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明史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19397 |
上一章 章八十七 下一章 ( → ) | |
李钺(子惠) 王宪 胡世宁(子纯) (继) 李承勋 王以旂 范掞王邦瑞(子正国) 郑晓 李钺,字虔甫,祥符人。弘治九年进士。除御史。巡视中城,理河东盐政,历有声绩。正德改元,天鸣星变。偕同官陈数事,论中官李兴、宁谨、苗逵、⾼凤等罪,而请斥尚书李孟抃、都督神英。武宗不能用。以丧归。刘瑾恶钺劾其 ![]() 世宗即位,历兵部左、右侍郞,出总制陕西三边军务。钺长军旅,料敌多中。初至固原,寇⼊犯,援兵未集。钺下令大开诸营门,昼夜不闭。寇疑有备,未敢 ![]() ![]() 四年,代金献民为兵部尚书兼督团营。中官刁永等多所陈乞,帝皆许之。又录司礼扶安家八人官锦⾐。南京守备已三人,复命卜舂添注以往。御马监阎洪因军政,请自考腾骧四卫及牧马所官。钺累疏力争,帝皆不纳,至责以抗旨,令对状。钺引罪乃罢。武定侯郭勋以会武宴列尚书下,疏争之。钺言:“中府官之有会武宴,犹礼部之有恩荣宴也。恩荣,礼部为主,会武,中府为主,故皆列诸尚书之次。宴图可征,不得引团营故事。”帝竟从勋言。锦⾐⾰职百户李全奏乞复任,钺请治其违旨罪,帝不问。于是官旗郑彪等皆援全例以请,钺执奏如初,而疏有“猿攀狐媚”语。帝恶之,复责对状,夺俸一月。 钺既屡谏不用,失上意,且知为近幸所嫉。会病,遂再疏乞休,许驰驿,未行,卒。赠太子少保,遣官护丧归葬。久之,赐谥恭简。 子惠,正德十二年进士,官行人。谏武宗南巡,死于廷杖。赠监察御史。 王宪,字维纲,东平人。弘治三年进士。历知⾩平、滑二县。召拜御史。正德初,擢大理寺丞。迁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进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历郧 ![]() 嘉靖四年,廷推邓璋及宪为三边总制,言官持不可,帝竟用宪。部将王宰、史经连败寇,玺书褒谕。吉囊数万骑渡河从石臼墩深⼊,宪督总兵官郑卿、杭雄、赵瑛等分据要害击之,都指挥卜云断其归路。寇至青羊岭,大败去。五⽇四捷,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帝大喜,加宪太子太保,复予一子荫。至是,凡三荫锦⾐世百户矣。中官织花绒于陕,宪请罢之。又因九庙成,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张璁、桂萼 ![]() 未几,帝追念宪,召为兵部尚书。小王子⼊寇,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又请立京营分伍 ![]() ![]() 大同兵变,宪初言首 ![]() ![]()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 ![]()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濬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思明叛族⻩文昌四世杀知府,占三州二十七村。副总兵康泰偕世宁⼊思明,执其兄弟三人。而泰畏文昌夜遁,委世宁空城中,危甚。诸土酋德世宁,发兵援,乃得还。文昌惧,归所侵地,降。土官承袭,长吏率要贿不时奏,以故诸酋怨叛。世宁令:“生子即闻府。应世及者,年十岁以上,朔望谒府。⽗兄有故,按籍请官于朝。”