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东周列国志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东周列国志 作者:冯梦龙 | 书号:38585 时间:2017/8/16 字数:7425 |
上一章 第三十二回 晏蛾儿逾墙殉章 群公子大闹朝堂 下一章 ( → ) | |
话说齐桓公背了管仲遗言,复用竖刁、雍巫、开方三人,鲍叔牙谏诤不从,发病而死,三人益无忌惮,欺桓公老耄无能,遂专权用事。顺三人者,不贵亦富,逆三人者,不死亦逐。这话且搁过一边。 且说是时有郑国名医,姓秦名缓,字越人,寓于齐之卢村,因号卢医。少时开邸舍,有长桑君来寓,秦缓知其异人,厚待之,不责其直。长桑君感之,授以神药,以上池⽔服之,眼目如镜,暗中能见鬼物,虽人在隔墙,亦能见之,以此视人病症,五脏六腑,无不洞烛,特以诊脉为名耳。古时有个扁鹊,与轩辕⻩帝同时,精于医药。人见卢医手段⾼強,遂比之古人,亦号为扁鹊。 先年扁鹊曾游虢国,适值虢太子暴蹶而死,扁鹊过其宮中,自言能医,內侍曰:“太子已死矣,安能复生?” 扁鹊曰:“请试之。” 內侍报知虢公,虢公流泪沾襟,延扁鹊⼊视。 扁鹊教其弟子 ![]() 扁鹊周游天下,救人无数。 一⽇,游至临淄,谒见齐桓公。奏曰:“君有病在腠理,不治将深。”桓公曰:“寡人不曾有疾。”扁鹊出。 后五⽇复见,奏曰:“君病在⾎脉,不可不治。”桓公不应。 后五⽇又见,奏曰:“君之病已在肠胃矣,宜速治也。”桓公复不应。扁鹊退,桓公叹曰:“甚矣,医人之喜于见功也。无疾而谓之有疾。” 过五⽇,扁鹊又求见,望见桓公之⾊,退而却走,桓公使人问其故。曰:“君之病在骨髓矣。夫腠理,汤熨之所及也。⾎脉,针砭之所及也。肠胃,酒醪之所及也。今在骨髓,虽司命其奈之何?臣是以不言而退也。”又过五⽇,桓公果病,使人召扁鹊,其馆人曰:“秦先生五⽇前已束装而去矣。”桓公懊悔无已。 桓公先有三位夫人,曰王姬、徐姬、蔡姬,皆无子。王姬、徐姬相继行卒,蔡姬退回蔡国。以下又有如夫人六位,俱因他得君宠爱,礼数与夫人无别,故谓之如夫人。六位各生一子,第一位长卫姬,生公子无亏;第二位少卫姬,生公子元;第三位郑姬,生公子昭;第四位葛嬴,生公子潘;第五位密姬,生公子商人;第六位宋华子,生公子雍。 其余妾媵,有子者尚多,不在六位如夫人之数。 那六位如夫人中,惟长卫姬事桓公最久。六位公子中,亦惟无亏年齿最长。 桓公嬖臣雍巫、竖刁,俱与卫姬相善,巫刁因请于桓公,许立无亏为嗣。后又爱公子昭之贤,与管仲商议,在葵邱会上,嘱咐宋襄公,以昭为太子。卫公子开方,独与公子潘相善,亦为潘谋嗣立。公子商人 ![]() ![]() ![]() 桓公虽然是个英主,却不道剑老无芒,人老无刚,他做了多年的侯伯,志⾜意満,且是耽于酒⾊之人,不是个清心寡 ![]() 那五位公子,各使其⺟求为太子,桓公也一味含糊答应,全没个处分的道理。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忽然桓公疾病,卧于寝室。雍巫见扁鹊不辞而去,料也难治了,遂与竖刁商议出一条计策,悬牌宮门,假传桓公之语。牌上写道:寡人有怔忡之疾,恶闻人声,不论群臣子姓,一概不许⼊宮,著寺貂紧守宮门,雍巫率领宮甲巡逻。一应国政,俱俟寡人病痊⽇奏闻。 巫、刁二人假写悬牌,把住宮门,单留公子无亏,住长卫姬宮中,他公子问安,不容⼊宮相见。