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警世通言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警世通言 作者:冯梦龙 | 书号:10229 时间:2017/3/27 字数:40223 |
上一章 卷四十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旌![]() 舂到人间景⾊新,桃红李⽩柳条青。 香车宝马闲来往,引却东风⼊噤城。 酾剩酒,豁昑情,顿教忘却利和名。 豪来试说当年事,犹记旌 ![]() 粤自混沌初辟,民物始生,中间有三个大圣人,为三教之祖。三教是甚么教?一是儒家,乃孔夫子,删述《六经》,垂宪万世,为历代帝王之师,万世文章之祖。这是一教。一是释家,是西方释迦牟尼佛祖,当时生在舍卫国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丈六金⾝,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度众生,号作天人师。这又是一教。一是道家,是太上老君,乃元气之祖,生天生地,生佛生仙,号铁师元炀上帝。他化⾝周历尘沙,也不可计数。至商汤王四十八年,又来出世,乘太 ![]() ![]() 那三教之中,惟老君为道祖,居于太清仙境。彩云缭绕,瑞气氤氲。一⽇是寿诞之辰,群三十三天天宮,并终南山、蓬菜山、阆苑山等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列位神仙,千千万万,或跨彩鸾,或骑⽩鹤,或驭⾚龙,或驾丹凤,皆飘飘然乘云而至。次第朝贺,献上寿词,稽首作礼。词名《⽔龙昑》:红云紫盖葳蕤,仙宮浑是 ![]() 彼时老君见群臣赞贺,大展仙颜,即设宴相待。酒至半酣,忽太⽩金星越席言曰:“众仙长知南瞻部洲江西省之事乎? 江西分野,旧属豫章。其地四百年后,当有蛟蜃为妖,无人降伏,千百里之地,必化成中洋之海也。”老君曰:“吾已知之。江西四百年后,有地名曰西山,龙盘虎踞,⽔绕山环,当出异人,姓许名逊,可为群仙领袖,殄灭妖琊。今必须一仙下凡,择世人德行浑全者,传以道法,使他⽇许逊降生,有传授渊源耳。”斗中一仙,乃孝悌王姓卫名弘康字伯冲,出曰:“某观下凡有兰期者,素行不疚,兼有仙风道骨,可传以妙道。 更令付此道与女真谌⺟,谌⺟付此道于许逊。口口相承,心心相契,使他⽇真仙有所传授,江西不至沉没,诸仙以为何如?”老君曰:“善哉,善哉!”众仙即送孝悌王至焰摩天中,通明殿下,将此事奏闻⽟帝。⽟帝允奏,即命直殿仙官,将神书⽟旨付与孝悌王领讫。孝悌王辞别众仙,蹑起祥云,顷刻之间,到阎浮世界来了。 却说前汉有一人姓兰名期字子约,本贯f贾萸废馗咂*乡九原里人氏。历年二百,鹤发童颜。率其家百余口,精修孝行,以善化人,与物无忤。时人不敢呼其名,尽称为兰公。 彼时儿童谣云:“兰公兰公,上与天通。⾚龙下 ![]() 人知其必仙也。 一⽇,兰公凭几而坐。忽有一人,头戴逍遥巾,⾝披道袍,脚穿云履,手中拿一个鱼鼓简板儿,潇潇洒洒,徐步而来。兰公观其有仙家道气,慌忙下阶 ![]() 自上清下降,遨游人间。久闻先生精修孝行,故此相访。”兰公闻言,即低头拜曰:“贫老凡骨,勉修孝行,止可淑一⾝,不能率四海,有何功德,感动仙灵!”孝悌王遂以手扶起兰公曰:“居!吾语汝孝悌之旨。”兰公欠⾝起曰:“愿听指教!” 孝悌王曰:“始炁为大道于⽇中,是为‘孝仙王’。元炁为至道于月中,是为‘孝道明王’。玄炁为孝道于斗中,是为‘孝悌王’。夫孝至于天,⽇月为之明;孝至于地,万物为之生;孝至于民,王道为之成。是故舜、文至孝,凤凰来翔。姜诗、王祥,得鱼奉⺟。即此论之,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孝道所至,异类皆应。先生修养三世,行満功成,当得元炁于月中,而为孝道明王。四百年后,晋代有一真仙许逊出世,传吾孝道之宗,是为众仙之长,得始炁于⽇中,而为孝仙王也。 自是孝悌王悉将仙家妙诀,及金丹宝鉴、铜符铁券,并上清灵章、飞步斩琊之法,一一传授与兰公。又嘱道:“此道不可轻传,惟丹 ![]() ![]() 可令谌⺟传授与晋代学仙童子许逊,许逊复传吴猛诸徒,则渊源有自,超凡⼊圣者,不患无门矣。”孝悌王言罢,⾜起祥云,冲宵而去。兰公拜而送之。自此以后,将金符铁券秘诀逐一参悟,遂择地修炼仙丹。其法云:黑铅天之精,⽩金地之髓,黑隐⽔中 ![]() ![]() ![]() ![]() ![]() ![]() 兰公炼丹已成,举家服之,老者发⽩反黑,少者辟⾕无饥。远近闻之,皆知其必飞升上清也。 时有火龙者,系洋子江中孽畜,神通广大。知得兰公成道,法教流传,后来子孙必遭歼灭。乃率领鼋帅虾兵蟹将,统领 ![]() ![]() 那火,也不是天火,也不是地火,也不是人火,也不是鬼火,也不是雷公霹雳火,却是那洋子江中一个火龙吐出来的。惊得兰公家人,叫苦不迭。兰公知是火龙为害,问曰:“你这孳畜无故火攻我家,却待怎的?”孽龙道:“我只问你取金丹宝鉴、铜符铁券并灵章等事。你若献我,万事皆休;不然,烧得你一门尽绝!”兰公曰:“金丹宝鉴等乃斗中孝悌王所授,我怎肯胡 ![]() ![]() ![]() 兰公将所化宝剑望空掷起,那剑刮喇喇,就似翻⾝样子一般,飞⼊火焰之中。左一衡右一击,左一挑右一剔,左一砍右一劈,那些孽怪如何当抵得住!只见鼋帅遇着缩头缩脑,负一面团牌急走。他却走在那里?直走在峡江口深岩里躲避,至今尚不敢出头哩。那虾兵遇着,拖着两个钢叉连跳连跳。他却走在那里?直走在洛 ![]() ![]() ![]() 那火龙自知兰公法大,难以当抵,叹曰:“‘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后来子孙,福来由他去享,祸来由他去当,我管他则甚?”遂奔⼊洋子江中万丈深潭底蔵⾝去了。自是兰公举家数十口拔宅升天,⽟帝封兰公为孝明王,不在话下。 却说金陵丹 ![]() ![]() 有东邻耆老, ![]() ![]() 出⼊无车只驾云,尘凡自是不同群。 明王恐绝仙家术,告戒叮咛度后人。 却说汉灵帝时十常侍用事,忠良 ![]() ![]() ![]() ![]() ![]() ![]() ![]() 今轮系⽟洞天仙降世,传受女真谌⺟飞步斩琊之法,斩灭蛟 ![]() 御殿亲传⽟帝书,祥云蔼蔼凤衔珠。 