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明史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15566 |
上一章 章四十八 下一章 ( → ) | |
王彰 魏源 金濂 石璞(王卺) 罗通 罗绮(张固) 张瑄 张鹏李裕 王彰,字文昭,郑人。洪武二十年举于乡,补国子生。使山东平籴,以廉⼲称,擢吏科源士。逾年,⾰源士,改给事中,累迁山西左参政。 永乐五年召为礼部侍郞。⽗丧,服除,改户部。陕西大疫,奉使祀西岳。新安民鬻子女偿赋。彰奏为蠲除,赎还所鬻。改右副都御史。 陕西佥事马英 ![]() 十九年,帝遣廷臣二十六人巡抚天下,彰与给事中王励往河南。终明世,大臣得抚乡土者,彰与叶舂而已。河南⽔灾,民多流亡,长吏不加恤。彰奏黜贪刻者百余人,罢不急之征十余事。招复流民,发廪振贷,多所全活。还朝,命督饷北征。仁宗即位,河溢开封,命彰与都指挥李信往振恤。 宣德元年五月,命彰自良乡抵南京巡抚军民。寻以所言率常事,降敕切责,令详具利病以闻。复谕侍臣曰:“两京相距数千里,驿使往来为扰,或遘⽔旱,小民失所,朝使还及御史巡历皆不以告,故遣彰往视。今所奏多细故。大臣如此,朕复何望!卿等当悉朕意,君臣同体,勿有所疑。”寻召还,命与都督山云巡山海至居庸诸关隘。逾二月还,奏将士擅离者,帝命逮治。遂命兵部三月一遣御史、给事中点阅。明年四月卒于官。 彰严介自持,请托皆绝,然用法过刻。其⺟屡以为言,不能改。时刘观为左都御史。人谓“彰公而不恕,观私而不刻”云。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子威诬。奏减浙东濒海渔课。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凉州土寇将为变。亟请剿, ![]() 宣德三年召署刑部右侍郞。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转徙。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时侍郞许廓往抚辑,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源与廓、昌祺发仓廪,免逋赋杂役,流民渐归。雨亦旋降,岁大丰。居三年,召还,授刑部左侍郞。明年,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 ![]() 英宗即位,进尚书。正统二年五月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许便宜行事。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杨洪副之,劾万全卫指挥杜衡戍广西。明年奏大同总兵官谭广老,帝命⻩真、杨洪充左右参将协镇,诸将肃然。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自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免屯军租一年,储火器为边备,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寻以宣、大军务久弛,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而荐兵部侍郞于谦为镇守参赞。朝廷以谦方抚山西、河南,不听。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合疏劾之。且言源为御史尝犯赃,乃冒领诰命。帝以源有劳,置不问。