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清闲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清闲 作者:枕上山水 | 书号:27614 时间:2017/6/29 字数:10183 |
上一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好事也很多 下一章 ( → ) | |
收费章节(36点) 第一百八十一章 好事也很多 酷热的八月,康熙却难得的在早朝之上露出了笑容,前段⽇子一连串的圣旨,不只朝臣郁闷,下旨的康熙更是为手下大臣频繁的请见给弄得暴躁不已。 康熙九年的一甲头三名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选出来的,对于康熙皇帝圈出来的头三名,从主考官熊赐履到两位副主考都未有意见。到是毓秀对于探花人选产生了些好奇。 “表哥,不是说能得选探花的人,除了学识好之外,还要一表人材,年少有为么?为什么今年你选的探花都有四十岁了。”佟姑娘是第一个得知今科头三甲是谁的人,在她详细了解过头三名的资料之后,对于探花的人选有些不能接受。 不说是能当上探花的人都是少年英俊、学识出众、文雅如⽟…等等一切美好形容词都堆积到他⾝上也不过份么?怎么她表哥选出来的探花居然是个四十岁的半老头子,这太不科学了。咳,也许四十岁的男人放在今年可以算得上青年,年富力強,但是在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的古代,四十岁说是老头子都不会有人反驳,佟姑娘说徐探花是个半老头子,还真是 ![]() 康熙被他家小表妹的言词弄得哭笑不得,就近掐了凑到自己面前的小脸一把,严肃的批评道:“也不知道你这个小脑袋瓜里没事都瞎琢磨什么,家国取士当然首以人品为重,次以学识,与人的长相、年龄有什么关系?忘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典故么。” 听了康熙的回答,毓秀默默抬头,很是无辜的问:“表哥,你怎么知道你选出来的士子,品德一定就好呢?是 ![]() 康熙有种想吐⾎的冲动,他这本来就是非常标准的答案好吧,怎么到了他表妹这里,得到的回应就跟别人不一样呢。“其时,主要还是看学识,人品得以后当了官之后再看。”某表哥认为在他表妹面前,还是有什么说什么的好。 “表哥,我很好奇,家国取士与长相无关这点我认同,可是为什么与年龄无关呢?如果有个八十多岁的老头考中了进士,你也会让他当官么?难不成还要表扬一下。”毓秀黑线的想到,在乾隆时期,西方家国已经开始明⽩人才的重要 ![]() ![]() 八十岁?康熙想像了一下,一个须发皆⽩,走路拄着拐柱都打颤的老头跟自己磕头的样子,他打了个冷战,这完全是破坏大清整体的员官形象么。“秀儿顾虑的对,这个家国取士也与年龄有关。看来应该限制一下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别再来参加试考了,如果真想为国分忧,可以去学堂当先生。” 正是由于某表妹的奇思怪想,康熙在早朝的时候,难得露出了好心情。早朝之后,便是太和殿的传胪仪式。传胪就是殿试以后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大约在殿试之后的第三⽇,明清两代的仪式都是在太和殿举行的。 太和殿广场到午门外,设着卤薄仪仗和彩亭、鼓吹,王公百官全套礼服站在各自的位置,只有大学士熊赐履一人立于殿外东檐下,礼部尚书站在他⾝边,宣制官站在殿檐下的乐器之南,具都面向西。传胪官也就是二甲头一名,早在名次出来之后,这位同志就已经被为了今天的仪式被內务府和礼部的人训了两天,同一句话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就是怕他今天太过紧张 ![]() 传胪站在丹陛西阶上,一脸的庄重,但是从他放在⾝侧,已经攥紧的拳头来看,这位心里肯定很 ![]() 太和殿那边一切都已就绪,毓秀正在乾清宮里对康熙的仪表进行最后的检查。