土官大悦。 ⺟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城,画防守计。贼攻七⽇夜,不能拔,引去。再知宝庆府。岷王及镇守中官王润皆严惮之。迁江西副使。与都御史俞谏画策擒盗,讨平王浩八。以暇城广昌、南丰、新城。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江西之盗,剿抚二说相持,臣愚以为无难决也。已抚者不诛,再叛者毋赦,初起者亟剿,如是而已。顾江西患非盗贼。宁府威⽇张,不逞之徒群聚而导以非法,上下诸司承奉太过。数假火灾夺民廛地,采办扰旁郡,蹂籍遍穷乡。臣恐良民不安,皆起为盗。臣下畏祸,多怀二心,礼乐刑政渐不自朝廷出矣。请于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 ![]() ![]() ![]() ![]() 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道闻世宗即位,疏以司马光仁、明、武三言进,因荐魏校、何瑭、邵锐可讲官;林俊、杨一清、刘忠、林廷⽟可辅弼;知府刘莅、徐钰先为谏官有直声,宜擢用。时韪其言。松潘所部 ![]() 既免丧家居,朝廷方议“大礼”异议者多得罪。世宁意是张璁等,疏乞早定追崇“大礼”未上,语闻京师。既有议迁显陵祔天寿山者,世宁极言不可,乃并前疏上之。帝深嘉叹。无何,闻廷臣伏阙争,有杖死者,驰疏言:“臣向以仁、明、武三言进,然尤以仁为本。仁,生成之德;明,⽇月之临,皆不可一⽇无。武则雷霆之威,但可一震而已。今廷臣忤旨,陛下赫然威示,辱以箠楚,体羸弱者辄毙。传之天下,书之史册,谓鞭扑行殿陛,刑辱及士夫,非所以光圣德。新进一言偶合,后难保必当;旧德老成,一事偶忤,后未必皆非。望陛下以三无私之心,照临于上,无先存适莫于中。”帝虽不能从,亦不忤。寻召为兵部左侍郞。条戍边时所见险塞利害二十五事以上。又请善保圣躬,毋轻饵物药。献《大学-秦誓》章、《洪范》“惟辟威福”、《系辞-节》“初爻”讲义,并乞留中。给事中余经遂劾世宁启告密之渐。世宁乞罢,不许。“大礼”成,进秩一等。复陈用人二十事。工匠赵奎等五十四人以中官请,悉授职。世宁言赏过滥,不纳。屡疏引疾。改南京吏部,就迁工部尚书。已,复召为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辞宮衔,许之。 世宁故方严。及掌宪,务持大体。条上宪纲十余条,末言:“近士习忌刻,一遭谗毁,则终⾝废弃。佥事彭祺发豪強罪,受谤夺官。诸如此者,宜许大臣申理。”帝采其言,惟祺报寝。执政请噤私谒,世宁曰:“臣官以察为名。人非接其貌,听其言,无由悉其才行。”帝以为然,遂弗噤。俄改刑部尚书。每重狱,别⽩为帝言之,帝辄感悟。中官刚聪诬漕卒掠御服,坐二千人,世宁劾其妄。已,聪情得抵罪,帝乃益信世宁。王琼修郤陈九畴,将致之死。以世宁救,得戍。 兵部尚书王时中罢,以世宁代,加太子太保。再辞不得命,乃陈兵政十事,曰定武略、崇宪职、重将权、增武备、更赏罚、驭土夷、⾜边备、绝弊源、正谬误、惜人才。所言多破常格,帝优旨答之。土鲁番贡使乞归哈密城,易降人牙木兰。王琼上其事。世宁言:“先朝不惜弃大宁、 ![]()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承勋 ![]() ![]() ![]() 子纯、继。纯以⽗任知肇庆府,有才行。继幼不慧,不为世宁知。世宁在江西出讨贼,部将⼊见继。继为指阵法,进退离合甚详,凡三⽇。世宁归阅,大异之。知其故,叹曰:“吾有子不自识,何也?”自是击贼,辄令继从,与策方略。世宁十不失三,继十不失一。世宁方草疏论宸濠,继请曰:“是且重得祸。”