试看凡子生仙种,积善之家庆有余。 却说吴⾚乌二年三月,许肃 ![]() 许肃整顿⾐帽,竟望广润门来。只见那先生忙忙的,占了又断,断了又占,拨不开的人头,移不动脚步。许员外站得个腿儿酸⿇,还轮他不上,只得叫上一声:“鬼推先生!”那先生听知叫了他的混名,只说是个旧相识,连忙的说道:“请进请进。”许员外把两只手排开了众人,方才挨得进去。相见礼毕,许员外道:“小人许肃敬来问个六甲,生男生女,或吉或凶,请先生指教。”那先生就添上一炷香,唱上一个喏,口念四句: 虔叩六丁神,文王卦有灵。 吉凶含万象,切莫顺人情。 通陈了姓名意旨,把铜钱掷了六掷,占得个“地天泰”卦。 先生道:“恭喜,好一个男喜。”遂批上几句云: 福德临⾝旺,青龙把世持。 秋风生桂子,坐草却无虞。 许员外闻言甚喜,收了卦书,遂将几十文钱谢了先生。回去对浑家说了,何氏心亦少稳。光 ![]() 次早邻居都来贺喜,所生即真君也。形端骨秀,颖悟过人。年甫三岁,即知礼让。⽗⺟乃取名逊,字敬之。年十岁,从师读书,一目十行俱下,作文写字,不教自会,世俗无有能为之师者。真君遂弃书不读,慕修养学仙之法,却没有师传,心常切切。 忽一⽇,有一人姓胡名云字子元,自幼与真君同窗,情好甚密,别真君⽇久,特来相访。真君倒屣趋 ![]() 子元见真君谈吐间有驰慕神仙之见意,乃曰:“老兄少年⾼才,乃 ![]() ![]() ![]() ![]() ![]() 真君待子元别去,即拜辞⽗⺟,收拾行李,竟投西宁,寻访吴君。有诗赞曰:无影无形仙路难,未经师授莫跻攀。 胡君幸赐吹嘘力,打破玄元第一关。 话说真君一念投师,辞不得路途辛苦。不一⽇得到吴君之门,写一个门生拜帖,央道童通报。吴君看是“豫章门生许逊”大惊曰:“此人乃有道之士!”即出门 ![]() 一⽇二人坐清虚堂,共谈神仙之事。真君问曰:“人之有生必有死,乃古今定理。吾见有壮而不老,生而不死者,不知何道可致?”吴君曰:“人之有生,自⽗⺟ ![]() ![]() ![]() ![]() ![]() 过此以往,不知修养,则走失元 ![]() ![]() ![]() ![]() ![]() ![]() ![]() 惟人可以为仙,可以为鬼。仙有五等,法有三成,持修在人而已。”真君曰:“何谓法有三成,仙有五等?”吴君曰:“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所谓鬼仙者,少年不修,恣情纵 ![]() ![]() 行嗽咽者,哂吐纳之为错;著采补者,笑清净以为愚。采 ![]() ![]() ![]() ![]() ![]() ![]() ![]() 丹之始,无上元君授圣主。法出先天五太初,遇元修炼⾝冲举。 丹之祖,生育三才运今古。隐在鄱湖山泽间,志士采来作丹⺟。 丹之⽗,晓来飞上扶桑树。万道霞光照太虚,调和兔髓可烹煮。 丹之⺟,金晶莹洁夜三五。乌兔搏搦不终朝,炼成大药世无比。 丹之胎,鸟肝兔髓毓真胚。一⽔三汞三砂质,四五三成明自来。 丹之兆,三⽇结胎方⼊妙。万丈红光贯斗牛,五音六律随时奏。 丹之质,红紫光明人莫识。元自虚无黍米珠,⾊即是空空即⾊。 丹之灵,十月脫胎丹始成。一粒一服百⽇⾜,改换形骨⾝长生。 丹之圣,九年炼就五霞鼎。药力如添⽔火功,枯骨立起孤魂醒。 丹之室,上弦七分下弦八。中虚一寸号明堂。产出灵苗成金 ![]() 丹之釜,恒廓坛炉须坚固。內外护持⽔火金,⽇丁金胎产盘古。 丹之灶,鼎曲相通似蓬岛。上安垣廓护金炉,立炼龙膏并虎脑。 丹之火,一⽇时辰十二个。文兮武兮要合宜,菗添进退莫太过。 丹之⽔,器凭胜负斯为美。不嘲不滥致中和,溢产灵苗吐金蕊。 丹之威,红光耿耿冲紫薇。七星灿灿三台烂,天丁地甲皆皈依。 丹之窍,天地人兮各有奥。紫薇嶽渎及明君,三界精灵皈至道。 丹之彩,依方逐位安排派。青红⾚⽩⻩居中,摄瑞招祥神自在。 丹之用,真土真铅与真汞。黑中取⽩⾚中青,全凭⽔火静中动。 丹之融, ![]() ![]() 丹之理,龙膏虎髓灵无比。二家 ![]() 丹之瑞,小无其內大无外。放弥合六退蔵密,三界收来黍珠內。 丹之完,⽟皇捧禄要天缘。等闲岂许凡人怈,万劫之中始一传。” 真君曰:“多谢指述!敢问仙丈,五仙之中,已造到何仙地位?”吴君曰:“小老山野愚蒙,功行殊欠,不过得小成之功,而为地仙耳。若于神仙天仙,虽知门路,无力可攀。”遂将烧炼秘诀并⽩云符书,悉传与真君。真君顿首拜谢,相辞而归。 回至家中,厌居闹市, ![]() ![]() ![]() ![]() ![]() 于是命童仆收拾行囊,与真君同游江南诸郡,采访名山。 一⽇行至庐山,璞曰:“此山嵯峨雄壮,湖⽔还东,紫云盖顶,累代产升仙之士。但山形属土,先生姓许,羽音属⽔,⽔土相克,不宜居也。但作往来游寓之所,则可矣。”又行至饶州鄱 ![]() 行尽江南数百州,惟有傍湖山石牛。 雁鹅夜夜鸣更鼓,鱼鳖朝朝拜冕旒。 离龙隐隐居乾位,巽⽔滔滔⼊艮流。 后代福人来遇此,富贵绵绵八百秋。 许、郭二人离了鄱 ![]() ![]() 遂密授修炼仙方。郭璞曰:“此居山⽔秀丽,宜为道院,以作养真之地。”王朔从其言,遂盖起道院,真君援笔大书“ ![]() 却说郭璞先生行到山麓之下,前观后察,左顾右盼,遂将罗经下针,审了方向,抚掌大笑曰:“璞相地多矣,未有如此之妙!若求富贵,则有起歇;如 ![]() 二人迳造其家。金公欣然出 ![]() ![]() ![]() ![]() ![]() ![]() ![]() 时晋武帝西平蜀,东取吴,天下一统,建元太康。从吏部尚书山涛之奏,诏各郡保举孝廉贤能之士。豫章郡太守范宁,见真君孝养二亲,雍睦乡里,轻财利物,即保举真君为孝廉。武帝遣使臣束帛赍诏,取真君为蜀郡旌 ![]() ![]() ![]() 言未毕,忽有一少年上堂,长揖言曰:“吾与眄烈哥哥,皆外甥也。何独与眄兄同行,而不及我?”真君视其人,乃次姊之子,复姓钟离名嘉字公 ![]() ![]() ![]() ![]() 周夫人答曰:“谨领教!”言毕,拜别而行,不在话下。 话说真君未到任之初,蜀中饥荒,民贫不能纳租;真君到任,上官督责甚严,真君乃以灵丹点瓦石为金,暗使人埋于县衙后圃。一旦拘集贫民未纳租者,尽至阶下,真君问曰:“朝廷粮税,汝等缘何不纳?”贫民告曰:“输纳国税,乃理之常,岂敢不遵?奈因饥荒,不能纳尔。”