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明史全集最新章节 |
![]() |
|
艾叶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17916 |
上一章 章三十五 下一章 ( → ) | |
解缙 ⻩淮 胡广 金幼孜 胡俨 解缙,字大绅,吉⽔人。祖子元,为元安福州判官。兵 ![]() ![]() 缙幼颖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授中书庶吉士,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一⽇,帝在大庖西室,谕缙:“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子,当知无不言。”缙即⽇上封事万言,略曰: 臣闻令数改则民疑,刑太繁则民玩。国初至今,将二十载,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无过之人。尝闻陛下震怒,锄 ![]() 臣见陛下好观《说苑》、《韵府》杂书与所谓《道德经》、《心经》者,臣窃谓甚非所宜也。《说苑》出于刘向,多战国纵横之论;《韵府》出元之 ![]() ![]() ![]() ![]() 近年以来,台纲不肃。以刑名轻重为能事,以问囚多寡为勋劳,甚非所以励清要、长风采也。御史纠弹,皆承密旨。每闻上有赦宥,则必故为执持。意谓如此,则上恩愈重。此皆小人趋媚效劳之细术,陛下何不肝胆而镜照之哉?陛下进人不择贤否,授职不量重轻。建不为君用之法,所谓取之尽锱铢;置朋奷倚法之条,所谓用之如泥沙。监生进士,经明行修,而多屈于下僚;孝廉人材,冥蹈瞽趋,而或布于朝省。椎埋嚚悍之夫,阘茸下愚之辈。朝捐刀镊,暮拥冠裳。左弃筐箧,右绾组符。是故贤者羞为之等列,庸人悉习其风流。以贪婪苟免为得计,以廉洁受刑为饰辞。出于吏部者无贤否之分,⼊于刑部者无枉直之判。天下皆谓陛下任喜怒为生杀,而不知皆臣下之乏忠良也。 古者善恶,乡邻必记。今虽有申明旌善之举,而无 ![]() ![]() 陛下天资至⾼,合于道微。神怪妄诞,臣知陛下洞瞩之矣。然犹不免所谓神道设教者,臣谓不必然也。一统之舆图已定矣,一时之人心已服矣,一切之奷雄已慴矣。天无变灾,民无患害。圣躬康宁,圣子圣孙继继绳绳。所谓得真符者矣。何必兴师以取宝为名,谕众以神仙为征应也哉。 臣观地有盛衰,物有盈虚,而商税之征,率皆定额。是使其或盈也,奷黠得以侵欺;其歉也,良善困于补纳。夏税一也,而茶椒有粮,果丝有税。既税于所产之地,又税于所过之津,何其夺民之利至于如此之密也!且多贫下之家,不免抛荒之咎。今⽇之土地,无前⽇之生植;而今⽇之征聚,有前⽇之税粮。或卖产以供税,产去而税存;或赔办以当役,役重而民困。土田之⾼下不均,起科之轻重无别。膏腴而税反轻,瘠卤而税反重。 ![]() 臣闻仲尼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近世狃于晏安,堕名城,销锋镝,噤兵讳武,以为太平。一旦有不测之虞,连城望风而靡。及今宜敕有司整葺,宽之以岁月,守之以里胥,额设弓手,兼教兵民。开武举以收天下之英雄,广乡校以延天下之俊乂。古时多有书院学田,贡士有庄,义田有族,皆宜兴复而广益之。 夫罪人不孥,罚弗及嗣。连坐起于秦法,孥戮本于伪书。