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帝国的荣耀全集最新章节
艾叶小说网
艾叶小说网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竞技小说 历史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网游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短篇文学 伦理小说 推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灵异小说 经典名著 言情小说 同人小说 军事小说 重生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校园小说 架空小说 耽美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动漫美女 暮霭凝香 乱穿金庸 爱的幸福 混乱艺校 人间正道 天外邪犽 烺情侠女 卻望红杏 综合其它 热门小说 总裁小说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帝国的荣耀  作者:曾鄫 书号:14755  时间:2017/5/12  字数:4958 
上一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货币    下一章 ( → )
  10704帝国的荣耀第一百八十三章货币

  待李善长,叶综温。李道君行礼宗毕后坐下。刘浩然开旧止“念祖。你给百室出了一个大难题。”

  “陛下,我”叶漆温在面对众多反对者时面不改⾊,但是刘浩然的一句话却让他大惊失⾊,慌忙站起来,想解释自己为什么要推进货币改制以及改制的种种好处,却被刘浩然挥手阻止了。

  “念祖,你才识有,可是却不通时务。”刘浩然微微‮头摇‬道。

  聪慧过人的叶涂温一下子明⽩什么了,低下头不再作声了。

  “念祖,你上折中对货币改制的好处我都知道,可是现在是改制的时机吗?”刘浩然语气越来严厉起来。

  “陛下,臣错了。”叶澡温低着头嚅嚅地说道。

  货币改制必定会引起拥有银号、钱庄等江南地方势力的极大反对,他们手里掌握着江淅一带地区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出口畅销货的出产和贸易,一旦他们将精力投⼊到反对改制货币,势必会影响到这些货品的出产和贸易量。

  货币改制将会对这些钱庄、银号产生冲击,进而冲击它们发行的银票。现在江淅一带的商人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这种银票进行易,如此一冲击,肯定会影响他们收购货品进行出口,进而影响到对海外出口。万一他们“一时动”采取什么过对抗措施,对经济将会带来更大的危害。而且货币改制还需要一个过渡时期,在这段时间內各种易都有可能会受影响。

  可是现在是什么时候,是北伐刚刚胜利的时候,江南大批的钱粮积蓄全部投进了那个无底洞,而且未来几年还需要源源不断地往里面投⼊,一旦占江南税收权重比极⾼的海外出口贸易受到影响,务必影响到大明官府的财政收⼊,也进而影响到北方边地战事的继续和北方诸省的恢复发展。

  不要说别的,经过一个多月的争吵。而中枢对这一改制议而不决,使得很多海外出口商人都心存顾虑,不敢开具太大面额的银票,幸好今年的茶叶、丝绸、瓷器收购已经完成,要不然真的会产生‮大巨‬的影响。

  “知道错了就好,有才学是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审时度势,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合适的方法,才能取的正确的效果,念祖,你要好好向百室学习。”刘浩然进一步敲打着叶涂温。

  叶综温抬起头,脸⾊微变。在提出上折引起‮大巨‬的争议后。他一直督促着李善长早做决定,在內阁会议中通过这一决议,早⽇实行。在他想来,早一⽇执行便可早一⽇为‮家国‬“挽回损失”充盈国库。但是李善长迟迟未决,态度模拟两可,这使得叶综温对李善长颇有微词,在不同的场合抱怨过这位首相大人,想来也已经传到他的耳朵里去了。

  叶综温只是迟疑了一会,便起⾝向李善长拱手弯施礼道:“首相大人,是‮生学‬孟浪,还请你多多原谅。”

  李善长连忙站起来,微笑地虚扶道:“那里,那里!”

  “好了,建议你已经提出了,如何实施我会和百室商议,对了,你是如何想出改制货币,发行纸币的?”

  “回禀陛下,臣先要向你推荐一人,李之明,松江府‮海上‬县人,两年前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算学系,现为杭州大学文学院讲师。”

  “臣见过陛下!”李道君起⾝施礼道。

  “坐!”刘浩然在三人进门时就注意到此人,但是一直不动声⾊地暗暗观察他。

  他儒雅端正,⾐衫整洁,眉眼间有一股“浩然正气”不过在刚才他一直默不作声,似乎房中没有他这个人一般。叶涂温点了他的名字。虽然施礼时有点动,但是很快就恢复镇静,斜坐在椅子上,⾝子倾向于刘浩然和叶淡温,完全一副以叶漆温为主导的样子。