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 岁旱,录上疑狱,且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旋坐决狱不当,与侍郞何文渊俱下狱。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內 ![]() 源在刑部久,议狱多平恕。陕西佥事计资言,武臣杂犯等罪,予半俸,谪极边。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郞中林厚言噤刁讼、告讦及择理刑官、勘重囚务凭赃具四事,皆以源议得施行。六年以⾜疾命朝朔望。八年致仕,卒。 金濂,字宗瀚,山 ![]() 正统元年上书请补卫所缺官,益宁夏守兵,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多议行。三年擢佥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濂有心计,善筹画,西陲晏然。宁夏旧有五渠,而鸣沙洲、七星汉、伯石灰三渠淤。濂请浚之,溉芜田一千三百余顷。时诏富民输米助边,千石以上褒以玺书。濂言边地粟贵,请并旌不及额者,储由此充。六年诏佥都御史卢睿与濂更代。明年,睿召还,濂复出镇。寻加右副都御史,与睿代者再。 八年秋拜刑部尚书,侍经筵。十一年,安乡伯张安与弟争禄,诏逮治。法司与户部相诿,言官劾濂及户部尚书王佐,右都御史陈镒,侍郞丁铉、马昂,副都御史丁璿、程富等,俱下狱。数⽇,释之。 福建贼邓茂七等为 ![]() ![]() ![]() ![]() 时四方用兵,需饷急,濂综核无遗,议上撙节便宜十六事,国用得无乏。未几,上皇还。也先请遣使往来如初,帝坚意绝之。濂再疏谏,不听。初,帝即位,诏免景泰二年天下租十之三。濂檄有司,但减米麦,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三年二月,学士江渊以为言,命部查理。濂內惭,抵无有。给事中李侃等请诘天下有司违诏故。濂恐事败,乃言:“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于是给事中御史劾濂失信于民,为国敛怨,且讦其 ![]() ![]() ![]() 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在刑部持法稍深。及为户部,值兵兴财诎,颇厚敛以⾜用云。 石璞,字仲⽟,临漳人。永乐九年举于乡,⼊国学。选授御史。 正统初,历任江西按察使。三年坐逸囚,降副使。璞善断疑狱。民娶妇,三⽇归宁,失之。妇翁讼婿杀女,诬服论死。璞祷于神,梦神示以麦字。璞曰:“麦者,两人夹一人也。”比明,械囚趣行刑。未出,一童子窥门屏间。捕⼊,则道士徒也。叱曰:“尔师令尔侦事乎?”童子首实,果二道士匿妇槁麦中。立捕,论如法。在江西数年,风纪整肃,虽妇竖无不知石宪使者。 七年迁山西布政使。明年,以朝廷岁用物料,有司科派扰民,请于折粮银內岁存千两,令官买办,庶官用可完,民亦不扰。从之。 工部尚书王卺以不能屈意王振,十三年致仕去。璞为振所善,遂召为尚书。明年,处州贼叶宗留作 ![]() ![]() 已而景帝嗣位,召还。论功,兼大理寺卿。寻出募天下义勇,还朝。会中官金英下狱,法司劾璞尝赂英,遂并下璞狱,当斩,特宥之。出理大同军饷。敌犯马营,命提督宣府军务。至则寇已退,还理部事。加太子太保,给二俸。 河决沙湾,命治之。璞以决口未易塞,别浚渠。自黑洋山至徐州,以通漕艘,而决口如故。乃命內官黎贤等偕御史彭谊助之。于沙湾筑石堤以御决河,开月河二,引⽔益运河以杀⽔势,决乃塞。璞还言:“京师盗贼多出军伍。间有获者,辄云‘粮饷亏减, ![]() 六年改兵部尚书,与于谦协理部事。明年,湖广苗 ![]() 王卺,郿人。永乐中乡荐,历山东左布政使,所至有惠政。正统六年⼊为工部侍郞,代吴中为尚书。归家十五年卒。 罗通,字学古,吉⽔人。永乐十年进士。授御史,巡按四川。