今之为善者 ![]()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尚书、侍郞,內侍也,而以加于六卿;郞中、员外,內职也,而以名于六属。御史词臣,所以居宠台阁;郡守县令,不应回避乡邦。同寅协恭,相倡以礼。而今內外百司捶楚属官,甚于奴隶。是使柔懦之徒, ![]() 臣但知罄竭愚衷,急于陈献,略无次序,惟陛下幸垂鉴焉。书奏,帝称其才。已,复献《太平十策》,文多不录。 缙尝⼊兵部索皂隶,语嫚。尚书沈溍以闻。帝曰:“缙以冗散自恣耶。”命改为御史。韩国公李善长得罪死,缙代郞中王国用草疏⽩其冤。又为同官夏长文草疏,劾都御史袁泰。泰深衔之。时近臣⽗皆得⼊觐。缙⽗开至,帝谓曰:“大器晚成,若以而子归,益令进学,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归八年,太祖崩,缙⼊临京师。有司劾缙违诏旨,且⺟丧未葬,⽗年九十,不当舍以行。谪河州卫吏。时礼部侍郞董伦方为惠帝所信任,缙因寓书于伦曰:“缙率易狂愚,无所避忌,数上封事,所言分封势重,万一不幸,必有厉长、吴濞之虞。冉阝哈术来归,钦承顾问,谓宜待之有礼,稍忤机权,其徒必贰。此类非一,颇皆亿中。又尝为王国用草谏书,言韩国事,为詹徽所疾, ![]() ![]() 成祖⼊京师,擢侍读。命与⻩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并直文渊阁,预机务。內阁预机务自此始。 寻进侍读学士,奉命总裁《太祖实录》及《列女传》。书成,赐银币。永乐二年,皇太子立,进缙翰林学士兼右舂坊大学士。帝尝召缙等曰:“尔七人朝夕左右,朕嘉尔勤慎,时言之宮中。恒情,慎初易,保终难,愿共勉焉。”因各赐五品服,命七人命妇朝皇后于柔仪殿,后劳赐备至。又以立舂⽇赐缙等金绮⾐,与尚书埒。缙等⼊谢,帝曰:“代言之司,机密所系,且旦夕侍朕,裨益不在尚书下也。”一⽇,帝御奉天门,谕六科诸臣直言,因顾缙等曰:“王、魏之风,世不多有。若使进言者无所惧,听言者无所忤,天下何患不治?朕与尔等共勉之。”其年秋,胡俨出为祭酒,缙等六人从容献纳。帝尝虚己以听。 缙少登朝,才⾼,任事直前,表里洞达。引拔士类,有一善称之不容口。然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又以定储议,为汉王⾼煦所忌,遂致败。先是,储位未定,淇国公邱福言汉王有功,宜立。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煦由是深恨缙。会大发兵讨安南,缙谏。不听。卒平之,置郡县。而太子既立,又时时失帝意。⾼煦宠益隆,礼秩逾嫡。缙又谏曰:“是启争也,不可。”帝怒,谓其离间骨⾁,恩礼浸衰。四年,赐⻩淮等五人二品纱罗⾐,而不及缙。久之,福等议稍稍传达外廷,⾼煦遂谮缙怈噤中语。明年,缙坐廷试读卷不公,谪广西布政司参议。既行,礼部郞中李至刚言缙怨望,改 ![]() 永乐八年,缙奏事⼊京,值帝北征,缙谒皇太子而还。汉王言缙伺上出,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帝震怒。缙时方偕检讨王偁道广东,览山川,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奏至,逮缙下诏狱,拷掠备至。词连大理丞汤宗,宗人府经历⾼得抃,中允李贯,赞善王汝⽟,编修朱纮,检讨蒋骥、潘畿、萧引⾼并及至刚,皆下狱。汝⽟、贯、纮、引⾼、得抃皆瘐死。十三年,锦⾐卫帅纪纲上囚籍,帝见缙姓名曰:“缙犹在耶?”纲遂醉缙酒,埋积雪中,立死。年四十七。