真君曰:“既如此,吾罚汝等在于县衙后圃,开凿池塘,以作工数,倘有所得,即来完纳。”民皆大喜,即往后圃开凿池塘,遂皆拾得⻩金,都来完纳,百姓遂免流移之苦。邻郡闻风者,皆来依附,遂至户口增益。按《一统志》旌 ![]() ![]() 百里桑⿇知善政,万家烟井沐仁风。 明悬藻鉴秋 ![]() ![]() 符置江滨驱痼病,金埋县圃起民穷。 真君德泽于今在,庙祀巍巍报厥功。 却说成都府有一人,姓陈名勋字孝举。因举孝廉,官居益州别驾。闻真君传授吴猛道法,今治旌 ![]() 至是闻真君深得仙道,特至旌 ![]() 真君纳之,职掌雷坛。二人自是得闻仙道之妙。真君任旌 ![]() 却说晋朝承平既久,外有五胡強横,浊 ![]() 匈奴刘渊居晋 ![]() ![]() 先是汉、魏以来,收服夷、狄,诸胡多居塞內。太子洗马江统劝武帝徙于边地,免后⽇夷、狄 ![]() ![]() ![]() ![]() 却说真君之 ![]() 真君曰:“吾久思在心矣。”遍观众弟子中,有一人姓⻩名仁览字紫庭,建城人也。乃御史中丞⻩辅之子。其人忠信纯笃,有受道之器。真君遂令弟子周广作媒。仁览禀于⽗⺟,择吉备礼,在真君宅上成婚。満月后,禀于真君同仙姑归家省亲。 仙姑克尽妇道,仁览分付其 ![]() 却说吴真君猛时年一百二十余岁矣,闻知真君解绶归家,自西安来相访。真君整⾐出 ![]() ![]() ![]() 二品⾼官职匪轻,一朝抛却拜仙庭。 不因懿戚情相厚,彭老安能得上升? 此时真君传得吴猛道术,犹未传谌⺟飞步斩琊之法。有太⽩金星奏闻⽟帝:“南昌郡孽龙将为民害,今有许逊原系⽟洞真仙降世,应在此人收伏。望差天使赍赐斩妖神剑,付与许逊,助斩妖精,免使黎民遭害。”⽟帝闻奏,即宣女童二人,将神剑二口,赍至地名柏林,献于许逊,宣上帝之命,教他斩魅除妖,济民救世。真君拜而受之,回顾女童,已飞升云端矣。后人有诗叹曰: 坚金烈火炼将成,削铁吹⽑耀⽇明。 ⽟女捧来离紫府,江湖从此⽔流腥。 且说江南有一妖物,号曰“孽龙”初生人世,为聪明才子,姓张名酷。因乘船渡江,偶值大风,其船遂覆。张酷溺于⽔中,彼时得附一木板,随⽔漂流,泊于沙滩之上。肚中正饿,忽见明珠一颗,取而呑之。那珠不是别的珠,乃是那火龙生下的卵。呑了这珠却不饿了,就在⽔中能游能泳。过了一月有余,脫胎换骨,遍⾝尽生鳞甲,止有一个头,还是人头。其后这个畜生只好在⽔中戏耍,或跳⼊级三巨浪,看鱼龙变化,或撞在万丈深潭,看虾鳖潜游。不想火龙见了,就认得是他儿子,嘘了一气,教以神通。那畜生走上岸来,即能千变万化,于是呼风作雨,握雾撩云。喜则化人形而 ![]() ![]() ![]() 一⽇,真君炼丹于艾城之山,有蛟 ![]() ![]() ![]() ![]() ![]() ![]() ![]() 鳞甲棱层气势雄,神通会上显神通。 开喉一旦能呑象,伏气三年便化龙。 巨口张时偏作雾,⾼头昂处便呼风。 ⾝长九万人知否,绕遍昆仑第一峰。” 长蛇精恃了本事,耀武扬威,众蛟 ![]() ![]() 纵宗生之大志,不敢谓其乘之而浪破千层;虽列子之泠然,吾未见其御之而旬有五⽇。正是: 万里尘沙 ![]() 多情折尽章台柳,底事掀开社屋茅? 真个好一阵大风也!真君按剑在手,叱曰:“风伯等神,好将此风息了!”须臾之间,那风寂然不动。谁知那些孽怪,又弄出一番大雨来:则见:石燕飞翔,商羊鼓舞。滂沱的云中泻下,就似倾盆;忽喇的空里注来,岂因救旱。 ![]() ![]() ![]() 茅屋人家烟火冷,梨花庭院梦魂惊。 渠添浊⽔通鱼⼊,地秀苍苔滞鹤行。 真个好一阵大雨也!真君又按剑叱曰:“雨师等神,好将此雨止了!”那雨一霎时间半点儿也没了。真君乃大显法力,奔往长蛇精阵中,将两口宝剑挥起,把长蛇精挥为两段。那伙蛟 ![]() 那孽龙闻得斩了蛇精,伤了许多 ![]() ![]() ![]() ![]() 爪似铜钉快利,嘴似铁钻坚刚。 展开双翅 ![]() 云里叫时声大,林端立处头昂。 纷纷鸟雀尽潜蔵,那个飞禽敢挡。 只见那鹰儿在半空展翅,忽喇地扑将下来,到把真君脸上挝了一下,挝得⾎流満面。真君忙挥剑斩时,那鹰又飞在半空中去了。真君没奈何,只得转回家中。那些蛟 ![]() ![]() 却说真君见孽龙神通广大,敬来吴君处相访,求其破蛟之策。吴君曰:“孽龙久为民害,小老素有剪除之心。但恨道法未⾼,莫能取胜。汝今既擒蛟 ![]() ![]() 真君传道已毕,将 ![]() ![]() ![]() 回至小江,寓客店,主人宋氏见方外⾼人,不索酒钱,厚具相待。二君感其恭敬,遂求笔墨画一松树于其壁上而去。自二君去后,其松青郁如生,风动则其枝摇摇,月来则其彩淡淡,露下则其⾊ ![]() ![]() 却说孽龙精被真君斩其族类,心甚怒,又闻吴君同真君往⻩堂学法,于是命蛟 ![]() ![]() 只听得潺潺声振⾕,又见那滔滔势漫天。雄威响若雷奔走,猛涌波如雪卷颠。千丈波⾼浸道路,万层涛 ![]() ![]() 真君见了这等大⽔,恐损坏了居民屋宇田禾,急将手中宝剑,望空书符一道,叫道:“⽔伯,急急收⽔!”⽔伯收得⽔迟,真君大怒。⽔伯道:“常言泼⽔难收,且从容些!”真君 ![]() 真君提着宝剑径斩孽龙,那孽龙变作一个巡海夜叉,持 ![]() ![]() ![]() ![]() ![]() ![]() 那些蛟 ![]() ![]() ![]() 此时飞沙大作,那蛟 ![]() ![]() 那些群孽,闻得这个法雷,惊天动地之声,倒海震山之怒,唬得魂不附体。更见那真君两口宝剑,寒光闪闪,杀气腾腾,孽龙当抵不住,就收了夜叉之形,不知变了个甚么物件,潜踪遁走。真君乃舍了孽龙,追杀蛟 ![]() ![]() 真君追二蛟至鄂渚,忽然不见。路逢三老人侍立,真君问曰:“吾追蛟孽至此,失其踪迹,汝三老曾见否?”老人指曰:“敢伏在前桥之下?”真君闻言,遂至桥侧,仗剑叱之。蛟 ![]() ![]() ![]() ![]() 于是二君回过丰城县杪针洞,真君曰:“后此洞必有蛟螭出⼊,吾当镇之。”遂取大杉木一 ![]() ![]() 却说真君屡败孽龙,仙法愈显,德著人间,名传海內。时天下求为弟子者不下千数,真君却之不可得,乃削炭化为美妇数百人,夜散群弟子寝处。次早验之,未被炭妇污染者得十人而已。先受业者六人:陈勋字孝举,成都人。 周广字惠常,庐陵人。 ⻩仁览字紫庭,建城人。真君之婿。 彭抗字武 ![]() 眄烈字道微,南昌人。真君外甥。 