过三⽇,桓公未死,巫、刁将他左右侍卫之人,不问男女,尽行逐出,把宮门塞断。又于寝室周围,筑起⾼墙三丈,內外隔绝,风 ![]() 再说桓公伏于 ![]() ![]() 桓公曰:“我腹中觉饿,正思粥饮,为我取之。” 蛾儿对曰:“无处觅粥饮。” 桓公曰:“得热⽔亦可救渴。” 蛾儿对曰:“热⽔亦不可得。” 桓公曰:“何故?” 蛾儿对曰:“易牙与竖刁作 ![]() 桓公曰:“汝如何得至于此?” 蛾儿对曰:“妾曾受主公一幸之恩,是以不顾 ![]() ![]() 桓公曰:“太子昭安在?” 蛾儿对曰:“被二人阻挡在外,不得⼊宮。” 桓公叹曰:“仲⽗不亦圣乎!圣人所见,岂不远哉。寡人不明,宜有今⽇。乃奋气大呼曰:”天乎!天乎!小⽩乃如此终乎?“连叫数声,吐⾎数口。谓蛾儿曰:”我有宠妾六人,子十余人,无一人在目前者,单只你一人送终。深愧平⽇未曾厚汝。“ 蛾儿对曰:“主公请自保重。万一不幸,妾情愿以死送君。” 桓公叹曰:“我死若无知则已。若有知,何面目见仲⽗于地下!”乃以⾐袂自掩其面,连叹数声而绝。 计桓公即位于周庄王十二年之夏五月,薨于周襄王九年之冬十月,在位共四十有三年,寿七十三岁。潜渊先生有诗单赞桓公好处: 姬辙东迁纲纪亡,首倡列国共尊王。 南征僭楚包茅贡,北启顽戎朔漠疆。 立卫存邢仁德著,定储明噤义声扬。 正而不谲《舂秋》许,五伯之中业最強。 髯仙又有一绝,叹桓公一生英雄,到头没些结果。诗云: 四十余年号方伯,南摧西抑雄无敌! 一朝疾卧牙刁狂,仲⽗原来死不得。 晏蛾儿见桓公命绝,痛哭一场, ![]() ![]() ![]() 是夜,小內侍钻墙⽳而⼊,见寝室堂柱之下,⾎泊中 ![]() 巫、刁二人不信,使內侍辈掘开墙垣,二人亲自来看,见是个妇人尸首,大惊。內侍中有认得者,指曰:“此晏蛾儿也。”再看牙 ![]() 竖刁便商议发丧之事。雍巫曰:“且慢,且慢,必须先定了长公子的君位,然后发丧,庶免争竞。”竖刁以为然。 当下二人同到长卫姬宮中,密奏曰:“先公已薨逝矣。以长幼为序,合当夫人之子。但先公存⽇,曾将公子昭嘱托宋公,立为太子,群臣多有知者。倘闻先公之变,必然辅助太子。依臣等之计,莫若乘今夜仓卒之际,即率本宮甲士,逐杀太子,而奉长公子即位,则大事定矣。” 长卫姬曰:“我妇人也,惟卿等好为之!”于是雍巫、竖刁各率宮甲数百,杀⼊东宮,来擒世子。 且说世子昭不得⼊宮问疾,闷闷不悦。 是夕方挑灯独坐,恍惚之间,似梦非梦,见一妇人前来谓曰:“太子还不速走,祸立至矣,妾乃晏蛾儿也,奉先公之命,特来相报。”昭方 ![]() ⾼虎 ![]() 公子昭诉称如此。 ⾼虎曰:“主公抱病半月,被奷臣隔绝內外,声息不通。世子此梦,凶多吉少,梦中口称先公,主公必已薨逝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世子且宜暂出境外,以防不测。” 昭曰:“何处可以安⾝?” ⾼虎曰:“主公曾将世子嘱咐宋公,今宜适宋,宋公必能相助。虎乃守国之臣,不敢同世子出奔。吾有门下士崔夭,见管东门锁钥,吾使人吩咐开门,世子可乘夜出城也。” 言之未已,阍人传报:“宮甲围了东宮。”吓得世子昭面如土⾊。⾼虎使昭变服,与从人一般,差心腹人相随,至于东门,传谕崔夭,令开钥放出世子。 崔夭曰:“主公存亡未知,吾私放太子,罪亦不免。太子无人侍从,如不弃崔夭,愿一同奔宋。” 世子昭大喜曰:“汝若同行,吾之愿也。”当下开了城门,崔夭见有随⾝车仗,让世子登车,自己执辔,望宋国急急而去。 话分两头。却说巫、刁二人,率领宮甲,围了东宮,遍处搜寻,不见世子昭的踪影。