籍其家, ![]() 方缙居翰林时,內官张兴恃宠笞人左顺门外,缙叱之,兴敛手退。帝尝书廷臣名,命缙各疏其短长。缙言:“蹇义天资厚重,中无定见。夏原吉有德量,不远小人。刘俊有才⼲,不知顾义。郑赐可谓君子,颇短于才。李至刚诞而附势,虽才不端。⻩福秉心易直,确有执守。陈瑛刻于用法,尚能持廉。宋礼戆直而苛,人怨不恤。陈洽疏通警敏,亦不失正。方宾簿书之才,驵侩之心。”帝以付太子,太子因问尹昌隆、王汝⽟。缙对曰:“昌隆君子而量不弘。汝⽟文翰不易得,惜有市心耳。”后仁宗即位,出缙所疏示杨士奇曰:“人言缙狂,观所论列,皆有定见,不狂也。”诏归缙 ![]() 缙初与胡广同侍成祖宴。帝曰:“尔二人生同里,长同学,仕同官。缙有子,广可以女 ![]() ![]() ![]() 正统元年八月,诏还所籍家产。成化元年,复缙官,赠朝议大夫。始缙言汉王及安南事得祸。后⾼煦以叛诛。安南数反,置吏未久,复弃去。悉如缙言。 缙兄纶,洪武中亦官御史。 ![]() ⻩淮,字宗豫,永嘉人。⽗ ![]() ![]() 仁宗即位,复官。寻擢为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金幼孜、杨士奇同掌內制。丁⺟忧,乞终制。不许。明年,进少保、户部尚书,兼大学士如故。仁宗崩,太子在南京。汉王久蓄异志,中外疑惧,淮忧危呕⾎。宣德元年,帝亲征乐安,命淮居守。明年以疾乞休,许之。⽗ ![]() ![]() ![]() ![]() 淮 ![]() ![]() ![]() 胡广,字光大,吉⽔人。⽗子祺,名寿昌,以字行。陈友谅陷吉安,太祖遣兵复之,将杀胁从者千余人。子祺走谒帅,力言不可,得免。洪武三年,以文学选为御史,上书请都关中。帝称善,遣太子巡视陕西。后以太子薨,不果。子祺出为广西按察佥事,改知彭州。所至平冤狱,毁 ![]() 时方讨燕,广对策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语,帝亲擢广第一,赐名靖,授翰林修撰。 成祖即位,广偕解缙 ![]() ![]() 广 ![]() ![]() 金幼孜,名善,以字行,新淦人。建文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改翰林检讨,与解缙等同直文渊阁,迁侍讲。时翰林坊局臣讲书东宮,皆先具经义,阁臣阅正,呈帝览,乃进讲。解缙《书》,杨士奇《易》,胡广《诗》,幼孜《舂秋》,因进《舂秋要旨》三卷。 永乐五年,迁右谕德兼侍讲,因谕吏部,直內阁诸臣胡广、金幼孜等考満,勿改他任。七年从幸京北。明年北征,幼孜与广、荣扈行,驾驻清⽔源,有泉涌出。幼孜献铭,荣献诗,皆劳以上尊。帝重幼孜文学,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幼孜据鞍起草立就。使自瓦剌来,帝召幼孜等傍舆行,言敌中事,亲倚甚。尝与广、荣及侍郞金纯失道陷⾕中。暮夜,幼孜坠马,广、纯去不顾。荣为结鞍行,行又辄坠,荣乘以己骑,明⽇始达行在所。是夜,帝遣使十余辈迹荣、幼孜,不获。比至,帝喜动颜⾊。自后北征皆从,所撰有北征前、后二《录》。十二年命与广、荣等纂《五经四书 ![]() 二十二年从北征,中道兵疲。帝以问群臣,莫敢对,惟幼孜言不宜深⼊,不听。次开平,帝谓荣、幼孜曰:“朕梦神人语上帝好生者再,是何祥也?”荣、幼孜对曰:“陛下此举,固在除暴安民。然火炎昆冈,⽟石俱毁,惟陛下留意。”帝然之,即命草诏,招谕诸部。