世宁曰:“吾已许国,遑恤其他。”及世宁下狱,继念其⽗,病死。 李承勋,字立卿,嘉鱼人。⽗田,进士,官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有 ![]() 正德六年,赣州贼犯新淦,执参政赵士贤。靖安贼据越王岭玛瑙岸,华林贼又陷瑞州。诸道兵不敢前。承勋督兵民剿,数有功。华林贼杀副使周宪,宪军大溃。承勋单骑⼊宪营,众乃复集。都御史陈金即檄承勋讨之。贼 ![]() ![]() ![]() ![]() ![]() 帝以京营多弊, ![]() ![]() ![]() 十年舂,大风昼晦,帝忧边事。承勋言:“去岁冰合,敌骑尽⼊河套。延、宁、固原皆当警备。甘肃军饷专仰河东,宜于兰州籴贮,以备缓急。曩河西患土鲁番,今亦卜喇又深⼊。两寇云扰,孤危益甚。套寇出⼊,并经庄浪。急宜缮塞设险,断臂截踵,使不得相合。兀良哈最近京师,不善抚,即门庭寇。云南安凤之叛,军民困敝,临安、蒙自盗贼复兴,旷⽇淹时,恐酿大患。 ![]() 承勋沉毅有大略。帝所信任,自辅臣外,独承勋与胡世宁,大事辄咨访。二人亦孜孜奉国,知无不言。世宁卒半岁,承勋亦卒,帝深嗟悼。赠少保,谥康惠。所赉予,常典外,特赐⽩金、彩币、米蔬诸物。承勋官四十年,家无余资。其议“大礼”亦与世宁相合云。 王以旂,字士招,江宁人。正德六年进士。除上⾼知县。华林贼方炽,以旂训乡兵御之,贼不敢犯。征授御史,出按河南。宸濠反,镇守太监刘璟倡议停乡试。以旂言河南去江西远,罢试无名。乃止。璟又言,帝亲征,道且出汴,牒取供顿银四万两。巡抚议予之,以旂执不予。世宗即位, ![]() 三边总督曾铣议复河套,大学士夏言主之。数下优旨奖铣,令以旂集廷臣议。以旂等力主铣议。议上,帝意忽变,严旨咎铣,令再议。以旂等惶恐,尽反前说。帝逮铣,令以旂代之。套寇自西海还,肆掠永昌,镇羌总兵官王继祖御却之。已,复来犯,并及镇番、山丹。部将蔡勋、马宗援三战皆捷。前后斩首一百四十余级。论功,荫以旂一子。已而寇数万复屯宁夏塞外,将大⼊。官军击之,斩首六十余级,寇宵遁。延绥、宁夏开马市,二镇市五千匹。其长狠台吉等约束所部,终市无哗。以旂以闻。诏大赉二镇文武将吏,以旂复赐金币。录延绥将士破敌功,再荫一子。在镇六年,修延绥城堡四千五百余所,又筑兰州边垣,加官至太子太保。比卒,军民为罢市。赠少保,谥襄敏,再予一子官。 范钅,字平甫,其先江西乐平人,迁沈 ![]() 二十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钅为人持重,有方略。既莅重镇,不上首功。一意练步骑,广储蓄,缮治关隘亭障,寇为远徙,俘归者五百人。上疏言:“边将各有常禄,无给田之制。自武定侯郭勋奏以军余开垦田园给将领,委奷军为庄头,害殊大。宜给还军民,任耕种便。”帝从其请。居数年,引疾归。 起故官,抚河南。寻召为兵部右侍郞,转左。尚书王以旂出督三边,钅署部事。顷之,奉诏总理边关厄隘。奏上经略嘲河川、居庸关诸处事宜,请于古道门外蜂窝岭增墩台一为外屏,浚濠设桥,以防冲突。川西南两山对处,各设敌台,以控中流,分戍兵番直守要害。又蓟镇五里垛、划车、开连口、慕田⾕等地,宜设墩台。恶⾕、红土⾕、香炉石等地,宜斩崖堑。居庸关外诸口,在宣府为內地,在居庸则为边藩,宜敕东中路文武臣修筑。加嘲河川提督为守备,增副将居庸关,领天寿山、⻩花镇。设横岭守备,塞怀来路,增置新军二千余人,资团练。又议紫荆、倒马、龙泉等关及山海关、古北口经略事宜,请于紫荆之桑⾕,倒马之中{⽳羔}关峪,龙泉之陡石岭诸要害,创筑城垣,增设敌楼营舍。蓟州所辖燕河、太平、马兰、密云四路,修筑未竟者,括诸司赎鍰竣之。而浮图峪、揷箭岭尤为紫荆、倒马二关冲,移参将分驻石门杜家庄,俾保定总兵驻紫荆。蓟、辽悬绝千里,移建昌营游击于山海关。