  是个聪明人,知道进退,对自己的角⾊心里有数。

  “陛下,再在工商部行走时,常常到江淅诸地调研,听得商人对银铜货币转运⿇烦的抱怨,也细细调查过钱庄银号的票据往来,利润真是惊人。但是臣愚钝,还有很多东西没有透彻。后来经友人介绍,与之明相识,便一见如故。”

  “陛下,之明不但精于算学。更对经济之学颇有造诣。无论多复杂的商贸往来,钱财通兑,他都可以从算学理得一清二楚,正是在他的帮助下,臣算出了改制货币后发行纸币的益处。陛下,这份上折,之明居功甚伟。”

  听完叶综温的一席话,刘浩然只是微微点头,他看了一眼李道君,发现他脸⾊微红,双手紧握,心里已经很动,但是表现得还算镇静,没有过于流露出来。

  刘浩然的右手两个指头在自己的‮腿大‬上细细地敲打着,在这个环境条件下,叶综温和李道君能够从商贸往来和钱庄票据生意发现一些金融财政问题,的确不易,尤其是李道君。居然会将算学应用在其中,这已经有“经济学家”的架势,是个值的培养的好苗子。思你上折建议中有什么不⾜,该如何弥补反思你上折的时机为什么不对,如果一定要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建议,又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什么样的修改。”

  “是的陛下,臣记住了。”

  虽然刘浩然好好斥了叶综温一顿。但是李道君眼里却透出仰慕之⾊。看着拱手施礼的叶综温一时愣住。连李善长看向叶综温的眼神里都不噤闪过几丝嫉妒。这简直就是皇帝陛下在亲手点拨,这样的机会,就是斥得再难听,天下人谁不愿意,可是又有几个人能获得这样的机会。

  “好吧,你们俩退下!我与百室有事要谈。”

  “是的陛下!”在叶综温⾝后弯施礼的李道君脸上虽然闪过一丝失望,但是他还是恭恭敬敬地持礼。丝毫没有什么失态之仪,被刘浩然暗中看在眼里。

  “百室,朝中有什么人支持这份上折,又有什么人反对?”

  “回禀陛下,朝中学士中支持得不多,反对得也不多。到是礼部侍郞王佑诚,营造部侍郞何良中、学部侍郞⽑骇等人反对,工商部侍郞陈友。计部侍郞胡艾斯支持。”

  刘浩然点点头,直学士、大学士等于是大明的‮家国‬
‮导领‬层,他们在刘浩然没有表态之前自然也不好轻举妄动,这可是牵涉两大政治集团的斗争。在川竹永明和“刺刀亚红”前最好保持中壳,万押错宝了。泊直学士、大学士折进去了可花不来。所以跳出来的都是没有兼任直学士的各部侍郞。这个职位的人出来发表意见分量⾜够,万一失败也不至于损失惨重。

  “思头是什么态度?”刘浩然问的是计部尚书杨思义。

  “杨尚书态度中立。”

  “中立,以思义这个⾝份,中立其实就是反对。”改制货币有利于‮家国‬财政收⼊,这位大明“财政大臣”却保持中立,其深意不言而语。

  “潜溪先生和伯温先生态度如何?”国史馆一帮子院士以江淅名士为首,反对的最凶。在其保持的《国学报》大肆抨击这一“祸国殃民”的政,所以刘浩然想知道国史馆学院院士宋源和淅江名士翘首刘基的态度。

  “潜溪先生和伯温先生说他们不懂经济之术,所以不发表言论。”李善长的回答有些出乎意料。

  “这两个老夫子。”刘浩然笑道,他知道宋源和刘基的为人,才学横溢,但是的确对这种有关“‮家国‬金融”的新学术不是很懂,依照他们治学严谨的态度,不懂就是不懂,所以不会出来说。

  “地方上呢?各省大员们是怎么态度?”

  “回禀陛下,汪睿、宋思颜、胡惟庸支持,詹同、王谍反对,范常、阮弘道、罗复仁中立。”

  这件事情牵涉到江南大事,而且北方几省布政使忙于‮政民‬,也不愿涉及此事,所以发表意见的都是江南几个省的布政使大员。他们的态度正如刘浩然所料想的,泾渭分明。他们在地方上,对这种关系‮家国‬财政的大事反而没有那么多顾虑了,正好可以代表各自派系与中枢呼应。

  “陛下,贵州布政使胡惟庸还上了一份奏章,除了大力赞同此建议外,还列出如何执行的条款,愿意自告奋勇。”

