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作者:午后方晴 | 书号:38017 时间:2017/8/9 字数:7187 |
上一章 八百三十五章 杀夫案 下一章 ( → ) | |
我可以做让步,可以容忍你们诬蔑我,但任何人皆不能阻止我使家国強大,百姓富裕的大道之路,这就是我的底线! 实际郑朗做得很好。 河北大⽔,派御史中丞滕甫与知制诰两个大佬立即下去安抚河北。有点儿悲催,这次地震波及的范围很广,京城的房子在咯吱吱地跳舞,河北震情更严重。说涌沙出⽔,破城池庐舍,吏民比帷寝茇舍。地下⽔一股劲地平空冒出,房屋与城墙都塌倒了,员官百姓们一起跑出城到野外觉睡,不敢呆在家中。一到晚上河北诸城全部成了鬼城,可想 ![]() 由是百姓安归其家,这真不大好说的,随后地震未出事,若再来一波更大的地震,滕甫用心虽好,却真的害苦了百姓。 心还是有的,而且他们临行前,赵顼与郑朗再三地吩咐,只要能救济百姓,不怕花钱帛,再困难,不能委屈了百姓。不过他们临行前,也未想到地震,针对的是⽔灾灾民。 那还犹豫什么,⽔灾是灾,地震灾也是灾,粮食物资往河北运吧。 即葬死者,食饥者,立即救济,并且登记在册,留作冬天后修一修⽔利,新运河是出来了,漳⽔也曾重修过,然而现在河北⽔系仍然很发达,多处⽔利未动修过。 先将粮食搬回去,以后用工还偿还。 对严重受灾者,除去田税,监察弹劾隋吏,如今不作为也是罪,修堤防,督盗贼,由是北方遂安。 然而二人在察看河堤时部分河堤也决堤了,淹没了许多庄稼,却公道地说了一句,若是⻩河河工未修今年大⽔,太行诸⽔而下,再有河⽔而来,河北灾害不可想像之重。 当时河工是花了很多钱,花得大家⾁痛,但若没有这个河工,今年仅是北方⽔灾就不知得花多少钱还会更多的人家 ![]() 从江南到两浙,再到南方,到北方,一点一滴地使宋朝更加完美。连陕西修了一个三⽩渠,仅剩下夔峡四路,郑朗未去。 不但滕甫,就是许多百姓也纷纷感谢郑朗。简单的道理没有⻩河⼊侵,都滥泛成灾到这地步,若是⻩河之⽔而来整个北方今年会出多大的事?会淹死多少人? 这就是民意,终于弹劾郑朗改制的奏折再度少了下去。 但这个地震一**来,七月下旬接着地震,不但宋朝地震,契丹也中 ![]() 这一**的地震,没完没了。 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梓州知道何郯上书。 将⽔洛城再次翻了出来。当初刘沪要修⽔洛城,尹洙不让修刘沪越级向郑戬禀报,郑戬同意。尹洙将刘沪抓起来毒打,包括董士廉都抓了起来。虽后来将人放掉,刘沪带伤,导致刘沪英年早逝。为什么尹洙有这么大胆子,正是因为韩琦支持,用此与范仲淹夺得权利。用的理由是刘沪不当越级上报。 然而韩琦到了陕西,立下命令,所有与军事相关的行动,必须得到他的允许才能执行,包括筑城与出兵。 为什么当初郑戬无权下令让刘沪修城,而如今韩琦却大权独揽? 此乃 ![]() ![]() 何郯这道奏折也太狠了。 气的。 第一个矛盾乃是在河工之时,与欧 ![]() ![]() ![]() ![]() 第二乃是濮仪之争,何郯看不下去,曾经上书,欧 ![]() 用韩琦的矛攻韩琦的盾,顺便弹劾欧 ![]() 仇恨这两人的大臣远比仇恨郑朗大臣多,何郯这份来自西南的奏折,再次提醒了他们。既然不是郑朗导致的地震,那么就是韩琦了。 韩琦思来想去,不行,看样子呆在陕西,总掌五路军政财权,招人眼红,还是得退吧。 再三上辞呈,西北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还是让臣回相州养老吧,以全臣晚年太平。 千头万绪,郑朗最后也管不了。反正没有韩琦在陕西,也不会有多大问题,只要不在永乐城上犯错误,这段时间 ![]() 秋收快上来,未到向天下百姓公布财政的时刻。 但一些重要大臣心中有数,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当然,只是不错,比去年情况好转了,仍存在严重的问题。滕甫未下去之前,赵顼让司马光与滕甫同看详裁国用制度。 不用好年光做比较,以前比较的皆是好年光,依然缺少说服力。 现在用庆历二年家国开支来做相互的比较。庆历二年,正是陕西战斗最 ![]() 仍不象现在这样严重,后来若没有那场持续不断的旱灾,也不会爆发起义。官吏再冗,不能超过庆历二年的冗费再冗,也不能超过庆历二年。