三屯等营缺军,应速募,马不⾜者补⼊。其常戍之兵介胄不备,量给铠仗,番上者悉予行粮,毋俾荷戈枵腹。又言:“诸路缓急,以密云之分守为最。各关要害,以密云之迤西为最。若燕河之冷口,马兰之⻩崖,太平之榆木岭、擦崖子,皆所急也。宜敕抚镇督诸将领分各营士马,兼侧近按伏之兵,迭为战守。”兵部言:“军戍久,恋土。猝移置,恐他变。莫若山海关增置能将一员,募军三千屯驻,听蓟、辽抚臣调度,援燕河。”余如钅言,下守臣议。 帝才钅甚。会兵部尚书赵廷瑞罢,即命钅⼊代。钅以老辞,且言通变,乏将顺之宜。帝怒,责钅不恭,削其籍。时严嵩当国,而钅本由徐阶荐,天下推为长者,惜其去,不以罪。然钅罢,帝召翁万达,甫至以忧去,丁汝夔代之。明年,俺答 ![]() 王邦瑞,字惟贤,宜 ![]() 改吏部,进左。俺答犯都城,命邦瑞总督九门。邦瑞屯噤军郭外,以巡捕军营东、西长安街,大启郭门,纳四郊避寇者。兵部尚书丁汝夔下狱,命邦瑞摄其事,兼督团营。寇退,请治诸将功罪,且浚九门濠堑,皆报可。邦瑞见营制久弛,极陈其弊。遂罢十二团营,悉归三大营,以咸宁侯仇鸾统之。邦瑞亦改兵部左侍郞,专督营务。复条上兴⾰六事。中言宦官典兵,古今大患,请尽撤提督监 ![]() 仇鸾构邦瑞于帝,帝眷渐移。会鸾奏⾰蓟州总兵官李凤鸣、大同总兵官徐珏任,而荐京营副将成勋代凤鸣,密云副将徐仁代珏。旨从中下。邦瑞言:“朝廷易置将帅,必采之公卿,断自宸衷,所以慎防杜渐,示臣下不敢专也。且京营大将与列镇将不相统摄,何缘京营,乃黜陟各镇。今曲徇鸾请,臣恐九边将帅悉奔走托附,非国之福也。”帝不悦,下旨谯让。鸾又 ![]() ![]() 既至,疏便宜数事,悉允行。逾年卒。赠太子少保,谥襄毅,遣行人护丧归葬。 邦瑞严毅有识量。历官四十年,以廉节著。子正国,南京刑部侍郞。 郑晓,字窒甫,海盐人。嘉靖元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职方主事。⽇披故牍,尽知天下厄塞、士马虚实、強弱之数。尚书金献民属撰《九边图志》,人争传写之。以争“大礼”廷杖。大同兵变,上疏极言不可赦。张孚敬柄政,器之, ![]() 许讃为吏部尚书,调之吏部。历考功郞中。夏言罢相,帝恶言官不纠劾,诏考察去留。大学士严嵩因 ![]() ![]() ![]() 俄改兵部,兼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大江南北皆中倭,漕艘几阻。晓请发帑金数十万,造战舸,筑城堡,练兵将,积刍糗。诏从之。国中奷民利倭贿,多与通。通州人顾表者尤桀黠,为倭导。以故营寨皆据要害,尽知官兵虚实。晓悬重赏捕戮之。募盐徒骁悍者为兵,增设泰州海防副使,筑瓜洲城,庙湾、⿇洋、云梯诸海口皆增兵设堠。遂破倭于通州,连败之如皋、海门,袭其军吕泗,围之狼山,前后斩首九百余。贼溃去。录功,再增秩,三赉银币。时贼多国中人。晓言:“武健才谞之徒。困无所逞,甘心作贼。非家国广行网罗,使有出⾝之阶,恐有如孙恩、卢循辈出乎其间,祸滋大矣。洪武时倭寇近海州县。以⾼皇帝威灵,兼谋臣宿将,筑城练兵,经略数年,犹未乂安。乃招渔丁、岛人、盐徒、蜑户籍为⽔军至数万人,又遣使出海宣布威德。久之,倭始不为患。今江北虽平,而风帆出没,倏忽千里。倭恃华人为耳目,华人借倭为爪牙,非详为区画,后患未易弭也。”帝颇采纳之。 寻召为吏部左侍郞,迁南京吏部尚书。帝以晓知兵,改右都御史协理戎政。寻拜刑部尚书。俺答围大同右卫急,帝命兵部尚书杨博往督大师,乃以晓摄兵部。晓言:“今兵事方棘,而所简听征京军三万五千人,乃令执役赴工,何以备战守?乞归之营伍。”帝立从之。 寻还视刑部事。严嵩势益炽。晓素不善嵩。而其时大狱如总督王忬以失律,中允郭希颜以言事,晓并予轻比,嵩则置重典。