  “胡惟庸,他倒是好眼力。”刘浩然笑了笑,李善长心里不由微微一惊,不敢再多说了。

  室內陷⼊一片沉寂,李善长低着头默不作声,静静等待刘浩然的

  文。

  “承华在计部任侍郞有多久了?”刘浩然问得是他原来的国务秘书。现在的计部侍郞王侍尧。

  “回禀陛下,承华任计部侍郞有一年七个月了。”

  “你明⽇叫他来,我与他商议,先对念祖的上折拿出个大致意见来。然后再到內阁商议,此事就叫承华去办。”

  李善长终于听清楚了刘浩然的意见。他支持叶淡温的上折,只是要做些修改。想到这里,李善长不由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

  “夜也深了,百室回去好生休息吧。”

  “是的,陛下。”

  “对了,你去年底过寿时,我派人送来的字幅和贺仪收到了吗?”

  “多谢陛下恩赐!”李善长不由站起⾝来长施一礼,去年过五十四岁大寿,他没有大办,但是没有想到刘浩然还记得这事,派人从‮京北‬带来了一幅手书一“国之柱石”还有从元廷国库里检出的一些礼品,让李善长着实感动了一把。

  “在国事百待之时,你能克已俭行,我很欣慰。”刘浩然的话让李善长更加感动,也庆幸自己押对宝了。

  “百字,听说你过寿收得礼金一千六百四十六圆,虽然不多,又是人情往来,但是你还要去廉政公署张明善那里备个案,要不然这个黑脸会找茬的。”刘浩然笑着说道。

  李善长心里大惊,连忙弯道:“陛下,臣明⽇就去登记备案”

  走出门口,李善长突然发现自己的⾐衫后背因为利浩然碉才的那句话全部透了,这些礼金具体数目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这位陛下怎么知道了。唉,李善长心里不由叹了一口气,第一次隐隐生出退意。

  经过刘浩然与王侍尧、叶综温、李道君等人商议,列出了改制货币的大致方案。首先,确定在实行银铜币时发行纸币。现在大明的印刷技术独步天下,加上刘浩然想出的一些防伪措施,再配以严酷律法,倒不用担心谁能伪造。

  纸币大小不一,对应相对的铜币、银币,并成立大明皇家‮行银‬,负责纸币和铸币的发行事宜。大明皇家‮行银‬将逐步在各省治和大城市开设分行,纸币和铸币和在大明皇家‮行银‬自由兑换。

  为了减轻江淅地方势力的反对和阻扰,各地钱庄和银号不会被強制关闭。大明官府允许和鼓励成立钱庄和银号,不过为了避免小钱庄林立。规范市场,大明官府将做出规范。这些“金融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也就是必须在大明皇家‮行银‬总行存⼊一定数量的铸币做担保,并遵守官府制定的律法和规章,在引导下逐渐向正规的“商业‮行银‬”发展。

  钱庄的票据业务不会被噤止。但是将与货币戈小清界限。

  票据可以发展成为表明存款的“存折”和‮行银‬內部和之间流通的“商业票据”一如汇票之类,这些商业票据只能做为代表拥有一定货币的凭证,最后还是以纸币和铸币支付和结算,刘浩然还提出了存款、‮款贷‬概念,提出了个人和机构信用制度。因此,大明皇家‮行银‬除了发行货币、制定存‮款贷‬利率、总汇信用资料和监管金融机构,还负责各商业‮行银‬之间的结算。

  为了鼓励使用纸币,刘浩然要求利用经济手段进行促进,如用纸币支付赋税,可在税率上做出一定数量的“折扣”用纸币进行易,可在易税、出口税的税率上进行“优惠”但是对于海外商人,刘浩然提出还是以铸币和金银为主。

  这些修改后的条款对于那些钱庄和银号来说冲击不大,反而还有受益。于是江淅地方的反对声开始消散。內阁召集各部门、地方人员和工商业等代表,经过多次讨论,最后拟定了《大明货币法》和《大明‮行银‬法》草案,公布在《大明报》等报纸上,广泛征求意见,以做最后定律。

  明历三年三月底,这两款律法终于通过。刘浩然任命王侍尧为大明皇家‮行银‬首任总办,叶综温为会办,开始货币改制。而李道君则突然成了刘浩然的国务秘书之一。

  受大明皇家‮行银‬开设影响,南京大学文学院新设了金融系,而弘文院则新设了金融研究所。
上一章   帝国的荣耀   下一章 ( → )
帝国的荣耀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帝国的荣耀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帝国的荣耀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曾鄫是帝国的荣耀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