都指挥郭赟与清军御史汪琳中 ![]() ![]() 宣德元年,黎利反,王通战败,擅传檄割清化迤南畀贼。贼方围清化,通与指挥打忠坚守,乘间破贼,杀伤甚众。贼将遁而檄至,通曰:“吾辈杀贼多,出城必无全理,与就缚,曷若尽忠死。”乃与忠益固守。贼久攻不下,令降将蔡福说降,通登陴大骂。贼知城不可拔,引去。及还京,宣宗大奖劳之。改户部员外郞,出理宣府军饷。奏言:“朝议储饷开平,令每军运一石,又当以骑士护行,计所费率二石七斗而致一石。今军民多愿输米易盐,请捐旧例五分之二,则人自乐输,饷⾜而兵不疲。”帝可之。 正统初,迁兵部郞中,从尚书王骥整饬甘肃边务。从破敌于兀鲁乃还,以贪 ![]() 景帝监国,以于谦、陈循荐,起兵部员外郞,守居庸关。俄进郞中。帝即位,进右副都御史。也先犯京师,别部攻居庸甚急。天大寒,通汲⽔灌城,⽔坚不得近。七⽇遁走,追击破之。 景泰元年召还。时杨洪督京营,命通参军务兼理院事。言:“诸边警报,率由守将畏征调,饰诈以惑朝廷,遇贼数十辄称杀败数千。向者德胜等门外不知斩馘几何,而获官者至六万六千余人。辇下且然,何况塞外。且韩信起自行伍,穰苴拔于寒微,宜博搜将士中如信、苴者,与议军事。若今 ![]() ![]() 塞上军民多为寇所掠。通请榜诸边能自归者,军免戍守三年,民复徭役终⾝。又请悬封爵重赏,募能擒斩也先、伯颜帖木儿、喜宁者。已,又言:“古之将帅务搜拔众才,如知山川形势者可使导军,能腾⾼越险者可使觇敌,能风角鸟占者可使备变。今军中未见其人,乞敕廷臣各举所知,命总兵官杨洪、副将孙镗同臣考验。”诏皆行之。 宣府有警,总兵官朱谦告急。廷推都督同知范广帅兵往,以通提督军务。寇退,驻师怀来、宣府,以边储不敷,召还。六月,于谦以山西近寇,请遣大臣往镇,杨洪亦乞遣重臣从雁门关护饷大同。帝以命通。通不 ![]() 二年召还,仍赞军务。东宮改建,加太子少保。上言:“贡使携马四万余匹,宜量增价酬之。价增则后来益众,此亦強国中弱外裔之一策。”帝以所贡马率不堪用,若增价正堕贼计,寝通奏。四年进右都御史,赞军务如故。 通好大言,遇人辄谈兵。自陈杀贼功,求世袭武职,为给事中王竑所劾。帝释不罪。天顺初,自陈预谋 ![]() 罗绮,磁州人。宣德五年进士。英宗即位,授御史,按直隶、福建,有能名。 正统九年参赞宁夏军务。逾年当代,军民诣镇守都御史陈镒乞留。以闻,命复任。寻擢大理右寺丞,参赞如故。常以事劾指挥任信、陈斌。二人皆王振 ![]() ![]() 上皇还,以劳擢刑部左侍郞。明年二月,出督云南、四川军储。已,代寇深镇守松潘。贼首卓劳纠他寨阿儿结等频为寇,绮擒斩之。土官王永、⾼茂林、董敏相仇杀,守将不能制。绮捣永巢诛之。又败黑虎诸塞番,斩馘三百五十。在镇七年,威名甚震。 天顺初,召为左副都御史,以功赐二品禄。御史张鹏、杨瑄劾石亨。亨谓绮与右都御史耿九畴使之,并下狱,降广东参政。绮鞅鞅未赴。明年闰二月,绮乡人告磁州同知龙约自京还,与绮言天子仍宠宦官,刻香木为王振形以葬。绮微笑云:“朝廷失政,致吾辈降黜。”奏上,捕绮下吏,坐死。籍其家,陈所籍财贿于文华门示百官。家属戍边,妇女没⼊浣⾐局。宪宗立,赦为民,还其资产。 时与绮先后镇四川者,张固,字公正,新喻人。宣德八年进士。正统初,授刑科给事中。改吏科,奉命抚裕州流民。景泰改元,给事中李实请于四川行都司设镇守大臣,乃迁固大理右少卿,镇建昌。有政绩。三年还理寺事。山东盗起,奉命督捕。适霖潦灾,流人载道,固尽心振衅,盗贼弭散。还,卒于官。固在谏职敢言,大臣多被弹劾,又劾都御史陈镒等举属官出⾝掾吏者为知府。自是掾吏不得历知府,著为例。英宗将北征,偕同官疏谏。复辟,追念之,已卒。遣使谕祭,官其一子。子黼,仕至广西按察使。 张瑄,字廷玺,江浦人。正统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郞中,有能声。 景泰时,赐敕为吉安知府。俗尚巫, ![]() 居八年,用荐擢广东右布政使。广西贼莫文章等越境陷连山,瑄击斩之。