南都叛卒周山等杀侍郞⻩懋官,海寇汪直通倭为 ![]() ![]() 晓通经术,习家国典故,时望蔚然。为权贵所扼,志不尽行。既归,角巾布⾐与乡里⽗老游处,见者不知其贵人也。既卒,子履淳等讼晓御倭功于朝,诏复职。隆庆初,赠太子少保,谥端简。履淳自有传。 赞曰:李钺诸人皆以威略⼲济显于时。钺与王宪、王以旂之治军旅,李承勋、范钅之画边计,才力均有过人者。胡世宁奋不顾⾝,首发奷逆,危言正⾊,始终一节。《易》称“王臣蹇蹇”世宁近之矣。王邦瑞抵抗权幸,踬而复起,郑晓谙悉掌故,博洽多闻,兼资文武,所在著效,亦不愧名臣云。 部分译文 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人。弘治六年(1493)榜进士。他 ![]() 以后他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世宁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捕捉了他。思明地方⻩文昌一族人四代反叛,杀害知府,占据三州二十七村土地。副总兵康泰和世宁一齐进⼊思明,拘捕了⻩文昌的三个弟兄。可是康泰害怕文昌夜间逃跑生事,把世宁丢在空城中自己走了,情况很危急,幸亏当地的民族首领们感 ![]() ![]() ![]() ⺟亲死后他回家守孝。三年守孝完后又赴京候补去。经过沧州时,流寇正烈猛攻打州城。世宁于是走马⼊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来,才撤退走了。世宁这次补官,做了宝庆知府。期间,岷王和镇守的宦官王润都很怕他。以后他升任江西副使,与都御史俞谏一齐定下计策捉拿強盗,讨平了王浩八。又利用闲暇修筑广昌、南丰、新城的城防。 这个时候,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世宁恼火极了,正德九年(1514)三月就上书说“:江西的盗贼,剿灭它还是招安它,两种主张相持不下,我个人以为这没什么难以决定的。已接受招安的不杀他,再敢反叛的有杀无赦,刚刚起事的立刻剿除,大体如此而已。但是江西的祸患还不在于盗贼。宁王府的势力一天天扩大,无赖之徒聚集那里,用非法的事情 ![]() ![]() ![]() ![]() ![]() ![]() ![]() 宸濠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恼火,就罗列了世宁的罪过,贿赂当权的宠臣们,非杀掉世宁不可。他的奏章下发都察院后,右都御史李士实是宸濠的 ![]() ![]() 过了四年,宸濠果然造起反来。世宁从贬戍地被重新启用,做了湖广按察使。不久升任右佥都御史前往巡抚四川。路上得知世宗即位,贺表中拿司马光仁、明、武三字向世宗进言,借此举荐说魏校、何塘、邵锐可以担任讲官,林俊、杨一清、刘忠、林廷⽟可以辅佐政事,知府刘莅、徐钰以前任谏官时声名正直应加提拔使用。当时人们都同意他的话。松潘所辖的內属的少数族人,将领、官吏都管他们不住,经常得向他们 ![]() 服丧完后在家闲住,朝廷里正在议论“大礼”持不同意见者很多人被问了罪。世宁心里肯定张璁等,写奏章请求及早确定追崇献王的“大礼”奏章还没递出,其中的话传布到京城去了。以后有人建议把显陵迁到天寿山去,世宁极力说不行,于是连同以前撰写的奏章一同递了上去。世宗读后深为赞叹。没过多久,他听说朝中大臣们赴宮门前哭争,有人被用 ![]() ![]() ![]() ![]() ![]() 不久被召⼊朝,做了兵部左侍郞。把他戍边时所看到的山川形势、军民利害列为二十五条意见递 ![]() 后来,他又被召⼊京城做左都御史,加太子太保衔,他辞谢这个品衔,世宗同意了。