外面梁九功已经回话了,说是礼部员官到了乾清门。毓秀最后相了相康熙,笑眯眯的道:“都好了,您去吧。” 康熙低头亲亲她,方才转⾝出了乾清宮,到了乾清门前汇合了礼部员官一起往太和殿而去。 康熙乘舆轿至太和殿前,在礼部员官的导引下,登太和殿御座,中和韶乐《隆平之章》响起,乐曲结束之后,阶下鸣鞭三响,太和殿內的丹陛大乐再奏《庆平之章》。康熙⾼⾼的坐在御座之上,面上威严,其时有点走神,这种传胪仪式他就是个摆设,只要坐在御座之上摆个威严的样子,偶尔应个几声“准”就行,没有太多技术含量。 他家表妹说了,天气太热,吃那些油腻的东西上火,今天要亲自下厨做菜,不知道她做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吃?万一要是不好吃的话,他得怎么说才能不伤害表妹敏感、脆弱的心呢?咳,好吧,他家表妹活泼、娇俏、媚妩这些都对,敏感、脆弱离得有点远,他只不过是有些无聊。话说,现在仪式行进到那里了。 康熙定了定神,正好是宣制官⾼声宣读:康熙九年八月,策试天下贡式,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第三甲赐同进士出⾝。宣读之后,传胪官⾼声唱读:第一甲第一名蔡启僔站在阶下面的传胪官依次传唱到太和殿广场。康熙远远的看到个⾝影从行列里面站出来,跪到御道左侧。他努力回想了一下今科状元的模样,唔,这位状元今年五十一岁,年龄有点偏大,不过从卷面来看,其人长于书法,于策论上也有自己的看法,可以放到翰林院观察一段⽇子,正好也可以下派到各个书院去当下先生,过段时间之后再看看他适合什么职位。 呃,今年的榜眼其时 ![]() 他坐在宝座之上七想八想的,下面二甲已经宣读完了,三甲也唱了一半,看着今年取中的朝中员官的后备人才,实在是其时有点忧郁。每三年一次的科考选中的都是有 ![]() 等到所有进士名单都宣布后,雅乐响起,新科进士们一起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康熙精神一振,苦 ![]() 新科进士们给他们以后的顶头上司磕完头之后,由状元、榜眼、探花领着,开始跟着礼部的员官们步出太和殿门的中门,再经午门中门往外走。说到这个,不能不提一句,每三年一次的科考取士,头三名都是可以从午门正中门洞出紫噤城的。从午门的中门洞出宮这样一种殊荣,亲王和宰相都无缘获得。想当初毓秀大婚的时候,也才从午门进⼊过一次,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这个待遇了。而且这个待遇还只是当时在位的皇帝取原配嫡后的时候,才能享有的。其余的继后了、妃子了,就算是在丈夫当皇帝之前就已经嫁了的皇后,她也不可能从午门再被抬进去一次。要不怎么说,大清门抬进来的皇后最尊贵呢,慈禧太后那么嚣张,对于自己只是从贵人升起来的位份也是自卑的。要不她能因为她儿媳妇一句“我是大清门抬进来的皇后”而嫉恨孝哲毅皇后阿鲁特式,最后连她孕怀都顾不得了,一心想要弄死她。 今年的进士们开始撤退,阶下又鸣鞭三响,演奏的曲目又一变,这回是《显平之章》,康熙耐心的听完了礼部员官的啰嗦,起驾反回內廷了。他坐在舆车上的时候还想,什么时候礼部的各项礼仪该精简一下了,简单大方就行,完全没必要弄这些 ![]() 康熙全幅武装的回到乾清宮时,里面的衬⾐什么的都已经 ![]() 毓秀抿 ![]() 康熙这边擦了脸,换了⾐服,凑到毓秀⾝边这里闻闻,那里嗅嗅,疑惑的问:“没有烟火味啊?” “我也才洗了澡换了⾐服,您没看头发还是 ![]() “唔,那我就静等着了。” 其时毓秀也没做什么时新的菜,不过是把康熙自己种的青菜拿来凉拌了一下,再加上蒸好了撕成条的 ![]() 洗漱之后,他満⾜的啜了口茶“秀儿今天的饭做得不错,该赏。” 毓秀随手从桌上菗出一本折子放在他面前,笑道:“您看完了这道折子,才一起赏我吧。” “这是什么?”康熙把茶碗放在一边,拿起来翻看,越看眼睛瞪得越大,最后把折子用力一合,大笑出声:“秀儿,这里面写得可都是实情” “当然,今天您去了太和殿之后,皇庄的管事来坤宁宮回话,我特意让他重新列好了,拿给您看的。”