著作,但“海⽇楼”的随笔,嘉惠后学不浅。书法冠绝一时,近时工书者,无不敛手推重。 王鹏运,字幼遐,号半塘老人,广西临桂人。功名不过举人,官亦不过给谏,但为同光大名士之一。吾友汪中教授作《清词金荃》,刊之为同光词人之首,其论如此: 半塘早年词由碧山、⽩石⼊手。甲午之后,国势陵夷,与文廷式唱酬。廷式磊落权奇之士,所作多 ![]() 丙申以后,渐由稼轩梦窗而追清真,蜩知集中,次清真韵者凡十四阕,此盖受疆邸、大鹤之影响。 半塘有功词坛,尤在校刊词集,况周颐、朱強村助之,影刻成四印斋所刻词,共二十五种。強村词学,亦受半塘引导,厥功伟矣。况氏有半塘老人传,強村题半塘定稿曰:“香一瓣,长为半塘翁。得象每兼花外永,起孱差较茗柯雄,岭表此宗风。”亦见其倾倒矣。 按:強屯为朱孝臧,大鹤则郑文焯,况周颐是王鹏运的小同乡。论王鹏运词学渊源,乃由南宋王沂孙(碧山)、姜夔(⽩石)⼊手,兼取辛弃疾(稼轩),而终由吴文英(梦窗),以追北宋的周邦彦(清真)。词至清真,犹诗至少陵,空前绝后的第一作手。王鹏运追及此境界,自⾜为同光词坛盟主。况周颐以为王鹏运的词,得力于王沂孙(王有《花外集》),而振衰起敝之功,过于常州词派的创始者张惠言(张有《茗柯词》),而(岭表此宗风)则以创广西词派期诸王鹏运,惜乎(岭表)的后劲不继。 张元济,字菊生,以字行,浙江海盐人。光绪十八年壬辰科的翰林,与蔡元培同年。甲午一役,与一般有志气的士大夫一样, ![]() ![]() ![]() 戊戌四月间,他与康有为同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所保荐,四月二十八⽇与康同被召见,时为翁同被逐的第二天。六七月间曾劝康南下办学,康不听,八月初之政变,张毫无所闻。事后照常⼊值,静待被捕。至八月二十三⾰职,永不叙用。回海上不久,参加商务印书馆工作,最后成为此中一国最大出版机构的最⾼负责人。 张菊生为近代版本目录学专家,鉴别宋椠,更为权威。丁⽇昌持静斋以后,广东收蔵宋版最有名的是潘宗周,以从“皇二子”袁克文购得号称海內孤本的宋刻《礼记正义》,因称其蔵书楼为宝礼堂,辑有《宝礼堂宋本书录》。张菊生为作一数千言的序,列举宋版体裁、格式、纸、墨、书法,为研究宋版者必读之文。 江标,字廷霞,号萱圃,一号师(许)。光绪十五年己丑翰林,官至湖南学政。其时陈宝箴当巡抚,力扫积弊,开发山林,谋以一隅之地,立富強之基。江标赞助合作,以新学课士,使守旧的风气,得以逐渐转移。他是苏州人,为叶昌炽的弟子,精于碑版目录之学,刻有灵鹣阁丛书。 熊希龄,字秉三,湖南凤凰县人,所以熊贵后称之为“熊凤凰”光绪十八年进士,但至二十年始补应殿试。以 ![]() |
上一章 清末四公子 下一章 ( → ) |
清末四公子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清末四公子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清末四公子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高阳是清末四公子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