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宮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郞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是年十月命幼孜、荣、士奇会录罪囚于承天门外。诏法司,录重囚必会三学士,委寄益隆。帝御西角门阅廷臣制诰,顾三学士曰:“汝三人及蹇、夏二尚书,皆先帝旧臣,朕方倚以自辅。尝见前代人主恶闻直言,虽素所亲信,亦畏威顺旨,缄默取容。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杜口。朕与卿等当深用为戒。”因取五人诰词,亲增二语云:“勿谓崇⾼而难⼊,勿以有所从违而或怠。”幼孜等顿首称谢。洪熙元年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学士如故,并给三俸。寻乞归省⺟。明年,⺟卒。 宣宗立,诏起复,修两朝实录,充总裁官。三年持节宁夏,册庆府郡王妃。所过询兵民疾苦,还奏之。帝嘉纳焉。从巡边,度 ![]() 幼孜简易静默,宽裕有容。眷遇虽隆,而自处益谦。名其宴居之室曰“退庵”疾⾰时,家人嘱请⾝后恩,不听,曰:“此君子所聇也。” 胡俨,字若思,南昌人。少嗜学,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览。洪武中以举人授华亭教谕,能以师道自任。⺟忧,服除,改长垣,乞便地就养,复改余⼲。学官许乞便地自俨始。 建文元年,荐授桐城知县。凿桐陂⽔,溉田为民利。县有虎伤人。俨斋沐告于神,虎遁去。桐人祀之朱邑祠。四年,副都御史练子宁荐于朝曰:“俨学⾜达天人,智⾜资帷幄。”比召至,燕师已渡江。 成祖即位,曰:“俨知天文,其令钦天监试。”既试,奏俨实通象纬、气候之学。寻又以解缙荐,授翰林检讨,与缙等俱直文渊阁,迁侍讲,进左庶子。⽗丧,起复。俨在阁,承顾问,尝不 ![]() 当是时,海內混一,垂五十年。帝方內兴礼乐,外怀要荒,公卿大夫彬彬多文学之士。俨馆阁宿儒,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重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居国学二十余年,以⾝率教,动有师法。洪熙改元,以疾乞休,仁宗赐敕奖劳,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致仕,复其子孙。 宣宗即位,以礼部侍郞召,辞归。家居二十年,方岳重臣咸待以师礼。俨与言,未尝及私。自处淡泊,岁时⾐食才给。初为湖广考官,得杨溥文,大异之,题其上曰:“必能为董子之正言,而不为公孙之阿曲。”世以为知人。正统八年八月卒,年八十三。 赞曰:明初罢丞相,分事权于六部。成祖始命儒臣直文渊阁,预机务。沿及仁、宣,而阁权⽇重,实行丞相事。解缙以下五人,则词林之最初⼊阁者也。夫处噤密之地,必以公正自持,而尤贵于厚重不怈。缙少年⾼才,自负匡济大略,太祖俾十年进学,爱之深矣。彼其动辄得谤,不克令终,夫岂尽嫉贤害能者力固使之然欤。⻩淮功在辅导,胡广、金幼孜劳著扈从,胡俨久于国学。观诸臣从容密勿,随事纳忠,固非仅以文字翰墨为勋绩已也。 部分译文 解缙,字大绅,吉⽔人。祖⽗解子元,是元朝安福州判官,遭逢兵 ![]() 解缙自小聪颖,洪武二十一年(1388),考中进士,被授为中书庶吉士,甚得太祖爱重,常在皇上跟前侍候。