二人比较后,发现了许多问题。 司马光将奏表呈上,说道:“国用所不⾜在于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异滥,军旅不精。此五者,非愚臣一朝一夕所以裁减,若如庆历二年裁减制度·比见今支费数目,此当下三司供析其同与不同,不必更差官置局。” 还得要省。 郑朗未参与查账,但大约是知道的,只有一样不知道,宗室,知道宗室有多少弟子,不要说别的·赵允让就养了二十八个儿子,每一个儿子再生儿子,这一脉就发展到了一百多人·加上 ![]() 关健是內蔵库的账目开支,员官不大好过问,只是隐隐地感到近年来,內蔵库收⼊远比以前增加,仍⼊不敷出·许多宗室弟子跑到赵念奴哪里哭穷,还有的宗室弟子委托赵念奴,让她向自己求情,给一些股契给他们度⽇。 已经严重了。 事务纷至沓来。 得一步步解决,郑朗准备第二步改⾰了。就在这时候,一个小案子通了天·一个农民手指头砍断了,结果这个案子卷进了无数大臣,名臣如司马光、王安石、吕公著、公弼、文彦博、唐介,法官如刘述、吕诲、刘琦、钱、齐恢、王师元、蔡冠卿等等。 时间是今年夏天某一个夜晚,地点是登州某村。 一个长相很丑,只有几亩薄地的老光 ![]() ![]() 突然,一个瘦小的黑影出现在韦大的田舍门前,轻轻地推开柴门,摸到 ![]() ![]() 天刚亮,该县县尉带着衙役来查案。韦大⾝中十几刀,多不是致命的伤,唯一重伤便是在他档刀时,手碰到刀刃,被砍掉了一个手指头。县尉盘问邻居,阿大很少与人有仇恨,唯一的嫌弃人只有他那个未婚 ![]() 毫无疑问,在这个案子当中,叔叔扮演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至于韦大是最大的无辜受害者,长得丑也不是罪,爹娘赐的,怎么办?阿云有让人同情的地方,也有让人可恨的地方。 但这是发生在宋朝的故事。 还没有三纲五常,但已将弑夫大罪定为十恶之一,连郑朗说的报社股东,若有直系亲属犯了十恶罪,都立即排除在股东之外。于是县尉想也没有想,就定成了死罪。但宋代出现一个比较超前的理论,人命关天,若是死刑地方zhèng fǔ不能执行的,除非在缴命盗贼与谋反的“ ![]() 这种重视人命的观念,后来国中立国好几十年后,才出台这一制度,因此史学上又有一个说法,叫宋代拟今。 因此判决书到了登州知州许遵手中。 此人乃是一个很不错的员官,知长兴县时,救灾治⽔利,民勒石纪功。二千五百京官大闹地方,居然硬是没有找出许遵任何把柄。至今在考课院上,许遵政绩考仍是一等的。 看了案子后,许遵产生同情之心。但案子最头痛的地方便是杀夫。于是许遵换了一个角度分析案情,既然按照礼法杀夫乃是十恶之一,那么一切得按照礼法来。阿云⺟丧未満·在⺟丧期间,不准进行任何婚姻喜庆事宜。也就是说阿云在守丧未満的情况下,被叔叔准备下嫁到韦家,这桩婚约不仅无效·而且违法。当事人与婚人也要判处三年徒刑。阿云的⾝份不能算是韦大媳妇,对于韦大来说仅是一个普通人,不存在杀夫大罪,应以“凡人论”其后又老实 ![]() 于是再次上报。 事情闹大了。 案宗呈到审刑院与大理寺,结果两部的员官在中间寻找·又在律法里找到一条“杀人以伤者绞”就算阿云⾝份不是韦大的媳妇儿,谋杀未遂但伤了人的罪名也要判绞刑。 处理肯定要处理的,不然老百姓动不动就抄家伙,这个天下还不得大 ![]() ![]() 若按这个条文,阿云不当死,顶多是最重的流刑·黠面流配三年,重得不能再重了,发向登州海外沙门岛。刑部判得不公平,再议。又将案宗递回刑部,刑部仍坚持己见。幸好此时许遵因考功一等,调回京城为大理寺丞。到了大理寺后·许遵将这个案件主动接手,御史台员官不服,弹劾许遵因公枉法。 许遵也恼火了,俺至今连这个阿云长得什么样都未看到,一直关在县衙里,枉鬼的法。况且其家⽗⺟已死,穷得一无所有,值得我去枉法?于是在朝会上将此案来龙去脉说了一遍。郑朗直皱眉头。 赫赫有名的登州阿云案开始。 阿云案好弄,关健是后面的事,果然,赵顼动了侧隐之心,下诏让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个翰林学士再断此案。 为什么郑朗会担心,就是两个生学的出⾝与经历。 不可否认,司马光也想改⾰,但是那种不扰民的改⾰,不过这里的民是什么样的民,很成问题,他这种心态可见唐介、吕公著等等人⾝上这是出⾝造成的,从小含着金钥匙长大,潜意识地在维护士大夫与权贵的统治地位。 