钟离嘉字公 ![]() 后相从者四人: 曾亨字典国,泗⽔人。骨秀神慧,孙登见而异之。乃潜心学道,游于江南,居豫章之丰城真 ![]() 闻真君道法,投于门下。 时荷字道 ![]() ![]() 甘战字伯武,丰城人。 ![]() 施岑字太⽟,沛郡人。其⽗施朔仕吴,因移居于九江⾚乌县。 岑状貌雄杰,勇健多力。时闻真君斩蛟立功,喜而从之。真君使与甘战各持神剑,常侍左右。 这弟子十人,不被炭妇染污。真君嘉之,凡周游江湖,诛蛟斩蛇,时刻相从,即异时上升诸徒也。其余被炭妇所污者,往往自愧而去。今炭妇市犹在。真君谓施岑、眄烈曰:“目今妖孽为害,变化百端,无所定向。汝二人可向鄱 ![]() ![]() ![]() 至次⽇天明视之,乃蜈蚣山也。至今其山断 ![]() 却说孽龙精被真君杀败,更伤了二子并许多族类,咬牙嚼齿,以恨真君。聚集众族类商议, ![]() 众蛟 ![]() 只见老龙坐在虎椅之上,龙女侍在堂下,龙兵绕在宮前,夜叉立在门边,龙子龙孙列在阶上。真个是:江心渺渺无双景,⽔府茫茫第一家。 说那老龙出处,他原是⻩帝荆山铸鼎之时,他骑上天。他在天上贪毒,九天玄女拿着他送与罗堕闍尊者。尊者养他在钵盂里,养了千百年。他贪毒的 ![]() ![]() ![]() 却说那孽龙奔⼊龙宮之內,投拜老龙,哭哭啼啼,告诉前情。说道许逊斩了他的儿子,伤了他的族类,苦苦还要擒他。言罢放声大哭。那龙宮大大小小,那一个不泪下。老龙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许逊既这等可恶,待我拿来与你复仇!”孽龙曰:“许逊传了谌⺟飞步之法,又得了⽟女斩琊之剑,神通广大,难以轻敌。”老龙曰:“他纵有飞步之法,飞我老龙不过;他纵有斩琊之剑,斩我老龙不得。”于是即变作个天神模样,三头六臂,黑脸獠牙,则见:⾝穿着重重铁甲,手提着利利钢叉。头戴着金盔,闪闪耀红霞,⾝跨着奔奔腾腾的骏马。雄纠纠英风直奋,威凛凛杀气横加。一心心要与人报冤家,古古怪怪的好怕。 那老龙打扮得这个模样,巡江夜叉,守宮将卒,人人喝采,个个称奇,道:“好一个妆束!”孽龙亦摇⾝一变,也变作天神模样。你看他怎生打扮?则见:面乌乌赵玄坛般黑,⾝ ![]() ![]() ![]() 威风凛凛貌堂堂,不比前番模样。 那孽龙打扮出来,龙宮之內,可知人人喝采,个个夸奇。 两个龙妖一齐打个旋风,奔上岸来。老龙居左,孽龙居右,蛟 ![]() ![]() 施岑与眄烈从⾼⾩上一望见那妖气弥天,他两个少年英勇,也不管他势头来得大,也不管他 ![]() ![]() ![]() ![]() 二龙与真君混战,未分胜败。忽翻⾝腾在半空,却要呼风唤雨,飞沙走石,来捉真君。此时真君已会腾云驾雾,遂赶上二龙,又在半空中杀了多时。后落下平地又战。那些蛟 ![]() ![]() ![]() ![]() 自笑蛟精不见机,苦同仙子两相持。 今朝挥起无情剑,又斩亲生第五儿。 却说真君斩了孽龙第五子,急忙追寻孽龙,不见踪影,遂与二弟子且回豫章。吴君谓真君曰:“目今蛟 ![]() ![]() ![]() ![]() ![]() ![]() 真君一⽇至新吴地方,忽见一蛟变成一⽔牛, ![]() 真君大怒,挥剑 ![]() 其潭至今名曰镇龙潭,石碑犹存。 一⽇,真君又行至海昏之上,闻有巨蛇据山为⽳,吐气成云,长有数里。人畜在气中者,即被呑昅。江湖舟船,多遭其覆溺,大为民害。施岑登北岭之⾼而望之,见其毒气涨天,乃叹曰:“斯民何罪,而久遭其害也?”遂禀真君, ![]() ![]() 真君呼一口仙风,吹散其气。率弟子各挥宝剑,乡人摩旗擂鼓,呐喊振天相助。妖蛇全无惧⾊,奔将过来。真君运起法雷,劈头打去,兼用神剑一指,蛇乃却步。施岑、甘战二人,奋勇飞步纵前,施踏其首,甘踹其尾,真君先以剑劈破其颡,陈勋再引剑当中 ![]() ![]() ![]() 真君⼊海昏,经行之处,皆留坛靖,凡有六处。通候时之地为七,一曰进化靖,二曰节奏靖,三曰丹符靖,四曰华表靖,五曰紫 ![]() ![]() ![]() ![]() 且说孽龙精果然深恨真君,乘其远出, ![]() ![]() ![]() ![]() ![]() 吴君谓彭君曰:“尔且仗剑一口,驱使神兵,先往江前江后寻逻。”彭君去了。 吴君乃上了一座九星的法坛,取过一个五雷的令牌,仗了一口七星的宝剑,注上一碗五龙吐的净⽔,念了几句“乾罗恒那九龙破秽真君”的神咒,捏了一个三台的真诀,步了一个八卦的神罡。乃飞符一道,径差年值功曹,送至⽇宮太 ![]() ![]() ![]() ![]() ![]() ![]() ![]() 却说孽龙精只等待⽇轮下去月光上来的酉牌时分,就呼风唤雨,驱云使雷,把这豫章一郡滚沉。不想长望短望,⽇头只在未上照耀,叫他下去,那⽇头就相似缚下一条绳子,再也不下去。孽龙又招那月轮上来,这月轮就相似有人扯住着他,再也不上来。孽龙怒起,也不管酉时不酉时,就命取蛟 ![]() 孽龙精望⽇⽇不沉,招月月不上,呼风风不至,唤雨雨不来,驱雷雷不响,使云云不兴,直 ![]() ![]() ![]() ![]() ![]() ![]() ![]() ![]() ![]() ![]() 两边齐角力,一样显神机。 到头分胜败,毕竟有雄雌。 却说孽龙精奋死来战真君,真君正要拿住他,以绝祸 ![]() 那些蛟 ![]() ![]() ![]() 却说孽龙屡败,除杀死族类外,六子之中,已杀去四子。 众蛟 ![]() 其余各变形为人,散于各郡城市镇中,逃躲灾难。 一⽇,有真君弟子曾亨⼊于城市,见二少年,状貌殊异,鞠躬长揖,向曾亨问曰:“公非许君⾼门乎?”曾亨曰:“然。” 既而问少年曰:“君是何人也?”少年曰:“仆家居长安,累世崇善。远闻许公深有道术,诛琊斩妖,必仗神剑,愿闻此神剑有何功用?”曾亨曰:“吾师神剑,功用甚大,指天天开,指地地裂,指星辰则失度,指江河则逆流。万琊不敢当其锋,千妖莫能撄其锐。出匣时,霜寒雪凛;耀光处,鬼哭神愁。乃天赐之至宝也。”少年曰:“世间之物,不知亦有何物可当贤师神剑,而不为其所伤?”曾亨戏谓之曰:“吾师神剑,惟不伤冬瓜葫芦二物耳,其余他物皆不能当也。”少年闻言,遂告辞而去。曾亨亦不知少年乃是蛟精所变也。蛟精一闻冬瓜葫芦之言,尽说与 ![]() 真君一⽇以神剑授弟子施岑、甘战,令其遍寻蛟 ![]() 蛟 ![]() 真君登秀峰之巅,运神光一望,乃呼施岑、甘战谓曰:“江中所浮者,非葫芦冬瓜,乃蛟精余 ![]() 于是施岑、甘战飞步⽔上,举剑望葫芦 ![]() ![]() ![]() ![]() ![]() ![]() 孽龙 ![]() 且说孽龙精所生六子,已诛其四。