毓秀肯定的点头“管事我留下了,您若是有什么想问的,直接问他好了。对于种田,我可是不大明⽩。” 康熙有些坐不住,从炕上下来,习惯 ![]() ![]() ![]() 不错,能让一个皇帝⾼兴的坐都坐的不住的消息,自然是跟国全 民人的肚子相关的。一个家国不管你科技有多发达,不管你军事力量有強硬,不管你国库当中的银子有多少,如果在你治下的老百姓连肚子都添不 ![]() ![]() 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粮食都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历朝历代国王君主关注的大事,这在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更显突出,农业税是家国的主要财政收⼊来源之一。康熙早就知道这个道理,他一直关注农业生产,力庒商业,就是因为从商来钱快,会****大批人去经商,而不种田,没人种田,大家吃什么呀吃不 ![]() 康熙看到这份折子如此⾼兴的原因在于,他今年初在三个皇庄试种的作物,亩产都很⾼。⽟米平均每亩六石,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七百二十斤,而土⾖和红薯比⽟米还要⾼一些,大约每亩为十石,相当于现在的一千二百斤。虽然这个数字放在现在不算什么,有的地方⽔稻亩产也有一千五百斤呢,连低产的小麦平均亩产也有九百斤。可那是现在,有优良的种子,还有化肥催着。在三百年前的大清,⽔稻亩产最⾼者不过二石多一点,小麦甚至只有一石,广西、贵州等地甚至一亩地都打不到一石的粮食。 相比之下,今年试种的这三种作物可以让多少人添 ![]() ![]() 毓秀含着笑,看着康熙奋兴的在屋子里转圈,对比现在还处于艰难改⾰结段的朝政,至少在农业方面迈出了一 ![]() “梁九功,去把张得成叫来。”康熙等不到明⽩,他现在就要问清楚。 毓秀见他要办正事,主动起⾝“表哥您忙着,我去昭仁殿。” “哎,秀儿别走,皇庄现在归你管么,这里也有你的功劳,一起来听听。”康熙強庒下奋兴劲儿,重新坐回炕上。在他表妹面前⾼兴外露一下就行了,当着大臣的面还是要稳重的。 皇庄的管事张得成一直就没走,等在乾清门外太监的值班房里。梁九功派人找他的时候,他正跟一群小太监们闲聊,打听一下朝廷和內廷的消息。尤其是有关于皇后娘娘的,她现在可是他的顶头上司,怎么也得巴结好了。 “张管事,走吧,皇上宣你呢。”梁九功作为康熙的贴⾝人,面对二品以下的外臣和这些皇庄的管事等等人时,姿态一般都端得比较⾼。 张得成一见梁九功来找,连忙拿着帽子往头上一扣就 ![]() 梁九功手指一捻,轻飘飘的,満意的点了点头“张管事差事办得好,皇上⾼兴,特意叫咱家亲自来传。快走吧,皇上和娘娘那里等着呢。” 张得成一见梁九功嘴边的笑纹,就知道这位总管大人对自己的孝敬 ![]() 到了乾清宮外的廊下,张得成站住脚,看着梁九功进去回话,没一会儿,门上的竹帘挑起“皇上宣张得成进见。” 张得成整了整⾐冠,均速迈步进了东暖阁,进门很嗑头请安“奴才张得成恭请皇上金安。” “起喀。” “谢皇上。” 给康熙嗑完了头,又给毓秀叩头,听到上见轻柔的嗓音叫起,他才爬了起来,半弯着 ![]() 康熙叫张得成来也不过是问问他上报资料的可靠 ![]() 开始张得成答得还 ![]() ![]() 康熙今天⾼兴,也知道自己手下人都是什么德 ![]() 康熙一见他这样子就知道,记录没戏,他猛得一拍桌子“那个什么” 张得成一闭眼睛“您说的记录没做。”他在心里这个哭,皇上您这不是欺负人么,你也没说要把试种的那个么⽟米、土⾖的生长过程都记下来呀。您没下旨,就找我们要,太过份了。 真是一个个的榆木脑袋,他没说就没做,难不成以后事事都要他说在前头才有人做么?那他不得累死。康熙満腹怨气,没地方撒。 毓秀眼见一场谐和友好的谈话变了味,到底张得成目前是自己的下属,虽然笨点,胜在听话。你吩咐他的事,都能一丝不苟的完成,现在这样的下手就算是很好的了,不能再要求更多,那不现实。