王安石不同,甚至郑朗都不同,虽生在官宦世家,家中却很贫寒,若不是郑朗,郑家早就倒闭了,荥 ![]() 若没有郑朗调节,两个生学如今名列⾼位,早就开始抄家伙。 正是两种理念的冲突,导致对案件判断不一。王安石赞同许遵判决,司马光赞同刑部判决。两人发生争议,别人吵赵顼还能劝一劝,这两人一吵,诸子百姓,唐律宋律,一起拿了出来。赵顼只听了一会儿,感到头昏脑 ![]() 相权限制,皇权也要限制的,赵顼无奈,再诏送学士吕公著、韩维、知制诰钱公辅重定。三个两制员官想了一想,仅是一个小姑娘,也未杀死人,能宽一点就宽一点吧,于是维持了王安石原判。赵顼松了一口气,刻意御批了一个字,可。 那也不行,皇上的字在宋朝也未必是圣旨,分管司法的齐恢等员官又联名上奏,请赵顼收回成命。皇上,你这个判决是不对的,国法必须维护,不然家国就llL啦。 这个问题可大条了,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两制以及一个皇帝出面,都没有解决,让谁来判? 两方争吵,司马光认为因犯杀伤者,言因犯他罪,本无杀伤之意,事不得已,致有杀伤。除为盗之外·如劫囚、略卖人之类皆是也然杀伤之中自有两等,轻重不同。其处心积虑、巧诈百端、掩人不备者,则谓之谋;直情径行、略无顾虑、公然杀害者,则谓之故。谋者尤重·故者差轻。今此人因犯他罪致杀伤人,他罪虽得首,原杀伤不在首例。若从谋杀则太重,若从斗杀则太轻,故酌中令从故杀伤法也。 于是总结出为盗杀伤人、劫囚杀伤人、略卖人杀伤人等适用自首免所因之罪从故杀伤法判刑的罪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杀伤人都是因犯他罪本无杀伤之意,事不得已·而致有杀伤,即他们杀伤人都是临时 ![]() ![]() 阿云杀人是谋杀绝非故杀·谋(故意且蓄谋,即司马光所谓处心积虑、巧诈百端、掩人不备之类)与故(故意非蓄谋,即司马光所谓直情径行、略无顾虑之类)截然不同。故阿云不可轻恕。 王安石则说·《刑统》杀伤,罪名不一,有因谋,有因斗,有因劫囚、窃囚此杀伤而有所因者也。惟有故杀伤则无所因,故刑统因犯杀伤而自首得免所因之罪,仍从故杀伤法。其意以为于法得首,所因之罪既已原免,而法不许首杀伤,刑名未有所从·唯有故杀伤为无所因而杀伤,故令从故杀伤法至今。 也就是象为盗杀伤人、略卖人杀伤人、劫囚杀伤人等罪犯之所以在自首后要从故杀伤法判刑,是因为在自首免所因之罪后,要制裁他们不许首的杀伤罪,但对于这杀伤,刑名未有所从·即律文未明确规定这是何种 ![]() ![]() 郑朗说各伺其职,将郑朗害苦了。 因为他没有参与权。 苦思良久,制度是他制订的,必须要维护,没有参与权,可有建议权。因此隐晦地上了一奏,说这件案为什么闹得这么大,是有原因 其一,太祖太宗时统一诸国,为求迅速从 ![]() ![]() 这仅是其一,其二是阿云与韦大的关系,虽许遵用礼法断二者不能确立婚姻关系。但无论在司马光,还是在滕甫心中,多少还是认为二者有婚姻关系的,阿云以 ![]() 史上阿云最终是赵顼听从王安石意见,下诏书赦免阿云死罪,改为徒刑,不久大赦回去,重新嫁人生子。似乎一切走上美満的结局,惩罚也惩过了,重新做人了。然而司马光重新上台后,对此案念念不忘,再次以谋杀亲夫罪将阿云抓捕,斩首示众。 若处理不好,不但引发两个生学自此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这非常非常的可怕。而且会因此案,将散成一团 ![]() 赵顼就问了一句:“郑公之意如何?” 郑朗答道:“为何不将此女带到京城亲自审问?” 吕诲说道:“她仅是一个民女,如何带到京城?” 因为案子已经将皇上都卷了进去,难道让皇上还要认识认识这个阿云? 郑朗叹了一口气说道:“已经卷了进去,几十名士大夫,十几名朝堂重臣,若再加上我,有一个宰相,还有陛下,昔⽇汉武帝说郭解囡卫青得劝,可见他不贫穷。如今此女,还有什么地方不能带到的?” |
上一章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下一章 ( → )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午后方晴是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