一天,太祖在御厨西室,对解缙说“:朕与你从大义上说是君臣,而恩同⽗子,你对朕应当知无不言。”解缙即⽇就密封上万言书,大略是说: “臣听说政令数改则百姓有疑虑,用刑太繁则百姓会轻视法律。从建国到现在,将近二十年了,却没有长期不变的法令,也不见哪一天有人不犯错误。我曾听说陛下发雷霆之怒,斩草除 ![]() “臣见陛下喜 ![]() ![]() ![]() “至于祭天应该恢复扫地之规,尊祖应该备齐七庙之制。奉天殿不应做筵宴的场所,文渊阁还未完备作为馆阁之隆。太常寺不是研习俗乐的地方,设立官 ![]() ![]() “近年以来,纲纪不严,专以刑罚轻重为能事,以审案多少定功劳,这很不符合为政清廉、颂扬风俗的宗旨。御史的纠察弹劾,都上承皇上密旨,每听说皇上要赦免罪犯,他们便故意持反对意见,以为这样做便更得皇上重视。这都是小人献媚效劳的伎俩,陛下为什么不能做到心中雪亮呢? “陛下用人不论贤明与否,授职不分轻重⾼低。设立不为君王所用的制度,此所谓取之尽锱铢;制定能被奷 ![]() “古代凡善恶之事,乡邻必记下来。如今虽然有申明表彰善事之举,却没有乡里学校之规;互相监督之法虽严,训导劝告之法未备。臣想访求古人治家之礼、睦邻之法,像古代蓝田吕氏的《乡约》、今世义门郑氏的《家范》,颁布于天下。世臣大族,率先 ![]() “陛下天资很⾼,合于道微。神怪荒诞之事,臣知道陛下已洞察它们了。但还不免有所谓神道设教的举措,臣以为不必这样。一统之舆图已经定了,一时之人心已经屈服了,一切之奷雄也已慑服了。上天没有灾变,百姓没有患害,圣躬康健,圣子圣孙继继绳绳,此所谓得真符者矣。何必兴师以取宝为名,对民人说以神仙为征应呢? “臣观地有盛衰,物有盈虚,而所征的商税,却都是定额。这就使贸易兴盛时,奷猾之徒得以侵欺;而生意不好时,良善之辈困于补纳。夏税是统一的,而茶叶辣椒要征粮,⽔果蚕丝也有税。既在产地征税,又在所经过的关津征税,怎么夺民之利竟是如此严重呢?而且百姓多是贫下之家,遇到这种情况便不免抛荒之祸。今⽇之田地,没有前⽇之产量,而今⽇之征取,仍照前⽇之税额。有些不得不卖掉产业以 ![]() “臣听孔子说过:‘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近世习于天下无事,便毁坏名城,销毁锋镝,噤⾰兵政,讳言武事,以为是天下太平。一旦发生不测之虞,便连城望风披靡。如今宜敕令有关员官进行整治,宽至一年,用里胥负责守卫,配以弓箭手,兼教兵民。开创武举以网罗天下之英雄,广设乡校以延揽天下之俊才。古时多有书院和学田,村庄有贡士,宗族有义田,这些都宜恢复并加以推广。 “给人加罪不应罪及子女,惩罚不宜连及后代。连坐起于秦代的法律,诛杀子女本于伪书。当今为善的人的 ![]()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尚书、侍郞,本是內宮官名,而今却用来命名六卿。郞中、员外郞,也是宮內职名,而今也用来命名六卿属官。御史是词臣,设立它是为了尊宠台阁;郡守和县令,不应回避乡邦。同处为官的人应恭敬和善,相待以礼。而当今內外百司鞭打属官,甚于奴隶。这就使柔懦之徒, ![]() “臣但知竭尽愚衷,急于陈献,略无次序,望陛下幸垂鉴之。” 该书上奏后,皇上称赞他的才华。后来,解缙又献上《太平十策》,但內容多,此处不载。 解缙曾⼊兵部索要奴隶,出言不逊。尚书沈潜报告皇上。皇上说“:解缙敢玩世而放恣吗?”命改任他为御史。韩国公李善长得罪被诛,解缙代郞中王国用起草奏疏为他鸣冤。他还为同官夏长文起草奏疏,弹劾都御史袁泰。袁泰非常恨他。当时近臣之⽗都得⼊宮觐见皇上。