又破 ![]() 八年始以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平贼林寿六、魏怀三等。福安、寿宁诸县邻江、浙,贼首叶旺、叶舂等负险。瑄捕诛之,余尽解散。帝降敕劳之,改抚河南。议事⼊都,陈抚流民、振滞才十八事,所司多议行。⻩河⽔溢,瑄请振,且移王府禄米于他所,留应输榆林饷济荒,石取直八钱输榆林,民称便。 还理院事。寻迁南京刑部侍郞。久之,进尚书。二十年,星变,被劾,帝弗问。居三年,给事御史复劾之,遂落职。孝宗立,复官,致仕。张鹏,字腾霄,涞⽔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上疏言:“怀利事君,人臣所戒。比每遇圣节,或进羊马锦绮, ![]() 天顺元年,同官杨瑄劾石亨、曹吉祥。鹏亦偕刘泰、魏瀚、康骥论劾。俱得罪,下诏狱。诸御史多谪官,而鹏、瑄戍辽东。顷之赦免,复戍南丹。宪宗立,廷臣 ![]() 成化四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剿蛮寇有功。其冬罢巡抚官,命还理南京都察院事。改督漕运,兼抚淮、扬四府。寻解漕务,专理巡抚事。复还南院,进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召还,历兵部左、右侍郞。 十八年代陈钺为兵部尚书。守珠池宦官韦助乞往来⾼、肇、琼、廉,会守巡官捕寇。鹏执不可,帝竟许之。南北印马,率遣勋臣、內侍,后以灾伤止遣御史。是年,帝复 ![]() 鹏初为御史,刚直尚气节,有盛名。后扬历中外,惟事安静。群小窃柄,阁臣万安、刘吉辈专营私,鹏循职而已,不能有所匡救。二十一年,星变,鹏偕僚属言:“传奉武职至八百余人,乞悉令闲住,非军功毋滥授。四方镇守、监 ![]() ![]() 李裕,字资德,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中,巡按陕西,上安边八事。石彪滥报首功,诏裕核实。彪从⽗亨以书抵裕,裕焚之,以实闻。亨亦旋败。由是有強直声。都御史寇深遇僚属严,惟裕不为屈。 以才擢山东按察使。重囚二百余人,或经十余年未判,裕旬月间决遣殆尽。大岘山贼寨七十余,裕捕戮其魁,纵胁从,除其逋负, ![]() 成化初,迁陕西左布政使,⼊为顺天府尹。政声大著。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诸府。浚⽩塔、孟渎二河以便漕。张秋南旺及淮安西湖旧编木捍冲 ![]() 十九年代戴缙为右都御史。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 ![]() 初,吏部尚书尹旻罢,耿裕代之。以持正不为万安所喜。而李孜省方贵幸用事, ![]() ![]() 赞曰:王彰等或以 ![]() 部分译文 王彰,字文昭,郑人。洪武二十年(1387),获得乡荐,补为国子监生。他出使山东平价收购粮食时,有廉洁能⼲的名声,因此被升为吏科源士。过了一年,改为给事中,累升为山西左参政。 永乐五年(1407),他被召回任礼部侍郞。⽗亲去世,守孝期満后,他改到户部。陕西发生严重瘟疫,他奉命出使祭祀西岳。新安百姓卖子女 ![]() 陕西佥事马英 ![]() ![]() 十九年(1421),皇帝派廷臣二十六人巡抚天下,王彰和给事中王励前往河南。终明一代,大臣得巡抚本人乡土的,只有王彰和叶舂。河南发生⽔灾,百姓多流亡,当地长官不进行抚恤。王彰上奏废黜了一百余名贪婪刻薄的员官,停罢不紧迫的征敛等十多件事,招回流民,发放仓米赈济,使许多人活了下来。回朝后,皇上命他督运粮饷北征。仁宗即位后,⻩河漫进开封城,命王彰与都指挥李信前往赈济和抚恤。 宣德元年(1426)五月,命王彰从良乡到南京巡抚军民。不久因他所提的都是平常之事,皇上颁敕令严厉责备他,令他详尽地论述当地的利病上报。皇上又对侍臣说:“两京相距数千里,通过驿路往来的使者频繁,有时遇到⽔旱之灾,朝廷使者回来或且御史出去巡历,都不告诉朝廷,所以这才派王彰前往巡视。