她悄悄的拉了拉康熙的⾐袖,凑过去咬耳朵“皇上,张得成是老实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言下之意就是,也没多少心眼儿,你不用指望他能举一反三,把你 ![]() 康熙斜了她一眼,怎么的,要替你手下人求情? 毓秀讨好的一笑“那些在庄子里当差的积年老农都在,想必您的问题他们最清楚。”表哥大人,你问错人了,专业问题还得专业人员才能回答。 跪在地上的张得成是没看到康熙和毓秀夫 ![]() 康熙瞪了毓秀一眼,算你说得有理。他不 ![]() ![]() 张得成一惊,这就过关了,皇上没⾰咱的职?他连连嗑头谢恩,然后爬起来就往外退。 看着张得成退了出去,康熙才转头出声:“你到护短” “这不是都跟您学得么。”毓秀嘿嘿一笑,提到护短,谁有您厉害啊,咱这都是小把戏。 “你怎么不学我点好的”恨铁不成钢的某表哥磨牙。 “我一直都认为,护短是个再优秀不过的品质。”表哥喂,能被护着的人其时不多,这个习惯您就别改了。等哪天你护着的那个圈子里没有我的时候,您再改,那时我决不拦着。 康熙被毓秀逗乐了,他笑骂了一句“贫嘴。” 哦吔,又一次对战胜利。毓秀在心里对自己竖起两 ![]() ![]() 康熙见毓秀笑得眉眼弯弯的, ![]() 康熙伸出去的手一僵,抬眼看了看屋里的座钟,都这个点了,他来做什么?不过康熙了解张英,他是个严谨的人,一定是有了要紧的事儿才来的。不无遗憾的看了偷笑的毓秀一眼,他轻咳一声“宣。” 毓秀起x下炕,悄悄的跟康熙道:“表哥,我去昭仁殿等你。”看样子今天两人大约不能回丰泽园,得在乾清宮住了。 张英进来请安的时候,正好看到毓秀⾝上穿的明⻩⾊的裙角一闪,挑开门帘进了昭仁殿。 “平⾝,敦复,坐。”康熙对自己⾝边的有真才实学的大臣态度总是和蔼的。其时小康同志大多数面对大臣的时候,都是笑着的,只是那笑里的真假成份不多。像是张英、周培公、图海等等人,真心成份多点。像是索额图、明珠这种心眼儿多的,又喜 ![]() 张英谢了坐,今天是他在南书房里当值,接到了萨布素的折子第一时间就给康熙递来了。“萨布素将军搬师回京,⽇前已至盛京城外,算起来,再过几⽇就该到京师了。”张英的意思,皇上,咱们在雅克萨打了胜仗,抓了人家好几百人,这回带着战俘回来了,打算在午门献浮,您是不是得提前准备一下。 几个月前,雅克萨大捷之后,关于俘虏的罗刹国士兵一事,朝中争吵不休,后来被康熙借着这个引子,反而先把最可能引起分争的两江总督人员给决定了。随后对于这件事,他就没了反应。其时康熙早就暗中下旨,让萨布素重建雅克萨城,并留兵驻守。此次带去的一部分大炮、火 ![]() 萨布素接到命令之后,按照康熙的旨意留下朋舂并二千八旗士兵,自己带着二千人,庒着被浮的罗刹士兵,坐了周培公的船,直接就到了三山海口(这里主是后来的大连),这里的港口正是建设过程中。萨布素晕晕乎乎的下了船,立刻被眼前忙碌的场景给镇住了。 周培公微微一笑,直接解释“这是皇上的密令,当初下官训练海军就是在此处。” 萨布素一听是康熙的密令,便不再言语,康熙已经初步开始建立各个军种,并且力求让各个军种之间处于相爱相杀的阶段,总之就是他们之间不能太谐和了。 萨布素密折早就到了康熙的案头,因此张英送来的明面上的折子,康熙也没有太过惊讶,只是他对于大热的天又要进行一次全副武装的现场表演 ![]() “敦复啊,关于被浮的罗刹兵,朕想把他们都编⼊包⾐旗。”康熙的意思很明⽩,就是直接把他们都当奴隶使唤。 张英是正经儒家学出派⾝,对于康熙的这种建议其时他并不太同意,他跟天下广大学子们一样,都认为天朝上国,该优待战俘,能够说服教育最好,说服不了,也可以放还归国,体罚啥的别用在际国友人⾝上,容易让影响外国友人对于大清国的印象。若是外国人都认为大清是个野蛮之地那可就太悲哀了,我们明明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那怕咱们对自己家国的老百姓再狠,也要对际国友人宽容。 不过张英这人,一贯的行事做官的原则就是不和皇上对着⼲,他就算是不同意,也好直言,只是委婉的劝道:“罗刹国人野 ![]() 康熙笑得温文,说出来的话却煞气四溢“野马都是训出来的,只要用好了鞭子,不怕他不服管教。” 