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帝国的荣耀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帝国的荣耀 作者:曾鄫 | 书号:14755 时间:2017/5/12 字数:4751 |
上一章 第七十六章 风波(一) 下一章 ( → ) | |
慈湖、当涂一系列的大捷又一次让江宁城陷⼊了![]() 慈湖、当涂大捷自然也经历了一次大 ![]() 在他们看来,江南行省大败了自称汉帝的陈友谅,已经是江南当之无愧的霸主,那么刘浩然自然有资格称帝了,至于现在躲在安丰的小明王和刘福通早就被他们抛在脑后了。那帮江宁学堂的学子们说得很清楚,现在江南和刘浩然已经众望所归地承担起驱逐鞑虏、光复华中的重任,那么就应该早登大位,以安民心,这样才师出有名,聚集江南江北军民,早⽇完成大业。 但是在群情 ![]() 此时的刘浩然正 ![]() “此次带头劝进的江宁学堂学子有七人,分别是杭州海商王秉耀、平江丝绸商郭松岳、湖州粮商贾道圆、松江布商胡三分、江宁学堂教授许平瑜、东南学堂教授广觉诚之人,还有一位薛涛文是…” 夏煜说到这里有点迟疑了, ![]() “薛涛文是我夫人的堂兄是吧。”刘浩然淡淡地说了一句。 “是的丞相。”夏煜的额头不由自主地渗出一滴汗珠来。而旁边的朱升、陶安、李善长、都面不改⾊,只有汪广洋微微一愣,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刘浩然的岳⽗薛正言只有薛如云一个独女,但是却有一个弟弟和两个侄儿,大侄儿薛涛文正好在江宁学堂上学。 夏煜说完之后一直低着头不敢出声。他⾝为內察司,除了军队不敢伸手之外,几乎在江南政民官制中都有耳目,而且作为刘浩然的特务头子,尽⼲一些见得光的事情,所以江南员官中对其颇有怨言,而李善长、陶安等⾼级文官又聇其为人,不待见他。为了自保,夏煜一边忠心耿耿地死跟着刘浩然的⾝后,另外还有心 ![]() ![]() “刚败了陈友谅一次,就要劝我称帝,要是北伐成功,岂不是要劝我称⽟帝了。”刘浩然的话语中表示自己的态度,而朱升、陶安等人也默默点头。这是刘浩然和一帮⾼级幕僚达成的默契,称帝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事急不得,讲究一个⽔到渠成。按照他们的预计,最好的时机是统一江南了,准备北伐时称帝,这样既可出师有名,又可以鼓舞军民士气,现在闹出这么一出戏,影响了整个计划。 “內察司的职责体查民情众议,报上来让行省有准备,用邸报言论去引导舆论群情。现在你內察司有情不报,搞得行省措手不及,你说这內察司还有何用?”刘浩然厉声呵斥道。 这话说得重,听得夏煜脸⾊铁青,冷汗直冒。他知道,自己犯下了刘浩然最忌讳的事情,有情不报。刘浩然一直強调內察司不管侦知到什么报情,必须及时如实上报,因为分析报情是否真伪和有价值是中枢的事情,內察司的职责是最大可能地获取报情。劝进这件事情上,夏煜明显是延误了上报,所以刘浩然才会今⽇如此的愤怒和敲打。 朱升等人依然面不改⾊,內察司是君王的权术,他们不能揷手也无法阻止其运作,但是他们非常乐于看到刘浩然好好敲打一下这个被文官们不待见的特务头子,他们也清楚,敲打归敲打,刘浩然也不可能罢了夏煜的职。平心而论,夏煜在內察司都司的职位上还是⼲得不错,帮助都察院揪出不少贪污的官吏,帮助军方抓住了不少试图起事的野心家,也为行中书省提⾼了不少有价值的民情。在內察司的控制之下,刘浩然对于各地民情和民意的掌握越来越深,进而能够用邸报言论和官方手段进行引导和⼲预。 “真是想不到,这么大一件事,我是到了临头才从侍从司得知,幸好他们通知了我,这才阻止这些学子到其它各学堂去鼓动劝进。你非要闹到不可开 ![]() 刘浩然知道夏煜忌讳什么,但是现在敲打之时他也就装聋作哑了。 夏煜的后背全 ![]() 副官科由刘浩然的军事副官组成,负责与行枢密院和各队部的联系,也就是负责收集他们上报上来的军情,向他们传达命令;宿卫科负责刘浩然府上的內卫全安以及其的随⾝全安护卫;侍卫一科负责指挥江宁城侍卫队部以及其出行的全安护卫;侍卫二科则是负责选派担负⾼级将领和文官全安护卫的侍卫;调查科则是负责报情调查,凡是涉及到危及刘浩然全安的报情他们都有权调查。 夏煜隐约知道侍从司的结构和分工,他分析一番也知道,对外权柄最重的是副官科,而暗中实际上最重的是侍卫二科和调查科,派往⾼级将领和文官⾝边的侍卫,名义上是保护他们的全安,难保没有承担监视的职责,而调查科更是手眼通天,谋逆、叛 ![]() 夏煜一直以为侍从司的重点只是放在军队中和将领员官⾝上,想不到他们居然也侦知到江宁学堂的报情,或许是因为调查科担心学子们闹事可能会有谋逆的 ![]() 而童子营还在继续招收烈士遗孤和地方儿孤,刘浩然也每三五天坚持去童子营待半天,给他们讲学,与他们一起生活。