现在他所上奏的多是细小的事情。大臣如此,朕还指望谁?诸位爱卿都应该理解朕的心意,君臣同体,不要有所疑虑。”不久把王彰召回,命他与都督山云巡视山海关到居庸关各个关隘。过了两个月他回来了,上奏有的将士擅自离开岗位,皇上命将他们逮捕治罪。皇上于是命兵部每隔三个月就派御史、给事中前去检查。第二年四月王彰在任上去世。 王彰对自⾝要求极为严厉,从不搞请托、拉关系,但他执法过于苛刻。他的⺟亲多次说他,但他不能改。当时刘观为左都御史,人们都说王彰公而不恕,刘观私而不刻。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1406),中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他辨明松江知府⻩子威诬陷案,上奏减免浙东临海渔税。他巡按陕西时,西安发生严重瘟疫,他治活了许多人。他上奏说:“各府粮仓积储粮食一千九十余万石,⾜可支用十年。现在百姓遭受瘟疫,妨碍了农事,请允许 ![]() ![]() ![]() 宣德三年(1428),把他召回任代理刑部右侍郞。五年,河南发生旱灾,百姓多流离失所。皇上因魏源廉正有为,任命他为左布政使,让他乘驿车赶去赴任。当时侍郞许廓前往安抚,朝廷又建议起用在家守孝的布政使李昌祺,给他恢复原官。魏源与许廓、李昌祺发放粮仓储粮,免除拖欠的赋税杂役,使流民又逐渐回来了。而这时雨也降下来了,当年获得大丰收。三年后,他被召回,任为刑部左侍郞。第二年,永丰百姓夏九旭等人占据大盘山作 ![]() 英宗即位后,他升为尚书。正统二年(1437)五月,命他整治大同、宣府各边防,允许他相机行事。魏源派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以杨洪为副,弹劾万全卫指挥杜衡,将他贬戍广西。第二年,他上奏大同总兵官谭广年老,皇上命⻩真、杨洪充任左右参将协助镇守,为此将领们肃然。他巡行天城、朔州各险要地区,令将吏分别守卫;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从独石到宣府,增设烽火台。他还免除屯军一年的租税,储备火器以备边防之用,而那些倚仗权贵得以逃避兵役的人,魏源也全部把他们搜回充⼊队部。不久因宣府、大同军务长期废弛,魏源请召回巡抚佥都御史卢舂,而推荐兵部侍郞于谦为镇守参赞。朝廷因于谦正巡抚山西、河南,不同意。于是言官以魏源巡边擅自更换大臣作为他的罪过,联合上书弹劾他。他们还说魏源任御史时曾犯有贪污罪,却还冒领诰命。皇上因魏源有劳,不问。他办完事后回朝,与都御史陈智在办公室里对骂。陈智上报,皇上下诏责备二人。 当年闹⼲旱,魏源整理疑案上报,并请推行于天下。回报说可。旋即他犯判案不当之罪,与侍郞何文渊都被投进监狱。后来得到宽宥,又因上奏辽王朱贵火合的罪状时,不提到他內 ![]() 魏源在刑部时间很长,对案件的判决多比较平恕。陕西佥事计资说,武臣所犯的杂犯等罪,应给予一半俸禄,贬戍极边之地。魏源因他所说的过于严酷,上奏止住了这种做法。郞中林厚提出应噤止无理狡猾的诉讼、告发,以及选择理刑官、处理重犯务必凭赃物证据等四项建议,都因魏源的意见得以施行。六年(1441),因他脚有病,皇上命他仅在初一和十五⽇朝见。八年,他退休。去世。 金濂,字宗瀚,山 ![]() 正统元年(1436),他上书请将各卫的缺官补上,增加宁夏守兵,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这些建议多得讨论实行。三年,他升为佥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金濂有心计,善于筹划,西陲安然。宁夏旧有五条⽔渠,而鸣沙洲七星、汉伯、石灰三渠已经淤塞。金濂请疏通它们,可灌溉荒芜之田一千三百余顷。当时皇上下诏令富民输运粮食助边,运送一千石以上的可得玺书褒奖。