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大清三杰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清三杰 作者:徐哲身 | 书号:38602 时间:2017/8/16 字数:5983 |
上一章 第六六回 北阙沐皇恩详陈奏牍 西征谈战略尽在家书 下一章 ( → ) | |
刘秉璋瞧见徐舂荣似有惊愕之⾊,急问道:“杏林素能镇定,此刻何故这般样子。” 徐舂荣道:“左季帅既然奉旨调督陕甘,去剿捻回等匪,如此大事,何以没有去和曾涤帅商酌一下;至于各省协饷一层,倒还在次。” 刘秉璋不解道:“左季帅 ![]() 徐舂荣尚未答话,先把四面一望,见没什么外人,方始说道:“季帅的军事之学,并不亚于涤帅。涤帅自从主持军事以来,抱定稳打稳战,步步脚踏实地行事,虽然稍嫌迂缓,收功较迟。现已平定大局。做总帅的不比别路将帅。中枢倘有挫折,关乎全局,门生佩服他的长处,正是老成持重,得以总揽全军。季帅的军事主见,注重急进,稍觉近于偏锋,胜则见功较速,负则或至一败涂地,不可收拾。现在甘肃一带的匪众,也很猖獗,万里行军,从援不能骤至,正合得着涤帅的那个稳字,方能万无一失。门生是防季帅,倘若果有一点骄气,那就不妥。所以望他去和涤帅斟酌而行。” 刘秉璋听了方始失讶道:“照杏林的议论,不是季帅此行有些危险了么?” 徐舂荣微摇其头的答道:“这倒不然。门生一则因未研究甘省之事,方才的说话,不过悬揣而已;二则季帅的胆子极壮,胆壮者气必盛。他倒挟其 ![]() 刘秉璋听说,忽然想起一事,便对徐舂荣笑着说道:“杏林方才的说话,乃是据理而论,却未知道季帅现与涤帅很有意见,既有意见,怎么再肯去和涤帅商酌。”刘秉璋说着,把手向着桌上一指道:“杏林快快替他卜上一卦,且看怎样。” 徐舂荣真的去到桌上,先焚上一炷香,然后虔虔诚诚的卜上一卦,一看爻辞,不噤大喜的对着刘秉璋说道:“季帅此行无碍矣。” 刘秉璋忙看爻辞,只见写着是,公则称心,私未如意,恶兽可除,侞羊堕泪。 刘秉璋看完,急问徐舂荣道:“难道季帅自己竟有不幸不成。”徐舂荣摇手道:“既有侞羊字样,或者关于他的下代,也说不定。” 刘秉璋道:“家事纵不如意,究比国事为轻。” 徐舂荣也想起一件事情,把他双眉微蹙道:“门生在江南大营里的当口,曾九帅因闻季帅总在前后议论涤帅,便对门生说:‘季⾼从前曾被小人所诬,奉旨通缉归案 ![]() ![]() 刘秉璋道:“他的家运怎样。” 徐舂荣道:“卦上说季帅有古稀以外的寿数,又说他的长子孝威,少年即有不幸,四子孝同,将来可以做到三品。”①徐舂荣还待再说,忽见刘秉璋的部将钱⽟兴、万应墀两个参将,一齐进来,回禀公事,等得钱万二人公事回毕,刘秉璋又和他们谈起左宗棠奉旨调督陕甘,徐舂荣替他卜卦等事。钱⽟兴虽是一位武将,却通文墨,平时在那战阵之上,常将所得诗句,寄与徐舂荣替他修改。此刻一见刘秉璋谈到卜卦之事,忙对徐舂荣说道:“标下对于卜卦的事情,近来方才有些相信,大人②的这个文王课,恐怕国中没有第二个了。” 万应墀笑问钱⽟兴此话怎讲? 钱⽟兴道:“我有一次,要向陈⽟成那里前去劫营,曾请我们大人替我卜上一卦。卦上说,我去劫营虽能取胜,必要受伤。”钱⽟兴说到这里,便把他的靴尖一翘道:“现在我的右脚,带着一点小小残疾,这还不准极了么?” 刘秉璋、万应墀两个听说,都把各人的⾆头伸得老长的道:“这真准得怕人。” 钱⽟兴忽问徐舂荣可曾瞧见曾国荃克复金陵的时候,一天正是他的小生⽇,曾国藩曾题一诗,句子极其清雅。徐舂荣头摇道:“这倒没有瞧见。” 