蛟 ![]() ![]() ![]() ![]() ![]() 真君遂与甘、施二人,飞步而行,蹑踪追至半路,施岑飞剑斩去一尾。追至福建延平府,地名搽洋九里潭,其一蛟即蔵于深潭之中。真君召乡人谓曰:“吾乃豫章许逊,今追一蛟精至此,伏于此潭。吾今将竹一 ![]() 至今潭畔,其竹⺟若凋零,则复生一笋,成竹替换复茂。今号为“许真君竹”至今其竹一 ![]() 更有一蛟被真君与甘、施二人,赶至福建建宁府崇安县。 有一寺名怀⽟寺,其寺有一长老,法名全善禅师,在法堂诵经。忽见一少年走⼊寺中,哀告曰:“吾乃孽龙之子,今被许逊剿灭全家,追赶至此。望贤师怜悯,救我一命。后当重报!” 长老曰:“吾闻豫章许逊道法⾼妙,慧眼通神,吾此寺中,何处可躲?”少年曰:“长老慈悲为念,若肯救拔小人,小人当化作粟米一粒蔵于贤师掌中,待许逊到寺,贤师只合掌诵经,方保无事。”长老允诺。少年即化为粟米一粒,⼊于长老掌中躲讫。真君与甘战、施岑二人,赶⼊寺中,谓长老曰:“吾乃豫章许逊,赶一蛟精至此。今在何处?可令他出来见我!”长老也不答应,只管合掌拱手,口念真经。真君不知蔵在长老掌中,遍寻不见,遂往寺外前后处寻之,并不见踪迹。施岑曰:“想蛟精去矣,吾等合往他处寻赶。” 却说蛟精以真君去寺已远,乃复化为少年,拜谢长老曰:“深蒙贤师活命之恩,无可报答,望贤师分付寺中,着令七⽇七夜不要撞钟擂鼓,容我报答一二。”长老依言,分付师兄师弟、徒子徒孙等讫。及至三⽇,只见寺中前后狂风顿起,冷气飕飕,土木自动。长老大惊,谓僧众曰:“吾观孽龙之子,本是害人之物,得我救命,教我等‘七⽇七夜不动钟鼓’。今止三⽇,风景异常,想必是他把言语哄我。若不打动钟鼓,莫承望他报恩,此寺反遭其害,那时悔之晚矣。”于是即令僧众撞起那东楼上华钟。那钟儿响了一百单八声,荣荣汪汪,正是:梵王宮里鲸声吼,商客舟中夜半闻。 又打起那西楼上画鼓。那鼓儿响了一个三起三煞,叮叮冬冬,正是:俨若雷鸣云汉上,恍疑鼍吼海涛中。 那蛟精闻得钟鼓之声,吃了一惊,即转⾝又化为少年,回到寺中,来见长老言曰:“吾前⽇分付寺中,七⽇勿动钟鼓,意 ![]() ![]() ![]() 却说真君离了寺门,遍寻不见蛟精,乃复回⾼处望之,只见妖气依原还在寺中。乃与甘、施二人,又来寺中寻觅。其蛟精知真君复来,即先化为一僧,拜辞长老言曰:“吾族中有众千余,皆被许逊诛灭。兄弟六人,已亡其四,吾⽗又未知存亡何如。吾今悔改前非,修行悟道。”言毕垂泪而别。真君果复至寺中,只见妖气出外,遂乃蹑迹追至建 ![]() 遥见一僧,知是蛟精所变。乃令甘、施二弟子追赶至近,甘、施意 ![]() ![]() 那僧含羞 ![]() 脫离了叶墩地方,来至一村,前有一山,遇一牧童。其僧乃问曰:“此处是何地方?”牧童答曰:“此处地方贵湖,前面一山,名曰仰山。”僧闻牧童之言,乃大喜曰:“适间承真君分付:‘逢湖则止,逢仰则祝’今到此处,合此二意,可以在此居住矣。”遂憩于路旁⽔田之间,其中间泉⽔,四时不竭,此地名龙窟。后乃名离龙窟。龙僧即于仰山修行,法名古梅禅师。遂建一寺,名仰山寺。其寺当时乏⽔,古梅将指头在石壁上 ![]() 其观至今犹存。 却说真君又追一蛟精,其蛟乃孽龙第一子之子,孽龙之长孙也。此蛟直走至福州南台躲避,潜其踪迹。真君命甘、施二弟子遍处寻索,乃自立于一石上,垂纶把钓。忽觉钓丝若有人扯住一般,真君乃站在石上,用力一扯,石遂裂开。石至今犹在,因名为钓龙石。只见扯起一个大螺,约有二三丈⾼大。螺中有一女子现出,真君曰:“汝妖也!”那女子双膝跪地,告曰:“妾乃南海⽔侯第三女。闻尊师传得仙道, ![]() 却说施岑、甘战回见真君,言蛟精无有寻处。真君登⾼山绝顶以望,见妖气一道,隐隐在福州城开元寺井中噴出,乃谓弟子曰:“蛟精已⼊在井中矣。”遂至其寺中,用铁佛一座,置于井上庒之。其铁佛至今犹在。真君收伏三蛟已毕,遂同甘战、施岑复回豫章,再寻孽龙诛之。后人有诗叹曰: 迢迢千里到南闽,寻觅蛟精驾雾云。 到处留名留异迹,今人万古仰真君。 却说孽龙既不能滚沉豫章,其族 ![]() 越思越恼,只得又奔往洋子江中,见了火龙⽗亲,哭诉其事。 火龙曰:“四百年前,孝悌明王传法与兰公,却使兰公传法与谌⺟,谌⺟传法与许逊。吾知许逊一生,汝等有此难久矣。故我当时就令了鼋帅,统领虾兵蟹将,要问他追了金丹宝鉴、铜符铁券之文。谁知那兰公将我等杀败。我彼时少年精壮,也奈何兰公不得;今⽇有许多年纪,筋力憔悴,还奈得许逊何! 这凭你自去。”孽龙叹曰:“今人有说⽗不顾子的世界,果然果然。”火龙骂曰:“畜生,我満眼的孙子,今⽇被你不长进,败得一个也没了,还来怨我⽗亲!”遂打将孽龙出来。 孽龙见⽗亲不与他做主,遂在江岸上放声大哭,惊动了南海龙王敖钦第三位太子。彼时太子领龙王钧旨,同巡江夜叉全⾝披挂,手执钢刀,正在此巡逻长江。认得是火龙的儿子,即忙问曰:“你在此哭甚事?”孽龙道:“吾族 ![]() ![]() ![]() ![]() ![]() ![]() ![]() ![]() ![]() 取了须弥山几万斤的生铁,用了太 ![]() 夜叉见太子 ![]() 却说真君同着弟子甘战、施岑等各仗宝剑,正要去寻捉孽龙,忽见龙王三太子叫曰:“许逊,许逊,你怎么这等狠心,把孽龙家千百余人一概诛戮!你敢小觑我龙宮么?我今⽇与你赌赛一阵,才晓得我的本事。”真君慧眼一看,认得是南海龙王的三太子,喝曰:“你⽗亲掌管南海,素称本分,今⽇怎的出你们不肖儿子?你好好回去,免致后悔!”太子道:“你杀人之⽗,人亦杀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孽龙是我⽔族中一例之人,我岂肯容你这等欺负!”于是举起钢刀,就望真君一砍。真君亦举起宝剑来 ![]() ![]() 真君与那太子刀抵剑,剑对刀,自巳牌时分战至午时,不分胜败。施岑谓众道友曰:“此龙子本事尽⾼,恐师⽗不能拿他,可大家一齐掩杀。”那太子见真君弟子一齐助战,遂在耳朵中取出那 ![]() 一变作十,十变作百,百变作千,千变作万,半天之中,就如那纷纷柳絮颠狂舞,滚滚蜻蜓上下飞。満空撞得砅梆响,恰是潘丞相公子打擂槌。你看那真君的弟子们,才把那脑上的杵儿撇开,忽一杵在脑后一打;才把那脑后的杵儿架住,忽一杵在心窝一笃。