金濂说边防地区粮食很贵,请对达不到这个数目的人也进行表彰,边粮储备因此得到充实。六年,诏令佥都御史卢睿与金濂轮换守边。第二年,卢睿被召回,金濂又出去镇守。不久进升他为右副都御史,再次与卢睿轮换守边。 八年秋他任为刑部尚书,侍奉讲经筵。十一年,安乡伯张安与他的弟弟争俸禄,皇上下诏逮捕处治他们。法司与户部相互推诿,言官弹劾金濂与户部尚书王佐,右都御史陈镒,侍郞丁铉、马昂,副都御史丁王睿、程富等人。他们都被投进监狱,过了几天才放了出来。 福建贼邓茂七等人作 ![]() ![]() ![]() 当时四方用兵,粮饷需要紧迫,金濂全面安排计划,提出十六项节减开支的建议上奏实行,家国用度得以不缺乏。不久,上皇回来了,也先请如先前派遣使者往来,皇上坚决拒绝。金濂一再上疏劝谏,皇上不听。当初,皇上即位时,下诏免除景泰二年(1451)国全租税的十分之三。金濂传檄有关员官,只减征米麦,其他折收银两和布匹丝帛的照旧征收。三年二月,学士江渊对皇上谈到此事,皇上命户部调查处理。金濂心中惭愧,抵赖说没有。给事中李侃等人请询问天下有关员官违反诏令的原因。金濂担心事情败露,便说:“银两布匹和丝帛,诏书上没写明,如果一概减免,家国用度怎够开支?”于是给事中和御史都弹劾金濂失信于民,使民人怨恨家国,并且还揭发了他的 ![]() ![]() 金濂刚毅果断,有才⼲,但对待属下多暴怒。在刑部时,他执法过严。到他任户部尚书时,正值用兵,家国财物短缺,颇采取厚敛的办法来保证供给。 罗通,字学古,吉⽔人。永乐十年(1412),中进士。被任为御史,巡按四川。都指挥郭斌贝与清军御史汪淋中勾结为奷,罗通上奏弹劾,将他们逮捕治罪。三殿失火,他与同官何忠等人极力指出时政的失误。因为违逆了皇上的心意,他被出派任 ![]() 宣德元年(1426),黎利造反,王通战败,擅自传檄割让清化州以南的各城给贼人。当时贼人正包围清化,罗通与指挥打忠坚守,乘隙击破贼人,杀伤很多。贼将逃走后,而王通的檄书也送到了,罗通说“:我们杀了很多贼人,如果出城肯定不能得到保全,与其就擒,不如尽忠而死。”于是与打忠便固守清化城。贼人久攻不下,便令降将蔡福去劝降,罗通登城大骂。贼人知道该城不可攻取,便引兵退走。罗通回京后,宣宗对他大加奖励和慰劳。他改任户部员外郞,出京理办宣府军饷。他上奏说“:朝廷把粮饷储存在开平,令每名士兵运一石,又应当以骑兵护行,这样一算,每运一石要花费二石七斗。现在军民多愿意输运粮食到边塞以换盐,请减去旧法所运粮食的五分之二, ![]() 正统初年,罗通升为兵部郞中,随尚书王骥整饬甘肃边务。他又随从大军在兀鲁乃击破敌人而还,因贪污 ![]() ![]() 景帝监国时,因于谦、陈循的推荐,起用罗通为兵部员外郞,守居庸关。不久进升为郞中。皇上即位后,他进升为右副都御史。也先犯侵京师,他的别部攻打居庸关很急。天气非常冷,罗通取⽔灌⼊城墙,⽔结冰后非常坚固,敌人无法靠近。七天之后敌人退走,罗通追击打败敌人。 景泰元年(1450),他被召回。当时杨洪提督京营队部,皇上命罗通参赞军务兼理都察院事务。他说“:各边塞来警报,大多由于守将害怕征调,所以粉饰欺骗以 ![]() ![]() ![]() ![]() ![]() 塞上军民多被敌寇所抢掠。罗通请出榜通告各边塞能够自己回去的人,是士兵的免除戍守边疆三年,百姓则免除徭役终⾝。他又请悬封爵和重赏,招募能擒获斩杀也先、伯颜帖木儿、喜宁的人。后来,他又说:“古代的将帅都努力搜求各方面的人才,了解山川形势的人可以让他为队部带路,能够翻⾼越险的人可以让他去侦察敌情,能够卜凶问吉的人可以用他来应付突变情况。现军中不见用到这样的人,请敕令廷臣各推举他所了解的人才,命总兵官杨洪、副将孙镗同臣一起考察他们。”诏令全部实行。 宣府有警报,总兵官朱谦告急。廷臣推举都督同知范广率兵前往,以罗通提督军务。敌寇退走,官军驻扎在怀来、宣府,因边地储粮不够,皇上把他们召回。六月,于谦因山西靠近敌人,请派大臣前往镇守,杨洪也请派重臣从雁门护送粮饷到大同。