看看鼓打四更,雍巫曰:“吾等擅围东宮,不过出其不意,若还迟至天明,被他公子知觉,先据朝堂,大事去矣。不如且归宮,拥立长公子,看群情如何,再作道理。” 竖刁曰:“此言正合吾意。”二人收甲,未及还宮,但见朝门大开,百官纷纷而集,不过是⾼氏、国氏、管氏、鲍氏、陈氏、隰氏、南郭氏、北郭氏、闾邱氏这一班子孙臣庶,其名也不可尽述。这些众员官闻说巫、刁二人,率领许多甲士出宮,料必宮中有变,都到朝房打听消息,宮內已漏出齐侯凶信了。 又闻东宮被围,不消说得,是奷臣乘机作 ![]() 雍巫拱手答曰:“世子无亏,今在宮中。” 众人曰:“无亏未曾受命册立,非吾主也。还我世子昭来!” 竖刁仗剑大言曰:“昭已逐去了,今奉先公临终遗命,立长子无亏为君,有不从者,剑下诛之。”众人愤愤不平, ![]() ![]() 大夫管平 ![]() ![]() ![]() ![]() ![]() 百官死于 ![]() ![]() 再说巫、刁二人,杀散了众百官,天已大明,遂于宮中扶出公子无亏,至朝堂即位。內侍们鸣钟击鼓,甲士环列两边,阶下拜舞称贺者,刚刚只有雍巫、竖刁二人,无亏又惭又怒。雍巫奏曰:“大丧未发,群臣尚未知送旧,安知 ![]() 这两位是周天子所命监国之臣,世为上卿,群僚钦服,所以召之。国懿仲与⾼虎闻內侍将命,知齐侯已死,且不具朝服,即时披⿇带孝,⼊朝奔丧。巫、刁二人,急忙 ![]() 国、⾼二老齐声答曰:“未殡旧君,先拜新君,非礼也。谁非先公之子,老夫何择,惟能主丧者,则从之。” 巫、刁语塞。 国⾼乃就门外,望空再拜,大哭而出。 无亏曰:“大丧未殡,群臣又不服,如之奈何?” 竖刁曰:“今⽇之事,譬如搏虎,有力者胜。主上但据住正殿,臣等列兵两庑,俟公子有⼊朝者,即以兵劫之。”无亏从其言。 长卫姬尽出本宮之甲,凡內侍悉令军装,宮女长大有力者,亦凑甲士之数。巫、刁各统一半,分布两庑。不在话下。 且说卫公子开方,闻巫、刁拥立无亏,谓葛嬴之子潘曰:“太子昭不知何往。若无亏可立,公子独不可立乎?”乃悉起家丁死士,列营于右殿。 密姬之子商人,与少卫姬之子元共议:“同是先公骨⾎,江山莫不有分。公子潘已据右殿,吾等同据左殿。世子昭若到,大家让位。若其不来,把齐国四分均分。”元以为然。亦各起家甲,及平素所养门下之士,成队而来。公子元列营于左殿,公子商人列营于朝门,相约为犄角之势。巫、刁畏三公子之众,牢把正殿,不敢出攻。三公子又畏巫、刁之強,各守军营,谨防冲突。正是:“朝中成敌国,路上绝行人。”有诗为证: 凤阁龙楼虎豹嘶,纷纷戈甲満丹墀。 分明四虎争残⾁,那个降心肯伏低。 其时只有公子雍怕事,出奔秦国去讫,秦穆公用为大夫,不在话下。 且说众官知世子出奔,无所朝宗,皆闭门不出。惟有老臣国懿仲、⾼虎心如刀刺,只想解结,未得其策。如此相持,不觉两月有余。⾼虎曰:“诸公子但知夺位,不思治丧,吾今⽇当以死争。” 国懿仲曰:“子先⼊言,我则继之,同舍一命,以报累朝爵禄之恩可也。” ⾼虎曰:“只我两人开口,济得甚事,凡食齐禄者,莫非臣子,吾等沿门唤集,同到朝堂,且奉公子无亏主丧何如?” 懿仲曰:“‘立子以长’,立无亏不为无名。”于是分头四下,招呼群臣,同去哭灵。众员官见两位老大夫做主,放著胆各具丧服,相率⼊朝。寺貂拦住问曰:“老大夫此来何意?” ⾼虎曰:“彼此相持,无有了期,吾等专请公子主丧而来,无他意也。”貂乃揖虎而进虎将手一招,国懿仲同群臣俱⼊,直至朝堂,告无亏曰:“臣等闻:”⽗⺟之恩,犹天地也。‘故为人子者,生则致敬,死则殡葬,未闻⽗死不殓,而争富贵者。