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人生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人生 作者:路遥 | 书号:39176 时间:2017/9/5 字数:5199 |
上一章 第十四章 下一章 ( → ) | |
⾼加林进县城以后,情绪好几天都不能平静下来,一切都好像是做梦一样。他⾼兴得如狂似醉,但又有点惴惴不安。他从田野上再一次来到城市,不过,这一次进来非同以往。当年他来到县城,基本上还是个乡下孩子,在城市的面前胆怯而且惶恐。几年活跃的学校生活,使他渐渐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习惯与城市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他很快把自己从里到外都变成了一个城里人。农村对他来说,变得淡漠了。有时候成了生活舞台上的一道布景,他只有在寒暑假才重新领略一下其中的趣情。正当他和城市分不开的时候,城市却毫不留情地把他遣送了出来。⾼中毕业了,大学又没考上,他只得回到自己已经有些陌生的土地上。当时的痛苦对这样一个向往很⾼的青年人来说,是可想而知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是通常人们说的命运布摆人。家国目前正处于困难时期,不可能満⾜所有公民的愿望与要求。 如果社会各方面的肌体是健康的,无疑会正确地引导这样的青年认识整个家国利益和个人前途的关系。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国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对于类似社会问题的解决。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有马占胜和⾼明楼这样的人。他们为了个人的利益。有时毫不顾忌地给这些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人当头一 ![]() ⾼加林现在之所以⾼兴得如狂似醉,是他认识到,这次进县城,再不是一个匆匆过客了;他已经成了县城的一员,当然,他一旦到了这样的境地,就不会満⾜一生都呆在这里。不过,眼下他能在这个城市占据一个位置,已经完全心満⾜了。何况,他现在的这个位置在这个城市是多么瞩目啊!通讯⼲事,就是县上的“记者”;到处采访,又写文章又照相,名字还可以上报纸。县上开个大会,照相机一挎,敢在庄严神圣的主席台上平出平进!他知道他今天这一切全仰仗马占胜同志。他叔⽗诚心诚意不给他办事!但是,他不办,有人替他办。他从自己人间天上一般的变化中,才具体地体验到了什么叫“后门”—— 后门,可真比前门的威力大啊!想到他是从“后门”进来的,心里也不免有些惴惴不安:现在到处都在反这东西! 但他很快又想:查出来的是少数!占胜说,哪个猫都沾腥哩!他让他放心,说出了事有他哩!于是他就尽量不往这方面想了。他觉得他既然已经成了家国⼲部,就要好好工作,搞出成绩来。这种心情也是实真的。他有时还把他的变化归到了的关怀上,下决心努力为 ![]() ![]() 他的导领叫景若虹。老景比他大十几岁,瘦⾼个,戴一副⽩框眼镜。他文化⾰命开始那年在省上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在⾼加林来之前,老景是县上唯一的通讯⼲事。 老景初见见面,给人的印象非常和蔼,表面上不多言语,但开口一谈吐,学问很大, ![]() ![]() 他和老景的办公室在县委的客房院里,四面围墙,单独开门。他和老景一人占一孔造价标准很⾼的窑洞。其余五孔窑洞是本县最⾼级的“宾馆”只有省上和地委导领偶尔来一次,住几天。把通讯⼲事安排在这里办公,显示了县委导领对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视。这里条件好,又安静,适合写文章。 ⾼加林在外面晾晒完铺盖,放好了箱子。老景带他去县委办公室领了一套办公用具。桌椅板凳和公文柜在他来的前一天都已经摆好了。所有这些弄好以后,⾼加林独个儿在窑里走来走去,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忍不住嘴里哼起了他所喜爱的一首苏联歌曲《第聂伯河汹涌澎湃》;或者在镜子里照一会自己生气 ![]() ![]() ![]() ![]() 正在假期,校园里没什么人。他徜徉在这亲切 ![]() 他在他经常去的几个地方分别按当年的势姿坐了坐,或躺一躺,忍不住热泪盈眶了。所有少年时期经历过的一草一木,在任何时候都会非常亲切地保留在一个人的记忆中,并且一想起就叫人甜藌得鼻子发酸! 从学校里出来,他又去了县体育场——他是体育爱好者,是学校许多项运动队的队员。尤其是篮球,他和克南都是校队的主力。