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北洋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北洋 作者:戒念 | 书号:36677 时间:2017/7/29 字数:5119 |
上一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 玄机 下一章 ( → ) | |
“御史胡孚宸上书,微臣以为不能寒了天下士子的心,以微臣之见朝廷应当发还杨崇伊当初所查封強学会的书籍、舆图等物,还应该对此给予一定的补偿使其早⽇回复正轨…”谭延慢慢的说完。 谭延感到朝廷对于他的关注可能是太多了,练兵这样的事情先不管真相如何,什么猫五猫六的连军事都不懂的人都知道弹劾自己一本,这只能说自己太过耀眼。转移视线的方法只有竖起一个更加耀眼的家伙,而康有为则是一个现成给谭延当挡箭牌的靶子。刚毅是重臣,不过此人没有大脑,自己拍的慈禧太后不是刚毅,反驳他又能如何?不过既然有机会让康有为的维新出派头更快些,谭延也不妨顺手推舟赞成胡孚宸的奏折,反正这本奏折中光绪皇帝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借着自己的嘴蚌来也是顺理成章。 “可以!”皇帝略微的扫过一眼:“天下都知状元郞乃是奇才,朕曾记得数年前谭卿所做的《劝学篇》,当年是圣⺟皇太后和朕颁下的旨意让天下督抚人手一册的,康有为自然是相差甚远…不论是強学会还是保国会,就都不要再纠 ![]() “定国是”诏书是翁同来拟写的。光绪皇帝在这里突然宣布拟定国是诏有些急了些,不过在谭延看来这把火烧到这个份上才引出变法维新,这个时间的拖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和北洋的实力壮大有很深的联系。若非谭延决死抵抗,德国人在胶州湾败得一塌糊涂,北洋又以強势的态度抵制沙俄南下,这才将列強裂分 国中的计划堵死,维新变法在国势颓丧的并不是很厉害的情况下退到现在也就不⾜为奇了。 光绪皇帝的态度多少让所有地大臣有些意外,但是谭延却并不感到意外,对于维新变法他心中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谭延已经过了热⾎青年的时代,政治和利益的分配才是他最为看重的。一想到自己⾝后的北洋,还有众多跟着北洋吃饭的人,他还有后退的余地么?变法维新的结局在他心中早已经成为定局,这和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没有任何关系,这完全是他作为一个从政地上位者一种本能的动作。 次⽇养心殿群臣议事,这一次慈禧太后突然驾临,令包括翁同在內的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意外,而光绪皇帝却没有任何表示。这一切落到谭延的眼中,沉思片刻多少有些了然。 “定国是诏”是翁同所拟而这份诏书中的言辞也尽显这位帝师老成持重的风格,通篇没有出现什么“宪政”之类时下正兴的词汇,而是以教育定为基调。整篇文字措辞严谨平实,从教育着手作 ![]() 谭延一边听着这篇仅仅五百多字的大文章。一边心中也叹了口气…翁同应该算是走到最后了,他这篇文章先不说慈禧太后如何看,就是看着光绪皇帝紧皱的眉头,谭延也知道 ![]() 短短的“定国是诏”很快便读完了,光绪皇帝地眉头都快拧成了一团⿇,而慈禧太后却在一边不咸不淡的说道:“行了,这动静已经不小了,先这么着吧!皇帝,昨儿你怎么说的。也都和各位臣工们 ![]() 从慈禧太后走进养心殿,谭延就觉得这次会议非同一般,而慈禧太后对国是诏的看法如此轻描淡写,加上她的话,谭延心中更加坚信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肯定达成了什么政治 ![]() 所有人都在満腹狐疑之时,光绪皇帝轻咳两声说道:“谭钟麟內召授武英殿大学士,管户部,军机大臣;张之洞內召。授文华殿大学士,管兵部,军机大臣;刚毅授协办大学士,调…调吏部!王文韶授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谭延…授协办大学士,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光绪皇帝这一连串的任命在众多大臣心中引起了大巨的波澜。而对谭延而言几乎是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给砸蒙了…谭钟麟原本是东阁大学士。以北洋大臣地资历也算是勉強合适,李鸿章时代他可是首辅授文华殿大学士。从东阁大学士到武英殿大学士也算是往上爬了一个格子,而张之洞继李鸿章之后作为天下最有进取心的总督就任文华殿大学士任首辅也是当然,只是以南洋大北洋,这还是近三十年里头一遭。 最重要的是谭延的任命是直接坐着火箭当天下总督之首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般而言除了朝廷中出了什么非常大的变故之外,统治阶层直接从満人权贵中挑选一个得力精⼲之人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外,其余地历届直隶总督哪个不是在经历两三个总督之后才有资格到这一步地?!谭延以山东巡抚任兵部尚书兼步军统领已经是够快的,而这一次地任命虽说只是升了半级,但这半级却比“四端两协”更要实惠得多。除了最年轻地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外。谭延又破了一项纪录…以一个协办大学士的名头来执掌这天下第一总督。 因为荣禄死得不明不⽩,所以军机大臣就空出来一个,而谭钟麟和张之洞的补⼊,使得军机大臣的数目不减反增成了六人。军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军机大臣的数目是忌満六人的,这也是为了方便对重大事件军机处能够做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所致。