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老子·道德经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老子·道德经 作者:李耳 | 书号:12668 时间:2017/4/18 字数:1409 |
上一章 第三十二章 下一章 ( → ) | |
[原文] 道常无名,朴①。虽小②,天下莫能臣③。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⑤。始制有名⑥,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⑦。譬道之在天下,犹川⾕之于江海⑧。 [译文] “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 ![]() ![]() [注释] 1、无名、朴:这是指“道”的特征。 2、小:用以形容“道”是隐而不可见的。 3、莫能臣:臣,使之服从。这里是说没有人能臣服它。 4、自宾:宾,服从。自将宾服于“道” 5、自均:自然均匀。 6、始制有名: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名,即名分,即官职的等级名称。 7、可以不殆:不殆,没有危险。 8、犹川⾕之于江海:之于,流⼊;一说正文应为“道之在天下,譬犹江海之与川⾕” [引语] 这一章讲了“无名”、“有名”、“知止”“无名”、“有名”不是第一章中以“无”名、以“有”名的“无”和“有”的概念。“无名”指完全作到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所以称之为“朴”所以,本章表达了老子的“无为”的政治思想,认为侯王若能依照“道”的法则治天下,顺应自然,那样,百姓们将会自动地服从于他。老子用“朴”来形容“道”的原始“无名”的状态,这种原始质朴的“道”向下落实使万物兴作,于是各种名称就产生了。立制度、定名分、设官职,不可过分,要适可而止,这样就不会纷扰多事。老子认为“名”是人类社会引争端的重要 ![]() [评析] 任继愈认为“老子的哲学,无论在世界观方面或在辩证法方面,都具有这种素朴的、直观的特点,老子的书中也是用直观来说明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的。老子对世界的本原,说‘无以名之,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又把道叫做‘朴’(通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有时把道叫做‘无名’(一章“无名,天下之始”三十二章“道常无名”三十七章“…镇之以无名之朴”四十一章“道隐无名”)。从这些例子可以证明老子书中的道,实在是混然一体‘无’名或‘朴’。把老子的道看做纯精神的客观实在为绝对理念,与老子的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学讨论集》,第20页)我们知道,《道德经》里所讲的“道”就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道”是永恒的,既如无名之朴,是极幽微的;而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运动的客观规律。张松如说,老子的所谓“道”只是由思维形式表述的一些东西,并不直接适用于对待客观现实的事物和现象。但是从另一方面看“道”又是具有最大共 ![]() ![]() |
上一章 老子·道德经 下一章 ( → ) |
老子·道德经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老子·道德经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老子·道德经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李耳是老子·道德经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