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新明史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新明史 作者:闪烁 | 书号:20496 时间:2017/6/14 字数:4265 |
上一章 第十三章 战争债券 下一章 ( → ) | |
很多人认为,在朱祁钰时代,就已经有了现代化战争的雏形,而这个重要的依据就是,从这个时开代始,战争就完全是一个家国综合国力的表现了,而且战争也变成了一件烧钱的事情。当然,其![]() 在朱祁钰时代早期的数场战争(从北伐到东征)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帝国府政的收⼊远远无法支撑起这些规模庞大的战争。结果,在当时,朱祁钰必须要借助民间的力量,也就是利用府政税收之外的其他财力来发动战争,这也就有了那几次规模庞大的募捐活动。显然,这些募捐得到的战争经费,是朱祁钰发动北伐等战争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经费,任凭朱祁钰的雄心壮志有多大,他也不可能一个人去战胜那些強大的敌人吧!不过,这些情况,在景泰十年之后,就已经有了大巨的改善。 可以说,景泰十年是朱祁钰时代的第一道分⽔岭。在这一年,虽然朱祁钰仍然在领军西征,不过帝国的财政收⼊第一次出现了盈余,税收也开始大幅度的增长了。而也是在这一年,帝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到了快速发展阶段,而在帝国府政免除了农业税,甚至向部分贫瘠地区的农民发放农业补贴之后。帝国的财政仍然出现了大额盈余,显然。这与帝国地工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还有一点是不能忽视地,从这一年开始,⽇本正式向帝国支付全年度的战争赔款,另外。帝国的贸易额也突破了五千五百万金元。大量的战争赔款,贸易所带来的关税收⼊,这些都是充实帝国国库地主要资金。 从这以后,帝国府政几乎年年都有财政盈余,当然,这也是后来朱祁钰敢于提出修建道路系统工程,⽔利工程。以及大规模扩建帝国的港口的主要原因。不过,就算如此,帝国的财政收⼊仍然在迅猛增长,而且帝国的财政盈余增长的速度更快。比如,在景泰十年,帝国的财政盈余是五十五万金元,而在景泰十三年,财政盈余已经达到了五百万,景泰十五年。这一数字达到了一千两百万,到景泰十九年,也就是朱祁钰决定再次远征地这一年。帝国的财政盈余已经超过了两千五百万。从景泰十年,到景泰十九年,帝国的财政盈余总额超过了一亿三千万金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景泰十九年,帝国的财政收⼊是一亿零五百万。也就是说,九年间,帝国节约下来的财政金额就超过了景泰十九年这一年的财政收⼊!换句话说,这次,朱祁钰可以一次 ![]() 如果仔细计算地话,其实就不难发现,朱祁钰当时手中掌握的这笔战争经费其实并不宽裕。比如说,当时帝国五个主力军团都需要换上新的武器装备。如同第五军这样地重装骑兵军,如果全面换装的话,光是购买武器装备就要花掉至少五百五十万金元,而一个重型步兵军的换装费用则超过了八百万金元(步兵军团的火炮是最好地,同时也是最多的,而当时火炮是所有陆军兵器中最为昂贵地),轻装骑兵军的换装费用是三百八十万(主要就是少了轻型野战炮),轻型步兵军的换装费用是五百三十万。也就是说,当时帝国五支兵团,共三十三个军,其换装费用就超过了一亿八千万金元!当然,这些钱已经在前几年支出了一大部分,不过,仍然需要在景泰十九年支出一半左右。仅仅这一项,就让朱祁钰花掉了近一亿金元的战争经费了! 除了换装之外,为远征军准备作战物资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果按照朱文正的方法,初期准备一年的作战物资,然后再在战争期间分批采购的话。那么,国防部就至少要向军火商采购一亿五千万发炮弹,十五亿发弹子,以及満⾜三十万军人,近二十万匹战马所需要的粮草,还有六十万套冬季作战军装,六十万套夏季作战军装,六十万套⽪靴,以及五万顶加厚的帐篷,各种各样的葯品等等。当然,这笔帐是很难算得完全准确的,而朱文正仅仅只是大概估算了一下,如果要在一年之內采购这些物资的话,那么就至少需要耗费八千五百万金元的经费! 也许,朱祁钰不得不感慨通货膨 ![]() 通货膨 ![]() ![]() 当然,军费支出本⾝就是非常庞大的,而且其中军人地军饷也是很大的一笔开支。当时,帝军国人的军饷分成了两部分,即普通军饷与战争补贴。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帝军国人的普通军饷将 ![]() 这还仅仅是陆军方面地开支。