世宁为人本来就端直、严厉,等到他掌管朝廷法纪时,便竭力坚持原则。他曾条列纪纲十多条进呈,末尾说道:“近年来士人习惯于刻薄、忌恨,有的大臣一旦受到批评,就终生被废弃了。佥事彭祺揭发豪強的罪行,被人诽谤丢了官。许多像这样的事,应当允许大臣们申诉、处理。”世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只是彭祺被批示不加启用。执政大臣请噤止人私之间的相互谒见,世宁说:“我所担任的官职本来以分别人才为名,对于人才,不见到他的容貌,听他说话,就无法了解他的才⼲和品行。”世宗认为是这样,就没有噤止。不久,世宁改任刑部尚书。每遇到重大案件,他都分辨曲直,为世宗讲解,世宗一听就能明⽩。宦官刚聪诬陷漕运士兵抢劫御服,连累达二千人,世宁揭发了此事的作假。后来,刚聪的隐情为人所知,他被问了罪,世宗于是越发信任世宁。王琼与陈九畴计较仇怨,打算搞死陈九畴,因为世宁挽救,九畴才被发配戍边。 兵部尚书王时中罢官后,用世宁替换了他,并得以加封太子太保。他两次辞谢没辞掉,于是陈述了有关军政方面的十件事,包括制定战略、加強监察、扩大将权、增置武备、改⾰赏罚、控制士人、充实边防、杜绝祸 ![]() ![]() 世宁为人风格端庄、峻严,居官廉洁,疾恶如仇,而推荐贤人,却惟恐他们仕路不通。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因罪被罢官,副使施儒、杨必进在考评中被黜斥,御史李润、副使范辂被当时大臣庒制,他都连章推荐。与人说话,好像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洞察深微。他和李承勋关系很好,但议论政事从不苟且 ![]() ![]() ![]() 他有二子叫胡纯、胡继。胡纯因为⽗亲做了肇庆知府,才能、品行都不错。胡继小时不聪明,得不到世宁的了解。世宁在江西外出讨贼,他的部将到府中见到胡继。胡继为他们指点阵法,对队部的进退、离合,考虑得很周密,给他们讲解了三天。世宁回来后检阅队部,大吃一惊。问知原因后,感慨地说:“我有这么个儿子,我自己却不能识别他,是什么道理呢?”从此以后外出攻打敌人,就让胡继跟在⾝边,和他一同决定用兵方略。世宁定计,十不失三,胡继却十不失一。世宁正起草奏章揭发宸濠时,胡继请求说“:这样可是要闯大祸的呀!”世宁说“:我已经以⾝许国,哪还管得了其他?”等世宁被投进监狱后,胡继想念他的⽗亲,忧病而死。 李承勋,字立卿,湖北嘉鱼人。他的⽗亲李田是进士出⾝,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为人有 ![]() 正德六年(1511),赣州的盗贼进犯新淦,拘押了参政赵士实。靖安的盗贼盘踞在越王岭玛瑙岸,华林的盗贼又打下了瑞州。各路官兵不敢向前近敌。承勋督率兵民围剿盗贼,几次立了战功。华林的盗贼杀死副使周宪,周宪的队伍 ![]() ![]() 因为被举为治行优异,他得以越级升任浙江按察使。经陕西、河南左、右布政使,然后以右副都御史的名义巡抚辽东。当时,边备松弛很久了,开原尤其如此。兵马才有名额的十分之二多,墙堡、。。望台坍塌几尽。将士凭借堑河防守,城外几百里土地全都是各队部 ![]() ![]() ![]() ![]() 世宗因京营存在很多弊端,想加以整顿,于是加封承勋为太子太保,改当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专门督办团营。不久兼职主持都察院。因为又生了病,三次上书请求退休,书中说:“山西潞城的盗贼,朝廷动用四道兵讨伐它,权力不统一在一个人手中,所以没有效果。川、贵芒部的战事规划不当,屡胜屡叛,应派伍文定深心谋划,不要一味用兵。