军机领班固然尊崇,但像翁同这样比较“软”的军机领袖,再加上荣禄这样強硬的军机大臣,就算军机处军机大臣数目为五人,在“三比二”地情况下依旧是有很多问题难以做出决策。 “现在军机处军机大臣六个人。既然多出来一个,那肯定是要有一个下去的,那么西边的的意思是把谁替换下来?是端王?不像!礼王?有可能,毕竟礼王世铎的年纪也太大了,不过礼王世铎可也是坐过军机领班的,照顾老臣荣耀退休,同样有些不像…谭文卿和张香涛?这两个人一南一北,一远一近,遥相呼应。不过他们⾝上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深深打着西边的烙印,既然将他们弄上来,那就绝对不会再换下去,同样不像!”翁同的脑海中不断地翻腾着。 虽然死了荣禄让翁同过了几天的舒心⽇子,不过这次军机处一下子进来两个人不说把谁给替下去,单单这刚刚进来的张之洞和谭钟麟。这两个人可都是自己的对头呀!张之洞在两广的时候,翁同用“闱赌”差点将张之洞的前程给毁了,至于谭钟麟虽然以前是至 ![]() 一想起自己和谭钟麟的关系,翁同地脑袋就更大了一圈…谭钟麟真的算是隐退了,他的儿子实在是太能⼲了,与其说他和谭钟麟之间是势同⽔火,不如说他和谭钟麟的儿子是势不两立。同样⾝为世家弟子的翁同对于谭延老练的官场手腕和敏锐的洞察力并不吃惊,毕竟有谭钟麟这条老狐狸领路,谭延就算再厉害一些也不⾜为奇。不过令他非常吃惊的是谭延对于洋务的 ![]() “翁同!”慈禧太后突然叫道。 “臣在!” “大学堂地办法是否拟出来了?!” “臣、臣正在拟写…”刚才的走神令翁同回答起来都有些磕磕绊绊了。 慈禧太后听后脸上不以为然,而光绪皇帝的眼中则是深深的失望…“也许他真的是老了!”光绪皇帝心中不由的想到。 “谭延在任上办学很是成功,山东大学堂堪称新学之模范,大学堂的办法就由他来拟写吧!”光绪皇帝淡淡的说道。 还没有等翁同发表意见,旁边的慈禧太后微微笑着说道:“这就对了,国势⽇艰,皇上要择能人而用。状元郞做事⼲净利落,以前国中造了这么多年的船,哪里造过现在这么大地…” 谭延趋前一步说道:“臣能够得建此功。多有赖于太后、皇上的洪福,再者前人也奠定了基础,非臣一人之功…” 只要慈禧太后一天没有失去权力,谭延都要遵循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多拍马庇少说话”的原则,而由此他也更加坚信“女人是用来哄的”这一原则从八岁到八十岁的女人一网打尽。慈禧太后喜 ![]() ![]() 经过反复“实验”谭延发现如果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同列的时候,猛拍慈禧太后无视光绪皇帝,这样的马庇“价值”将会得到最大化的体现,而这个时候正是时候。显然谭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位子绝对不是光绪皇帝给的,自己就算全面倒向光绪皇帝,这个⽩脸小皇帝也未必会舍得拿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报酬。能够这么大方地也只有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如何看待谭延这并不重要,随着维新派登上国中政坛之后,因为其顺应了变法強国的趋势,得到了国中绝大多数读书人的同情和追随,这种声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其在权力上的不⾜。慈禧太后与其所谓的“后 ![]() ![]() 不过在外人眼中的谭氏⽗子可是“后 ![]() ![]() 只是老头子确实已经老了,他已经厌倦了充満了尔虞我诈、⾎雨腥风的残酷政治斗争。如果他还年轻二十岁地话。也许一切都会改变,毕竟他是靠支持慈禧太后反对者来起家的,可是现在他已经没有那种“士大夫泽被天下”的雄心。而谭延的掌控北洋⽇深,从上到下都已经成为儿子的北洋,在朝廷和家族之间,他更坚信谭延能够带领谭氏家族走向更⾼的地位。 很明显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存在着政治 ![]() “声望”这玩意在这个时代是这场参与天下游戏的参与者们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和权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谭延很早便认识到声望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有声望无权力终究是镜花⽔月一场,能够轰轰烈烈一时却做不成一项事业,维新派就是典型的代表,而后面的孙中山则延续了这一悲剧;而有权无声望,纵然得意一时,也会落得臭名昭著被扫进历史的垃圾箱,慈禧太后就是这一派的代表,至于记忆中的袁世凯和他地“北洋系”逆嘲流而动,臭名昭著不下慈禧太后。只能说可惜了。 虽然有张之洞进京成为军机大臣管兵部给谭氏⽗子戴上个紧箍咒的嫌疑,对此谭延依旧觉得在这次人事变动上自己是最大的赢家,毕竟终于有一天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执掌北洋,而不是仅仅做为一个幕后人员在 ![]() 至于谭钟麟为武英殿大学士管户部更是让谭延喜出望外,虽然翁同在户部经营十数年 ![]() ![]() 老子管户部,即便不能揷手户部地具体运作,但儿子抓北洋实权这可是实打实地“硬通货”这对⽗子的权力结合至少会让户部地那些老油条看清形势,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北洋今后要作假账在户部这里就容易多了。 |
上一章 北洋 下一章 ( → ) |
北洋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北洋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北洋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戒念是北洋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