如果将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算进来的话。景泰十九年,帝国的军费开支将超过两亿五千万金元。这其中包括了海军战舰地建造,运输船队的消耗,以及征用的民间商船的补贴,还有运输费用等等。显然,在当时,朱祁钰只拿得出一亿三千万金元地战争经费,而这差额怎么办? 如果放在十年前的话,那么朱祁钰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向商人,资本家募捐战争经费,反正他⼲这一套已经是驾轻就 ![]() ![]() 当初,朱祁钰委托钱广⼊成立帝国央中 行银,以及帝国行银时,就已经考虑到了在未来筹集战争经费的事情。从本质上讲,行银系统是金融业的基础,而且其主要作用是资助国內的小资本家投资实业,以及控制金融市场的规律。当然,这几年来,帝国的行银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方面的条件都开始逐渐成 ![]() ![]() ![]() 当朱文正将战争经费拮据的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朱祁钰首先想到的就是发放战争款贷。在他提出远征的时候,战争经费的问题就已经暴露了出来,本来,按照朱文正最初的想法,这次远征军应该在五年之后,到时候,帝国的财政盈余总额将超过三亿五千万金元,⾜够支持皇帝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了。不过,皇帝却将远征的时间提前了五年,那么,就必须要想办法解决战争经费的问题,没有钱,那就没有办法打仗了! 当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其实还有一个,那就是直接启动《战时法》,利用这一部法律的支持,让帝国进⼊战时状态,然后通过家国调控,以及战时配给制度来解决战争经费的问题。不过,当时《战时法》还没有正式设立,而且朱祁钰也不会采用这个办法。道理很简单,《战时法》的设立,是为了帝国今后在遇到強大敌人时,进⼊全面战争状态而准备的。也就是说,是在帝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才会启动这部法案。显然,这次的远征还没有这么大的厉害关系,如果因为要服征最后的几个敌人,而导致帝国经济衰退的话,那简直就是得不偿失了! 唯一可以帮助朱祁钰的就是从民间筹集战争经费。当然,向资本家摊派的办法已经过时了,就算郑梦秋这些大资本家乐意向皇帝捐助战争经费,不过在朱祁钰看来,既然帝国的各个方面都已经进⼊了正规轨道,那为什么要破坏社会秩序呢?就算要摊派,那也得有个说法,而且以帝国的财政支持能力来计算的话,也就几年是时间,他就可以筹集到⾜够多的战争经费了。所以,朱祁钰想到的是方法战争债券,通过向民间款贷,预支今后几年的财政盈余。这即能减轻百姓的负担,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帝国臣民认同战争。当然,战争债券本⾝是有利息的,而且利息要比行银的存款利息更⾼一些。显然,这也能让购买债券的人从中获得好处! 当然,对帝国百姓来说“债券”是一个全新的词汇。在他们看来,帝国府政征收税收,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现在,皇帝却搞了个“债券”出来。不过,当越来越多的人明⽩了这个词的含义之后,皇帝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再次得到了提升。显然,这次是皇帝主动向臣民借钱,而且还要给利息,给比行银存款利息还要⾼的利息。当然,在大部分帝国臣民看来,皇帝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只要皇帝一道命令,那所有人都得为战争捐款。不过,皇帝却没有这么做,皇帝首先考虑到的是百姓的利益,显然,这样的皇帝,在任何人眼里都是最好的皇帝了! 发放战争债券的活动成为了当时帝国的一大焦点事件。当然,认购战争债券的人也很多,特别是那些希望从战争中获利的资本家更是非常的积极,普通的百姓也不甘落于人后,很多人都是把存在行银里的钱取了出来,然后转为购买战争债券。而百姓的这些反应,恐怕连朱祁钰自己都没有想到吧! |
上一章 新明史 下一章 ( → ) |
新明史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新明史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新明史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闪烁是新明史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