童子营除了习武读书,学习文韬武略之外,更重要的是天天灌输对刘浩然忠心不二的思想。这些视刘浩然为相⽗的童子大部分进⼊海陆军学堂,完成学业一般都会进⼊侍从司,行枢密院或者各主力队部,他们或许一辈子都是中层军官将领,但是磨练之后就是刘浩然掌握军队的庞大骨⼲。 一边听着刘浩然的训斥,一边胡思 ![]() 夏煜已经无路可走,只有继续紧跟刘浩然的脚步,这样才有他的生存之道。正是想通了这一点,夏煜也是撕破脸⽪,毫不客气地四处“咬人”被百官们暗中称为“酷吏”“妄臣” 训斥一顿后,刘浩然转言道:“老师,诸位先生,你们看如何平息这件事?” 朱升等人对视一眼,最后李善长咳嗽一声开口道:“护军大人,我看江南邸报应该开口说话了,不过话要说得婉转一些,不妨报道一些安丰的情况,向江南和天下人暗示一番。” “正是如此,”汪广洋连忙附和道,李善长原本是行省参知政事,后来方国珍到长江口闹事,为了以示惩戒和敲打,刘浩然奏请小明王和刘福通,改授方国珍为浙东道管军万户,并提李善长为右丞相,汪广洋为参知政事。自此,李善长权柄更重,加上他对投奔江南的文武之士能察其才而多加推荐提携,又重乡里之情,凡是定远、怀远等淮西老兄弟和同乡,他多能委曲调护,因此受淮西系文武将领和官吏的敬重,如此一来,李善长几乎把持了整个行中书省,汪广洋为人虽以廉明持重,善理繁剧著称,但是为人小心谨慎,不敢逆李善长的风头,很多时候都是以李善长唯首是瞻。 “丞相大人,这月便是小明王登基五年,臣等建议在江南邸报上多宣传此事,并由行省出面组织一次活动,这民意便可安抚。” “老师,陶先生,你们的意见如何?”听汪广洋说完之后,刘浩然便转向朱升和陶安问道。如果说李善长、汪广洋代表着江南行政官僚群体的话,朱升、陶安则代表着聚集在刘浩然⾝边的文人士子。 “李丞相和汪政事是持国老成之言,以我之见,江南邸报大肆提到安丰之时,也可行文江南,准备在秋季举行科举。”朱升抚须言道。 “如此甚好!”刘浩然不由笑道,还是老师老奷巨猾。以江南邸报等行动平息民意,再以科举拉拢士子们的心,并且还暗示称帝不是不可以,只是时机未到,所以现在只能先做一些称帝前的准备。 江南稳定之后,文人士子们一直要求江南行省恢复前宋的科举制度,但是其中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还处在争议之中,所以迟迟未行。 元朝的科举,蒙古人、⾊目人录取的人数远胜于汉人,人数众人的汉人士子每科只是录取区区十几二十人,这也一直是天下汉人士子怨恨不已的重点,所以要求江南行省开科举的呼声一直⾼涨。但是刘浩然认为自己新式学堂培养出来的士子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一旦科举,很容易被那些保守派文人士子占优势,使得自己更加受制。而且对于科举试考的內容和形式也一直争论不休。 在扩大录取人数上大家基本上有一致意见,但是有人要求恢复唐宋时期的明经、进士、明算等诸科,但是依然以进士科为重点,非进士不得⼊中枢。有人却要求只恢复进士科试考,其余一律废除。 在试考內容上,有人要求按照宋制重点考帖经、墨义和诗赋;有人要求以专以经义、论、策,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強调通经致用;更有人要求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要求严格,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 在试考的程序上,严格考场纪律,保证试考公正,执行锁院、糊名和誊录等制度得到大部分人的赞同,但是到底是分县、府、省级三 试考,还是只分初考、会考两级试考,大家又争论不休。 |
上一章 帝国的荣耀 下一章 ( → ) |
帝国的荣耀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帝国的荣耀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帝国的荣耀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曾鄫是帝国的荣耀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