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北洋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北洋 作者:戒念 | 书号:36677 时间:2017/7/29 字数:5185 |
上一章 第九十一章 转折 下一章 ( → ) | |
从张之洞的住处返回到恭王府邸的路上,谭延闿的脑袋还一直处于奋兴阶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有这么好的运气,一次礼节![]() 汉 ![]() ![]() 当然仅有这个意向还是差得很远,要真的接手汉 ![]() ![]() ![]() “王爷,南⽪已经同意支持李中堂了,并且愿意支持议和…”谭延闿笑着说道。 “他有什么条件没有?!”恭王听后愣了一阵,立刻问道。 李鸿章与张之洞之间还谈不上仇恨,只是为了争夺一番“天下第一总督”的虚名。意气之争自然比不得翁同龢与李鸿章之间的杀⽗逐兄之仇。对于张之洞。难就难在张之洞曾经有过“清流”地经历,在这个时候张之洞若是和翁同龢站在同一个战壕中来主战,那恭王和李鸿章谁都没有折。最要命地便是张之洞的发迹和慈禧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本⾝又是疆臣中地扛鼎之人,他的话对朝廷政策的风向标有着很強的指示作用。 翁同龢的位置太好,就连恭王也不能轻举妄动,而张之洞特别的发迹经历配合李鸿章与恭王,主和这一边将会占据明显地优势。 “南⽪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是与⽇或者是和其他列強签订和约的时候不能过分让步。要维护朝廷的体面,割地是万万不能,赔款要尽可能庒低;第二是汉 ![]() ![]() ![]() ![]() ![]() 恭王奕訢沉思片刻说道:“这两个条件没有什么问题,他还主张用两三千万银子来买通列強从中调停或是⼲脆为大清出战么?” “张之洞的本意并非如此。相对启用刘铭传,他更希望用刘坤一来主持盛京军务。至于用两三千万银子来买动洋人调停或是出兵。他自己都并不怎么看好这条路,不过碍于形势如此也只能作罢…” “呵呵,刘坤一能够比刘铭传做得更好么?组安,这是总署下午接到北洋的电报…倭人前⽇一万多人渡过鸭绿江,昨⽇猛攻九连城的时候被刘铭传在后面抄了后路,结果死伤惨重,回到朝鲜的不过才半数有余,这是数月来唯一地大胜…”奕訢微微笑着说道。 “哦?!”谭延闿对此倒是很惊讶,刘铭传据守湾台孤岛对抗法国人的事情他是非常清楚的,不过现在中⽇战争和十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本人和法国人最大地区别便是⽇本人事先将准备功课做的非常出⾊,其谍报机关早就把环渤海区域內地地形图全部做出来了,其详细程度精确到每一口⽔井的地步。当年法国人若是有这个本事的话,刘铭传可就凶多吉少了。 “除了刘铭传在鸭绿江和⽇军对峙之外,汉城的左宝贵部现在有消息了么?”谭延闿问道。算算时间左宝贵在汉城已经失去联系两个月了,现在还没有从⽇本人那边传来左宝贵被俘或是全军覆没的消息,汉城似乎在中⽇两国之间消失了一般,这只能说明汉城还在左宝贵手中,那支孤军还在抵抗⽇军! 恭王奕訢听后摇头摇,说道:“还没有消息,自从大东沟海战后,北洋⽔师几乎全军覆没,合肥那边的海军舰船大都在修理当中,就算修理好的战舰也没有再出海过。合肥也曾想过去接应他们,只是牙山海湾被倭人放 ⽔雷,莫要说是货轮,就是战舰也不敢轻易靠近… 谭延闿听后也只是无奈的叹了口气,牙山⽔域的地图他是见过的,尽管看这种地图的感觉非常怪异,但是牙山⽔域那狭长的⽔道,⽇本人很容易用⽔雷让那里变成舰船的坟场。再加上北洋⽔师经过三次海战之后已经元气大伤,连旗舰都沉没了,这对于李鸿章来说无疑是一次大巨的打击。 历史上的李鸿章之所以奉行保守政策,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他将北洋⽔师看作是自己的家底,而是因为北洋⽔师和⽇本海军之间大巨的差距…北洋⽔师在战斗力上只能是十年前的亚洲顶尖⽔平,而这十年来⽇本海军砸锅卖铁的建设海军,速 ![]() 不过实力是需要战斗来检验的,第一次牙山海域遭遇战济远奇迹般的击沉了严岛后逃生,这使得李鸿章并没有立刻采取极度保守的避战政策,而是像正常一样保守地让海军参与运兵护航。直到第二次为截杀桥立。意外地碰上了⽇本的主力舰队。双方大战过后,李鸿章才采取了避战,只让北洋⽔师参与护航行动。但是还是在护送铭军⼊朝归途上出了问题。现在李鸿章就是有能力出派舰队前往牙山,也很难说服他了。 — 恭王奕訢坐了下来说道:“修建卢汉铁路倒是没有问题,这一仗打过后,合肥亦是元气大伤,如果和约还算可以的话,合肥还可以与其他督抚对调;若是⽇本要价太狠以至于割地赔款地地步。那合肥便是众矢之的,免官都是小事。这样一来只要张之洞等这阵风刮过去之后,一道奏折便可以重新开修卢汉铁路…” 奕訢的话谭延闿明⽩,李鸿章这次算是栽了,不过好在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变成可以比肩秦桧那样的人物,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现在数数各地总督,有谁还能够在张之洞之上?