才把心窝的杵儿一抹,忽一杵在肩膀上一锥。那些弟子们怕了那杵,都败阵而走。好一个真君,果有法术,果有神通,将宝剑望东一指,杵从东落;望西一指,杵从西开;望南一指,杵从南坠;望北一指,杵从北散。真君虽有这等法力,争奈千千万万之杵,一杵去了,一杵又来,却未能取胜。 忽观世音菩萨空中闻得此事,乃曰:“敖钦龙王十分仁厚,生出这个不肖儿子,助了蛟精。我若不去收了他如意杵宝贝,许逊纵有法力,无如之何。”于是驾起祥云,在半空之中,解下⾝上罗带,做成一个圈套儿丢将起来,把那千千万万之杵尽皆套去。那太子见有人套去他的宝贝,心下慌张,败阵而走。孽龙接见,问曰:“太子与许逊征战得大胜否?”太子曰:“我战许逊正在取胜之际,不想有一妇人使一个圈套,把我那宝贝套去了。我今没处讨得!”孽龙曰:“套宝贝者,非是别人,乃是观世音菩萨。”言未毕,真君赶至,孽龙望见,即化一阵黑风走了。太子心中不忿,又提着手中钢刀,再来 ![]() 此是败兵之将,英勇不加,两合之中,被真君左手一剑架开钢刀,却将右手一剑来斩太子。忽有人背后叫曰:“不可,不可!”真君举眼一看,见是观音,遂停住宝剑。观音曰:“此子是敖钦龙王的第三子,今无故辅助孽龙,本该死罪。奈他⽗亲素是仁厚,今我在此,若斩了此子,龙王又说我不救他,体面上不好看。”真君方才罢手。 却说那巡江夜叉回转龙宮,将太子助孽龙之事,一一禀知龙王。龙王顿⾜骂曰:“这畜生恁的不肖!”彼时东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广,北海龙王敖润同聚彼处,亦曰:“这畜生今⽇去战许逊,就如那葛伯与汤为仇;辅助孽龙,就如那崇侯助纣为 ![]() 遂取过一口利剑,敕旨一道,令夜叉将去叫太子自刎而亡。夜叉领了敕旨,赍了宝剑,径来见着三太子。太子闻知其故,唬得魂不着体,遂跪下观音叫道:“善菩萨!没奈何,到我⽗王处保过这次。”观音道:“只怕你⽗亲难饶你死罪。你不如到蛇盘⾕中鹰愁涧躲避,三百年后,等唐三蔵去西天取经,罚你变做个骡子,径往天竺国驮经过来。那时将功赎罪,我对你⽗亲说过,或可留你。”太子眼泪汪汪,拜辞观世音,往鹰愁涧而去。观音复将所收铁杵付与夜叉,教夜叉 ![]() 却说观音菩萨别了真君, ![]() ![]() 观音见其言语恳切,乃转豫章,来见真君。真君问曰:“大圣到此,复有何见谕?”观音曰:“吾此一来,别无甚事。孽龙 ![]() ![]() ![]() 却说孽龙接见观音,问其所以。观音将真君所限之事,一一说与。孽龙大喜,是夜用尽神通,连滚连滚,恰至四更,社伯扣计其数,已滚九十九条。社伯心慌,乃假作 ![]() ![]() ![]() 却说孽龙遁在⻩州府⻩冈县地方,变作个少年的先生求馆。时有一老者姓史名仁,家颇饶裕,有孙子十余人,正 ![]() ![]() 孽龙曰:“愿闻。”史老曰:“曾先生 ![]() 孽龙曰:“我就把令孙为对。”遂答曰:“史小子头上着一横,吏部天官”史老见先生对得好,不胜之喜,乃曰:“先生⾼才邃养,奈寒舍学俸微少,未可轻屈。”孽龙道:“小子借寓读书,何必计利!”史老遂择⽇启馆,叫诸孙具贽见之仪,行了拜礼,遂就门下受业。孽龙教授那些生徒,辨疑解惑,读书说经,明明⽩⽩,诸生大有进益,不在话下。 却说真君以孽龙自滚河以后,遍寻不见,遂同甘战、施岑二人,径到湖广地面,寻觅踪迹。忽望妖气在⻩冈县乡下姓史的人家,乃与二弟子径往其处,至一馆中,知是孽龙在此变作先生,教训生徒。真君乃问其生学曰:“先生那里去了?” 生学答云:“先生洗浴去了。”真君曰:“在那里洗浴?”生学曰:“在涧中。”真君曰:“这样十一月天气,还用冷⽔洗浴?” 生学曰:“先生是个体厚之人,不论寒天热天,常要⽔中去浸一浸。若浸得久时,还有两三个时辰才回来。”真君乃与弟子坐在馆中,等他回时,就下手拿着。忽举头一看,见柱壁上有对联云:赵氏儿孤,切齿不忘屠岸贾;伍员烈士,鞭尸犹恨楚平王。 又壁上题有诗句云: 自叹年来运不齐,子孙零落却无遗。 心怀东海波澜阔,气庒西江草树低。 怨处咬牙思旧恨,豪来挥笔记新诗。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真君看诗对已毕,大惊,谓弟子曰:“此诗此对,皆是复仇之诗。若此孽不除,终成大患。汝等务宜勉力擒之!”言未毕,忽史老来馆中,看孙子攻书。时盛冬天气,史老⾝上披领羊裘,头上戴顶暖帽,徐徐而来。及见真君丰姿异常,连忙施礼,问曰:“先生从何而来?”真君曰:“小生乃豫章人,特来访友。”史老谓孙子曰:“客在此,何不通报?”遂邀真君与二弟子至家下告茶。茶毕,史老问真君姓名,真君曰:“小生姓许名逊。此二徒,一姓施名岑,一姓甘名战。”史老曰:“闻得许君者法术甚妙,诛灭蛟精,敢是⾜下否?”真君曰:“然。”史老遂下拜。真君以其年老,连忙答礼。史老问曰:“仙驾临此, ![]() 史老曰:“此蛟精怎的拿他?”真君曰:“此孽千变万化,他若堤防于我,擒之不易;幸今或未觉,纵要变时,必资⽔力。可令公家凡⽔缸⽔桶洗脸盆及碗盏之类,皆不可注⽔,使他变化不去,我自然拿了他。”史老分付已毕。孽龙正洗浴回馆,真君见了,大喝一声:“孽畜走那里去?”孽龙大惊,却待寻⽔而变,遍处无⽔,惟砚池中有一点余⽔未倾,遂从里面变化而去,竟不知其踪迹。后人有诗叹曰:堪叹蛟精玄上玄,墨池变化至今传。 当时若肯心归正,却有金书取上天。 史老见真君赶去孽龙,甚是感谢,乃留真君住了数⽇,极其款曲。真君曰:“此处孽龙居久,恐有沉没之患。汝可取杉木一片过来,吾书符一道,打⼊地中,庶可以镇庒之。”真君镇符已毕,感史老相待殷勤,更取出灵丹一粒,点石一片,化为⻩金,约有三百余两,相谢史老而去。施岑曰:“孽龙今不知遁在何处?可从此湖广上下,遍处寻觅诛之。”真君曰:“或此孽瞰我等在此,又往豫章, ![]() 莫若且回家中,觅其踪迹;如果不在,再往外获之未晚。”于是师弟们一路回归。 却说孽龙精砚池变去,又化为美少男子,逃往长沙府。闻知刺史贾⽟家生有一女,极有姿⾊。怎见得:眉如翠羽,肌如凝脂,齿如瓠犀,手如柔荑。脸衬桃瓣花,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舂笋纤纤媚娇姿。说甚么汉苑王嫱,说甚么吴宮西施,说甚么赵家飞燕,说甚么杨家贵妃。柳 ![]() 孽龙遂来结拜刺史贾⽟,贾⽟问曰:“先生何人也?”答曰:“小人姓慎名郞,金陵人氏。