解缙的⽗亲开解到后,皇上对他说:“大器晚成,你带你的儿子回去,令他进一步学习,十年后再来,大用未晚也。” 解缙回家后八年,太祖驾崩,解缙⼊京向太祖遗体哭哀。有关员官弹劾解缙违背诏旨,而且他⺟亲去世未葬,⽗亲年已九十,不应当舍弃他们而出行。解缙被贬为河州卫吏。当时礼部侍郞董伦正受惠帝信任,解缙便寄信给董伦说:“我解缙直率轻狂,无所避忌,多次上封言事,所说的是分封之势太重,万一不幸有事,必有汉代厉王刘长、吴王刘濞之忧。冉阝哈术来归附,我蒙皇上顾问,说应待之以礼,如果稍微触忤机权,他的属下必然反叛。这种事情不止一项,都在我的意料之中。我又曾为王国用起草进谏之书,论韩国公之事,为詹徽所恨,想致我于重罪。我伏蒙圣恩劝慰,还赐给钱币,令回家用十年时间著述,然后冠带来朝廷。《元史》有阙误,我奉命改修,后来又编成《宋书》,删定《礼经》,这些书的凡例都已留在宮中。我在家奉亲之暇,杜门著述,逐渐有了次第,再有八年,便可成功。突然听到惊天之讣,我痛切 ![]() 成祖⼊京师后,解缙升为侍读,受命与⻩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一起在文渊阁当值,参预机务。內阁参预机务自此而始。 不久解缙进升为侍读学士,奉命任《太祖实录》和《列女传》总裁。书成之后,他受赐银币。永乐二年(1404),皇太子立,解缙升为翰林学士兼右舂坊大学士。皇上曾召见解缙等人,说:“你们七人朝夕在朕左右,朕嘉奖你们的勤苦和谨慎,时常在宮中说起你们。慎始易而保终难,这是常理。愿我们一起共勉。”并给各人赐给五品官服,命七人的命妇到柔仪殿朝见皇后,皇后慰劳了她们并给予赏赐。皇上还在立舂之⽇赐给解缙等人金绮⾐,所赐与尚书相等。解缙等人⼊朝推辞,皇上说:“代言机构是机密所系,况且你们旦夕侍候朕,对朕的帮助实不在尚书之下。”一天,皇上御临奉天门,传谕六科诸臣进直言,并回头对解缙等人说:“王导、魏征进谏之风,世不多有。如果使进言的人无所畏惧,听言的人不怕忤逆,何患天下不治?朕与你们共勉之。”这年秋,胡俨出任祭酒,解缙等六人从容向皇上献言,皇上常常虚怀接受。 解缙少年登朝,才智至⾼,凡事都敢上前答对,表里洞达。他引荐士人,只要有某一方面的长处,总要加以称赞。但他好品评人物,无所顾忌,廷臣多忌妒他受宠。后来因在议定太子问题上为汉王朱⾼煦所忌,终于致败。原先,太子未定,淇国公丘福说汉王有功,应立他为太子。皇上密问解缙,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皇上没有反应。解缙又叩头说道“:好圣孙。”圣孙指宣宗。皇上点了点头,这样太子便定了下来。朱⾼煦由此深恨解缙。正值大发兵讨伐安南,解缙谏阻。皇上不听,最后讨平了安南,设置郡县管理。而太子建立以后,又时常有失皇上心意,由此朱⾼煦更加受宠,礼仪等级超过了嫡子。解缙又进谏说“:这样做会引发争端,不可。”皇上火了,说他离间骨⾁,解缙所受的恩宠便渐衰了。四年(1406)赐给⻩淮等五人二品纱罗⾐,解缙没有份。后来,丘福等人的意见稍稍传到外廷,朱⾼煦于是诬陷解缙怈露宮中语。第二年,解缙被判廷试读阅卷子不公,贬任广西布政司参议。解缙出行后,礼部郞中李至刚说他心怀怨望,被改到 ![]() 永乐八年(1410),解缙因奏事⼊京,正值皇上北征,解缙拜见皇太子后返回。汉王便说解缙看准皇上出行,私谒太子,径直返回,没有人臣之礼。皇上震怒。解缙当时正偕同检讨王翶取道广东,游览山川,上疏请开凿赣江勾通南北。奏书传到后,解缙被逮⼊诏狱,拷打备至,还牵连到大理寺丞汤宗、宗人府经历⾼得。。