钱⽟兴道:“标下却还记得。”说着忙去泐了出来,刘万徐三个一同看是: 十载艰难下百城,漫天箕斗正纵横;今宵一盏⻩花酒,如与阿连庆更生。 徐舂荣便对刘秉璋低声说道:“涤帅的才气已尽,怕他的寿数,不及左季帅呢。” 刘秉璋忙问大约还有几年?徐舂荣掐指一算道:“至多不过七年。” 刘秉璋道:“从前左季帅曾笑涤帅庸庸厚福,照这样说来,岂不是不能算为厚福了。” 徐舂荣道:“花甲之寿,也可以了。门生自知恐怕还不能到花甲呢。”① 刘秉璋听说,自恃是徐舂荣的老师,便倚老卖老的笑骂了一句道:“狗庇,何至如此。” 刘秉璋这样一骂,钱万徐三个,不觉都一齐笑了起来。后来还是徐舂荣先停了笑声道:“这末协饷之事,让门生就下去和藩司商量去。” 刘秉璋连连点头道:“快去快去。这件事情,我就不管了。” 徐舂荣和钱万二人,一同出了抚台衙门,钱万二人,各去理办各人之事。徐舂荣却与藩台筹划妥当,再由刘秉璋移知左宗棠。 左宗棠在京接到公事,很⾼兴的对他长子孝威说道:“刘仲良那里,既有徐杏林替他办事,他真厚福不少。”孝威公子笑答道:“徐某人,不知和刘仲良是什么缘分,很有关云长对于刘玄德至死无他的义气。” 左宗棠也笑着点点头道:“徐杏林自从由孙祝棠荐与刘仲良之后,后来成为师生,这是徐舂荣抱着知己之感,连那涤生和沅甫两个,要想奏调用他,他都不肯。沅甫且不说他,涤生本来自称道学,倒说一到两江任上,一位堂堂的制台,竟去坐花船,吃花酒,我却大不为然。” 孝威左宗棠摇着头,捻着须的说道:“要兴市面,一则不必制台自去躁心,自然是地方官的责任。二则这种老气横秋的样子,为⽗真的瞧不下去。” 左宗棠说到这里,忽又问道:“你才从家乡来京,我因连⽇召见,没有工夫问你家事,今天偷闲在此,你那⺟亲的⽑病,莫非真的成为不治之症了么?为⽗有些不信。” 孝威公子见问陡然掩面暗泣起来,不能答话。原来左宗棠自平浙江之 ![]() ![]() ![]() ![]() ![]() 两宮见了此折,正合防边之意,次⽇即下上谕,将左宗棠调补陕甘总督,赏加太子太保衔,及紫噤城骑马,并令克⽇驰驿赴任;又知甘肃地瘠民贫,准其各省协饷。 左宗棠奉到上谕,正在檄调旧部,预备统率⼊甘的时候,忽见他的长公子左孝威,单⾝由籍进京,禀告⺟病。他知孝威为人,十分纯孝,一⾝业已弄得形销骨立,不成样儿,很觉不忍,一面命他爱子,且去休息几天,再说家事,一面又去理办陛辞之事,打算从速起程。 等得大致楚楚,方把孝威公子叫到跟前,问他⺟亲之病。当时那位孝威公子,一见老⽗问到⺟亲的⽑病,顿时掩面悲泣起来。左宗棠微微的喟了一声,又命孝威公子坐在他和⾝边,用手拉开孝威公子的袖子道:“照你样子,你⺟之病,谅已⼊了膏肓,为⽗和你⺟亲,数十年的忧患夫 ![]() 孝威公子至此,那里还能呑声暗泣,疾忙扑的一声,跪到老⽗面前,两手紧抱老⽗的双膝,狂哭起来道:“⽗亲,⺟亲倘能马上好好起来,儿子万事全休。若真有个长短,儿子不怕⽗亲见罪,一定只有殉我⺟亲的了。” 左宗棠听了大惊失⾊的答道:“我儿快快不可存这心思。⽗⺟本是并重的,我儿只知有⺟,不知有⽗,那不是平⽇枉读诗书了么?” 孝威公子此刻已经哭得昏了过去,神智已失。左宗棠赶忙亲自督饬家人,将他爱子扶到卧室,急去延医诊治。诊治之后,灌下了药,孝威公子方始清醒转来。左宗棠又恳恳切切的劝了孝威公子一番,命他次⽇遄回原籍,不必再惜银钱,尽管多聘名医,去替你的⺟亲医治,否则你的⺟亲,还不怎样,你这个痴孩子,倒要不堪设想了。 左宗棠说着,即将几封家书,付与孝威公子;并命一个姓卞的幕僚,携着三百两银子,伴送回籍。孝威公子同了姓卞的幕友漏夜赶回湖南湘陰,他的三个兄弟,首先告知⺟病稍愈,始与卞姓幕僚,略略寒暄,再问⽗亲在京之事。