自幼颇通经典,不意名途淹滞,莫能上达,今作南北经商之客耳。因往广南贩货,得明珠数斛,民家无处作用,特来献与使君,伏望笑留!”贾使君曰:“此宝乃先生心力所求,况汝我萍⽔相逢,岂敢受此厚赐?” 再三推拒。慎郞献之甚切,使君不得已而受之。留住数⽇,使君见慎郞礼貌谦恭,丰姿美丽。琴棋书画,件件皆能;弓矢⼲戈,般般惯 ![]() ![]() ![]() 却说慎郞在贾府成婚以后,岁遇舂夏之时,则告禀使君,托言出游江湖,经商买卖。至秋冬之时,则重载船只而归,皆是奇珍异宝。使君大喜曰:“吾得佳婿矣!”盖不知其为蛟精也。所得资财宝货,皆因舂夏大⽔,覆人舟船,抢人财宝,装载而归。慎郞⼊赘三年,复生三子。一⽇慎郞寻思起来,不胜忿怒曰:“吾家世居豫章,子孙族类一千余众,皆被许逊灭绝,破我巢⽳,使我无容⾝之地。虽然潜居此地,其实怨恨难消。今既岁久,谅许逊不复知有我也。我今 ![]() 言罢,来见使君。使君问曰:“贤婿有何话说?”慎郞曰:“方今舂风和暖,正宜出外经商,特来拜辞岳⽗而去。家中 ![]() 时晋永嘉七年,真君与其徒甘战、施岑周览城邑,遍寻蛟孽,三年间,杳无踪迹,已置之度外去了。不想这孽龙自来送死。忽一⽇,道童来报,有一少年弟子,丰姿美貌,⾐冠俊伟,来谒真君。真君命⼊,问曰:“先生何处人也?”少年曰:“小生姓慎名郞,金陵人氏。久闻贤公有斡旋天地之手,慑伏孽龙之功,海內少二,寰中寡双。小生特来过访, ![]() 今来相见,探我虚实耳。”甘、施曰:“何以知之?”真君曰:“吾观其人妖气尚在,腥风袭人,是以知之。”甘、施曰:“既如此,即当擒而诛之,何故又纵之使去也?”真君曰:“吾四次擒拿,皆被变化而去。今佯为不知,使彼不甚堤防,庶可随便擒之耳。”施岑乃问曰:“此时不知逃躲何处?吾二人愿往杀之。”真君举慧眼一照,乃曰:“今在江浒,化为一⻩牛,卧于郡城沙碛之上。我今化为一黑牛,与之相斗,汝二人可提宝剑,潜往窥之。候其力倦,即拔剑而挥之,蛟必可诛也。” 言罢,遂化一黑牛,奔跃而去,真个: 四蹄坚固如山虎,两角峥嵘似海龙。 今向沙边相抵触,神仙变化果无穷。 真君化成黑牛,早到沙碛之上,即与⻩牛相斗。恰斗有两个时辰,甘、施二人蹑迹而至,正见二牛相斗,⻩牛力倦之际,施岑用剑一挥,正中⻩牛左股。甘战亦挥起宝剑斩及一角,⻩牛奔⼊城南井中,其角落地。今马当相对有⻩牛洲。 此角⽇后成精,常变牛出来,害取客商船只,不在话下。 却说真君谓甘、施曰:“孽龙既⼊井中,谅巢⽳在此。吾遣符使吏兵导我前进,汝二人可随我之后,蹑其踪迹,探其巢⽳,擒而杀之,以绝后患。”言罢,真君乃跳⼊井中。施、甘二人,亦跳⼊井中。符使护引真君前进。只见那个井其口上虽是狭的,到了下面,别是一个乾坤。这边有一个孔,透着那一个孔,那边有一个洞,透着那一个洞,就似杭州城二十四条花柳巷,巷巷相穿;又似龙窟港三十六条大湾,湾湾相见。常人说道井中之蛙,所见甚小,盖未曾到这个所在,见着许大世界。真君随符使一路而行,忽见有一样物件,不长不短,圆圆的相似个擂棰模样。甘战抬起看时,乃是一车辖。 问于真君曰:“此井中怎的有此车辖?”真君道:“昔前汉有一人,姓陈名遵,每大会宾客,辄闭了门,取车辖投于井中,虽有急事,不得去。必饮罢,才捞取车辖还人。后有一车辖,再捞不起,原来⽔ ![]() 又行数里,忽见有一个四方四角,新新鲜鲜的物件,施岑检将起来一看,原来是个印匣儿。问于真君,真君曰:“昔后汉有宦官张让劫迁天子,北至河上,将传国⽟玺投之井中,再无人知觉。后洛 ![]() ![]() ![]() 符使禀曰:“孽龙多久遁去,真仙须急忙追赶,途路之上,且不要讲古。”真君于是命弟子趱步而行。只见⽔族之中,见了的唬得魂不附体。鲇鱼儿只把口张,团鱼儿只把颈缩,虾子儿只顾拱 ![]() 却说孽龙精既出其井,仍变为慎郞,⼊于贾使君府中。使君见其⾝体狼狈,举家大惊,问其缘故。慎郞答曰:“今去颇获大利,不幸回至半途,偶遇贼盗,资财尽劫。又被杀伤左额左股,疼痛难忍。”使君看其刀痕,不胜隐痛,令家僮请求医士疗治。真君乃扮作一医士,命甘、施二人,扮作两个徒弟跟随。这医士呵:道明贤圣,药辨君臣。遇病时,深识着望闻问切;下药处,精知个功巧圣神。戴唐巾,披道服,飘飘扬扬;摇羽扇,背葫芦,潇潇洒洒。诊寸关尺三部脉,辨琊审痼,奚烦三折肱;疗上中下三等人,起死回生,只是一举手。真个是东晋之时,重生了舂秋扁鹊;却原来西江之地,再出着上古神农。万古共称医国手,一腔都是活人心。 却说真君扮了医士,贾府僮仆见了,相请而去。进了使君宅上,相见礼毕。使君曰:“吾婿在外经商,被盗贼杀伤左额左股。先生有何妙药,可以治之?容某重谢。”真君曰:“宝剑所伤,吾有妙法,手到即愈。”使君大喜,即召慎郞出来医治。当时蛟精卧于房中,问僮仆曰:“医士只一人么?”僮仆曰:“兼有两个徒弟。”蛟精却疑是真君,不敢轻出。其 ![]() ![]() 贾使君乃与其 ![]() 真君谓使君曰:“蛟精所居之处,其下即⽔。今汝舍下深不逾尺,皆是⽔泉。可速徙居他处,毋自蹈祸!”使君举家惊惶,遂急忙迁居⾼处。原住其地,不数⽇果陷为渊潭,深不可测。今长沙府昭潭是也。施岑却从天罗地网中取出孽龙, ![]() 又留记云: 铁树镇洪州,万年永不休。天下大 ![]() 又元朝吴全节有诗云: 八索纵横维地脉,一泓消长定江流。 豫章胜地由天造,砥柱中天忆万秋。 真君又铸铁为符,镇于鄱 ![]() 真君既擒妖孽,功満乾坤。时晋明帝太宁二年,大将军王敦,字处仲,出守武昌,举兵內向,次洞庭湖。真君与吴君同往说之,盖 ![]() 一⽇景纯同真君、吴君来谒王敦。敦见三人同至,大喜,遂令左右设宴款待。酒至半酣,敦问曰:“我昨宵得一梦,梦见一木破天,不知主何吉凶?”真君曰:“木上破天,乃‘未’字也。公未可妄动。”吴君曰:“吾师之言,灼有先见,公谨识之!”王敦闻二君言,心甚不悦,乃令郭璞卜之。璞曰:“此数用克体,将军此行,⼲事不成也。”王敦不悦曰:“我之寿有几何?”璞曰:“将军若举大事,祸将不久;若遂还武昌,则寿未可量。”王敦怒曰:“汝寿几何?”璞曰:“我寿尽在今⽇。”王敦大怒,令武士擒璞斩之。真君与吴君举杯掷起,化为⽩鹤一双,飞绕梁栋之上。王敦举眼看鹤,已失二君所在。 且说郭璞既死,家人备办⾐衾棺椁,殓毕。越三⽇,市人见璞⾐冠俨然,与亲友相见如故。王敦知之不信,令开棺视之,果无尸骸,始知璞脫质升仙也。自后王敦行兵果败,遂还武昌而死,卒有支解之刑,盖不听三君之谏,以至于此。 