皇上命罗通去,罗通不想去,请能与于谦、杨洪一起去。于谦说家国目前多难,不是做臣子的推辞劳苦的时候,上奏请亲自前往。皇上不许,最后还是命罗通去。罗通本是于谦所推荐,而每事总是与于谦癥牾,人们因此认为罗通不正直。 二年(1451),罗通被召回,仍任参赞军务。东宮太子改换后,他被加封为太子太保。他上书说“:朝贡使者带来四万多匹马,应量增价钱来酬报他们。价钱增加了以后来的就更多,这也是強国中而弱外裔的一条策略。”皇上因他们所贡的马匹都不堪用,如果增价则正中敌人之计,便庒下了罗通的建议。四年,进升他为右都御史,仍为参赞军务。 罗通喜 ![]() ![]() 张瑄,字廷玺,江浦人。正统七年(1442),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历任郞中,有能⼲的名声。 景泰初年,皇上赐给敕书任他为吉安府知府。当地风俗崇尚巫神,每天都搞 ![]() ![]() 八年后,他受推荐升为广东右布政使。广西贼莫文章等人越境攻陷连山,张瑄攻击斩杀了他。他又击破 ![]() ![]() 成化八年(1472),他才以右副都御史之衔巡抚福建。他讨平了林寿六、魏怀三等贼人。福安、寿宁等县邻近江西、浙江,贼首叶旺、叶舂等人据险作 ![]() 他回京管理都察院事。不久升为南京刑部侍郞。后来,升为尚书。二十年(1484),有星变,他被弹劾,皇上不问。过了三年,给事中和御史又弹劾他,遂被撤职。孝宗即位后,他得复官。退休。 张鹏,字腾霄,涞⽔人。景泰二年(1451),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他上书说“:为了私利去侍奉君王,是人臣所戒。现在每逢圣上生⽇,人们进献羊马锦绮, ![]() 天顺元年(1457),同官杨蠧弹劾石亨、曹吉祥。张鹏也和刘泰、魏瀚、康骥一起弹劾。他们都得了罪,被投进诏狱。御史们多被贬官,而张鹏、杨蠧被遣去戍守辽东。不久被赦免,但又戍守南丹。宪宗即位后,廷臣纷纷推荐他。皇上把他召回复官,不久超升他为福建按察使。 成化四年(1468),他以右佥都御史的⾝份巡抚广西,剿蛮寇有功。这年冬天撤消巡抚官,命他回去管理南京都察院事务。后来改为总督漕运,兼巡抚淮安、扬州等四府。不久他解去漕运职务,专管巡抚事务。他又回南都察院,进升为副都御史,巡抚宁夏。被召回后,历任兵部左、右侍郞。 十八年(1482),他取代陈钺任兵部尚书。守卫珠池的宦官韦助请求往来⾼州、肇庆、琼州、廉州,会同守巡员官捕寇。张鹏反对,皇上竟答应了韦助的请求。南北方印马,都是派勋臣和宦官去,后来因为灾荒只派御史去。这一年,皇上又想派宦官去,张鹏等人反对,皇上勉強听从了,命令等以后仍恢复旧例。镇守大同的宦官王直说小王子将大举⼊侵,请调发京兵增援。张鹏等人说:“大同战士马匹四万,已⾜够用,他的请求不宜批准。并且京军被土木工程所困,精力消损,万一仓卒有紧急情况,怎能用他们显威风和 ![]() 张鹏初任御史时,刚正而尚气节,有盛名。后来历任中外官职,只追求政治安静,明哲保⾝。小人们盗窃威权,內阁大臣万安、刘吉之辈专营私利,张鹏只是循职而已,不能有所匡正和补救。二十一年(1485),有星变,张鹏偕同他的属官上书说“:传奉武职员官达八百余人,请令他们全部闲住,不是立有军功不要滥授官衔。四方的镇守、监 ![]() ![]()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明史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明史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明史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张廷玉等是明史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