、中允李贯、赞善王汝⽟、编修朱。。、检讨蒋骥、潘畿、萧引⾼以及李至刚,将他们全部投进监狱。王汝⽟、李贯、萧引⾼、⾼得。。都死于狱中。十三年,锦⾐卫统帅纪纲呈上囚犯名册,皇上见到解缙的名字,便说:“解缙还在世吗?”纪纲于是用酒将解缙灌醉,埋在雪中。解缙立死,终年四十七岁。将其抄家, ![]() 解缙在翰林院时,宦官张兴恃宠在左顺门外打人,解缙呵斥他,张兴敛手而退。皇上曾写出廷臣姓名,命解缙各述其优缺点。解缙说:“蹇义天资厚重,但 ![]() ![]() ![]() ![]() ![]() 解缙当初曾与胡广一同陪成祖⼊宴。皇上说“:你们两人生同里、长同学、仕同官。解缙有个儿子,胡广可以将女儿嫁给他为 ![]() ![]() 正统元年(1436)八月诏令归还所抄没的家产。成化元年(1465),恢复解缙的官衔,赠朝议大夫。当初解缙因说汉王和安南事而得祸,后来朱⾼煦因反叛被诛,而安南因多次造反,设官统治不久,也放弃而去,都应了解缙的话。 ⻩淮,字宗豫,永嘉人。⽗⻩ ![]() ⻩淮考中洪武末年进士,被授予中书舍人。成祖即位后,⻩淮应诏对答时很合成祖之意,命他与解缙常站在御榻之左,备顾问。有时到了深夜,皇上就寝了,还给两人赐坐在榻前 ![]() ![]() 仁宗即位后,给⻩淮复官。不久⻩淮升为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金幼孜、杨士奇同掌內制。后遭⺟丧,⻩淮请回家守孝,皇上不许。第二年进升⻩淮为少保、户部尚书,仍兼大学士。仁宗逝世时,太子在南京。汉王久蓄异志,中外疑惧,⻩淮因忧患危局而吐⾎。宣德元年(1426),皇上亲征乐安,命⻩淮留守。第二年⻩淮因病请求退休,皇上批准了。⽗亲⻩ ![]() ![]() ![]() ![]() ⻩淮 ![]() ![]() ![]() ![]() 胡广,字光大,吉⽔人。⽗亲胡子祺,名寿昌,以字行。陈友谅攻陷吉安时,太祖派兵将其收复,将要杀死一千余名胁从人员。胡子祺跑去谒见统帅,极力说不可这么做,使他们都得免死。洪武三年(1370),他以文学之才被选为御史,上书请求定都关中。皇上赞赏他的建议,派太子巡视陕西,后因太子去世,此计划没有实现。子祺出任广西按察佥事,后改任彭州知州。他所到之处平反冤狱,推毁 ![]() ![]() 成祖即位,胡广偕同解缙去 ![]() ![]() 胡广 ![]() ![]() 金幼孜,名善,以字行,新淦人。建文二年(1400)中进士。后被授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后,改任翰林检讨,与解缙等人同在文渊阁当值,再升为侍讲。当时,翰林院和坊局之臣在东宮讲书,都先要准备所讲的经义,由阁臣阅正后,呈皇上批览,然后才得进讲。解缙讲《书经》,杨士奇讲《易经》,胡广讲《诗经》,幼孜讲《舂秋经》,幼孜借此呈上《舂秋要旨》三卷。 永乐五年(1407),进升幼孜为右谕德兼侍讲,并传谕吏部,说在內阁当值的胡广、金幼孜等人已任満,不要改作他任。七年,幼孜随从皇上到京北。第二年北征,幼孜与胡广、杨荣随行。圣驾驻扎在清⽔源,有泉⽔涌出。幼孜献上铭,杨荣献上诗,皇上都以最⾼等级给予慰劳。皇上敬重幼孜的文学才华,所过山川要害,总命他加以记载。幼孜就在马鞍上当场起草。使者从瓦剌来,皇上召幼孜等人傍车舆而行,谈论敌方之事,对他很亲信和倚重。他曾与胡广、杨荣和侍郞金纯 ![]() ![]() 二十二年(1424)幼孜随从皇上北征,途中士兵疲惫,皇上向群臣问对策,没有人敢回答。只有幼孜说不宜深⼊,皇上不听。