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北洋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北洋 作者:戒念 | 书号:36677 时间:2017/7/29 字数:5068 |
上一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权力 下一章 ( → ) | |
自从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刘坤一死后,朝廷大员⽇益老龄化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显得凸出。朝廷重要大臣年龄老化并不是多难的问题,毕竟这个年头什么人都缺,就是不缺梦想升官发财的人,不过像刘坤一、李鸿章这样从太平天国时代走来的重刑重臣却是凋落殆尽…谭延心中最为顾忌的就是像李鸿章这样的大臣,这些人不仅有翁同那样纵横官场的油滑,手中也掌握了庞大的权势,甚至有割地为王的本钱。 谭延对于老臣去世后空出来位子并不眼馋,在他的眼中没有比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更好的了,虽然官位不是天下第一,但实权却是名列国中榜首,在自己和众多幕僚的经营下,不说北洋海陆两军的发展,整个三省的经济民生也是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方面,海上、广州等城市也并不比天津差,但是这些城市只是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先走了一步而已,如果照目前谭延这样极具倾向 ![]() ![]() 北洋的势力开始进⼊东北三省,在那里 ![]() 谭延也在为北洋未来的出路而反复盘算打量,虽说朝廷到现在也没有下达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地人事任命,而李鸿章也未必能够稳坐钓鱼台就可以得到这个位子…李鸿章一直是満清权贵们打击的对象,好不容易将其拉下北洋宝座。现在让他出任南洋大臣,这未免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谁又能保证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不能在南洋的位子上东山再起尾大不掉?! 不管怎么样,在谭延心中制约北洋势力发展地无非是两条…一个是北洋海陆两军的扩军,尤其是北洋陆军扩军尤为困难;另外便是 ![]() ![]() 如果一直维持这个局面的话。毫无疑问在未来的六七年间,北洋陆军将会一直独领风 ![]() ![]() 铁路对于北洋地重要 ![]() ![]() ![]() ![]() ![]() 现在北洋好不容易有了揷手东北的机会,谭延自然重开李鸿章当年为了对抗张之洞的芦汉铁路而提出的关东铁路计划,将李鸿章时代已经修到山海关的铁路继续向盛京方向延长,以盛京为中转点再用铁路将旅顺连接进来。这条铁路也是采取了多段同时开工建造。由于其作用基本上完全是从军事角度出发,所以这条铁路也是直隶总督衙门来筹措款项修建的。 “如果你是慈禧太后,你认为什么时机才是最佳打击翁叔平的时候?!”谭延笑着反问道。 沈静听后一愣有些愕然地说道:“慈禧太后该不会是想等翁叔平生⽇那天再给他好看吧?!” 谭延点点头冷笑的说道:“这就**不离十了!别忘了,太后手里可掌握了二品以上大员的任免权,这个权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若是太后真像她嘴边上常说的那样去安享晚年,那国中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了!” 沈静听后悚然一惊:“可是这么做。那光绪皇帝能够袖手旁观么?!他可是翁同一手带大的!” “官场无⽗子!自古以来为了权力骨⾁相残地事情还少么?!小皇帝终究还是长大了,他也希望能够获得与自己名份相称地权力,而眼下的变法正是一个这样地好机会…翁同不过是这张棋盘上一颗比较重要的棋子而已,小皇帝为了下赢这盘棋,就算把他当作弃子也是清理当中…”谭延不屑的说道。 “你说的我也曾想到过,不过让翁同在七十大寿那天遭殃,这实在是未免有些过分了些…” 谭延冷冷的笑道:“正因为过分才能够让慈禧太后发怈心底对翁同的不満,这些人做事大多数时候都是考虑自己的想法,甚至全然不计政治后果…呵呵。这就是家天下,这也难怪历史上会有这么多人喜 ![]() “至少组安你是不愿意做皇帝地!”沈静微微笑着说道。 “我?!”谭延摇头摇说道:“非是不愿,而是不能!现在的世界变了,再也不是兄弟关起门来当皇帝的时代了,像欧洲的皇权统治虽然还很有力量。但已经昭示出皇权统治的没落和落伍…与其为着一个皇帝宝座你争我夺加剧內耗,还不如谁都别来当皇帝,彻底断了某些人家天下地念头…凭什么你一家的幸福却让万千黎民跟着飞灰湮灭?!我能够保证我的儿子是个好皇帝,但孙子、曾孙子,我的子子孙孙都能够是一个好皇帝么?