且君者臣之表,君既不孝,臣何忠焉,今先君已死六十七⽇矣,尚未⼊棺,公子虽御正殿,于心安乎?“言罢,群臣皆伏地痛哭。 无亏亦泣下曰:“孤之不孝。罪通于天。孤非不 ![]() ![]() 国懿仲曰:“太子已外奔。惟公子最长,公子若能主丧事,收殓先君,大位自属。公子元等,虽分据殿门,老臣当以义责之,谁敢与公子争者?” 无亏收泪下拜曰:“此孤之愿也。”⾼虎吩咐雍巫仍守殿庑。群公子但衰⿇⼊灵者,便放⼊宮;如带挟兵仗者,即时拿住正罪。寺貂先至寝宮,安排殡殓。 却说桓公尸在 ![]() ⾼虎等率群臣奉无亏居主丧之位,众人各依次哭灵。是夜,同宿于柩侧。 却说公子元、公子潘、公子商人,列营在外,见⾼、国老臣率群臣丧服⼊內,不知何事。后闻桓公已殡,群臣俱奉无亏主丧,戴以为君,各相传语,言:“⾼、国为主,吾等不能与争矣。”乃各散去兵众,俱衰⿇⼊宮奔丧,兄弟相见,各各大哭。当时若无⾼、国说下无亏,此事不知如何结局也。胡曾先生有诗叹曰: 违背忠臣宠佞臣,致令骨⾁肆纷争。 若非⾼国行和局,⽩骨堆 ![]() 却说齐世子昭逃奔宋国,见了宋襄公,哭拜于地,诉以雍巫、竖刁作 ![]() ![]() ![]() 襄公曰:“子鱼言‘三不如齐’,其故安在?” 目夷曰:“齐有泰山、渤海之险,琅琊、即墨之饶,我国小土薄,兵少粮稀,一不如也;齐有⾼、国世卿,以⼲其国;有管仲、宁戚、隰朋、鲍叔牙以谋其事,我文武不具,贤才不登,二不如也;桓公北伐山戎,俞儿开道,猎于郊外,委蛇现形,我今年舂正月,五星陨地,俱化为石,二月又有大风之异,六益鸟退飞,此乃上而降下,求进反退之象,三不如也。有此三不如齐,自保且不暇,何暇顾他人乎?” 襄公曰:“寡人以仁义为主,不救遗孤,非仁也;受人嘱而弃之,非义也。”遂以纳太子昭传檄诸侯,约以来年舂正月,共集齐郊。 檄至卫国,卫大夫宁速进曰:“立子以嫡,无嫡立长,礼之常也。无亏年长,且有戍卫之劳,于我有恩,愿君勿与。” 卫文公曰:“昭已立为世子,天下莫不知之。夫戍卫,私恩也;立世子,公义也。以私废公,寡人不为也。” 檄至鲁国,鲁僖公曰:“齐侯托昭于宋,不托寡人,寡人惟知长幼之序矣。若宋伐无亏,寡人当救之。” 周襄王十年,齐公子无亏元年三月,宋襄公亲合卫、曹、邾三国之师,奉世子昭伐齐,屯兵于郊。时雍巫已进位中大夫,为司马,掌兵权矣。无亏使统兵出城御敌,寺貂居中调度,⾼、国二卿分守城池。⾼虎谓国懿仲曰:“吾之立无亏,为先君之未殡,非奉之也。今世子已至,又得宋助,论理则彼顺,较势则彼強,且巫、刁戕杀百官,专权 ![]() ![]() 懿仲曰:“易牙统兵驻郊,吾召竖刁,托以议事,因而杀之。率百官奉 ![]() ⾼虎曰:“此计大妙。” 乃伏壮士于城楼,托言机密重事,使人请竖刁相会。正是:做就机关擒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不知竖刁 ![]() |
上一章 东周列国志 下一章 ( → ) |
东周列国志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东周列国志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东周列国志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冯梦龙是东周列国志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