再说吴君邀真君同下金陵,遨游山⽔,既而 ![]() ![]() ![]() ![]() ![]() 又作八宝垂训曰: 忠孝廉谨,宽裕容忍。忠则不欺,孝则不悖;廉而罔贪,谨而勿失;修⾝如此,可以成德,宽则得众,裕然有余;容而翕受,忍则安舒;接人以礼,怨咎涤除。凡我弟子,动静勤笃,念兹在兹,当守其独,有丧厥心,三官考戮。 却说天地⽔府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及太⽩金星,因言真君原是⽟洞天仙下降,今除 ![]() ![]() 诏曰: 上诏学仙童子许逊:卿在多劫之前,积修至道,勤苦悉备。天经地纬,悉已深通;万法千门,罔不师历。救灾拔难,除害 ![]() 众真推荐,宜有甄升。可受九州都仙大使兼⾼明大使、孝先王之职。赐紫綵羽袍琼旌宝节各一事。期以八月十五午时,拔宅上升。诏书到⽇,信诏奉行。 读罢,真君再拜,遂登阶受诏毕,乃揖二仙上坐,问其姓名。二仙曰:“余乃崔子文、段丘仲,俱授九天采访使之职。”真君曰:“愚蒙有何德能,感动天帝,更劳二仙下降?”二仙曰:“公修己利人,功行已満。昨者群真保奏,升⼊仙班,相 ![]() 真君既得天书之后,门弟子吴猛等,与乡中耆老及诸亲眷,皆知行期已近,朝夕会饮,以叙别情。真君谓众人曰:“ ![]() 五陵无限人,密视松沙记。 龙沙虽未合,气象已虚异。 昔时云浪游,半作桑⿇地。 地形带江转,山势若连契。 是时八月望⽇,大营斋会,遍召里人,及诸亲友并门弟子,长少毕集。至⽇中,遥闻音乐之声,祥云缭绕,渐至会所。羽盖龙车,仙童彩女,官将吏兵,前后拥护。前采访使崔子文、段丘仲二仙又至。真君拜 ![]() ![]() 真君再拜受诏毕。崔子文曰:“公门下弟子虽众,惟陈勋、曾亨、周广、时荷等外,⻩仁览与其⽗,眄烈与其⺟,共四十二口,合当从行。余者自有升举之⽇,不得皆往也。”言罢,揖真君上了龙车,仙眷四十二口,同时升举。里人及门下弟子,不与上升者,不舍真君之德,攀辕卧辙,号泣振天,愿相随而不可得。真君曰:“仙凡有路可通。汝等但能遵行孝道,利物济民,何患无报耶!”真君族孙许简哀告曰:“仙翁拔宅冲升,后世无所考验,可留下一物,以为他⽇之记。”真君遂留下修行钟一口,并一石函,谓之曰:“世变时迁,此即为陈迹矣。”真君有一仆名许大者,与其 ![]() ![]() ![]() 慈仁共羡许旌 ![]() 拔宅上升成至道, ![]() ![]() 仙驾飞空渐远,望之不可见,惟见祥云彩霞,弥漫上⾕,百里之內,异香芬馥。忽有红锦帷一幅飞来,旋绕故地之上。 却说真君仙驾经过袁州府宜舂县栖梧山,真君乃遣二青⾐童子下告王朔,具以⽟皇诏命,因来相别。王朔举家瞻拜,告曰:“朔蒙尊师所授道法,遵奉已久,乞带从行!”真君曰:“子仙骨未充,止可延年得寿而已,难以带汝同行。”乃取香茅一 ![]() 言讫而别。王朔依真君之言,即将此茅栽植,取来调和酒味服之,寿三百岁而终。今临江府⽟虚观即其地也。仙茅至今犹在。真君飞升之后,里人与其族孙许简,就其地立祠,以所遗诗一百二十首,写于竹简之上,载之巨筩,令人探取,以决休咎。其修行钟、药毂、药臼、石函等事,并宝蔵于祠。后改为观。因空中有红锦帷飞来旋绕,故名曰游帷观。 真君既至天庭,⽟帝升殿,崔子文、段丘仲二仙引真君与弟子等听候⽟旨。⽟帝宣⼊朝见,真君扬尘拜舞,俯伏金阶下,上表奏曰:“臣许逊庸才劣质,虽有咒⽔行符馘毒之功,盖亦赖众弟子十一人之力。今弟子之中止有陈勋、曾亨、周广、时荷、⻩仁览、眄烈六人,已蒙圣恩超升天界。更有吴猛、施岑、甘战、钟离嘉、彭抗五人,未蒙拔擢,诚为缺典。 望乞一视同仁,宣至天庭,同归至道。”⽟帝见奏,即传⽟旨差周广为使,赍传诏旨,令吴猛等五人同⽇上升。周广即拜辞⽟帝,赍诏下宣。是时乃晋宁康二年九月初一⽇也。吴猛时年一百八十六岁,见真君上升,己不与从,心曲怏怏,正与施岑、甘战、钟离嘉、彭抗四道友同归西宁,聚义修炼。只见周广赍诏自天而下。众相见毕,动问其下界之故。周广曰:“吾师朝见⽟帝,奏上帝诸位仙友多助仙功,未得上升,恳求⽟帝超擢。⽟帝即差广赍诏旨令五君上升,同归至道。”五人听言大喜,各乘⽩鹿车,⽩昼冲升。今有吴仙村吴仙观,是其飞升之处。然真君所从游者三千余人,其有功有行而得上升者,通吴君十有一人焉耳。真君领弟子朝见⽟帝毕,⽟帝各授以仙职。遂率群弟子拜谒太师祖孝悌明王卫弘,师祖孝明王兰公,师傅谌⺟已毕,又谢了三官金星保奏之功。真君又荐举故人许都胡云、云 ![]() 却说真君自升仙后,屡显神通。隋炀帝无道,烧毁佛祠,乃将游帷观废毁。唐⾼宗永淳年间,遂命真人胡惠超重新建之。至宋太宗、仁宗皆赐御书,真宗时赐改游帷观曰⽟隆宮。 至宋代政和二年,徽宗忽得重病,面生恶疮。昼寝恍然一梦,见东华门有一道士,戴九华冠,披绛章服,左右童子,持剑导前,来至丹墀稽首。帝疑非人间道士,因问曰:“卿是何人?” 道士对曰:“吾为许旌 ![]() ![]() 许真君所遗之物,皆有神护守,不可触犯。如殿前手植柏树,其荣瘁常兆本宮盛衰,剪叶煮汤,诸病可愈。井中铁树,唐严譔作洪州牧,心內不信,令人掘发,俄然天变,忽有迅雷烈风,江波泛溢,城郭震动。譔惧,叩头悔谢,久之而后止。又強取修行钟,置之僧寺,击之声哑如土木。譔坐寐,见神人叱责,醒觉,而送钟还宮。又碾轮、药臼,州牧徐登令取至府观之,犹未及观,遂乃飞去还宮。又石函,唐朝张善安窃据洪州,強凿开其盖,內册朱书数字云:“五百年后強贼张善安开凿之。”善安看毕,恐惧,遂磨洗其字,终不泯灭。因蔵其盖,其字尚留函底。宋⾼宗建炎间,金人寇江左, ![]() ![]() 三三两两两三三,杀尽江南一檐耽。 荷叶败时⻩菊绽,大明依旧镇江山。 后来果败。诸灵验不可尽述。后人有诗叹云: 金书⽟检不能留,八字遗言可力求。 试看真君功行満,三千弱⽔自通舟。 |
上一章 警世通言 下一章 ( 没有了 ) |
警世通言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警世通言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警世通言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冯梦龙是警世通言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