张英可是文人,听得汗⽑都直竖,他见康熙心意已定,心中叹气,又请示了一下午门献浮的过程。那个礼部目前归他管,所以这个正在他的职责范围內。 毓秀正在昭仁殿里,跟⾝边的丫头闲话,就见康熙眉开眼笑的进来。她起⾝伺候康熙宽⾐,一面笑着问:“这是发生什么好事了,表哥眼睛、眉⽑都是笑的。” 康熙抱起毓秀转了一圈,⾼兴的跟她分享:“秀儿,萨布素就要搬师回京,雅克萨城那边也一切安宁,并未有罗刹国来犯。”这是康熙登基以来对外的第一场战争,虽然规模不大,只动用了几千人,却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按照太虚的说法,打赢了别的家国才算是真的胜利,跟自己家国的人打內战,赢了也不光彩。再加上有鳌拜搅和,康熙没有如历史上的那样智斗大臣,又战三番的,很顺利的就登了基,掌了权,连吴三桂等人目前都在关外盛京养老,手下的大将被康熙调得东南西北那里都有。是以,这第一场对外自卫反击战的胜利,让他很是自得。 “这么说,东北算是消停了?这到不错,罗刹闹事的地方离盛京太近了。”毓秀姑娘也⾼兴,虽然老⽑子没派使团来要求谈和,但是能打击一下他们的嚣张气焰也不是不错的。 康熙直接抱着人就往龙 ![]() ![]() 又过了一段⽇子,礼部连联合內务府,终于准备好了关于午门献浮的相关事宜,在城外驻扎了三天的萨布素,终于可以带着他手下的弟兄们,雄纠纠气昂昂的庒着战浮去向康熙显摆。 那一天,从康熙到朝中的大臣们都很奋兴,尤其是好几百个罗刹后一起跪在午门的时候,众人一起下跪,⾼呼万岁。 好了,奋兴完了,关于康熙打算把罗刹兵都编⼊包⾐旗的决对,汉大臣们集体反对,満大臣们没有太大反应。反正没进关之前,他们打仗之后俘虏的人都是这么处理的,已经习惯了。皇上又没打算把这些人都弄死,不就是编⼊包⾐旗么,还是內务府三旗,比一般的汉人地位都⾼,有啥的。 康熙其时是打算把这些人都归⼊辛者库,哪里活辛苦就把他们派到哪里。让他们充当大清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咳,这里说明一下,辛者库并不是如小说家言,发往辛者库,即是发往浣⾐局洗⾐服的。辛者库只是八旗之下一个旗人组织——管领,这是一种包⾐组织,而绝不是专门监管罪奴的机构。他们专职专从事大內或王公府第等地 ![]() 毓秀在听说康熙如此处理那些罗刹俘虏的时候,惊讶的张大了小嘴,她只有一个想法,小康同志可以出师了。他这主意真是损啊她都木有想到。 康熙显然也对自己的处理方式很満意,这样既解决了京城街面的改造之前的卫生问题,又让他出了心中的一口气。 朝中的百官见康熙并不算太过 ![]() ![]() 国中人没有反应了,不代表朝中就再没人反对。这次的反对声音来自外国在清廷供职的传教士们。清朝初期,由于顺治和康熙两人都对来华的传教士们态度温和,并重用他们在朝中为官,以至于滞留京中进行传教活动的传教士们很多,还有一部分领了朝廷的工资,当了官。比如已经去世的汤若望,还有目前活得 ![]() 这些传教士们大约是因为罗刹国士兵与他们同样的体貌特征,认为康熙这样处置战犯不仁道,而且他也没有权利这样处置一个非大清朝的他国人,即使这些人是战浮。不过他们到也没跟康熙硬碰硬,在接了一下头之后,发现康熙态度強硬,但打算迂回下手,找个有份量的人,跟康熙求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 ![]() ![]() ![]() |
上一章 清闲 下一章 ( → ) |
清闲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清闲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清闲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枕上山水是清闲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