两江总督刘坤一是湘军老人,也有这个威望。不过不说调刘坤一当直隶总督,刘坤一本人就是一个对修建铁路极为赞成的大臣,加上他和张之洞地关系还算不错,只有赞成绝对不会反对。 “卢汉铁路修建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你接手汉 ![]() “晚生预计收购汉 ![]() ![]() ![]() “你说地这些本王都知晓,可这么多银子你怎么来筹?!” “晚生去年年初乡试结束后也曾到过湖北,对张之洞兴办的洋务产业都有过详细地了解,这些产业放在他手中无疑是赔钱货,但是在晚生手中,晚生坚信能够办好它!至于巨额的收购资金,这里面也有很多办法,其一便是晚生回广东来亲自说服与晚生合办抵羊纺织厂的那些广东巨商,以我们的财力而言只要半年时间便可以筹集到五百万两银子来收购铁厂;其二便是发行股票;第三还可以找盛宣怀,他一定对此非常感趣兴;最后还可以分期用铁厂出产的钢铁来分段偿还收购款项,铁厂每出一吨钢便有一两银子是朝廷的,几年下来也可以还清…不过无论采取那种方法,关键的便是朝廷能够确定下来修建卢汉铁路…” “怎么?组安对卢汉铁路还有趣兴?” “卢汉铁路事关汉 ![]() ![]() ![]() ![]() …” 谭延闿的一番话说的恭王奕訢颇为动容,他自己是搞了几十年的洋务,在洋务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还是洋务派在朝廷中枢的代言人。国中洋务磕磕绊绊走了几十年,除了朝廷的保守派反对之外,最大的症结还是在于这些搞洋务出⾝的员官⾝上,上到恭王奕訢和李鸿章自己,下到一个普通的总办,就算朝廷中枢的阻力再大,几十年下来洋务运动地成果也不可能就这么一点。诚然因为自⾝限制和政治斗争地因素。他们现在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但是正如谭延闿一针见⾎的指出那样…办洋务就不要将自己当成清⾼地读书人,⼲脆就是一个商人才可以办的好。 “时至今⽇,本王才相信盛杏所说的是对的。难怪听杏所说组安在建好抵羊纺织厂后便双手一松由那些股东去经营了,起初本王还不相信天下哪里有这样做就可以⼲好洋务的,现在看来以前是本王做错了…”恭王奕訢有些颓唐的说道。 谭延闿倒不在乎恭王奕訢对他地夸奖,引起他注意的倒是“盛杏”自从来到北方后,无论是李鸿章、张之洞还是恭王奕訢。在他们的嘴中谭延闿都听到了这个名字…目前国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头号官商盛宣怀。以前谭延闿对盛宣怀的印相就是“富有”两个字,他的财产实在是难以估算,但是现在又多了“能力”两个字,因为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能够塌下心来做些实事有多么的难,盛宣怀虽然和李鸿章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是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是不容易。 “盛杏未免把晚生说得太神了,晚生虽然不大过问抵羊纺织厂地经营事务,但是却事先与纺织厂的各位股东制订了严密的章程。按照章程晚生可以出派专人管理纺织厂财务,而其他股东有权力派人监察纺织厂的财务活动…不瞒王爷笑话,其实这纺织厂里面晚生和股东之间就像被关在同一间黑屋里面地两个贼一样,都是互相提防对方。这种先小人后君子的做法虽然说出去不好听。但是对纺织厂来说却是非常好地,这些股东都是世代商人。论起做生意就是十个晚生绑在一起也不如他们的一 ![]() 恭王奕訢听后也不噤有些莞尔,盛宣怀只是和他提及过谭延闿将纺织厂 ![]() 谭延闿意识到自己有些走题了,便轻咳一声说道:“王爷,汉 ![]() “哼哼…万寿?嗨!”恭王奕訢听后心事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今天本王已经和英国公使欧格纳达成了一项借款协议,英国人已经答应从中调解了…” “多少借款?” “一千万两,以英镑的形式借贷给大清。先前你建议本王寻求俄国人从中调解,但是本王亦觉得俄国人对我大清东北很有野心,不过本王和欧格纳协商之时,也曾以借款相要挟,如果英国不出面调解,那大清对倭人的战争后续借款将从国美和俄国人那里借贷,欧氏没有多做思量便答应下来了…” “哦…”使用借贷不同币种来分化列強,这是半个月前谭延闿在翻译《纽约时报》的时候想出的点子,不过至于好不好用则很难说,连他自己都非常怀疑,只是和恭王奕訢简略的谈过一次。没有想到奕訢还真的使用了这种策略,看起来还算不错,至于英国人卖不卖力气则是另外一会说了,但是这至少也反映出了列強们的一些细微的变动,英国公使欧格纳立场转变的背后恐怕并不是因为一千万两银子的款贷,可能还有别的原因… |
上一章 北洋 下一章 ( → ) |
北洋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北洋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北洋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戒念是北洋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