到达开平时,皇上对杨荣、幼孜说“:朕梦见神人两次说上帝好生,这是什么兆头?”杨荣、幼孜回答说:“陛下此举,固在于除暴安民。但火烧昆仑,⽟石俱焚,望陛下留意。”皇上同意他们的意见,当即命他们起草诏书,诏谕各个部落。军队回到榆木川时,皇上驾崩,秘不发丧。杨荣到京师报丧,幼孜护梓宮返回。 仁宗即位,幼孜被任为户部右侍郞兼文渊阁大学士。不久加封为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这一年十月命幼孜、杨荣、杨士奇在承天门外一起审查并记录囚犯的罪状。皇上还下诏给法司,审查重案囚犯必须会同这三位学士一起办,皇上对他们的委任更重了。皇上御临西角门阅览廷臣的制诰,对三学士说:“你们三人和蹇义、夏原吉两位尚书,都是先帝旧臣,朕正靠你们来辅佐。朕曾见前代君主不喜 ![]() 宣宗即位后,诏令幼孜出来任职,修撰两朝实录,充任总裁官。宣德三年(1428),幼孜持节到宁夏,册封庆府郡王妃。他所经过的地方,都询问士兵和百姓疾苦,回来后上奏皇上,皇上都嘉许并采纳了。随从皇上巡边,度过 ![]() 幼孜为人平易,沉默寡言,心 ![]() 胡俨,字若思,南昌人。从小十分好学,对天文、地理、律历、医学、占卜方面的书籍,无不博览。洪武年间,他以举人⾝份被授予华亭县教谕,能以师道自任。⺟亲去世,他守孝期満后,改到长垣任教谕,请求给予便地养家,后又改到余⼲县任职。批准学官请求便地即是从胡俨开始。 建文元年他受推荐任为桐城县知县。他主持开凿桐陂⽔,灌溉田地,使百姓获利。县境有虎伤人,胡俨斋戒浴沐后向神灵祷告,老虎便逃走了。桐城县人把他供祀在朱邑祠。四年(1402),副都御史练子宁把他推荐给朝廷,说:“胡俨具有的知识⾜以通达天人,他的才智⾜以参佐帷幄。”等他被召来时,燕王的队部已渡过了长江。 成祖即位后,说:“胡俨懂得天文,就让钦天监考考他。”考完之后,钦天监员官上奏说胡俨确实通象纬、气候之学。不久又因解缙的推荐,授予胡俨翰林检讨之职,与解缙等人一同在文渊阁当值。升为侍讲,再升为左庶子。⽗亲去世,守孝期満后胡俨又出来任职。胡俨在內阁时,受皇上顾问,他从不与人争先,但稍嫌戆直。永乐二年(1404)九月,他被任为国子监祭酒,便不再参预机务。当时国子监用法严峻,国子生请事假回家的,也被判戍边。胡俨到任后,立即上奏废除了这条规定。七年,皇上幸临京北,召胡俨到行在所。第二年北征,命胡俨以祭酒兼侍讲,掌管翰林院事务。辅佐皇太孙留守京北。十九年胡俨改任京北国子监祭酒。 当时,海內统一已近五十年,皇上正內兴礼乐,外怀要荒之地,公卿大夫彬彬然多是文学之士。胡俨作为馆阁宿儒,朝廷大著多出自他之手,重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他都担任总裁官。他主持国学二十余年,以⾝率教,一行一动都有师法。洪熙改元后,他以病请求退休,仁宗赐给敕书,奖励慰劳他,进升他为太子宾客,仍兼祭酒。他退休后,朝廷免除他子孙的赋税徭役。 宣宗即位后,以礼部侍郞之衔召胡俨,胡俨推辞归家。在家二十年,方岳重臣都以师礼对待他。胡俨与他们 ![]()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明史全集免费阅读,艾叶小说网为大家提供明史全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明史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扣人心弦,张廷玉等是明史全集免费阅读的作者。 |