我能够保证我的子孙在某一代不出现今天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这个局面…所谓一步错步步错,我们的家国不能承担这样的风险,今后的世界是真正地弱⾁強食,一旦落后。想要再追上来必然会付出千百倍的代价,我谭某人当不起这个罪人…” 谭延 ![]() ![]() 谭延不是热⾎青年,他在更多的时候和平常百姓一样,如果他是一个普通人,也会在孩子出生之后,就要努力挣钱养家,努力为孩子存老婆本。为了自己的家族,更为了这个家国,这个皇帝宝座还是让它彻底消失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有朝一⽇若是命运垂青谭某人能够让他如愿以偿的得到这个老大国中的权柄,他可以保证在有生之年尽可能的让国中人忘记“皇帝”就算不能忘记,至少也必须制定出一个強力的规则,避免“皇帝”再次在国中出现! 谭延地话很直⽩,以往任何一个人只看到“皇帝”光鲜的一面,却很少能够想到子孙的安危。沈静也是个厉害的角⾊,很容易便可以看到谭延所给出解释背后的內容…一个人能够保证自己这辈子该怎么做就已经是非常逆天的了,哪里能够保证自己的子孙行为?说⽩了这就像翁同做官一样,前三四十年荣耀非常。也许在未来的十几天之后,老翁就要享受一次罕见的“自由落体运动”从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直接摔倒在地成为一个平头老百姓。 翁同的人事变动对于谭延而言已经是无所谓地事情,老翁现在在户部的权力说不上是丧失殆尽,但有谭钟麟坐镇户部。他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在军费问题上卡着北洋的脖子了。况且谭延已经决定动用自己在国美的资本来为北洋输⾎,更何况他已经做了“真北洋大臣”这遮遮掩掩的事情做起来更加方便。 沈静在第二天便在天津上火车前往山东济南府…京济铁路已经全线贯通,早先济南府至威海卫海军基地地铁路已经完工,只是济南府至胶州湾一线工程进展因为胶州湾在海防中地地位并不是很凸出才滞后。不过为了加強北洋內部的防御体系,由北至南旅顺、天津、威海卫、胶州湾必然会全部用铁路相连,如果能够顺利实现“海防铁路体系”地话,那以后国中北方权力中心在受到国外势力⼲涉的时候,就不会全无反击之力。 如果有朝一⽇外**队进⼊北方,他们所要面对的将会是四分之三个国中的力量…由京汉铁路和正在勘探中的粤汉铁路构成的南北纵向铁路,将除了西蔵、西北、蒙古之外的国中精华力量串联在一起。粮食、兵员、作战物资都会通过铁路运抵北方,同样若是南方有难,北方也可以调集力量火速增援…铁路大大加強了陆军的作战效率,有了铁路的配合,十万陆军可以当成二十万来使用,当然这笔账不是简单的乘法。而是一种裙带效应。 沈静回到山东最主要的还是主抓一批工业和教育建设…谭延在国美地资本已经开始大规模向国內转移,所投⼊的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需要,更多的还是工业和教育。天津自然是谭延的“老巢”不过 ![]() 在甲午战争期间,坐落在海上的江南制造局已经被列強家国的“中立”所制,不能正常保证军需供应,而⽇本也曾发出过要进攻海上的威胁。天津虽然不像海上那样就坐落在海岸边上,但现代战争⽔平已经使得天津不再全安,弄不好就会重演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一幕。正是处于全安的考虑,也是工业发展地需要。谭延对自己的资本来影响国中工业布局有着自己的想法…不要一味的将产业重点集中在天津,可以吃的将其分散到直隶三省的其他地方,尤其是经过两年大巨的教育投⼊和维新派地宣传后,直隶三省的社会风气已经有极大的改观,有知识的现代产业工人开始急剧增加,这也就为谭延转移工业布局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沈静所主持的山东也是临海省份,有了京济铁路和济南…威海卫铁路之后。在山东发展工业有着天津很多不具备的优势…作为一个省份,它比天津有更加充⾜的战略纵深,陆军所能够起到的保卫作用更加明显,而不至于在海军比别人弱的情况下,陆军还要承受敌方海军地庒力。 不光是山东,像陈飞所主持的河南也是如此,只不过 ![]() ![]() ![]() 好在以天津为中心地北方铁路网正在建设当中, ![]() 山东济南这边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火力发电厂和拥有资本两百万两左右的启新洋灰厂。山东济南发电厂是和天津发电厂同时开工兴建的,除了发电之外。它们还担负着中**工研究蒸汽轮机的重任…蒸汽轮机是和战列舰建造挂钩的,它的成绩如何直接关系到国中自造战列舰的⽔平问题。虽然现在的蒸汽轮机效率底下, ![]() ![]() |
上一章 北洋 下一章 ( → ) |
北洋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北洋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北洋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戒念是北洋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