丰、沛地方的修河工程,二年之中换了三个大臣,工程尚未竣工,应让懂得⽔利的大臣各陈己见,然后由侍郞潘希会考虑可否。诸事之中尤其紧要的,在于疏通君臣之间消息不通。请陛下仿效唐、宋时转对、次对故事,不时召见大臣。”世宗不允许他辞职,他的建议则下发给主管部门讨论。当时陕西、山西、湖北、四川年成不好,皇上颁布诏书减免田租。承勋建议说“:主管部门按惯例十月份就开始征收田赋。现在已九月份,恐怕地方上官吏催促百姓完租,暗里图谋侵呑减免田赋。应在他们还没征收时派遣官吏速到彼处,把减免数额予以公布,即使偏僻的山村,也让百姓家喻户晓。主管部门不能奉诏宣扬朝廷关心百姓的精神,就加以问罪;抚按不加举报的,同罪。”世宗赞同并采纳了这个意见。后来他又上书把京营把总汤清削了官,郭勋上书替汤清请求,言语之间攻击了承勋,承勋于是请求退休。给事中王准等弹劾郭勋专横,世宗于是颁发敕文批评了郭勋,并把汤清 ![]() 兵部尚书胡世宁退休后,世宗诏令承勋回兵部担任尚书。他上书说“:朝廷有大事或者是推选文武大臣,肯定要下达朝中议论。但参加议论的人大多睁着眼睛,一语不发,拱着手听别人说话。建议在议论之前,由被荐人详述自己的主张,并公布给参加议论的大臣,让大家先 ![]() ![]() 嘉靖十年(1531)舂天,刮起大风来,⽩天的天⾊也灰暗不明,世宗因此忧念边疆的事情。承勋建议说“:去年⻩河一结冰,敌人的骑兵就都到河套来 ![]() ![]() ![]() 承勋为人沉着、坚強, ![]() 郑晓,字窒甫,浙江海盐人。嘉靖元年(1522)考中乡试第一名,第二年中进士,做了职方主事。期间,他坚持天天披阅过去的文牍,得以通晓天下远塞近山及各地兵马的虚实、強弱。尚书金献民嘱托他编写《九边图志》,书成以后,人们争着抄写、传阅。因为“大礼”之争受到廷杖的刑罚。大同兵变后,他上书极力论说不可赦免主犯。张孚敬掌权后器重他,想把他安排在翰林院和谏官的位置上,他都不予理睬。⽗亲死后他回家守丧,过后很长时间得不到起用。 许瓒当时是礼部尚书,把他调⼊吏部,做考功郞中。夏言被罢相后,世宗恨谏官们没有纠举他,就命令吏部对他们加以考察,分别去留。大学士严嵩想借此排挤自己不喜 ![]() 当时大江南北都可以看到倭寇,漕运的船只几乎无法航行。郑晓请拨发国库银数十万两,用以建造战舰,修筑城堡, ![]() 当时倭 ![]() 不久他被召还朝做了吏部左侍郞,又升为南京吏部尚书。世宗因为郑晓懂得军事,改用他做右都御史,协助理办军事,不久任命他为刑部尚书。俺答把大同右卫围困得很紧,世宗让兵部尚书杨博前去指挥大军作战,于是用郑晓代理兵部事务。郑晓上书说“:现今军事问题正难办,可是挑选出来听候调遣的三五千京军士兵,竟然还命令他们出去服役打工,怎么进行战务呢?请调他们归队!”世宗即刻听用了他的意见。 不久他又回去理办刑部的事务。那时严嵩的权势更加炙手可热。郑晓一向不喜 ![]() ![]() 按照先前的事例,在京北的军民诉讼,都呈递状纸给通政司然后送法司审讯、判决。各个部门有应加审讯的犯人,也要向上送 ![]() ![]() ![]() 郑晓通达经术, ![]() ![]()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明史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明史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明史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张廷玉等是明史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