他曾在这里度过许多 ![]() 他从体育场转出来,从街道上走了过去,像巡礼似的反丑里主要的地方都转游了一遍,最后才爬上东岗。 东岗长満了一片一片的小树林,有的树还是当年他们在清明节栽下的。山顶上是烈士陵园,埋葬着一百多名解放这座县城牺牲了的战士。那已经有些斑驳的石碑告诉人们,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十多个年头。 这是县城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一般的市民趣兴都在剧院和体育场上。经常来这里的大部分是中学教师、医院里的大夫这样一些本城的知识。山岗很大,没几个人来,显得幽静极了。⾼加林坐在一棵大槐树下。透过树林子的 ![]() 西边的太 ![]() 县城南面的一场暴风骤雨,给⾼加林提供了第一次工作的机会。暴雨是早晨开始下的。城里雨也不小,但 ![]() ![]() 加林硬不让老景去,而要求老景让他去。他对老景说,他第一次出去搞工作,这正是一个老验,就是稿子写不好,他也可以把材料收集回来让老景写。景若虹只好同意了。 ⾼加林没骑自行车,因为听说南马河的大部分路都被冲坏了。他穿了一件公用雨⾐, ![]() ![]() 他在这种时候,精力充沛,精神集中,动作灵敏,思路清晰,一刹那间需要牺牲什么,他就会献出什么! 他是⻩昏前出发的,出城没走几里路,天就黑了。 雨在头上浇盖着,天黑得伸出手看不见巴掌。他尽管路不 ![]() ![]() ⾼加林是县上第一个到达南马河公社的⼲部。县委副记书率领的救灾队伍比他迟到了整整五个钟头——已经临近天明了。加林到南马河时,公社⼲部谁也不认识他。他自己给他们介绍说,他是县上新任通讯⼲事,赶来采访报道救灾情况的。大家一看这个二十刚出头的青年人浑⾝糊成个泥圪塔,脚上还流着⾎,立刻深受感动,赶忙给他做饭吃。公社⼲部们也是刚从灾情最重的一个大队回来,吃完饭,准备又起⾝到另一些大队去。他们一个个也都是浑⾝透 ![]() ![]() 他们硬让加林换⾝⾐服,把脚包扎一下,然后由公社文书在家向他汇报情况,其余的人又都出发出做救灾工作了。 加林坚决不依,硬要跟大家一块去。他只从提包里拿出塑料袋包的笔记本和钢笔,就強行跟着他们出发了。公社文书开玩笑说,他要先给县上的通讯⼲事写一篇报道,表扬他的这种工作精神。半路上,这支満⾝泥巴的队伍分成了几组,分别到几个大队去查看情况,组织救灾。 ⾼加林和文书小马跟记书刘⽟海到寺佛大队去。一路上,他们谁也看不见谁,摸索着相跟前进。河道里山洪的咆哮声震耳 ![]() 到寺佛大队后,他们刚一落脚,村里就跑来许多人,一个个哭鼻流⽔,纷纷告诉刘⽟海塌了多少窑,冲走了多少口牲,毁坏了多少庄稼…刘⽟海胳膊腿都 ![]() 刘⽟海没受伤的左胳膊一抡,吼雷一船喊道:“只要人在,什么也不怕!” 这一声把大家顿时喊得精神振奋了起来。刘⽟海马上把队⼲部们拉在公窑的灶火圪土劳里,在地上圪蹴成一圈,商量起了救急的办法。⾼加林也被刘⽟海这一声喊叫強烈地震动了。他侧过头,看见圪蹴在庄稼人中间的刘⽟海,形象就像《红旗谱》里的朱老忠一样耝犷和有气魄。他看到他浑⾝都带着伤,还这样 ![]() ![]() 他想起刚才老刘那声喊叫,灵感立刻来了。他把笔记本和钢笔从塑料袋里掏出来,写下了他的第一篇报道的题目:《只要有人在,大灾也不怕》。 他就着公窑里微弱的灯火,专心写起了这篇报道。外面哗哗的大雨和河道里的山洪声喧嚣成了一片大巨的声响,但他都听不见。他 ![]() ![]() 会后,除过值班人员外,刘⽟海给大家安排了三个钟头的觉睡时候,然后半夜里又准备出发。 ⾼加林没有睡。他在煤油灯下又连续写了三篇短通讯和一篇综合报道。他写完后,出来站在公社门前,舒展了一下胳膊腿。 这时候,县上的有线广播开始播音。首先是本县节目,广播上传来报⻩业萍圆润洪亮的普通话:“…员同志们,现在请听加林采写的报道:《只要有人在,大灾也不怕》…”亚萍的声音听起来有点 ![]() ⾼加林站在窑檐下,心咚咚地跳着,一直听完了他的第一篇报道——尊敬的景老师连一个字都没改! 一种幸福的感情立刻涌上了⾼加林的心头,使他忍不住在哗哗的雨夜里轻轻吹起了口哨。 第二天,加林收到老景一张纸条,上面简短写着几个字;你⼲得很出⾊。等着你的下一批报道。什么时候回县城,由你决定…⾼加林遵照老景的指示,把南马河抗灾的报道一篇又一篇发回到到上。晚上和早晨,有线广播不时传来⻩亚萍圆润洪亮的普通话声:“…现在播送加林从南马河抗灾第一线采写的报道…”一直到第五天,⾼加林才随县委的慰问团一起回到了城里。 |
上一章 人生 下一章 ( → ) |
人生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人生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人生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路遥是人生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