卞姓幕僚告知大概。 孝威公子一面把信 ![]() 孝宽公子先将一封较厚的家信,拆开一看,只见写着是:捻氛平靖,又晋官衔,行次天津,遵旨⼊觐。复拜噤城骑马之宠,优待劳臣,可谓至矣。 惟以西事为急,垂问何时可定,当以进兵运饷之艰,非二三年所能蔵事,乃谨对以五年为期,而慈圣犹讶其迟,世人又以为骄。天威咫尺,何敢面欺,揣时度势,应声而对,实自发于不觉,恐五年尚未必敢如愿耳。西事艰险,为古今棘手一端,吾以受恩深重,冒然任之,非敢如赵壮侯自诩,无逾老臣也。尔等可检赵充国传,仔细读之,便知西征之不易。现又奏请刘寿卿率部从征。吾近来于涤公多所不満,独于赏拔寿卿一事,最徵卓识,可谓有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昔寿卿由皖豫转战各省,涤公尝⾜其军食以待之,解饷至一百数十万之多,俾其一心办贼,不忧困乏,用能保奏救晋,捍卫京畿,以马当步为天下先,此次捻匪 ![]() 私 ![]() 至陕甘饷事之难,所以异于各省者,地方荒瘠,物产无多,一也。舟楫不通,懋迁不便,二也。各省虽遭兵燹,然或不久即平;陕甘回汉杂处,互相仇杀,六七年来,⽇无宁事,新畴已废,旧蔵旋空,搜掠既频,避徙无所,三也。变 ![]() ![]() 用兵之道,剿抚兼拖;抚之为难,尤苦于剿,剿者战胜之后,别无筹划,抚则受降之后,更费绸缪;各省受降,惟筹资遣散,令其各归原籍而已;陕甘则衅由內作,汉回皆是土著,散遣无归,非先筹安揷之地,给以牲畜籽种不可,未安揷之先,又非酌给口粮不可,用数浩繁,难以数计,八也。吾以此八难奏陈,实以陕甘事势,与各省情形迥别,非发匪、捻匪可比。果 ![]() 孝宽公子的学问本好,那年因见他的长兄孝威公子,中了壬戊科的第三十二名举人,从此更加发愤用功,不久果然⼊了府庠。 这天看完他的老⽗的家信,对于陕甘之事,说得通畅详明,如数家珍,不噤觉得万分津津有味,竟把远道回家的老兄,以及那位卞姓幕友,一时忘记得⼲⼲净净。再将其余之信一一拆了看毕,因见都是命他们几兄弟,赶紧延医医治⺟病,并好好的劝慰长兄,便将所有之信,给与孝勋、孝同两个兄弟看过,遵照老⽗之命,分别理办。 卞姓幕友瞧见周夫人的⽑病虽重,急切之间,尚无大碍,住了几天,辞别孝威、孝宽、孝勋、孝同四位公子,料定左宗棠必已起程,沿途 ![]() 到了省城,巡抚以下,亲出 ![]() 陕西抚台道:“现在陕甘一带的匪首,要算⽩彦虎,伪皇后⽩朱氏,伪公主珊凤,伪元帅熊飞鹏,女将翡仙,男将熊飞龙,以及另外一股匪头,名叫⽩翟野主的,都极十分厉害,他们本是流寇 ![]() 陕西抚台,连连答应了几个是,方又问道:“爵帅此次西来,不知带来多少军队,哪些将士,晚生想来平浙的那些大将,要在浙江理办善后,一定不能随节来此。” 左宗棠点首道:“中丞料得极是,不过兄弟此番带来的一班将士,都是很好的脚⾊。”正是: 作战当然重地理 治军几次挽天心 不知左宗棠所带的一班将士,究是何等人物,且阅下文。 |
上一章 大清三杰 下一章 ( → ) |
大清三杰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大清三杰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大清三杰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徐哲身是大清三杰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